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乞巧節的風俗知多少?這些活動有濃鬱的人文氣息!

2020-11-26 阿鍾說旅遊

中國的民間傳統節日頗多,廣州每年最有代表性的民俗傳統節日有龍舟節、乞巧節和菠蘿誕。其中的乞巧節在每年的中國傳統節日七夕期間,主要的發起地在廣州天河區的珠村,而珠村離我的居住地相距2公裡左右,因而我對乞巧節特別地關注,了解得多一些。

每年的乞巧節,廣州的珠村是主會場,車陂村商業中心地帶和天河也會舉辦相關的七夕活動,與珠村相輔相成。

乞巧節的主會場珠村,已經傳承了這個文化傳統幾十年,現在是廣州的人文文化不可少的一部分。珠村的乞巧節儀式非常隆重,乞巧節的擺七娘、拜七娘、送七娘的儀式在珠村的潘氏宗祠會莊重舉行。

潘氏宗祠是珠村裡姓氏最大的祠堂,這裡的姓氏以潘氏為主。潘氏宗祠的明德堂是所有儀式的主要場地。

擺七娘就是姑娘們把自己做的手工藝品擺在家門口或八仙桌上,陳列出來給大家看。巧姐們在節日期間都會大顯身手,各展風姿,做出自己水平最高的工藝品。潘氏宗祠的明德堂的大案臺上擺放的是村裡做工最精細,造型最美的工藝品了。巧姐們都爭先想自己創作的工藝品能夠在潘氏宗祠被展出。來珠村觀摩乞巧節的遊客,可以自由觀賞這些民間的手工製作。

拜七娘的儀式就相當隆重了。在祠堂內有身穿漢服的司儀和8名巧女進行拜七娘的儀式。儀式的過程還有村裡的樂隊演奏輕鬆愉快的廣東音樂。這些巧女都是珠村裡的年輕姑娘。拜七娘的過程有上香、敬茶和跪拜,最後還有巧女穿針引線的表演環節。這裡拜七娘的儀式,吸引著廣州的市民到此觀賞,了解民俗民風。

送七娘就是把織女送回仙境。心靈手巧的織女下凡恩惠百姓,老百姓和巧女通過自己的方式把織女送裡人間回到仙境。巧姐們會在七月初七那天,焚化七娘盤和七娘服,祈福七娘,把七娘送回仙界。

乞巧節除了主會場珠村的三個重頭戲之外,兄弟村車陂村也會舉辦民間活動,最常見的是舞獅、漢服巡遊和鵲橋相會了。俊男俏女身穿漢服,在車陂村的街道巡遊。這樣的活動,引來村民和市民前來觀望,喚起對中國古代文化的追溯和思考,把優良的民俗民風延續下來,把優良的傳統留給後人。

乞巧節的時間是從農曆初一到初七,這樣的文化傳統,賦予了城市的人文氣息。民間乞巧節原本的意願就是祈求自己心靈手巧,賢惠多福,姻緣美滿。這樣的傳統活動,讓人們變得更加熱愛勞動,珍惜當下生活,讓時代的高速變遷帶來的內心的躁動與不安得到平靜。

