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顧島內經濟仍要打壓「淘寶臺灣」,民進黨當局有幾層用意?

2020-09-03 中國臺灣網

【兩岸快評第916期】

民進黨當局認定「淘寶臺灣」是陸資,要求「限期於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圖片來源:網絡)

24日,民進黨當局對「淘寶臺灣」下手了,認定這個由英商克雷達運營的電商平臺是陸資,要求「限期於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

《北京日報》對此發表評論說,細看民進黨當局所謂審查結果,就知這大棒揮得有多牽強。

公告承認,阿里巴巴集團「雖未超過陸資許可辦法中30%的持股認定標準」,但經過調查,又「認定」阿里巴巴對「淘寶臺灣」有控制能力。簡言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找不到違規點,那便謅上一個。至於「處罰」舉措,直接要求「撤資或改正」。

按島內原有規定,陸資佔比不超過三成的不算陸資企業。但民進黨當局近日為此專門修改了規定,就算陸資不到三成,只要投審會認定相關企業中陸資具有「實質控制力」,就難逃「陸資」之名。

且不管投審會究竟根據什麼判定「陸資具實質控制力」,單是民進黨當局這套「你是陸資,你就有罪」的邏輯,足以引起兩岸民眾的極大反感。效果不一定有,但拉仇恨是妥妥的。

對於民進黨當局驅逐「淘寶臺灣」的這波操作,輿論分析,其用意有三:一則延續「反中」政治立場,挑動兩岸對立;二則打壓陸資企業,破壞兩岸經濟合作;三則在敏感時期,向某些「靠山」示好獻媚。 如意算盤打得響,只可惜這套愚蠢舉動,根本就是先傷己、後傷人、難如願。

民進黨驅逐「淘寶臺灣」,首當其衝受傷的是臺灣消費者,其次是島內商家,最後是臺灣本身的經濟。可謂「損人不利己」。

首先,對臺灣民眾來說,沒有了淘寶臺灣,臺灣消費者還是會用大陸APP來購物,但是到貨速度自然會變慢。更重要的是,沒有替代品,臺灣網購族只得忍受更高的價格。

其次,倘若「淘寶臺灣」被迫撤資,許多籤約的臺灣商家商品將被迫下架,恐怕會爆發大批網店倒閉潮。還有很多從淘寶進貨的臺灣中小商家也會受連累,民進黨當局為了整淘寶,結果可能會整死眾多臺灣中小企業和個體賣家,何必呢?

最後,淘寶在臺灣的業務,給中小電商提供了進貨渠道和良性競爭機會,繁榮臺灣電商業,更提升島內服務業水平,可以說對臺灣整體經濟好處多多。驅逐「淘寶臺灣」,對島內電商而言,並不算什麼喜事。反而掐斷了跨區域經貿合作的渠道。

疫情之下,民進黨當局不思為經濟發展掃平障礙,反而人為製造困難,難道嫌臺灣經濟滑坡不夠猛嗎?奉勸民進黨不要為了站隊美國,犧牲島內民眾利益、發展前景,要知道,以現在兩岸的經濟體量對比,如果大陸實質性反擊一下,後果是臺灣無法承受的。(編輯:李傑)

