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女詞人朱淑真,含淚寫下一首孤獨的詞,婚姻不幸之人才能讀懂

2021-01-11 諸葛品歷史

提到宋代的文化,幾乎所有人都會想到宋詞,雖然詞並非起源於宋代,卻在兩宋時期發展到極致,成為宋代文化的標籤。從寫詞風格來看,宋詞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分別有代表性人物和作品,豪放派以蘇東坡和辛棄疾最為知名,婉約派以李清照為代表,她用無與倫比的才華,反駁了女子不如男的觀點。

李清照名氣斐然,文學造詣令人望塵莫及,很多詞作傳唱度極廣,稱得上婦孺皆知,有些還入選教材。在她的作品中,描寫愁緒的詞句不勝枚舉,比如《武陵春》中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一剪梅》中的「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還有《聲聲慢》中的「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古人云:「一切景語皆情語。」從李清照的那些作品裡,可以看出她是個多愁善感的女子,婚姻生活並不算太幸福。雖然與第一任丈夫感情挺好,卻因丈夫在外做官,夫妻二人聚少離多;後來嫁給第二任丈夫,結果遇到了渣男,感情之路太坎坷。其實,南宋女詞人朱淑真,跟李清照同病相憐,婚後生活非常不幸。

朱淑真,出生於公元1135年,家庭背景相當不錯,祖上好幾代都是做官的。優越的家庭條件,給朱淑真提供良好的讀書環境,加上她自幼聰慧,逐漸小有名氣。作為父母的掌上明珠,朱淑真備受疼愛,但在封建習俗的約束下,崇尚戀愛自由的她,未能擺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枷鎖。

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給當地的一個小官吏。這種門當戶對的婚姻,看似非常美好,卻並非朱淑真想要的幸福。由於丈夫不喜歡文學,而朱淑真痴迷於詩詞,兩人根本沒有共同語言,更談不上志趣相投。一段幸福的婚姻,只有物質基礎是不夠的,還需要精神層面的交流。

當親朋好友都羨慕朱淑真的生活時,卻不知道她內心的孤獨,經常在深夜裡默默流淚,嫁給沒有共同語言的丈夫,簡直就是一種無法言說的煎熬。結婚沒多久,朱淑真就在日記裡寫道:「鷗鷺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依。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以休生連理枝?」

不難看出,她追求精神上的共鳴,而不是所謂的物質條件。只要兩人能夠才學相匹配,心靈上沒有距離,哪怕粗茶淡飯也是幸福的。外在的寂寞不可怕,內心的孤獨更讓人發狂,朱淑真對這段婚姻越來越難以忍受,含淚寫下一首非常孤獨的詞,婚姻不幸的女人才能讀懂。

《減字木蘭花·春怨》

獨行獨坐,獨倡獨酬還獨臥。佇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

此情誰見,淚洗殘妝無一半。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

開篇連用五個「獨」,不管是行走還是靜坐,都是那樣的孤獨落寞;無論吟誦詩詞,還是躺在床上睡覺,始終是一個人。或許有人會問,老公怎麼不陪她?或許不是老公不想陪她,而是沒有共同話題,即使同床共枕,也會讓詞人朱淑真反感,發自內心的孤獨太痛苦。

「佇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本打算站在外面欣賞美景,暫時忘記悲痛,卻被寒冷的春風招惹愁緒。其實,春風讓詞人感傷只是藉口,她的愁苦源於對婚姻的不滿。「此情誰見,淚洗殘妝無一半」,我的愁緒有誰能懂,越想越難過,眼淚情不自禁湧出,臉上的粉底都花了。

「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難過至極的她,很快就病倒了,即便如此,依舊徹夜難眠,不難猜測,詞人很想結束這段沒有愛情的婚姻,儘早脫離苦海。字裡行間卻透露著她對知音的渴望,期待「琴瑟和諧,鸞鳳和鳴」的愛情。

現在不少夫妻,表面上看起來挺幸福,其實早已貌合神離,或許從一開始就不是因為愛情而結婚。那些沒有共同語言的夫妻,很難感覺到婚姻的甜蜜,朱淑真的這首詞,只有婚姻不幸之人能夠深切體會。假如愛情和麵包,只能選擇一個,你會選哪個呢?

