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部奧斯卡金獎大片--《阿甘正傳》,阿甘和珍妮一起長大的,可謂是青梅竹馬。但看完電影之後很多小夥伴們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珍妮自始至終都不選擇阿甘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再來看看這部電影吧!
列夫·託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那個年代的美國,更多的家庭都是不幸的。珍妮的母親在珍妮5歲時就離開了這個世界,而她的父親則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夫。阿甘也是出生在一個單親家庭,和母親一起長大。
阿甘與珍妮在校車上相遇的時候,珍妮感知到了阿甘因為身體殘疾被所有同學孤立,於是,珍妮向他伸出了一生的友誼之手,這也成為了他們感情的開始。剛開始也許珍妮真的只是把阿甘當朋友,但是一個從小就受到過巨大傷害的女孩,她最想要的是逃離,能忘掉過去。從小的願望就是:變成小鳥,遠遠地飛走。
後來在珍妮的一路前行中,與阿甘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水中相擁的那一刻,珍妮是擁抱幸運歸來的好夥伴,而不是當兵歸來的阿甘。此時的拒絕,是一種不屑,是認為阿甘和自己世界觀格格不入的人。
珍妮遇到了很多的事情,漸漸的已經開始迷失了自己,她希望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她流浪,她嬉皮,她酗酒等。落葉歸根,珍妮已是遍體鱗傷,回到阿爾巴馬的綠蔭鎮,珍妮已經失去所有。再次遇見事業有成的阿甘已經變得不自信,認為自己再也配不上阿甘了,所以短暫相聚她仍然決定離開,去找回自己的人生。
珍妮的命運又何嘗不像當時的美國社會,美國社會在經歷誘惑、開放的新興價值觀毀滅浪潮後,呼喚本源價值回歸。而阿甘這個角色的創造就是在呼喚社會本源價值的回歸。這部電影也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才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共鳴,從而進入世界電影頂級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