相關焦點

  • 逼退「淘寶臺灣」民進黨打壓陸資不擇手段
    距離「雙11」已不到一個月,正當大陸的電商、消費者都在摩拳擦掌時,「淘寶臺灣」卻在近日關閉平臺下單、商家進駐及商品上架功能,做退出島內市場的最後準備。出現這一結果,正是民進黨當局打壓所造成的。從下架愛奇藝、騰訊視頻到逼退「淘寶臺灣」,民進黨當局視陸資企業為洪水猛獸,挖空心思阻撓它們在島內的正常運營。他們這樣做,既破壞了兩岸經濟融合發展,也傷害了臺灣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淘寶在臺灣的業務,不僅方便了千萬島內老百姓,更給當地的中小電商提供了進貨渠道和良性競爭機會,繁榮了臺灣電商業,提升了島內服務業水平和經濟活力。
  • 逼退「淘寶臺灣」,民進黨打壓陸資不擇手段
    距離「雙11」已不到一個月,正當大陸的電商、消費者都在摩拳擦掌時,「淘寶臺灣」卻在近日關閉平臺下單、商家進駐及商品上架功能,做退出島內市場的最後準備。出現這一結果,正是民進黨當局打壓所造成的。從下架愛奇藝、騰訊視頻到逼退「淘寶臺灣」,民進黨當局視陸資企業為洪水猛獸,挖空心思阻撓它們在島內的正常運營。他們這樣做,既破壞了兩岸經濟融合發展,也傷害了臺灣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淘寶在臺灣的業務,不僅方便了千萬島內老百姓,更給當地的中小電商提供了進貨渠道和良性競爭機會,繁榮了臺灣電商業,提升了島內服務業水平和經濟活力。
  • 關閉淘寶臺灣,民進黨打壓陸資不擇手段
    從下架愛奇藝、騰訊視頻到關閉淘寶臺灣,民進黨當局視陸資企業為洪水猛獸,挖空心思阻撓它們在島內的正常運營。他們這樣做既破壞了兩岸經濟融合發展,也傷害了臺灣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淘寶臺灣就有3000萬多種商品上架,軟體下載量在島內達300百多萬,積累了數十萬賣家。
  • 民進黨為「獨」不擇手段!打壓陸資企業,關閉淘寶臺灣
    這一結果的緣由正是因為民進黨當局的不斷打壓。繼之前的愛奇藝關閉,再到騰訊視頻下架,直到如今的「淘寶臺灣」退出,民進黨當局好像不想放過大陸企業,將它們視為洪荒野獸,「盡心盡力」地阻止著他們在島內的發展運營。這種做法只會破壞兩岸經濟往來,自食其果。
  • 民進黨當局封禁「淘寶」,臺灣民眾不幹了
    繼禁止愛奇藝、騰訊等影音平臺在臺落地之後,民進黨當局今(24)日宣布,「淘寶臺灣」違反島內相關規定,處以41萬元(新臺幣)罰款,並限期6個月內撤資。這些網絡平臺的相同點有二,一是來自大陸,二是都受臺灣民眾歡迎。
  • 下架淘寶臺灣,民進黨當局贏面子輸裡子
    在民進黨當局大力打壓陸資平臺下,會有此一結果並不意外。但將在臺的大陸網絡平臺踢出臺灣,對我們真的有幫助嗎?答案恐怕是相反的。且修改陸資在臺禁止事項,包括禁止代理大陸OTT服務,導致愛奇藝臺灣站被迫退出臺灣市場。另外,陸委會也表示將嚴格執行《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第8條第2項對於經濟上具有獨佔、寡佔或壟斷性地位;政治、社會、文化上具有敏感性或影響「安全」;對島內經濟發展或金融穩定有不利影響等限制或禁止。
  • 淘寶臺灣被關停,民進黨容得下美國毒豬卻容不下大陸電商
    但淘寶臺灣下架後,對大陸賣家影響不大,島內需求會部分轉到大陸淘寶購買;反而是對島內民眾會有失業、購物成本增加等各種影響和危害。淘寶臺灣此前由英商克雷達分公司經營。今年8月24日,民進黨當局經濟主管部門投審會宣布,阿里巴巴集團對克雷達公司具有控制能力,實際「已被中資掌控」,違反規定,裁罰新臺幣41萬元,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
  • 封殺淘寶、愛奇藝 民進黨當局要學美國「脫鉤」?
    為了防堵陸資,民進黨當局繼禁止愛奇藝等流媒體平臺後,如今又把矛頭指向「淘寶臺灣」。據臺媒報導,臺經濟部門24日公布對「淘寶臺灣」的審查結果,認為該公司違反陸資來臺投資相關規定,處以41萬元新臺幣罰款,並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
  • 民進黨當局封殺愛奇藝、騰訊 島內網友氣炸了
    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近日宣布9月3日起禁止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大陸影音平臺,通過代理或經銷等「迂迴方式」在臺落地,此舉引發島內網友們熱烈討論。有島內網友指稱,「愛奇藝節目又多又好看,顯然是第四臺(臺灣本土視頻APP)快被打趴了,才想要拿「反中」議題來救第四臺。」有網友表示:「連娛樂都要管,真的是無語。」還有網友認為,「臺當局把所有追劇的東西停掉,是要用什麼看(節目),真的很煩!」、「只怪臺灣電視劇太難看了」、「只能看臺灣洗腦電視臺了」。
  • 世界觀 | 臺灣當局要關「淘寶」!連臺灣人的命都不顧了嗎?
