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五鄉鎮探索繁榮群眾文化新模式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21 寧波晚報
文化志願者在廣場上擺放座椅。

五鄉鎮花樣年華舞蹈隊在表演。

五鄉雙藝越劇團在演出《狸貓換太子》。(圖片五鄉文化站提供)

    

    

    如何繁榮鄉鎮群眾文化,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文化大餐」?如何激發群眾對文化的熱情、投身文藝創作及表演?

    鄞州區五鄉鎮歷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公共文化建設,圍繞「打造文化五鄉、建設文化強鎮」的目標,按照公共文化服務「公益性、均等性、普惠性、便利性」的原則,努力探索公共文化服務新路徑,無論在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建設、文化供給、服務保障方面,還是在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方面,都處於全區前列。

    近日,五鄉鎮順利通過寧波市公共文化示範區創建。

    

    記者 朱軍備 通訊員 季春麗 

    

    重投入,鋪設文化陣地「新網絡」

    

    

    鄞州區五鄉鎮歷史悠久。秦時置鄮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縣治就設在五鄉鎮鄮山同谷口,即今寶同村。太白山麓聳立著佛教禪宗名寺——阿育王寺,是中國古代佛教文化東傳的中心,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周圍還有《三字經》作者王應麟墓道、省級「非遺」內家拳發源地鐵佛寺等遺蹟。

    在當代,五鄉鎮在文化設施的投入上可謂「大手筆」:

    2014年10月,一個總投資6500萬元,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792平方米的文化中心落成開放。新的文化中心由五鄉鎮文化站管理、運行、使用,內有一座800個座位的標準劇院;一個550平方米、藏書4.6萬餘冊,配有電子閱覽室的圖書館;一個1000平方米的多功能球館;一個1000平方米的健身館;一個130座的多功能報告廳;200平方米的展覽廳;100平方米的排練廳;兩個培訓室以及會議室等功能用房。室外有一個固定露天舞臺、面積超3500平方米的廣場,一個標準燈光籃球場和標準燈光門球場等。

    此外,在鎮區還有一個標準燈光門球場、一個佔地面積4.5萬平方米的泰和公園和一個7萬多平方米的溼地公園,公園內都建有廣場和慢步道。

    2013年以來,五鄉鎮積極興建文化禮堂,至今,除項隘、蟠龍、匯纖等拆遷村外,已完成寶同村、仁久村、永樂村、明倫村、四安村等13個村文化禮堂的建設。村級文化設施的全面覆蓋實現了「15分鐘文化圈」。

    此外,五鄉鎮於2018年9月啟動建設「鄞州區數字文化五鄉分館」,2019年1月,完成五鄉鎮文體中心和明倫村文化禮堂2個點數字文化分館的建設,配置攝錄設備、多媒體播放設備和觸摸展示屏。

    「鎮財政每年在文化上的投入400萬元左右,這在全區鄉鎮中是比較大的。」五鄉鎮黨委宣傳委員吳祈德說,其中,鎮文化中心劇院與寧波逸夫劇院合作建立「城鄉院線聯盟」,每年出資100萬元用於採購各類演出劇目50場,當地居民能與城裡人一樣觀賞精彩大戲。

    

    

    強隊伍,文化團隊和志願者人數眾多

    

    

    五鄉現有鎮級文體隊伍19支,村級文體隊伍23支。五鄉鄮韻合唱團、五鄉鄮山藝術團、花樣年華舞蹈隊、五鄉民樂團等團隊常年活躍在鎮村舞臺上。文藝團隊每年創作編排針對時事、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小品、快板、歌舞等藝術類節目40個以上。

    2018年以來,五鄉鎮主辦和承辦市、區、鎮各類文藝演出及藝術類比賽80餘場次,「群眾大舞臺」演出40餘場次,業餘戲曲團隊金秋戲劇展演周演出傳統戲曲20餘場次,開展跨區、跨鎮(街道)等文化走親10餘次。

    五鄉鎮有2個越劇團,還有京劇之友社和少兒京劇社,都有十年以上的歷史。

    創辦於2003年的五鄉雙藝越劇團,是鄞州區創辦最早的三個業餘劇團之一。創辦人史珍彩是一位退休老師,今年已八十高齡,她說,劇團成立之初有20多人,當時做道具、服裝都自己動手。劇團也培養了一批業餘骨幹,有些被鎮上其他劇團「挖」去,有的到周邊鄉鎮劇團擔任了主角。

