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勞模成為青少年崇拜的偶像

2020-12-06 荔枝網新聞

  全國勞模載譽歸來,社會各界推崇備至。日前,江蘇省全國勞模首場報告會暨「勞模精神進校園」——新時代勞動教育宣講活動,走進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徐州重型機械公司電焊工張懷紅等3名剛獲表彰的全國勞模,講述了他們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立足崗位、無私奉獻的動人故事,成為莘莘學子們崇拜的時代偶像。

  勞模是民族的精英,是最美的勞動者。曾幾何時,勞模不再是青少年崇拜的偶像。說起王進喜等勞模,他們是懵懵懂懂,一問三不知。談到當紅的歌星影星,則是津津樂道,如數家珍。不可否認,歌星影星對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積極作用,他們良好的作風和技藝應當讚揚,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崇拜無可厚非。但作為各行各業的勞模,他們身上集中體現出來的「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生動詮釋,是全社會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無論是工作業績,還是思想境界,皆領時代風氣之先,他們才是我們這個社會真正當之無愧的明星,才更值得青少年去頌揚和崇拜。

  令人欣喜的是,這些年來,尊崇勞模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起來。去年秋學期起,北京、上海、山東等6省市普通高中使用的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新教材,將勞模精神寫入課本,王進喜、張秉貴、袁隆平、屠呦呦等與學生一一「見面」。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要求「職業院校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其中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於16學時」。上海市曹楊第二中學把勞模請進校園,開設「勞模課堂」,使勞動光榮的種子深深紮根於學生心田……

  把勞模精神寫入課本,請勞模走進校園,使一度黯淡的勞模重新熱起來、勞模精神重新亮起來,這是對過去失衡價值取向的一次反撥。其意義不只是尊重了他們的勞動,肯定了他們的貢獻,更重要的是確立了一種好的輿論和價值導向,對於人們特別是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起到一種積極的、鮮明的示範引領作用。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今年的全國勞動模範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和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勞動觀,培養一代又一代熱愛勞動、勤於勞動、善於勞動的高素質勞動者」。組織勞模進校園,讓青少年學生近距離感受勞模精神,深刻理解勞動價值,不失為開展勞動教育的一個好辦法。

  「如坐春風之中,仰沾時雨之化」。期待更多的勞模走進校園,講述勞動故事、職業精神、成長經歷,用勞模精神成風化人,引導青少年見賢思齊,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樹立正確的勞動觀,讓他們在勞動中受益,在勞動中成才,在勞動中奉獻,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何應洋)