相關焦點

  • 廣州乞巧節有哪些習俗?
    在古代乞巧節是專屬於女子的節日,在乞巧節期間,女子們舉辦各式各樣的祭祀、祈福與遊樂活動,以祈求心靈,手巧婚姻幸福,家庭美滿。  乞巧節習俗  七姐誕  「七姐誕」,又稱「七娘會」、「七娘媽誕」等。  求姻緣  牛郎與織女的故事講述了夫婦之間「共患難,同白首」的堅貞愛情,因此乞巧節也洋溢著浪漫的氣息。在乞巧節的夜晚,無數有情男女會對著明亮的織女星祈禱自己終成眷屬,姻緣美滿。  染指甲  乞巧乞的不僅是紡織手巧,更是女性本身魅力之「巧」。
  • 農曆乞巧節的來歷二
    日與月都逢七,又稱重七;因七月初七有乞巧的風俗,也被稱為巧七;乞巧節以少女乞巧、賽巧等為主要活動,所以也稱女節或女兒節、少女節;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所以乞巧節又稱「蘭夜」因乞巧、賽巧等民俗活動多是少女參與,所以又稱為小兒節;因這天有穿針的習俗,又稱為穿針節;牛郎織女兩顆星在天空中的方位很特別,一年才能相遇一次
  • 乞巧節是幾月幾日農曆 七夕乞巧節過後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乞巧,中國歲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節的時間具體是幾月幾日呢?在中國乞巧節過後是哪個傳統節日呢?乞巧節是幾月幾日農曆  農曆七月初七  農曆七月七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
  • 2019廣州天河乞巧文化節車陂分會場有什麼活動
    天河珠村,有「中國乞巧第一村」之稱,天河車陂村,是廣東省內唯一完整保留「擺中元」習俗的村落,乞巧節和中元節,兩村對傳統節日有不同的傳承風俗,但有異曲同工之處。    活動時間:8.2--8.7 9:30--21:30  活動地點:車陂東圃小學  亮點三:車陂公園擺「潮墟」  乞巧節活動日期間,現場將有各種燈謎遊戲等你參與。車陂公園舉辦「潮墟市集」,美食、飾品、小遊戲,應有盡有。
  • 全球人文氣息濃鬱的十大市場你知道幾個?
    全球人文氣息濃鬱的十大市場你知道幾個?你可以工作電腦前,娛樂在電腦前,但購物還在電腦前,是否略顯無趣?如果真要購物,你可以去全球最可愛的十大市場轉轉,那裡你不僅能買到心儀的好物件,還能感受當地濃鬱的人文氣息。
  • 廣州圖書館人文英語探討會第四期活動介紹
    人文英語探討會第四期:看《冰雪奇緣》,認識你自己  活動名稱:English Corner--人文英語探討會  本期主題:看《冰雪奇緣》,認識你自己  時間:3月28日(周六)10:30-12:00  地點:廣州圖書館一樓閱讀體驗區  主辦機構:廣州圖書館語言學習館  協辦機構:丹丹人文英語  你也許沒讀過《俄狄浦斯王》,但一定聽過斯芬克斯之謎:什麼動物早上四條腿、中午兩條腿、
  • 廣東佛山五大人文景點,環境優雅,歷史文化氣息濃鬱,值得一去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廣東佛山五大人文景點,環境優雅,歷史文化氣息濃鬱,非常值得一去。從廣州過去可以搭乘廣佛地鐵,在祖廟站下車即可。其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之後逐漸成為一座體系完整且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廟宇建築。祖廟是來佛山必遊玩的經典景點之一,是佛山的一張明信片。佛山祖廟包括了祖廟古建築群、孔廟、黃飛鴻紀念館、葉問館等景點。
  • 網友憶春節 中國年畫知多少
    原標題:網友憶春節 中國年畫知多少 什麼是中國年畫 年畫寄託人們對驅災避邪、農事豐收、風調雨順、家宅安泰、平安喜樂的期盼,被稱為民間風俗生活的百科全書。 特點:意寫實等手法呈現,富於濃鬱的生活氣息。筆法細膩、人物秀麗、色彩明豔、情節幽默、題詞有趣等特色,創立了鮮明活潑、喜氣吉祥、富有感人題材的獨特風格。
  • 粵過年粵有味,這些地方過大年,風俗各具特色,充滿了濃濃的年味
    春節越來越近,最讓人期待和想念的莫過於過一個有濃濃年味的新年。在廣東,廣府、潮汕、客家文化仍保留著中國千年傳統文化的精髓。這些地方過大年,風俗各具特色,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如果想在省內尋覓年味,這些地方不可以錯過。
  • 廣東省當地人文風俗情況一覽
    在廣東或者其他嶺南區域生活,或作客廣東廣州、深圳、東莞以及珠江三角洲內外各地,就不能不對嶺南文化有所認識。嶺南的過去和現在,都時刻在身邊,在耳旁,潛移默化影響著。 那麼在廣東主要有哪些民俗文化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廣東的人文民俗有哪些吧!
  • 廣東雲浮值得一遊的五大景點,景色宜人,人文氣息濃鬱
    是珠江·西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廣州都市圈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雲浮市境內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名勝古蹟眾多,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廣東雲浮值得一遊的五大景點,景色宜人,人文氣息濃鬱。寺內有六祖手植千年荔枝樹,武則天「敕賜恩國寺」牌匾,六祖父母墳,卓錫泉,浴身池等文物古蹟。
