青城山,地處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為古蜀國之地。因青山蒼翠,形如城郭,得名青城山。
青城山是國家5A級景區、世界文化遺產、道教10大洞天之一、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
除了這些,更是拜讀過《蜀山奇俠傳》幾代人心中仙俠劍客叱吒風雲的戰場,是充滿奇幻色彩的地方。
青城山是重視修仙之術的道教發源地。道教強調修仙得道,有獨特的修煉法門和訣竅。東漢年間,張道陵在青城山創立道教,道教自此成為中國本土宗教,它的教義理論核心是對「道」的信仰。經歷1000多年,青城山道教薪火相傳,從未斷絕,留下了許多傳說和道教建築遺址。
天師洞是青城山半山腰道觀後的一個崖洞,據說是張道陵修道煉丹的地方。民間傳說張道陵道心堅定,太上老君降臨,賜其法寶、道經,授其天師稱號。張天師勤修道法、降妖除魔,在青城山終得道家大成。天師洞前有山門、青龍殿、白虎殿、三清大殿、古黃帝祠、三皇殿、天師洞府等建築,是青城山最大宮觀群。三皇殿供奉伏羲、神農、黃帝。殿內有一棵千年銀杏,傳說為張道陵所栽種。銀杏樹枝繁葉茂,亭亭如蓋,10月間金黃色的銀杏葉片片墜落,堆疊於地上,特別的美。
建福宮在丈人峰下,始建於唐,後多次重修,現存兩殿三院為清光緒年間重建。三重大殿供祀歷代道教名人和諸神。殿內柱上394字的對聯稱「青城一絕"。
祖師殿、老君閣、圓明宮、上清宮等均為道教遺蹟,到青城山可一一遊覽,感受道家文化。
道教文化中武術是其中一個顯著的符號。武當山道教有太極拳,青城山道教有青城武術。青城武術在唐宋時期吸收外來武技,融匯易經、中醫、辟穀、丹道後自成體系,躋身四大武林門派之一。
李白有「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的詩句留存於世,描寫的是俠士蓋世的武技。青城武術有沒有這般高超不得而知,現實中不會有人見識到。張道陵創立道教正一派,留下雌雄雙劍、降魔功成為青城武術的雛形。經過歷代青城武術傳承者的繼承發展,如今青城武術體系完整,功法、技法繁多,尤以玄門太極和劍術見長。其功法採天地之精補己精,採天地之神補己神,修身養性。
青城武術高手輩出,僅清朝一朝青城山地區即出了111個武舉人,1個武狀元,1個武翰林。如今青城弟子遍布世界各地。
到青城山遊覽,了解甚至學習青城武術,是一件有益身心的事情。當你行走在上清宮或建福宮或某一山道時,有可能遇見衣襪飄飄的武者習煉青城武術,劍若遊龍翩鳳,拳似輕風柔水。
青城山是道教的開創之地。道教修道驅魔,玄幻神秘,青城山也變得玄之又玄了。傳說青城山是「鬼山",是「鬼魔妖神」聚集之地,道士們修煉道法將它們悉數鎮壓。民間傳說《白蛇傳》中白素貞白蛇就出生於青城山並在青城山修煉成精,後來與許仙在杭州西湖演繹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青城山不乏神仙志怪的傳說,這幽深密林的山間花徑裡會否竄出楚楚可人的白狐美貂?
青城山如此之美,諸多美景數不勝數,以至仙俠妖神都看上此地,以為修煉仙道居所。
「又一村"在五龍溝上的桃花溪,名字來源於陸遊的「柳暗花明又一村」詩句。山坡地頭種植有桃花,待到花期,花開朵朵,繽紛絢爛,香溢四野。農人們在山間溪畔勞作、怡然自得。
聖母洞在卦口山山腰,為一個長300米的天然沙頁溶洞,裡面遍布鐘乳石,形態萬千。溪水潺潺、碧潭幽幽。
青城山的景點非常多,這裡不再贅述,要去遊覽需先做個旅遊攻略,將行程及交通食宿等規劃好。學習道教文化,對遊覽青城山有一定的助益,點開下面卡片,了解道家文化。
美景需親身遊覽,才有貼切的感受,青城山的美無需標榜。
青城山是道教的創立地,留有許多相關傳說和遺址;青城山道教文化影響深遠,青城武術是其文化的符號,具有獨特體系;青城山神秘而絕美。這樣的青城山是一冊厚厚的書籍,使人迫不及待想去翻閱它。
旅遊貼士:山上沒有飯店,需自帶食物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