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降溫後,不再適合喝新白茶、茉莉花茶、綠茶,這是真的嗎?

2020-12-05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進入深秋後,腦海裡浮現出許多句子。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心緒逢搖落,秋聲不可聞。

寒露後,已到晚秋,霜寒露重。

進入深秋之後,天氣越發的寒冷和乾燥。

秦嶺淮河以北的朋友,現下已經能明顯感受到氣溫驟降帶來的變化。

而即使是在南方,晝夜間同樣有了蕭索的涼意。

暮秋之際,草木辭青,景象凋零。

又幹又冷的天氣,容易令人覺得皮膚、呼吸道、腸胃都有不舒適的感覺。

為了順利從深秋過渡到冬,適量的「補秋」很重要。

不過在茶圈裡,存在有這樣的說法。

為適應季節的更迭變化,秋冬時節喝茶,以喝茶性溫和的老白茶、熟普、紅茶為主。

至於綠茶、茉莉花茶、新白茶、生普,不再適合飲用。

究竟,真有這回事嗎?

《2》

第一,盡信書,不如無書。

秋冬時節,乾燥寒冷。

適宜多喝性味溫和的茶,這點沒錯。

但這樣大方向的喝茶建議,並非適合每一個人。

深秋到底適不適合喝綠茶、新白茶?

這不是書本說了算,而是得看個人的喝茶需求!

比如,當你需要消食、解膩、清新口腔時。

綠茶、茉莉花茶、新白茶、生普等,就成了剛好適宜的選擇。

以「清新鮮香」為主打亮點的綠茶,蘭花香、炒豆香、嫩香、清香等香型豐富。

當深秋補身、貼秋膘,剛吃完一頓大葷大肉後,心裡自然會格外的掛念起這份清爽的茶味。

大餐後,用玻璃杯泡上一杯龍井,剛好清香解膩。

洗漱滿口腔的油膩感,重新恢復吐氣如蘭的清爽狀態。

另外,新白茶裡的春壽眉和白牡丹,它們的香氣層次同樣豐富。

花香、毫香、草藥香、鮮筍香等多種香型交織,層次豐富,繽彩紛呈。

論消食解膩,它們絕不輸給綠茶。

至於這茉莉花茶,更是不必多說。

過去的老北京人最愛喝花茶,看重的正是它的清香爽口風味。

秋冬時節,吃上一頓羊蠍子,配上一壺茉莉花茶。

這樣的搭配,相信對北方的朋友而言,肯定不會陌生!

至於生普,在茶圈裡面它的「刮油」效果尤為顯著。

之前在和朋友一起喝老班章時,剛喝過六、七道茶,朋友就連忙找出蘇打餅乾墊一墊胃。

可見,以「茶味霸道」聞名的老班章生普,消食刮油一絕。

深秋大餐飽餐過後,適當喝點生普,又何來不適宜之說?

《3》

第二,秋困秋乏需要提神時,喝新白茶,綠茶更好。

秋乏,又被稱作秋困。

涼爽乾燥的秋季,人體容易出現疲倦打盹的現象。

夏去秋來,秋冬更迭,季節的自然更替變化,會讓人體進入到周期性的休整階段。

秋乏,睏倦,乏力,沒精神。

深秋的午後,秋困疲倦的狀態,會讓工作和學習難以集中注意力。

從喝茶提神的需求看,喝綠茶、新白茶、茉莉花茶等,更能解秋乏。

綠茶,它是不發酵茶,內部含有的多酚類物質豐富。

秋天喝綠茶,清新爽口的茶湯,像是一陣春天吹來的柔風。

既能清新空氣,又能驅散瞌睡蟲,調整好狀態。

而新白茶裡的白毫銀針,它具有豐富的茶氨酸。

茶氨酸,滋味清甜,鮮爽。

同時還能夠補充人體所需的胺基酸物質,增強人體機能的免疫力。

午後泡上一杯養分豐沛的白毫銀針,對補充人體「養分」,清潤提神而言,大有裨益。

而經過多次鮮花窨制的茉莉花茶,它內部含有的芳香物質豐富。

據研究表明,天然的花香可以化解人體抑鬱、焦躁、煩悶。

萬物蕭蕭的深秋,喝上一杯香氣高揚的好茶,趕走低沉的「壞心情」,正好適宜!