    經過四任團長的艱苦接力,越劇團堅持到現在,團員發展到40多人,大戲排出10多場。其中,《孟麗君》還赴杭州勝利劇院演出,被戲稱為「草根班子進省城」。現任團長岑黎波說,團員有廠裡上班的,有食堂廚師,有海鮮小商販等,都是利用業餘時間排戲、演戲。去年新排了《桃李梅》,下半年將繼續演出。

    成立於2011年的五鄉鄮山藝術團是一個綜合性文藝團隊,是寧波市優秀基層藝術團。「隊員從當初的80多人,發展到如今的170多人。」團隊負責人魯紅芬說,當地群眾參與文藝表演的熱情非常高。在五鄉一家銀行工作的張洲溢還是鄞州區「十大歌手」呢。

    成立於2011年的花樣年華舞

    

    蹈隊現有隊員25名,去年編排的《中國媽媽》,雖然跳舞的平均年齡50歲,但通過四個月每周三四天、每天三小時的強化訓練,去年獲得鄞州區舞臺舞蹈大賽金獎。

    五鄉鎮還有一支人數眾多的文化志願者隊伍。志願者負責人虞雅菊說,鎮文化志願者分會成立於2015年7月5日,從成立之初的120人,到現在的320人;從純粹的本地人,到新五鄉人的不斷加入;從原來的不了解、不理解志願者服務,到現在迫切要求加入志願者隊伍。

    文化志願者學表演、學化妝、學器樂,縫服裝、做頭飾、制道具,編寫劇本、排練節目、上臺演出,分會成立至今,每場文化活動都有文化志願者的身影。

    每年7月至8月正是盛夏時節,驕陽如火,下午4點鐘的廣場地表溫度在40攝氏度以上。因晚上有演出活動,此時的文化志願者已提前在廣場上搬運、擺放椅子。晚上演出時,又有10餘名志願者維持秩序。當演出結束群眾散去,志願者們又收起椅子,打掃好廣場衛生。

    「所有文化活動的秩序維護,文化場館的維護和保護,由文化志願者完成。他們既是文藝節目的表演者,又是場館的管理者和維護者。從室外到室內,從劇院到培訓室,場館開放著,則他們服務著。」鎮文化站負責人李建龍說,如今,文化志願者已參與到疫情防控、垃圾分類督查、交通秩序維護等公益活動之中。

    

    搭平臺,「群眾大舞臺」,群眾演群眾看

    

    

    「繁榮群眾文化,一定要給群眾搭好平臺。」吳祈德說,「群眾大舞臺」就是為群眾文藝表演搭建的一個大平臺。自2015年開始,每年的5月至10月的周日,在室外廣場舉辦「群眾大舞臺」活動。截至2019年,已連續舉辦了5年,今年因疫情影響計劃推遲到9、10兩個月開展。

    「群眾大舞臺」周日廣場文藝晚會的節目全部由「草根」文藝團隊自編自導,每場參與演出的演員有100餘人次,觀看廣場文藝晚會的新老五鄉人2000餘人。一個演出季的「群眾大舞臺」,有1300多人次的業餘文藝愛好者登臺亮相,觀看演出的觀眾數量有2.8萬多人次。

    同時,自2018年以來鎮文化中心影劇院共演出戲曲、話劇、交響樂、兒童劇等130餘場,放映「天天看」免費公益電影680餘場次。

    「中國桌球之父」傅其芳是五鄉人士。五鄉鎮中心小學建造了「傅其芳桌球訓練館」,五鄉中學還每年特招桌球特長生進行培養。自2010年開始,五鄉鎮已連續10年承辦了鄞州區桌球等級聯賽。

    中華十大拳種之一的內家拳,據省武術協會考證,源出五鄉鎮的鐵佛寺。2009年,五鄉鎮被授予中國「內家拳之鄉」稱號。五鄉鎮中心小學編印課程,設立拳館,已成為內家拳的教學訓練基地與弘揚傳播基地,內家拳成為學校的校操,學拳人數在3萬以上。

