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前言
在木器塗裝中,全封閉清漆著色塗裝是一種**常見的塗裝風格。由於其不僅可以通過底著色顯露出木紋紋路,還可以通過底色和面色的色差體現出層次感。對木器保護的同時,賦予了木器極大的美感,達到了極佳的裝飾效果。因此,在整個木器塗裝領域佔有很大的比重。該種塗裝工藝伴隨著溶劑型木器塗料的成長壯大已發展得十分成熟。但在水性木器塗料發展進程中,這一工藝卻難以推廣。這是由於水性木器塗料以水為溶劑,表面張力較大,在採用傳統的著色方法(把著色劑加入到面漆中)時,往往會因為面漆對基材潤溼不好,導致局部著不上色或著色不勻,難以達到理想的裝飾效果,從而使水性木器塗料的應用局限於實色塗裝(顏料型著色劑著色)和一些清漆本色塗裝,制約了水性木器塗料的快速發展。水性木器塗料封閉清漆著色塗裝問題是水性木器塗料發展進程中不得不解決的問題,本文正是從這一問題出發,針對水性木器塗料的性能特點,通過實驗和生產實踐,對水性木器塗料的全封閉(半封閉)清漆著色塗裝問題進行了探討。
1底著色工藝及底著色劑
在木器的全封閉塗裝中,一般溶劑型木器塗料的塗裝工序大致為:基材—底著色—底漆—面修色—面漆。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會根據基材或塗裝效果選用不同的著色方法及著色劑。如做深色效果(如咖啡色)時,底著色可採用格麗斯著色,根據不同基材或著色效果選擇是否在擦格麗斯之前做頭度封閉;在做淺色效果(如櫻桃色)時,底著色可直接用色精加稀釋劑修色,然後做頭度底漆。若基材顏色差別大,還須在修色前用綠水(稀釋劑加色精調色)對基材修色,使基材的顏色基本一致。在上述塗裝工藝上,水性木器塗料與溶劑型木器塗料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在使用溶劑型木器塗料做淺色塗裝時,一般要在修色前做頭度封閉,這樣可使著色後的基材顏色均勻清爽,而採用水性木器塗料時,若先做頭度封閉底,則底修色會因為水的張力較大而難以潤溼基材;不做頭度封閉底,則底色會因為毛細管對著色劑吸收程度不同而顏色不均勻,清爽性較差。實際生產中,一般不做頭度封閉,若對底色的清爽性要求較高,則可先做頭度封閉底,然後用一些醇類溶劑(如乙醇等)稀釋水性色精,進行底著色。在採用該類著色方法時,一般要在著色後噴塗頭度底漆,對顏色進行固定,頭度底漆施工時不宜過厚和噴溼,否則著色劑會返滲入底漆而出現發花。頭度底漆完全乾燥後,可直接噴塗底漆,一般需2~3道底漆。
2常用的面修色方法及面修色劑
2.1修色水修色法
修色水修色是指把水性色精加入水或一些醇類溶劑中進行修色的方法。在使用水稀釋時,由於水不容易潤溼底漆,容易出現發花,操作時,必須噴得很乾,一旦噴溼就有花點,較難操作。
在使用醇醚類溶劑稀釋時,著色容易,但由於修色水中沒有成膜物,顏色控制比較困難。筆者在開放或半開放著色[1]時提到過使用專用修色水的方法,但這種方法不適合於水性木器塗料全封閉塗裝的大面積操作,這是因為在全封閉塗裝大面積操作時,為了保證板面的平整和均一效果,面漆一般都需噴得較厚,這就會使下層著色劑溶解滲透到面漆中。由於底漆砂磨後對著色劑的吸收程度不同及施工時噴塗的不均勻性,當著色劑被溶解進入面漆時就會深淺不一,出現發花。小面積操作時,面漆的厚度和乾燥速度可以控制,因此小面積操作一般不會出現問題,大面積操作則需謹慎使用。
2.2清漆修色法
清漆修色法是指把著色劑加到清底漆或清面漆中修色的方法,一般採用噴塗。這種方法在不透明色或半透明色(用不透明顏料或半透明顏料著色)著色時使用較多,透明著色(一般使用水性色精)時,則非常困難,尤其是在對顏色一致性要求較高的辦公家具塗裝時,這種方法幾乎不能滿足批量生產要求。主要問題有:(1)縮邊或黑邊。這種現象是在修色修得比較溼時出現,現象是板面四周沒有顏色或顏色太濃。前者是因為水的表面張力大的緣故,後者則是因為面漆流動性強,在噴槍氣流或重力作用下流到邊緣形成黑邊。其實,這兩個問題在水性清漆不著色塗裝時就已經存在,只是在清漆不著色時由於塗膜乾燥後是透明的,不明顯罷了。(2)橘皮、麻點或白點。由於在清漆修色時存在上述問題,這就使施工人員不得不在修色時通過調節噴槍的油氣量把面漆噴得很乾,著色清漆在到達基材表面時黏度就已經很高甚至已成顆粒,塗膜不能流平,就出現橘皮或麻點,表面效果很差。若基材表面不夠平整或清漆的基材潤溼不好,則坑凹處就會因著不上色而露出白點。(3)色差控制仍有困難。在使用清漆修色時,由於著色劑中有了成膜物,增強了著色劑的展色性,方便了顏色控制,但水性木器塗料溼膜外觀大多都是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現場施工時,施工人員是根據色板顏色來修色的,若溼膜不透明,則大大增加了顏色的控制難度,而在清漆中,不管是清底漆還是清面漆,為了增強打磨性、降低光澤或改善塗膜性能都會添加一些粉料(如打磨劑或消光粉)或蠟漿,這使水性木器塗料的溼膜透明性變得較差,增大了顏色控制的難度。因此,這種方法也有較多的弊端。
2.3專用修色漆修色法
2.3.1專用修色漆的設計原理及其特點
在水性木器塗料的全封閉著色塗裝的面修色施工時,上述方法都有一定的弊端,為了解決面修色問題,就必須針對上述困難,研究一種專用於面修色的產品。專用修色清漆就是專門為了解決面修色問題而設計的。它是在普通清漆的基礎上,加入水性染料,去掉清底漆或清面漆中的一些功能性材料(如打磨劑、消光粉等),增強清漆面修色施工時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之後的一種產品。筆者在通過反覆試驗比較,並經過生產應用認為,在全封閉清漆著色塗裝中,專用修色清漆比使用修色水能更好地解決生產問題。這是因為在修色控制過程中,修色清漆中有較多的成膜物,能使顏色在操作過程中就能很好地顯現出來,並使顏色固定下來,避免了下道工序中咬色(即施工面漆時顏色不均勻地滲透到面漆中)問題的發生。並且,與修色水和普通清漆修色相比,這種修色漆具有以下好處:(1)施工操作性好;(2)顏色控制方便;(3)減少了VOC排放(不使用醇溶性修色水,因其含有較多醇或醇醚類溶劑);(4)降低了生產成本(修色面漆本身有一定的填充作用,可以減少面漆的塗裝厚度,而修色水中的VOC則為揮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