而至於喝生普,它內部的咖啡鹼含量不低。

具有像黑咖啡那般的提神作用,並且,對比一杯醇苦的咖啡,生普的茶湯滋味還包括了天然的花香、茶香,以及舒適的回甘生津感。

解秋乏,潤秋燥。

秋天適當喝綠茶、新白茶、生普,有何不可?

《4》

第三,喝綠茶、新白茶等要講究時機

深秋到了,冬天不遠。

已經買到手的綠茶、茉莉花茶等講究趁鮮飲用的茶葉,要是不及時飲用。

那麼放到第二年後,它們就成了昨日黃花般的存在。

隔年的綠茶,鮮爽感必然不如新茶好。

而茉莉花茶原本繽紛似錦般的香氣,也會因為存放時間太長,從而四散揮發。

等到最後,風味巔峰期已過,香氣減弱。

喝到這樣的茶,自然領略不到一泡好茶的精髓所在!

而對白茶、普洱等茶葉而言,雖然它們在良好保存的前提下,能夠經得起多年的儲存和轉化。

但在選擇喝茶時機上,不能一味追求喝年份越高的越好。

針對白茶的風味變化歷程看,其實它也需要抓緊時間,趁新嘗鮮。

特別是偏好新白茶鮮爽口感的朋友,更是少不了在秋季時多喝幾泡春壽眉和白牡丹。

俗話裡說,秋收冬藏。

深秋時節是個好茶歸倉,適合飲茶的時機。

對2020年度的春白茶而言,作為新茶,它們已經經歷了近半年的轉化。

現在正逐漸褪去它的青澀,流露出幾分輕熟的姿態。

此刻去喝茶,更能感受到新白茶獨有的鮮爽、新鮮、活潑、清新風範。

同時,又不失溫和與內斂。

可以說,存放半年後的這段時間,是新白茶美好風味的小高峰。

時機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

畢竟,再繼續存放下去,可不是這樣的風味。

喝茶這件事,講究及時、趁早、機不可失!

至於秋天喝生普,同樣講究時效性。

論普洱茶的發展史,先有生茶,然後經過渥堆發酵誕生出熟普。

若想體會普洱的純正風味,得從生普那找線索。

然而,普洱茶的生茶,並非是每個階段都好喝。

剛完成加工時,它的曬青綠茶味濃鬱,感受不到它的純正花香,以及悠揚沉穩的風味。

春季採下來的普洱,等到深秋後,同樣是經歷了半年時間打磨。

這半年的光景內,生普們經歷了韜光養晦後,整體茶味達到了顯山露水的好時機。

此時不喝,正待何時?

畢竟,新茶和老茶的風味,各有不同。

要想領略白茶、普洱新茶的絕妙風採,可不容錯過好時機!

《5》

第四,秋天不適合喝**茶的說法,依據不足

秋季該喝什麼茶比較好,主要看的是個人。

喝茶的選擇,體現的是個性化的差異。

有人喜歡喝清香型的烏龍茶,連喝十幾年,口味不變;

也有人鍾愛巖茶奇妙的巖骨花香,以及多層次的茶香風味;

還有的人,喝茶喜歡追隨潮流,哪些茶熱門就選哪種;

最後,在茶圈內還有許多的受眾,喝茶口味喜歡清新、清香。

綠茶、茉莉花茶、新白茶的風味,正好能符合味蕾的審美。

可見,在喝茶選擇這件事上,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秋天該選什麼茶喝,本身就是百無禁忌。

只要一款茶沒有變質變味,衛生乾淨。

那麼,不管是任何一種茶,都可以放心大膽喝。

秋天不宜喝新茶,綠茶,生普的教條式觀點,早就已經過時了!