相關焦點

  • ——鄞州第二醫院創新發展紀實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鄞州第二醫院,這家12歲的年輕醫院,從籌建初期的81名員工壯大至目前的1400餘名員工,一路走來,風雨兼程、披荊斬棘。如今,醫院年門急診總量已逾110萬人次,年出院量近4萬人次,床位使用率接近100%,逐漸在寧波鄞州中心區崛起。
  • ——我市檔案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掠影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不僅如此,寧波企業積極利用檔案塑造企業文化,增強企業活力和凝聚力。    在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寧波供電公司的文化展廳,近千件的手稿、實物、照片、卷宗等檔案,全方位展現了寧波電力百年發展歷程中的人文、貢獻、創新等底蘊和對未來發展的美好展望。目前,參觀展廳已成為新老寧波電力人的新時尚,同時,也成為增進企業與客戶及社會各界交流的重要渠道。
  • 鄞州姜山以超前理念謀劃城鎮建設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位於鄞州新城區南部的姜山鎮,是寧波中心城區的南門戶和鄞南地區的重要節點。鎮域面積87.8平方公裡,常住人口達16.2萬人,是鄞州區人口總數最多、經濟總量最大的鄉鎮,也是全國重點鎮、省級中心鎮、寧波市衛星城市試點鎮。    這樣大的鎮,美麗城鎮如何建設?鄞州區委常委、姜山鎮黨委書記徐衛成說,老城區如何改造?鄉村如何建設?工業區如何提升?基層如何治理?
  • 鄞州二院十周歲啦!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那時候起,鄞州二院每周選派內外各科副高職稱以上專家「送醫下鄉」,幫扶區域內各基層衛生院,深受當地群眾的歡迎和好評,為醫院的發展逐漸打開局面、走上正軌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此後,這一傳統一直得以傳承和延續。  2005年7月,籌建中的鄞州二院與寧波大學醫學院舉行附屬泌尿腎病醫院的籤約儀式,並由此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共建關係。
  • 鄞州二院學科建設打出「組合拳」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鄞州二院現任院長翁國斌上任三年來,始終將學科建設放在首要地位,一方面推進臨床專科化,在多個學科內進一步細分亞專科,並在全院實行診療組負責制;另一方面推行不同專科間的合作與整合,探索建立以器官、系統和重大疾病為核心的多學科協作診療中心。在練好「內功」的同時,柔性引進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知名專家落戶鄞州二院,幫扶學科建設。
  • 寧波新華書店集團邁向整合發展新徵程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2017年3月至5月,寧波日報報業集團先後走訪各區縣(市)黨委政府和市國資委、市文廣新局等部門,深入、坦誠地交流探討了各地新華書店關心的問題。各區縣(市)、市國資委、市文廣新局等部門態度一致,認為作為計劃單列市,有必要進行全市新華書店整合,做大做強我市文化產業,一致同意整合方案。6月,寧波日報報業集團向市文化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正式報告,要求啟動整合工作。
  • 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10月寧波開幕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此前,為了傳承中華文脈,增強文化自信,推進曲藝傳承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出舉辦全國非遺曲藝周,今年乃首次在長三角城市——浙江寧波舉辦。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承中華文明、延續中華文脈的重要載體。
  • 播撒琵琶藝術的種子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周建平 攝)     本報記者 陳 青    通訊員  包德貴    位於東部新城的寧波文化藝術培訓中心小劇場日前傳來陣陣悅耳的琵琶聲,這是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琵琶演奏家吳玉霞攜她的寧波首屆琵琶高研班弟子舉行年度匯報演奏會。
  • 甬城節日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昨日,鄞州區第二屆非遺文化節之元旦越劇專場在鄞州非遺館舉行,越劇經典折子戲《梁祝·十八相送》《王老虎搶親·寄閨》《追魚·觀燈》等精彩上演,吸引了許多市民觀看。  巖頭古村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村,寧波市十大古村。巖頭山清水秀,文化底蘊深厚,民國期間出了8位將軍和多位名人。近年來,巖頭開展新農村建設,打造旅遊文化古村,年遊客量已達到20萬人次。這裡成立了奉化區首個鄉村文化創意園—「寫意巖頭」藝術寫生基地,開展美術寫生、攝影、文學藝術採風創作及相關學術交流沙龍活動,讓旅遊更加具有文化味。《鄉愁———記憶中的風景》畫展就是基地舉辦的一次大型活動。