相關焦點

  • 港深青少年偶像崇拜調查 香港女生很「好色」
    港深青少年偶像崇拜調查結果出爐  周杰倫  鄧麗欣  港女生「好色」深少重才  港深青少年偶像崇拜調查結果出爐,專家指偶像趨平庸化和年輕化。  在一場《追星與粉絲———何去何從》的青少年偶像崇拜探析研討會上,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發表有關香港及深圳兩地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香港學生傾向偶像化,內地生傾向榜樣化。港生選擇偶象首要條件是外貌、尤其是女生;內地生首選條件是才華。  組織調查的是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嶽曉東博士和張宙橋博士等人。
  • 說說偶像崇拜,你有自己崇拜的偶像麼,都做過哪些追星的事情
    說說偶像崇拜,你有自己崇拜的偶像麼,都做過哪些追星的事情偶像崇拜,追星,已經成為一種獨特的社會現象,尤其是在當下選秀節目層出不窮的影響下,一些青少年趨之若鶩,穿著打扮去跟風,說話語氣跟著偶像走,就連口頭禪什麼的,都有跟著學。
  • 探索丨韓寶江: 中小學生偶像崇拜現象解析
    偶像崇拜通常是指對某種偶像、圖像或實物的崇拜,是對仰慕的象徵物、對象的尊重與欽佩,乃至極端信仰。偶像崇拜是當今青少年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內容,有其積極向上的一面。成人完全可以引導青少年欽佩有才能的人,從而提升完善自己。本文談的中小學生偶像崇拜,主要是指對於各類社會名人不同程度的追隨與仰慕。
  • 不要成為「粉絲」——「偶像崇拜」的成因和危害
    排它性  具有前面這些特徵之後,狂熱的粉絲自然會把偶像看成是「獨一無二」的。接下來,狂熱的粉絲就會逐漸排斥跟偶像【同一維度】的其它東西。  雖然粉絲不會崇拜同一維度的不同偶像,但有可能崇拜不同維度的不同偶像。
  • 人類偶像崇拜發展簡史
    作為一個24k純度的「路人」,為了讓大家更有知識含量地吃瓜,我們對人類追星歷史進行了一番梳理,以更全面地了解偶像與粉絲的重重羈絆。刻在人類基因裡的偶像崇拜,並不羞恥追星、成為某個人的粉絲,並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甚至今天諸多狂熱粉絲的行為,可能都是前輩們玩剩下的。
  • 《青春有你》有的不只是淡黃的長裙|偶像崇拜
    「偶像」在我們現代語境裡主要是指被追捧的藝人、作家、運動員、政客等等在某方面有一技之長的人。「偶像崇拜」則是一種常見於青少年的社會關係,表現為個體或群體對其主觀認同的具有激勵作用的人物或現象表現出關注、情感投射以及願意為其付出的願望。
  • 中工網評:讓勞模成為新時代新徵程最閃亮的明星
    今天,全國勞模大會在京召開,新一批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接受人民共和國的至高褒獎,勞動模範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翻開共和國的勞模冊,王進喜、時傳祥、孟泰……一個個親切而又熟悉的名字躍入眼帘。這些閃光的名字,曾照亮過幾代人的人生之路,激勵我們在共和國前進的道路上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 打破偶像崇拜的壞處
    偶像崇拜早就被打破了,仿佛偶像崇拜是過去的事,也是很遙遠的蒙昧時代的事。偶像崇拜早就該打破,讓人們從敬畏偶像的禁錮中脫離出來,自由生活,自由發展,很有一種「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灑脫。可是,打破偶像崇拜之後帶來了諸多壞處,不得不讓人們深思。
  • 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 偶像崇拜
    中學生偶像崇拜、主觀幸福感及其關係的研究[J]. 中國青年研究, 2010(5):79-82.[5]時嘉惠, 張夢圓, 楊瑩,等. 初中生偶像崇拜及其與生活目標和主觀幸福感的關係:性別的調節作用[J]. 心理發展與教育, 2016, 32(6):666-674.[6]王萍, 劉電芝. 初高中生明星崇拜現狀及教育對策[J]. 教育科學研究, 2011(6):48-51.