《6》

秋已深,寒氣露冷,將凝結也。

從夏,過渡到秋,整個秋天像是一場接連不斷的變幻曲。

由熱到涼,涼到寒,茂盛到蕭瑟。

切身感受過季節的流轉後,難免不令人傷懷。

難怪古人到了此時,要登高望遠。

望向天地遠方,抒發心志。

為避免蕭蕭秋意,帶來的心情低沉煩悶。

適合多喝茶,潤秋燥,放鬆身心。

秋天該喝什麼茶,並非是件一刀切的事。

選對適合的茶,遠比盲信教條喝茶要來得好!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家中存放了三年的綠茶、茉莉花茶、白茶、紅茶,還能繼續喝嗎?
    綠茶、 紅茶、茉莉花茶、白茶、烏龍茶等,可儲存的時間長度並不相同,有的宜久存,而有的需要及早嘗鮮,還有的要看具體的「最佳賞味期」。不發酵,並經歷殺青的綠茶,茶葉內部的多酚氧化酶被鈍化,不適宜長期儲存。 從茶湯的風味體驗看,及早嘗鮮,趁早飲用,才是更適宜的選擇。
  • 市面上常見的茶葉裡,綠茶、白茶、普洱、紅茶,放隔年還能喝嗎?
    肉眼上看這放隔年的綠茶,色相大變。從飲茶的絕佳風味來看,風味以清新為主的綠茶,不適宜隔年後再去喝啊。話又說回來,市面上常見的茶葉裡,紅茶、白茶、綠茶、茉莉花茶、普洱、大紅袍等等。雖說茶葉種類何其多,但它們又有哪些適合放到隔年後飲用呢?
  • 新白茶像綠茶,老白茶像紅茶?這是真的嗎?
    拿起計算器算了算,這「走訪」速度簡直比坐火箭還快,八天跑六個地方,平均每個地方呆一天左右,時間這麼短,能了解到什麼有用的訊息嗎?想來每個地方都是走馬觀花吧:到地方,吃個飯,找兩個茶農聊幾句,就回賓館了。把在茶農家喝茶的照片發到朋友圈,再把從茶農嘴裡聽到的隻言片語提煉出來,就變成了深度走訪,深入了解。
  • 國慶長假出行,保溫杯適合直接泡綠茶,紅茶,白茶,茉莉花茶嗎?
    出門前,放了一泡本地牌子的茉莉花茶,然後灌入熱水保溫。等過了數個小時後,再擰開保溫杯的蓋子喝茶。發現泡出來的茶湯,極濃極苦,花香茶香還變得特別寡淡。總之,苦澀到讓人無法再繼續喝下去,只好全倒了。《4》保溫杯泡綠茶、茉莉花茶、紅茶、白茶,會有什麼影響?對任何的好茶而言,都不適合直接用保溫杯泡茶。以清新清爽風味為著稱的綠茶,長時間的悶泡在保溫杯內,會對鮮味造成明顯的折損。
  • 綠茶喝越早越好,但白茶三年以內不宜喝?因為新白茶性寒涼?
    話說它們到底什麼時候才最適合飲用?這可讓不少茶友關心。對此,圈裡有人總結了一段順口溜:「綠茶趁鮮喝,白茶三不寒。巖茶隔年喝,紅茶三年內。」最早從朋友那聽到這樣的說法時,不覺啞然。為此,剛加工完畢後的綠茶,放半個月左右再喝,風味會更好。等到那時,新茶的火氣散了,整體茶湯滋味會更柔和、清新!《3》三年內的白茶性寒涼不宜喝?這是對白茶最大的誤解!
  • 夏天喝綠茶、白茶,冬天喝紅茶、烏龍茶,這樣的喝茶說法靠譜嗎?
    有人說夏天應該多喝綠茶、新白茶嘗鮮,冬天以喝紅茶、老白茶、烏龍茶為主。到底這樣的說法,有道理嗎?《2》夏天燥熱,氣溫很高。蟬鳴不歇的夏天,適合把時間消磨在茶裡。尤其是在中午小憩後,泡上一杯茶喝,特別的舒坦與愜意。不過,這適合夏天喝的茶,當真只有綠茶和新白茶嗎?未必見得。這樣的喝茶建議,太過絕對!從物候特點看,夏天高溫,陽氣外放。
  • 茉莉花茶算綠茶?大紅袍是紅茶?細數中國六大茶類常見五大誤區
