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公園多方騰退 園內古蹟依次開放

2020-12-11 青瞳視角

位於北京中軸線上的天壇、景山、北海、中山等四家市屬公園,在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的全力推動下,加快落實公園兩規及遺產保護方面的工作,近年來相繼開展了佔地騰退、環境整治、文物修繕、景區開放等工作,古建院落的騰退開放不僅為遊客增加了50000平方米遊覽空間,還恢復了北京公園的歷史風貌,助力北京市中軸線申遺。

室內展陳第四章:四大公園多方騰退 園內古蹟依次開放

在景山公園觀德殿(西配殿)內,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聯合北京青年報社首次系統梳理了市屬公園文物古建騰退利用的歷史進程,在中軸線「原址」古建中重新呈現,成為此次特展的一大亮點。

展覽內容涉及天壇公園機械廠區域,景山公園壽皇殿和觀德殿,北海公園漪瀾堂、大佛殿和萬佛樓,中山公園社稷壇內壇等景區,在回顧與展望中,將北京市屬公園與中軸線的故事和歷史向觀眾娓娓道來。

室外展陳:中軸保護連點成面

天壇公園:廣利門、泰元門首次「亮」了出來

天壇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天建築群,也是北京中軸線上僅有的三處世界文化遺產之一。過去,由於歷史原因,部分壇域被佔,天壇「天圓地方」的空間格局和文化寓意被人為切斷。在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和天壇公園的共同推動下,如今被佔區域逐步完成騰退開放。

2019年6月8日,天壇機械廠區域騰退開放。該區域位於天壇公園西南角,是一片狹長地帶,包含內壇牆、廣利門和輿路等天壇歷史遺產本體。隨著機械廠區域的修繕整治完成,天壇公園完成了700餘米內壇牆的修繕工作,天壇內壇「環壇步道」全部貫通。與此同時,淡出公眾視野近70年的廣利門首次亮了出來。站在廣利門下舉目遠望,壇牆和祭祀輿路向遠方延展,再無遮攔,在一行行綠柏的掩映下,呈現出一派古意盎然。

繼廣利門之後,天壇公園於2019年9月完成了泰元門的騰退修繕。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廣利門、泰元門是天壇「圜丘壇」四座天門中的兩個。其中,泰元門為天壇圜丘東天門,明朝時,泰元門外建有崇雩壇,皇帝行經泰元門祭天祈雨。由於歷史原因,泰元門的三個門洞曾被三家住戶佔用,隨著園內住戶騰退籤約、復原修繕,泰元門終於恢復了歷史原貌。

按計劃,天壇將於2030年前總體恢復完整。

室外展陳:中軸保護連點成面

景山公園:壽皇殿、觀德殿完成騰退

作為中軸線沿線14處遺產點之一,景山公園壽皇殿是展示北京市近年來文化保護成果的一張新名片,也成為北京中軸線上規模僅次於故宮的古建築群。

1954年,景山公園劃出一部分被北京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市少年宮)使用。1956年1月1日,北京市少年宮正式在壽皇殿成立,自此形成了「一園兩治」的管理模式,壽皇殿內各殿及主要建築改為教室、辦公室等教學活動場所,之後功用徹底改變。在多方努力下,壽皇殿建築群於2013年末正式回歸景山公園,並對壽皇殿建築群進行全面修繕,全面恢復了壽皇殿院落清乾隆十四年的歷史面貌。

《中軸現時與願景》展覽在景山公園觀德殿展出

2018年11月,壽皇殿正式對遊客開放。修繕後的壽皇殿巍峨壯觀、氣勢恢宏。壽皇殿正殿復原了部分清光緒年間的原有陳設,可讓遊客直觀了解壽皇殿的室內陳設品和皇家祭典場景,重溫各類典禮現場。壽皇殿內尚存16件可移動文物,包括磚城門前的石獅子、東西碑亭內石碑、壽皇殿正殿月臺上銅爐等,見證了壽皇殿的興衰歷史。

繼壽皇殿建築群後,景山公園觀德殿於2020年9月底向市民遊客開放,這也是景山公園第二個完成騰退修繕後亮相的古建群。觀德殿位於公園東門內北側,明清時期曾是皇帝觀看兒臣射箭之處,此前部分院落被佔用。經過騰退修繕,大致恢復了乾隆十三年的歷史原貌。《中軸現時與願景》展覽就位於景山公園觀德殿院內。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景山公園對北區的中軸線治理工作已近三年時間。參照乾隆十五年路網脈絡規劃平面,現階段正在持續開展西北區相關配套項目的後續建設。