  • 淺談「偶像崇拜」:擇信仰立丹心、放白鹿於青涯,行理想須趁年少
    在當今社會,偶像崇拜十分普遍。每個人在自己的少年時代可能都有過一個崇拜的偶像,這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最為關鍵的是青少年對於偶像的選擇,大部分青少年往往選擇明星當作偶像。其中女孩子選擇明星當偶像是比例最高的,男生往往會選擇喜歡的球星運動員,只有少數青少年選擇崇拜科學家。無疑,個人崇拜是自由的,無論你喜歡明星,運動員,還是科學家,你的這份喜歡都是值得被尊重的。
  • 高考作文丨偶像崇拜是否利大於弊(辯論詞寫作)
    ⑤2017年,國內多家公司推出了10餘位虛擬偶像(「畫」出來的人物)。業內確定虛擬偶像洛天依已經盈利,她的魅力也得到了青少年認可。⑥父親辛苦打工賣麵條,12歲少年小趙沉迷快手直播,半個月狂刷支付寶3萬餘元打賞主播。學校辯論社將舉辦一場以「偶像崇拜是否利大於弊」為辯題的辯論賽。
  • 談偶像崇拜
    追星的本質是一種偶像崇拜,偶像崇拜則是一件非常普通而且必要的事。 人的成長需要方向的引領。方向可以通過語言來表達。比如說,我們對孩子進行說教:做人要善良,要誠信,要熱愛自己的國家等等。語言可以引領孩子的成長,但某些時候,語言會有局限性,甚至是蒼白而缺乏力量,尤其是在孩子慢慢長大,擁有了自己的獨立判斷之後。
  • 偶像崇拜
    偶像崇拜海我曾經看到過一個關於祖先崇拜或者是偉人崇拜形成過程的文章,文中提到在古代人群中一個偉人去世後,人們想要紀念他
  • 崇拜青春偶像的
    □大河小記者 鄭州一八聯合國際學校 夏雨 朱柯堯    「中小學生崇拜青春偶像」想必已是全社會較為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提到「青春偶像」想必大多數同學都不陌生,相信有些同學甚至對當紅的「青春偶像」如數家珍,而許多「追星族」的家長也為孩子的「追星」問題操碎了心。
  • 談談「偶像崇拜」的危害!
    我主要想通過這次事件,談談「腦殘粉」以及「偶像崇拜」的心理學成因和危害。這次事件爆料,最先讓一部分人不可思議甚至不能接受的就是老羅的真愛粉,所謂的時間管理者、多人運動等,作為很多老羅的真愛粉,簡直不敢相信,但是事實就擺在面前。
  • 怎樣識別偶像崇拜?
    可是,偶像崇拜總是蓄意把某樣別的東西放在與基督同等的地位上,這或許是某個禮儀、教義或領袖。換句話說,即便一個人承認基督為人類的救主,他若說你在進入天國之前需要某些別的什麼條件,就肯定是在販賣偶像崇拜的貨色了。崇拜偶像的人散布言論說,救恩除了藉著基督之外,還得通過他們獨有的方式。某些偶像崇拜者根本不認基督,他們至多也只把耶穌與其宗教教師或歷史上的某些偉人相提並論而已。
  • 奧齊克筆下「現實我與理想我」,如何解開偶像崇拜的「莫比烏斯環」?
    偶像是個產品,偶像崇拜則是門生意。而偶像的人格究竟是什麼,則非常模糊。說到底,無外乎「勤奮善良」之類的基本品質,或點綴一點叛逆、一點深情,最後卻成為該藝人產品的核心賣點。在奧齊克的小說集《帕特麥瑟檔案》中則充分展現了女性偶像崇拜所帶來的災難。當我們在崇拜偶像時,首先會被他的表層性特徵所吸引,即對外貌形象、氣質等外露特徵的欣賞;但偶像的崇拜一定是要深入到對偶像人格特質的欣賞,也就是對偶像所呈現出來的即使是虛構模擬出來的某種大眾喜愛的內在性格、價值觀的欣賞和認同。
  • 偶像崇拜的真實定義
    今天跟大家談談「偶像崇拜」。佛教是不允許偶像崇拜的,這個大家都清楚的。
  • 從「追星」到「飯圈」:人類偶像崇拜發展簡史
    作為一個24k純度的「路人」,為了讓大家更有知識含量地吃瓜,我們對人類追星歷史進行了一番梳理,以更全面地了解偶像與粉絲的重重羈絆。 刻在人類基因裡的偶像崇拜,並不羞恥 追星、成為某個人的粉絲,並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甚至今天諸多狂熱粉絲的行為,可能都是前輩們玩剩下的。
  • 《人生的偶像崇拜》選段
    各大宗教也許會辯解說:我們崇拜的是無形無體、遠遠超出一般人理解力範圍之上的東西,無神論不得無禮,濫加批評。事實真是這樣嗎? 撰寫了《英雄和英雄崇拜》一書的英國著名學者卡萊爾一針見血地指出:一切崇拜不都是靠象徵、靠幻象或可見的事情來崇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