    福州當地的茉莉花茶,很是出名,不少北方的朋友喜歡喝。提到茉莉花茶,很多茶友都關心它的分類歸屬。究竟,茉莉花茶算六大茶類中的哪一種?是不是綠茶呢?實際上,茉莉花茶不是綠茶,也不在六大茶類行列。以六大茶類為基礎,進一步加工製作出來的茉莉花茶,袋泡茶,速溶茶、茶膏等,它們擁有一個專有名稱——再加工茶。窨制茉莉花茶的茶胚,以烘青綠茶常見。但這並不代表,茉莉花茶就算是綠茶。早兩年,當地的老友邀我們去看看茉莉花窨。
  • 綠茶、黑茶、普洱茶、白茶,深秋時節煮茶對象別選錯!
    在這兩個條件的制約下,可以將六大茶類作個減法,篩選出適合煮的茶,入選的有:1.白茶(有年份的)2.武夷巖茶3.紅茶4.黑茶從這個結果來看,綠茶、新白茶、黃茶被淘汰原因也很簡單:第一、煮出來不好喝。若是煮綠茶、黃茶、新白茶,它們只有一個命運——又苦又澀。綠茶,是不發酵茶,內有非常強大的茶多酚物質,茶多酚是茶葉中澀感的主要來源,它的含量越高,茶越容易出現澀味。有時候控制不好衝泡技巧,都能將綠茶泡得又苦又澀。
  • 新白茶,只適合存,不適合喝?
    批發一些品質不太好的白茶,並且灌輸一種概念:新白茶本來就是只適合存,不適合喝。但新白茶很便宜,買回去存一存,存成老茶,品質就上來了。可是等茶友將新白茶存老之後,這些人早就不在白茶的市場裡,只留下一地狼藉,真正收拾爛攤子的,還是我們這些祖祖輩輩都在賣茶的茶農。
  • 所有的茶,都適合存成老茶嗎?不,綠茶、紅茶、黃茶請鮮著喝!
    在六大茶類中,適合新鮮喝的有:1、綠茶2、黃茶3、新白茶4、紅茶5、部分烏龍茶綠茶與黃茶,是年輕派的典型。黃茶,適合趁著新鮮勁,趕緊喝。若是過了這股風潮,鮮爽感消退,茶也將變得缺少趣味性。因黃茶與綠茶相對而言比較接近,很多茶友便會借鑑綠茶這位「老大哥」的經驗。衝泡、保存基本都是原樣複製綠茶的成功之路。
  • 普洱茶、白茶、紅茶、綠茶、巖茶,三伏天解燥喝茶,應該怎麼選?
    那在這季節交替的時節,適合喝什麼茶對養生更好呢?《2》解秋燥,適合喝新白茶、綠茶夏秋相交,降雨漸少,空氣中的水汽變少。不發酵的綠茶,茶葉內部的多酚類物質含量豐富,有清熱解燥的效果。全國各大產茶的省份裡,各式各樣的綠茶琳琅滿目,選擇性豐富多樣,總能挑到適宜自己口味的一款茶。而至於說喝新白茶解燥,可選擇面同樣不小。
  • 福鼎白茶的這三十年,熬過了普洱、巖茶、綠茶、紅茶,自始方興!
    一大批的原來做巖茶、做綠茶、做紅茶、做茉莉花茶的茶商,紛紛把如狼似虎的目光,瞄向了白茶。這當中,除了網際網路上的自媒體人,還有大量開線下門店、做渠道的商人。從普洱、巖茶這些相鄰茶類的制茶師們,研究白茶工藝和用自己的茶青仿製白茶這件事,我們不難看出,白茶是真的火,大江南北喝白茶的風氣真是甚囂塵上。白茶火了之後,才會其它茶類的制茶師對它好奇,進而研究它,進而借鑑它的工藝,製作出一新創新型的茶葉,比如前文提過的「普洱白」和「武夷白」。
  • 什麼樣的茶,適合煮著喝?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還是巖茶!
    可以煮,說明茶葉經過煮茶後,可擁有不同的口感,能讓我們感受到另類風味。但,可以煮的茶,並不意味著它煮出來就一定好喝。舉個簡單的例子,白茶。白茶,它屬於可以煮的行列,但並不是所有白茶都適合煮。如當年剛做好的新白茶,它就不適合煮著喝。
  • 職場女性喝茶要看時間,早上宜喝紅茶,上午喝茉莉花茶
    飲茶具有解渴、利尿、防暑降溫等功效,常飲茶,尤其是綠茶,可起到抗衰老、強骨骼、防輻射和護膚、減肥健美等多種功效。但職場女性喝茶要看時間,早上宜喝紅茶,上午喝茉莉花茶。1、早上宜喝紅茶,可促進血液循環,祛除體內寒氣,讓大腦供血充足。