相關焦點

  • 南宋女詞人朱淑真,含淚寫下一首孤獨的詞,婚姻不幸之人才能讀懂
    從李清照的那些作品裡,可以看出她是個多愁善感的女子,婚姻生活並不算太幸福。雖然與第一任丈夫感情挺好,卻因丈夫在外做官,夫妻二人聚少離多;後來嫁給第二任丈夫,結果遇到了渣男,感情之路太坎坷。其實,南宋女詞人朱淑真,跟李清照同病相憐,婚後生活非常不幸。朱淑真,出生於公元1135年,家庭背景相當不錯,祖上好幾代都是做官的。
  • 朱淑真最令人斷腸的一首詞,滿是愁怨悲苦,寫盡孤獨!
    唐之盛世,宋之繁榮,孕育出中國詩歌史上的的兩顆明珠——唐詩宋詞。唐宋時期,即便是粗通文墨的民間藝人,也會吟詩作詞,可見當時風氣。而這種風氣自然也影響閨中才女。唐有薛濤、魚玄機等女詩人,宋有李清照、朱淑真、吳淑姬等女詞人。其中李清照更是被冠以「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
  • 朱淑真婚後因寂寞寫下此詞,開篇11個字共有5個獨字,成一首名作
    「女怕嫁錯郎」這話放到今天不算什麼,嫁錯了大不了就是一別兩寬,相忘於江湖。但在古代,女子要想走出錯誤的婚姻,或許就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南宋才女朱淑真就是一個讓人心疼的例子。一身才情的朱淑真,沒等到才子佳人式的姻緣,聽從父親安排嫁給了一個文法小吏。面對冷漠的丈夫,朱淑真也曾反省過,甚至寫下了《自責二首》。「女子弄文誠可罪,那堪詠月更吟風」,她覺得婚姻的不幸是因為自己平日裡好舞文弄墨。可惜她的自責沒能換回丈夫的心,對方的花天酒地終究讓她絕望了。她想起了年少時的愛情,同床異夢式的婚姻就這樣持續著。
  • 朱淑真婚後依舊思念初戀,寫下的這首相思詞,每一句都感人至深
    朱淑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才女,無論是她的詩歌,還是那麼纏綿悱惻的詞,大多都很傷感,字裡行間充滿了憂愁。而她之所以那麼傷感,主要的原因,還是由於婚姻不幸。早年間朱淑真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初戀,兩人青梅竹馬,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彼此都深愛著對方,但是朱淑真的父母卻是強行拆散了兩人,把她別嫁他人。
  • 朱淑真一一個敢於離婚的南宋女詞人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幽棲居士,南宋著名女詞人,是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是僅次於李清照的女詞人。朱小姐不但有才,還很有個性,相傳她嫁於杭州城一庸夫,這裡的庸夫可能指普通人,也可能是丈夫無才,夫妻志趣不合,不合拍。朱小姐在詞中抒發愁懷,「鷗鷺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宜。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似休生連理枝」。
  • 朱淑真的一首相思詞,才華不輸李清照,卻被世人唾棄
    宋朝文人輩出,無論是才子,還是才女都是造極之人。李清照和朱淑真並稱為宋代女性文學的雙壁,她倆都多才多藝,而且擅長寫詞,特別是閨怨相思詞在她們的詩作中佔有很大比重。然而,李清照被稱為南宋第一女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詞中女帝,而朱淑貞卻截然不同,被千夫所指。
  • 宋代第一女詞人到底是李清照,還是朱淑真?
    時間推移到宋朝,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就是李清照了,李清照被譽為是宋朝的「第一女詞人」,其實除了李清照之外,宋朝還有另外一位很有成就的女詞人,她的名字叫做朱淑真。有人對李清照和朱淑真誰是「宋朝第一女詞人」,是存在著一些爭議的,下面就跟小編來了解一下這兩位才女吧!
  • 朱淑真,南宋著名的女詩人和女詞家
    在宋詞領域中,女詞人朱淑真是僅次於李清照的人物,人稱她為「斷腸」詩人,為什麼這麼稱呼她呢?朱淑真是南宋著名的女詩人和女詞家,有時也寫作朱淑貞,她自號「幽棲居士」,擅長詩詞、繪畫和音律。有很多名作流傳於世,如:「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這首著名的《生查子·元夕》就是出自朱淑真之手。
  • 朱淑真經典的一首《謁金門》,詞中隱晦提及婚外戀人,卻不掩才情
    南宋著名女詞人,朱淑真,號幽棲居士,世人稱之「紅豔詩人」。朱淑真雖生平可考不多,但從她留存下的詩詞作品當中,我們可以知曉,她的丈夫為仕宦,婚姻不幸,「嫁為俗吏為妻,不得志歿」。她的詩詞作品《愁懷》就是她對自己婚姻生活的寫照「鷗鷺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依。
  • 戀人愛沾花惹草,北宋才女寫下一首分手詞,字字決絕,成千古名篇