室外展陳:中軸保護連點成面

北海公園:大佛殿、萬佛樓遺址開放

北海公園曾是元代皇城建設的原點,擁有近千年的歷史。

位於北海北岸的闡福寺,曾是皇家用於舉行祈福納壽活動的重要場所。2018年,公園騰退了闡福寺大佛殿後殿北部遺址區域內的4戶居民,騰退面積575平方米,並以此為契機大力推進大佛殿遺址保護和綜合整治工作。

2019年9月,闡福寺大佛殿遺址正式對公眾開放,景區新增遊覽面積4600平方米,也讓闡福寺景區前、中、後三進院落最終完整呈現在遊客面前。同期開放的還有佔地面積達8886平方米的萬佛樓遺址區。萬佛樓遺址區位於闡福寺西側,為小西天景區的一部分,目前僅存寶積樓、妙香亭等遺蹟。由於歷史原因,兩組遺址均有部分建築已不復存在,只留存建築基座等痕跡。

市民在現場觀看展覽

北海公園萬佛樓、大佛殿建築群遺址區作為一種特殊的文物類型,公園在保證文物及遺址本體安全的前提下,通過開放與展示帶動小西天、闡福寺建築群的全面開放,使北海800多年孕育出的傳統文化底蘊完整呈現出來。

北海漪瀾堂建築群位於北海公園瓊華島北坡,佔地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000平方米,擁有極其豐富的建築形式以及遺產價值。

由於歷史原因,自1956年漪瀾堂建築群長期作為仿膳飯莊使用,2016年北海公園管理處與仿膳飯莊正式籤訂騰退協議。至此,被佔用長達60餘年的漪瀾堂建築群順利完成騰退工作。

2019年12月,作為首都老城保護重要古建修繕任務,漪瀾堂建築群修繕工程順利開工。工程遵照恢復古都風貌、消除漪瀾堂建築群文物本體殘損病害、糾正歷史不當幹預、恢復歷史格局、展現北海皇家特質為目標,對再現漪瀾堂及瓊華島歷史風貌及山水景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北海漪瀾堂建築群修繕工程計劃工期兩年,預計2022年修繕完成。屆時這座古都北京著名的歷史景觀將在「十四五」內以富有新時代特色的精神面貌再度向社會開放。

室外展陳:中軸保護連點成面

中山公園:住戶騰退恢復景觀綠地

中山公園地處首都核心區,其前身是明清皇家社稷壇,1914年闢為公園開放,初稱中央公園。

近年來,中山公園通過復壯保護一級古樹、鋪設草坪、移植竹林、栽植盆景造型樹木梅花、布置太湖石等,同時通過住戶騰退,共恢復景觀綠地304平方米,並於2018年「五一」期間正式向遊客開放。