  • 7號夢工場打造創業全產業服務鏈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崔小明 攝)   本報訊(記者崔小明)不久前,寧波超逸軟體公司因年產值超過200萬元,從7號夢工場———鄞州大學生(青年)文化創意產業園順利「畢業」。據了解,這是該園「畢業」的第1021家企業。十年來,鄞州大學生(青年)文化創意產業園致力孵化企業,打造全方位創業服務鏈,很多企業從這裡「破土而出」,一批優秀企業如今已經成為行業翹楚。
  • 創業薪火永不滅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記者  厲曉杭 張偉方  鄞州記者站 續大治    每天六時,迎著晨曦,71歲的灣底村黨委書記吳祖楣騎著自行車,在村裡悠悠晃一圈。路過村口「人民第一、創業萬歲」的文化石時,他總忍不住多回望一眼。
  • 寧波日報關注美麗鄞州,玩轉海絲古港昨天與今天
    如今,鄞州不僅依然承載寧波乃至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與文化,同時還是現代港城寧波的城市核心區域。在這裡,歷史的和現代的,交融並匯卻並不違和;在這裡,文化的和商旅的,相伴相生,共同成就「中國海絲文化之鄉」美名。領略「海絲古港 微笑寧波」城市新形象,就從鄞州出發吧。
  • 城中村改造,一場破舊立新的城市更新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首席記者 厲曉杭 鄞州記者站 張繪薇 通訊員 應鐘銥    背景透析    城中村,是城市化進程中的特定產物。城中村改造,幾乎是國內所有城市面臨的重大課題。伴隨著城市框架的拉大,過去的村莊漸漸變成城市「死角」,成為城中之村。    然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中村帶來的負面影響逐步凸顯。
  • 不拘一格育才造士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40歲的張祖安如常到單位上班,翻開當天的《寧波日報》,頭版顯要位置刊登了領導幹部公開選拔的消息——寧波要面向全社會公開選拔領導幹部,包括市計委主任、物價局局長、林業局局長和寧波造紙廠白板紙工程籌建處經理、亞洲華園賓館副總經理5個職位,可組織推薦,也可自我推薦。    內心激動的張祖安第一時間報了名,以實際行動擁護改革。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前天,保國寺上了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紀錄片「錦繡華屋之千年營造」。  3月15日至19日,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連續播出5集紀錄片《錦繡華屋》,分別從宮殿建築、民居建築、園林建築、祭祀建築以及寺廟建築等五個方面,展現中國古典建築獨特的設計理念、布局形式以及風格特點。
  • 促消費助復甦 「雙十二」寧波鄞州吹響「遊寧波·住鄞州」集結號
    為推動寧波市鄞州區文化旅遊產業尤其是酒店業的消費復甦,合聚多方勢能打響「遊寧波·住鄞州」的旅遊品牌,拉動客流提人氣、助力地方經濟加快復甦,12月12日起,寧波市鄞州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聯合鄞州區各旅遊飯店、去哪兒旅行共同推出600萬元的鄞州酒店惠民消費紅包(電子紅包)。
  • ...加快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易鶴 單玉紫楓)昨日上午,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寧波片區建設推進大會召開。市委副書記、市長裘東耀為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寧波片區揭牌並講話。
  • 精耕細作四十年,高起點上再出發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針砭時弊,我也做了一些探索實踐。我1987年開始為《寧波日報》撰寫時評,33年來,在《明州論壇》發稿241篇,四成以上帶有批評性。1988年,武漢市政府為減少會議報導,曾採取不讓記者參加會議的做法,贏得好評,《人民日報》也以《市長「攆」記者》為題報導了此事。
  • ——記甬上篆刻家阮解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大師說——改革開放40周年寧波書法篆刻藝術成果展」在寧波美術館舉行,這次展覽體現了近年來寧波書法篆刻藝術的最高水平。其中刻有潘天壽、沙孟海等先賢頭像的一組巨印篆刻作品引來廣泛讚譽,它出自寧波篆刻家阮解之手。他的作品近年來頻頻在全國及省級書法篆刻藝術展中亮相。    阮解性格沉靜溫和,臉上總是帶著友善憨厚的笑容。目前他是西泠印社出版社寧波分社負責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篆刻委員會委員、寧波市篆刻委員會副主任。阮解出生於杭州臨安天目山下一個耕讀之家,祖上是大戶人家,家產頗豐。
  • 下應:精心打造「匠心智造小鎮」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規劃建設的「匠心智造小鎮」佔地面積3.02平方公裡,位於鄞州下應街道,東臨啟明南路、南連泰康東路、西至甬新河、北靠鄞縣大道。小鎮主要包含智能製造產業區、金融網際網路保險產業園和智慧生命健康產業園三大功能片區,以及創業孵化動力區、生態公園景觀區、精英人才生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