    然而,在古代也有這樣的一位女子,面對她戀人的沾花惹草,她選擇的對待方式是寫下了一首分手詞。朱淑真其實在宋代是幾乎與李清照齊名的一位女詞人,但是她的很多詩詞,在他死後都被他的父母燒掉了。然而,李清照的作品卻很多都流傳到了後世。現在朱淑真的作品,就只有一些散落在民間的詞才被人收集了起來,得以流傳下來。
  • 南宋小詞人絕妙好詞,寫盡孤獨,作品卻長期誤入李清照名下
    南宋小詞人絕妙好詞,寫盡孤獨,作品卻長期誤入李清照名下孤獨寂寞是古詩詞一大主題,寫出哲思跟宇宙感的非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莫屬,寫出浪漫奇想的當然是李白,到了李煜、李清照、朱淑真就真真切切是自己的孤獨了,反覆渲染,無法排遣
  • 斷腸人不寐,淚滴到天明——淺析朱淑真《斷腸詞》
    朱淑真,號幽棲居士,南宋女詩人、詞人,亦為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朱淑真生於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優裕。幼穎慧,博通經史,能文善畫,精曉音律,尤工詩詞。素有才女之稱。在世四十多年,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為劫後餘篇。
  • 朱淑真:才情更勝李清照,身陷喪偶式婚姻,後半生鬱鬱而終
    南宋淳熙年間,當時擔任平江府通判的魏仲恭,在途經都城臨安的時候,無意間聽到當地的百姓和文人學子,都在為一位逝去的女詞人而惋惜不已。魏仲恭在聽到這位詞人的詩詞作品後,大為觸動,於是就在民間廣泛收集,在文人士子們的幫助下,他總算搜訪採集到了三百多首詩詞作品,他將這些詩詞彙集成一本小冊子,取名為《斷腸集》。沒錯,這位逝去的女詞人,正是朱淑真。她的詩詞,清新婉麗,字字都飽含真情實感,將自己的生平際遇融入詩詞中,讀來纏綿悱惻,打動了無數讀者。
  • 宋朝被低估的女詞人,才華可以比肩李清照,一首詠梅詞寫得很悽美
    提起宋朝的女詞人,對於絕大部分的讀者來說,可能會第一時間想到李清照,作為那個時代最具有才情,也最具有魅力的一個女子,李清照不僅長得漂亮,同時名氣很大,留下了大量優美的經典之作;以至於人們一提起才女,自然而然就會想到李清照,儼然已經成為了才女的代名詞,讓同時代的女詞人都黯然失色。
  • 宋代才女的一首經典詞,常被誤以為是歐陽修所作,美得令人心醉
    宋代女詞人,首推李清照,這是詩詞界的公論。但是,如果說老百姓最愛的女詞人是哪一位,估計未必是李清照。老百姓喜愛的詩詞文字,很多會以成語的形式流傳下來。李清照的詞雖好,但能夠在成語詞典中找到的段落卻並不多。
  • 南宋最狂放的女詞人,詩詞大膽露骨,才名堪比李清照
    有一個很奇怪的事情:一提到李清照,幾乎大部分人都有所耳聞,有的甚至能侃侃而談,品評一下她的詩詞。但提到朱淑真這個人的時候,卻很少有人能說得清楚。而實際上,在宋朝,朱淑真和李清照幾乎是兩個齊名的女詞人。詩本身大氣磅礴、氣蓋雲天,同時又諷刺了南宋當局者委曲求全,不思進取的苟且行徑,兩者形成鮮明對比,讓人不得不佩服李清照的女子英雄氣概。而朱淑真呢?她卻是一個和李清照風格截然相反的女詞人,她的風格更傾向於兒女情長,我把她看作:小女人。
  • 南宋女詞人所作的一首亡國詞,連文天祥都仿作了兩首
    北宋被金人攻破國都,靖康之亂被掠走無數財物,擄走無數婦女。而南宋偏安江南,最終還是免不了被蒙古所滅,蒙古人攻破臨安後同樣劫掠無數,皇室公主、嬪妃乃至民間女子都被俘虜北上。在靖康之亂後,被金人俘虜北上的很多女子都在途中以詞抒憤,有蔣興祖女「漸近燕山,回首鄉關歸路難」的家國悲痛、也有雁峰劉氏「我生於何處,死亦魂歸」的悽慘飄零。而在蒙古人俘虜南宋女子北上時,同樣有許多人寫下了悲戚之詞。
  • 此人被稱「大明第一女詞人」,才華略勝朱淑真
    而歷朝歷代的才,如漢之卓文君、魏之蔡文姬、晉之蘇蕙、唐之薛濤、魚玄機等等都值得我輩敬佩。而在詞作領域,才女更是數不勝數,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斷腸才女朱淑真、宰相之妻魏夫人等等(可參考狗子歷史文章:史上最全的兩宋女詞人盤點,一人一首代表作!值得收藏!
  • 他是南宋僅次於辛棄疾的詞人,在清明寫下一首詞,開頭便令人斷腸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是南宋著名的詞人,留下了300多首詞。可別小看這個數字,南宋存詞最多的是辛棄疾,600多首,而吳文英則是僅次於辛棄疾。和很多文人一樣,他一生未第,曾多年在蘇杭一帶遊歷。他的詞多寫男女戀情,風格雅致,哀豔動人,有「詞中李商隱」的稱號。他曾在清明寫下一首詞,開頭便令人斷腸。「風入松」最早的時候原本是古琴曲,傳說是「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所作。
  • 朱淑真《減字木蘭花》開篇獨絕,力敵李清照《聲聲慢》?
    儘管兩宋不乏優秀女詞人,在易安的光芒下,能被提到和想起的機會不多,其中就有一個朱淑真。朱淑真是被常常與易安並提的女性詞人,有詞壇雙璧的說法。作品之高產,人稱唐宋之際存世量最多的女作家(詩詞合約400首左右),而這只是她的一小部分,絕大部分在她早逝後被一把火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