為助力北京市中軸線申遺,社稷壇內壇將進一步開展騰退、整治工作,恢復原有歷史環境風貌。

美術設計/沙楠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北京中軸線上的景山中山北海天壇四家市屬公園完成園內住戶騰退
    市公園管理中心綜合管理處副處長劉軍介紹說,按照2018年中心「文物騰退」重點工作任務的部署,中軸線上的景山、中山、天壇、北海等市屬公園已完成33戶住戶騰退工作及騰退區域歷史景觀恢復的方案設計。現已基本完成園內住戶籤約騰退及房屋拆除工作。
  • 北京景山中山北海天壇騰退33戶園內住戶
    原標題:景山中山北海天壇騰退33戶園內住戶   記者今天上午從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位於北京中軸線上的景山、中山、北海、天壇四家市屬公園現已完成33戶住戶騰退工作及騰退區域歷史景觀恢復的方案設計。
  • 北京天壇公園將增加2.24公頃開放面積
    位於天壇公園壇域西南隅的原園林機械廠廠區整體搬遷騰退工作現已全面展開,廠區內非文物建築設施目前已拆除約2800平方米,14家住戶經過做工作全部同意搬遷騰退。這是記者今天上午從市公園管理中心了解到的,據悉,根據《2018年北京中軸線申遺綜合整治重點任務》等相關要求,天壇公園還將在年內完成對廣利門和泰元門附近的壇牆修繕,並對園內的19個住戶完成騰退工作。在騰退修繕後,天壇內壇將完整恢復古代皇家祭壇規制。
  • 東單公園雙秀公園通透見綠 拆違千餘平方米騰退19家商戶
    本報記者 鄧偉攝   本報訊(記者 孫杰)城市公園是市民常去的休閒場所,然而,一些公園由於被臨街商鋪、廣告牌等遮擋,園裡園外互相看不見。記者了解到,由北京城建集團管理運營的東單公園、雙秀公園近期通過拆除違建、騰退商鋪、建綠還綠等,已基本實現通透見綠。   地處東長安街附近的東單公園,迄今已有62年歷史,每天都有大批市民來此休閒健身。
  • 蓮花河濱水綠道2200平方米荷香園開放,西城再添一處城市休閒公園
    這是西城區 今年利用拆違騰退空地建成開放的 第二處小微綠地 傍晚時分,清風徐徐 送來荷花的陣陣幽香 跟著小編一起去感受這裡的夏日清爽吧 2200平方米休閒綠地開放 荷香園面積超過2200平方米
  • 北京東城將完成天壇周邊環境整治 文物騰退開放
    東城區區委書記張家明解讀舊城改造和非首都功能疏解  兩年內東城商戶將減少一半  「十三五」時期,東城區將完成天壇周邊、南中軸、太廟等環境整治;重點打造前門東區、南鑼鼓巷地區、東四三至八條地區等一批「歷史文化精華區」,基本完成舊城改造、更新和古都風貌保護任務;完成東堂子4號、6號、寧郡王府、清末太醫院等文物及具有保護價值建築的修繕騰退
  • 北海公園萬佛樓和大佛殿將開放,室內展覽介紹遺址區「前世今生」
    經過住戶騰退和為期多年的環境整治等工作,16653平米的萬佛樓、大佛殿建築群遺址區將正式對外開放。2009年,我們對大佛殿進行文物古蹟挖掘,就將其封閉了,它變成一個考古大坑。」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8月,公園內4家住戶完成騰退,公園以此為契機,大力推進大佛殿遺址保護和綜合整治工作。
  • 北京市屬公園14家高檔會所轉型 被佔古建築已騰退
    2016年6月17日訊,北京市屬公園裡的14家私人會所和高檔餐飲場所已全部完成轉型。市公園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忠海昨天透露,為防止會所歪風捲土重來,市公園管理中心研究制定了房屋土地出租管理規定,並建立了會所管控機制。公園竣工,所有空間要面向大眾開放,不允許為少數人服務。
  • 北京南五環邊又添「網紅打卡地」,千畝生態公園開放
    在南五環西紅門南橋附近,昔日造成環境髒亂、交通擁堵的小公寓、建材城、花卉市場騰退後,一座佔地超過1000畝的生態公園於近日亮相。公園鬧中取靜,不僅建有水系湖泊、微地形山坡,還有塑膠跑道,周邊數萬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免費觀景和運動。「等來年開春,這公園有望成為『網紅打卡地』呢!」
  • 北海公園萬佛樓及大佛殿遺址開放 小西天、闡福寺建築群開放
    原標題:北海公園萬佛樓及大佛殿遺址開放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海公園管理處獲悉,目前,兩處遺址區內的主體建築均不復存在,此次保護性開放,帶動小西天、闡福寺建築群的全面開放,同時北海公園新增遊覽面積1.3萬餘平方米。   大佛殿遺址區保護性開放   昨日上午,北青報記者來到北海公園闡福寺,跨過第一進院落,就來到了大佛殿遺址區,兩處立體宮燈造型花堆格外醒目。
