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朋友之間,如果不能夠禮尚往來,那也就沒必要深交了
人情就是,我贈你三月春光,你予我四月桃花,世間真情能長存莫不因此。
在我們小的時候,大家都被自己的長輩教育,和別人相處,人家給你多少,你就要還給人家多少,不要認為這是生分,人與人之間的交情就應該如此。也許在以前不是很懂得其中的道理,但是在長大之後,就會知道這句話的真實含義,也是人們在這世間為人處世的原則,那就是人與人之間一定要有來有往,這樣友誼才能長存,不然的話就有可能導致關係破裂。我們一起來看看李媛的故事吧,看看禮尚往來的朋友和來而不往的朋友有什麼差別,友誼又有著怎樣的差別。
圖片來源於網絡
李媛說自己在大學畢業之後,一直在找工作,當時在學生時代玩的比較好的兩個朋友也跟她在同一個城市,一個朋友還在大學讀書,另一個朋友已經在工作了,她們偶爾還會出來聚聚。那個工作的朋友在李媛發了第一次工資後就說:「掙了錢也不知道請我們吃頓飯。」李媛也沒多想就答應了,之後那個朋友就經常來她這裡蹭吃蹭喝,時間久了李媛心裡也不是很舒服,大家都是剛出來工作的,怎麼她就需要每天供她吃喝了,這也就罷了。
後來有一次李媛的房子出了一些狀況,需要重新換一個地方,那個在讀書的姑娘很忙,因為在準備著考試,於是就給另一個女生打電話,但是那個女生卻說自己很忙,沒時間,李媛沒辦法就只能叨擾一下讀書的朋友了。那個朋友到她家後,幫她收拾好東西,兩人聯繫了一家搬家公司,到新的房間後,那個姑娘沒有停歇的幫李媛把房間收拾好了,兩人出去吃了個飯,那個朋友就回學校了。也就是那一次讓李媛覺得有些朋友真的就只是說說而已。
也就是那次之後,李媛就會經常和這個讀書的朋友來往,有時說自己工作上的事情,朋友也是儘量的去安慰她,而那個已經工作的朋友真的是沒有什麼事情根本不會聯繫她,只要聯繫她就是有事情,李媛漸漸地和那個女生斷了聯繫,她覺得和這樣的人來往也是浪費時間。那麼我們在生活中,要怎麼做才能獲得等價的友誼呢?
1、等價交換,才有等價的友誼
很多的人都不是很理解為什麼等價的交換才有等價的友誼,有的人覺得我明明就是一個不富裕的人,但是我和一個經濟條件很好的人來往,要怎麼去做到等價的交往,這簡直是不能做到的事情,還認為那些過得比自己好的人,就應該理所當然的幫助自己,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人們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圈子,而圈子裡的人往往都是和自己水平相當的人,不然就會在那個不符合我們的圈子裡顯得格格不入,即使在那個圈子待的時間很長了,但是卻一直都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這樣你慢慢就會發現你們之間的差距和不平衡,聰明的人會先努力地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硬擠進不屬於自己的圈子。
2、等價付出,才有等價的友誼
朋友之間在付出上一定是保持平衡的,所謂的平衡是動態的,而不是每次出去都AA,那樣反而覺得很生分,而是在彼此的相處過程中,大家有來有往的多付出一些,這就是等價的付出。等價的付出是友誼能夠維持下去的一個好的前提,如果在朋友的相處過程中,一直都是一個失衡的狀態,那麼勢必會導致一個人的心裡會很厭惡,也會委屈、埋怨,覺得自己的付出和受到的回報是不對等的。有人說友情也跟談戀愛一樣,是需要你用心去維護的,不然這段關係也是會破裂的,所以無論是男生的友誼還是女生的友誼,都是需要雙方毫不保留或者一心一意的去對待彼此。一段好的友誼就是彼此雙方在一起都很開心,而且為彼此付出任何東西也都是心甘情願的。
情感寄語:人與人之間相處都是相互的,想要經營好一段關係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朋友之間也是講究禮尚往來的,如果一段關係中只有一人付出或者索取,這樣很難長時間和別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因為吃虧的那一方心裡總會有點不舒服,覺得不公平。俗話說:「來而不往非禮也」,所以朋友之間也要有來有往,這樣才能夠促進朋友之間的友情。
本期話題:你們覺得中年人不應該和哪些人來往呢?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