  • 二月二龍抬頭 民間趣味風俗你知多少
    二月二龍抬頭 民間趣味風俗你知多少時間:2020-02-24 14: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月二龍抬頭 民間趣味風俗你知多少 今天我們迎來了二月二龍抬頭,這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它也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龍抬頭的主要寓意是祈求農業豐收與人們的平安。
  • 讓天津書香四溢人文濃鬱
    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把天津加快建成書香四溢、人文濃鬱,有品質、有品位的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  大型閱讀活動深受歡迎  2019書香天津·全民閱讀系列活動推出16項大型閱讀活動。8月將啟動「2019書香天津·讀書月」活動,依託實體書店、城市書吧、農家書屋、職工書屋、兒童之家等公共閱讀場所,集中組織開展一批閱讀推廣講座、讀書心得評選徵集、閱讀交流分享、好書推薦等活動。「2019書香天津·青少年讀書節」將在9月開展,屆時將推出「好書知多少」「與經典對話」「名家面對面」「青春讀書季」「博學品經典」「踐行價值觀」等主題活動。
  • 廣州珠村「迎七娘」 拉開乞巧節帷幕
    小女勤乞巧,男兒換靚裝……」這是清末民初廣州珠村舉人潘名江的《珠村七夕吟》,生動地記錄了舊時珠村乞巧節的盛況。「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21日,廣州天河區珠村明德堂裡張燈結彩,「巧姐們」興致勃勃前後張羅,濃濃的七夕氛圍縈繞四周。當日,位於珠村祠堂中庭的乞巧供案上,上百件微型工藝品爭奇鬥豔,令人目不暇接。
  • 廣州珠村「迎七娘」拉開乞巧節帷幕
    中新社廣州8月21日電 題:廣州珠村「迎七娘」 拉開乞巧節帷幕作者 王堅 楊靜「珠村大祠堂,要擺大七娘。小女勤乞巧,男兒換靚裝……」這是清末民初廣州珠村舉人潘名江的《珠村七夕吟》,生動地記錄了舊時珠村乞巧節的盛況。
  • 三月三上巳節:這些民族風俗,你了解多少?
    三月三上巳節:這些民族風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03-26 09: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月三上巳節:這些民族風俗,你了解多少?今天是農曆三月初三 相傳這一天是軒轅黃帝的誕辰 同時,這一天也是漢族 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而不同地區 對於三月三的定義是不同的 節日的叫法和風俗自然也大相逕庭 三月三,生軒轅 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黃帝的誕   原標題:三月三上巳節:這些民族風俗,你了解多少?
  • 2016珠村乞巧節在哪裡舉行?乞巧文化節有什麼節目?
    據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廣東省服裝協會副會長、織夢嶺南文化品牌創始人鄧兆萍介紹,織夢嶺南走進珠村乞巧節,設計了一系列有趣好玩、參與互動、雅俗共賞的體驗活動,希望以「『傳統時尚化,生活藝術化』為目標,助推乞巧文化和廣府文化」。  當天,現場上演了以「七」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包括七彩霓裳·美服展,七姐妹花.慧心譜等。
  • 兼具濃鬱人文氣息和舒適自然風光!南山擬將這裡打造成生態通廊
    同步披露的項目提升方案顯示,中心河及後海濱路擬進行景觀提升,打造成深圳灣濱水帶休閒功能向腹地延伸的一條具有濃鬱人文氣息和舒適自然風光的生態通廊。中心河景觀提升項目簡介位於南山區,北起海德三道、南至望海路,東部緊臨人才公園,西部有大南山、小南山和蛇口山等山體資源,東部和南部緊鄰大海,山海資源豐富。
  • 既有中西合璧氣質又有當地濃厚風俗氣息的騎樓
    數百年前,粵東有一個小漁村,生活著為數不多的以討海為生的漁民,他們辛苦勞作,過著儉樸而艱辛的漁家生活。漁村地處韓江、榕江及練江三江出海口,泥沙衝積成堆,沙脊向海伸延,因此取名為「沙汕頭」,後來改稱「汕頭」。這就是今天汕頭的由來。
  • 七夕:牛郎織女鵲橋會趣味風俗知多少
    民俗專家說,七夕佳節,是姑娘、婦女重視和喜歡的日子,從古至今流傳下來許多趣味盎然的七夕風俗。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說,七夕節是由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引起的,據傳織女是個奇能百巧的女工,她在人間傳授給女人們織錦繡花技術,所以每年的這一天女人們要舉行各種別致的風俗活動,以「乞巧藝、求姻緣」。因此,人們又將這一天稱為「女兒節」「乞巧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