  • 6月8日起天壇內壇首次開放 以後遊玩再添好去處
    天壇內壇具體位置:位於天壇公園西南角的原北京園林機械廠區域經過搬遷騰退和修繕整治後,終於恢復其歷史原有風貌  天壇內壇開放時間:2019年6月這是該區域近70年來首次向遊人開放,天壇公園也因此增加了3.2公頃的新景區。  據天壇公園園長李高介紹,天壇內壇機械廠區域,位於天壇世界文化遺產核心保護範圍內,包含內壇牆、廣利門和輿路等天壇歷史遺產本體,佔地面積約3.77公頃。文獻記載,皇帝在圜丘祭天前一日到達天壇,先到皇穹宇內的皇天上帝和祖先牌位前上香行禮,察看祭祀場地和祭品情況,然後從廣利門轉往齋宮齋戒,次日舉行祭天大典。
  • 北京天壇內壇核心區域內住戶已完成騰退 周邊簡易樓近一半已拆除
    申遺成功20年來,天壇公園嚴格按照《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履行承諾,有計劃、分階段全面推進遺產保護。 如今,天壇周邊的簡易樓有近一半已被拆除,外壇區域三家醫療單位的搬遷騰退取得實質性進展,天壇內壇核心區域內的住戶已完成騰退,內壇區域遊覽面積增加開放29100平方米,綠地面積增加25596.7平方米,天壇恢復完整性得到又一次歷史性推進。
  • 石景山區八角街道騰退空間:看我「72變」!
    在「北京公共空間城市設計大賽2018」中,石景山區八角街道騰退空間作為參賽項目,吸引了很多設計者巧心匠思。發改君從中挑選出三個不同風格的方案,和大家一起分享。最佳獎:縫合城市-八角新樂園看完效果圖,是不是覺得跟認識的石景山區八角街道騰退空間完全不一樣呢?激活公共空間的第一個關鍵詞,是互動。
  • 景山觀德殿開放了
    景山公園觀德殿位於公園東門內北側,緊鄰護國忠義廟西牆,始建於萬曆二十八年五月,明清時期,這裡曾是皇帝觀看兒臣射箭之處。《康熙起居注》記載:「帝多次在此召見各地總兵射箭並賜茶。有時亦命宗室親王在此射箭。」整個建築群為四進院落,但此次只開放兩進院落。
  • 漳州百年中山公園今日盛裝開放 花展將持續一個月
    原標題:百年中山公園今日盛裝開放導報訊 (記者 賴雅紅 文/圖)今年是漳州市區中山公園建園100周年。今天,中山公園將以什麼樣的新面貌呈現在市民面前?前日,導報記者在中山公園看到,園內一片忙碌的景象,園藝工人們正在各個重要景點布置花展,張燈結彩。其中有些景點的布展已基本成型,除了花展,還有中山公園大事記圖片展、全球各地中山公園的簡介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廣場立了一塊新的石頭紀念碑,一工人正在石頭上雕刻「百年公園 情系中山」的字樣。
  • 贛州龜角尾公園,園內有客家第一紀念鼎
    龜角尾公園位於千裡贛江源頭,依託贛州名勝古蹟龜角尾而建,與八境臺、宋代古城牆、八境公園相連,是一個融旅遊、休閒、娛樂於一體的開放式歷史名勝公園,總面積5.5萬m。2003年5月25日開工,6月30日完工,7月1日對外開放。
  • 東單雙秀公園實現通透見綠 園內經營性商鋪實現歸零
    2017年5月18日訊,通過拆除公園內部違建商鋪,昔日臨街小鋪混雜的東單公園、雙秀公園實現了「通透見綠」,公園內外更佳美觀整潔、秩序井然。在公園東門南北兩側,原先開設在街邊的理髮店、茶葉鋪、小賣部和菜站被清退,上百平米的臨時板房在完成拆除後,修復為公園綠地和柵欄圍牆,並種上了金邊玉簪。如今從馬路上經過的市民,也能透過公園柵欄看到公園的綠色植被,公園顯得更加通透。在東單公園正門南側,原先臨街經營的商鋪已在4月中旬騰退。整座公園新增300多棵樹木,包括了綠植,油松、白皮松、紫葉李等樹種。
  • 北京這個500畝絕美森林公園終於開放,稻花香說豐年景象重現
    舊宮城市森林公園標誌建築之三拱橋。舊宮公園所在地為舊宮鎮集賢地區,歷史上多河富水,是種植水稻的適宜區域。今年「五一」前夕,舊宮城市森林公園正式落成開放。舊宮城市森林公園標誌建築之碧蓮湖。大興舊宮城市森林公園於2019年5月份啟動建設,佔地529畝,都是在疏解整治中騰退出來的土地。公園佔地面積500多畝,種植了70多種喬木和灌木,並設置溼地景觀區、田園風光區、林間徒步區等景觀區域。舊宮城市森林公園標誌建築之三拱橋。
  • 天氣正好,去重慶主城四大漫步公園享受時光
    公園坐標:重慶市渝北區棲霞路龍榮路路口開放時間:星期一至星期日公園特色:金山公園是一座典型的山地式公園,園內空氣清新、風景秀麗,登高遠眺則視野開闊,臨水照花則心生歡喜。下班以後園內遊人較多,走在其中處處能感受到生活的煙火氣,心中感念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