    這兩天,臺灣當局又出么蛾子了。本周一,臺灣「經濟部」出臺文件,認定「淘寶臺灣」APP有「被大陸資本控制」的風險,處41萬新臺幣罰款,並要求六個月內撤資,否則將予以關閉。臺灣當局「大陸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規定,大陸資本持股30%以上的才被認為是大陸投資;28.77%根本達不到標準。於是臺灣當局「經濟部」強詞奪理,說按照合同,阿里巴巴能控制克雷達公司,克雷達公司投資了「淘寶臺灣」,綜上所述,阿里巴巴也就能控制「淘寶臺灣」……繞來繞去,就是要關!臺灣當局近期對大陸企業下手,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 世界觀|臺灣當局要關「淘寶」!連臺灣人的命都不顧了嗎?
    於是臺灣當局「經濟部」強詞奪理,說按照合同,阿里巴巴能控制克雷達公司,克雷達公司投資了「淘寶臺灣」,綜上所述,阿里巴巴也就能控制「淘寶臺灣」……繞來繞去,就是要關!臺灣當局近期對大陸企業下手,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 先封愛奇藝再罰淘寶臺灣,蔡省長的打壓用心險惡且愚蠢
    公告承認,阿里巴巴集團「雖未超過陸資許可辦法中30%的持股認定標準」,但經過調查,又「認定」阿里對「淘寶臺灣」有控制能力。簡言之,找不到違規點,那便謅上一個。至於「處罰」舉措,又拿出個限期「撤資或改正」。欲加之罪,又虛張聲勢,臺當局學的是誰的伎倆?不言自明。密集打壓陸資企業,臺當局險惡用心人盡皆知。
  • 停淘寶 封愛奇藝「逢陸必反」的臺當局要往何處去?
    為阻擾限制兩岸經濟交流,民進黨當局近期小動作不斷。10月15日,上線將近1年的「淘寶臺灣」網購平臺宣布將退出臺灣地區,引發各方關注。島內媒體稱,「淘寶臺灣」是由阿里巴巴集團通過品牌授權給英商克雷達投資經營的。
  • 民進黨封禁「淘寶」臺灣民眾不幹了
    這些網絡平臺的相同點有二,一是來自大陸,二是都受臺灣民眾歡迎。對民進黨當局來說,來自大陸的事物不應該在臺受歡迎,否則就是其對「反中」謬論的啪啪打臉,因此島內民眾越喜愛,越要禁之而後快。「淘寶臺灣」去年10月底在臺上線,當年「雙十一」網頁總瀏覽人次突破1000萬,熱度可見一斑。實際上,自阿里巴巴2008年進入臺灣市場以來,臺灣地區淘寶網人氣就居高不下。
  • 民進黨封禁「淘寶」,臺灣民眾不幹了
    這些網絡平臺的相同點有二,一是來自大陸,二是都受臺灣民眾歡迎。對民進黨當局來說,來自大陸的事物不應該在臺受歡迎,否則就是其對「反中」謬論的啪啪打臉,因此島內民眾越喜愛,越要禁之而後快。2013年,淘寶在臺交易額近500億元新臺幣,當時每天有超過1萬件淘寶包裹從大陸發往臺灣,有1/4的臺灣網絡賣家直接從淘寶進貨。
  • 民進黨當局對「淘寶臺灣」開罰 沈逸:跟風美國,自甘低賤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民進黨當局經濟部門投審會8月24日聲稱,經調查「淘寶臺灣」雖由英商克雷達分公司經營,但克雷達被陸資阿里巴巴「實質控制」,從而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裁罰新臺幣41萬元(約合9.7萬元人民幣),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
  • 擠走淘寶,臺當局被島內網友狂噴
    臺灣在官網發出一份「淘寶臺灣營運計劃調整公告」,稱經慎重評估後,決定於10月15日11時起,陸續關閉淘寶臺灣平臺下單等前臺功能,平臺其他服務 (如:電子錢包提領、官方物流、客服中心等) 仍持續運作至今年12月31日,隨後正式下線。
  • 淘寶臺灣被迫停運?今早突然宣布將退出臺灣市場,年底物流也要停!島內近百名員工和數十萬家商戶將面臨失業
    受臺灣民進黨當局「打壓」,10月15日,淘寶臺灣突然發布公告,宣布年底正式退出臺灣地區市場。去年「雙11」檔期過後,淘寶臺灣下載量突破200萬,且穩定成長中,每月業績成長幅度約有15%~20%左右,穩定向上。臺灣經濟部門前段時間稱,英商克雷達投資有限公司去年10月在臺灣開設淘寶臺灣網購平臺,其背後的阿里巴巴集團對於該公司有實質控制能力,已違反「兩岸條例」規定。
  • 驅逐「淘寶臺灣」,民進黨咋就這麼怕陸資?
    阿里巴巴早在2008年就進入臺灣市場,2013年,淘寶在臺交易額近500億元新臺幣。據估算, 當時每天有逾1萬件淘寶包裹從大陸發往臺灣,有1/4的臺灣網絡賣家直接從淘寶進貨 。有段時間,兩岸網絡上傳開了「淘寶統一中國」的流行語。2014年,由民進黨暗中推動的「太陽花運動」在島內登場,兩岸服貿協議被迫擱淺,陸資赴臺的大環境自此日趨惡化。
  • 「淘寶臺灣」被認定為陸資並遭罰 島內:倒店潮要來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中國臺灣網8月25日訊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民進黨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投審會24日宣布,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臺灣」被認定是陸資,除了處41萬元新臺幣罰款外,還限期於6個月內撤回投資或改正,這是繼所謂「愛奇藝條款」上路後又一防堵陸資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