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哲大大除了平時碼文之外,更多的時間花在了與小金魚們聊天上面。
她透露,每次當她看見在評論當中有人分析對了伏筆或者說走向,她就會仔細看一看這個讀者眼不眼熟,到底是不是她的老讀者,不然不可能對她這麼了解。
在《撒野》連載的時候,巫哲大大也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不過有一點令人很好奇的是,什麼時候巫哲寫的小說的伏筆這麼好猜了?
為什麼看了這麼幾年的小說,完全沒有看明白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精彩的故事呢?
因此巫哲大大這樣的舉動完全是多餘的,就拿《撒野》的情節來說,就算是老讀者,也很難分析出接下來的走向是什麼。
畢竟對於大多數老讀者來說,早已經習慣了巫哲文章的寫作方式,早已經習慣了被巫哲牽著鼻子走。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完全被故事情節吸引住了,根本就沒有想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因此就談不上分析走向問題了。
當然,巫哲善於在小說中埋下伏筆,然而對於她的讀者來說,因為不喜歡多作思考,往往有一天伏筆揭開的時候,會收到一個很大的驚喜。
其實這樣挺好的,把什麼都琢磨清楚了,待到一切都揭開的時刻,沒有一點新鮮感,又有什麼意思呢?
比如說一開始就告訴蔣丞會遇見顧飛,那麼這個故事就完全沒有講述下去的必要了。
因此看小說是來放鬆的,完全沒有必要過多的糾結情節,分析對了那還好,如果和故事的走向完全相反又該怎麼辦呢?
所以說,還是留一點懸念比較好。
那麼既然猜中走向的不是老讀者會是什麼呢,難不成是新讀者?
沒錯,就是新讀者。
巫哲的小說一向都是很具有吸引力的,新讀者一看見這麼精彩紛呈的小說便入迷了,當看完最新章節之後,便會迫切地想要知道接下來會發生怎樣的事情。
於是便結合巫哲在文章中留下的蛛絲馬跡,幸運一點就分析出來了。
不過,能夠分析正確,對於巫哲本人而言都是相當的不可思議,竟然讓她錯以為是老讀者。
當然,這些分析出答案的人中不乏存在一些老讀者,但是佔據多數的還是新讀者。
對了,既然說到了這一點,作為一個老讀者還是感到挺汗顏的,看了巫哲的小說這麼久,居然是屬於完全分析不出來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