  • 夏天喝綠茶,除了注意這5點外,一定要知道怎麼儲存!
    但是喝綠茶雖好,要注意這幾點:1、淡茶溫飲我們知道茶不喝太濃的,因為濃茶喝多了可能導致便秘、影響睡眠等問題,所以,最好喝淡茶。另外,如果你覺得夏天喝熱茶太難受,可以試下冷泡茶。5、夏天適合喝的綠茶夏天:喝綠茶、黃茶、生普洱、發酵程度低的白茶和烏龍茶夏天消暑解渴首選綠茶,綠茶清涼消暑;白茶、黃茶清熱解毒,也適宜夏天飲用,體質好的人也可以喝些存放3—5年的生普洱。
  • 春天適合喝什麼茶 春天喝這茶讓你一年都健康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春暖花開,在春天約上三五個好友去喝喝茶,也是一件美事,那麼,在春天養生也是非常重要的,春天喝茶也有門道,喝對了,你的身體就會更健康,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春天適合喝什麼茶?春天適合喝什麼茶茶是我們中國的傳統飲品,春天喝茶也是養生的一種法則,天氣不同,喝茶也要講究,那麼,什麼樣的季節適合喝什麼樣的茶呢?春天的到來,你家裡的茶葉準備好了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茶友留言:新白茶不如老白茶好?新白茶適合收藏,不適合喝?
    「新白茶適合收藏,不適合喝。」「我只喝老白茶,從來不喝新白茶。」「新白茶賣的便宜,這便宜的茶,能有老白茶好?」以上種種,當真是要冤死新白茶。這正兒八經用傳統工藝做出來的新白茶,怎麼就成了一文不值的存在?怎麼就只能存著不能喝?
  • 日常多喝白茶好處多,但這款白茶連茶聖陸羽都不敢喝!
    村姑陳納悶的是,松針和白茶壓到一起,未來這茶餅還會轉化嗎?眾所周知,白茶是因為自然陳化後,養分和口感會有極大的轉化,才形成了它獨有的風味和收藏價值。那麼,把生的松針和壽眉白茶壓到一塊兒,在白茶的隊伍中加入了異生物——松針,白茶還會會隨著歲月的增加而陳化嗎?如果會白茶會繼續陳化,那松針會陳化嗎?
  • 為何茉莉花茶比綠茶便宜?其中有什麼說法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導語:為何茉莉花茶比綠茶便宜?其中有什麼說法嗎?看完你就明白了茶在中國的地位和咖啡在國外一樣,是一種文化,所以近年來有很多人都喜歡給自己的家裡放一套茶具,沒事兒品品茶還能提升生活幸福感。但是在喝茶的過程中,很多人都不懂為什麼茉莉花茶會比綠茶便宜,以前小編也不懂,但聽完37年資深茶人的講解之後,恍然大悟。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花茶和綠茶。喜歡喝茶的人都知道,茶有很多種類,白茶、花茶、黑茶等等,因為種類不同,所以功效口感也都會有所差別。而人們經常在歌裡聽到的茉莉花,為什麼會那麼便宜?
  • 黑茶、綠茶、紅茶、白茶、烏龍茶的最佳喝法,你做對了嗎?
    綠茶,採取茶樹的新葉或芽,未經發酵,經殺青、整形、烘乾等工藝而製作的飲品。黃茶,屬輕發酵茶類,加工工藝近似綠茶,只是在乾燥過程的前或後,增加一道「悶黃」的工藝,促使其多酚葉綠素等物質部份氧化。白茶,屬於微發酵茶,加工過程不揉捻,不炒青,只經過萎凋和乾燥收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