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紅樓夢》絕對算得上是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同時也是開啟了全國「海選」演員的創舉。
選角的成功也是這部電視劇之所以能夠得到觀眾認可,成為經典的一個關鍵。
在海選的背後,也充滿著鮮為人知的有趣故事。
87版《紅樓夢》海選的第一人,本要演鴛鴦,最終卻演了個小丫頭
當年,劇組剛開始選人時,負責選人的潘欣欣及編劇周嶺去飯店吃元宵,看到一個排隊的姑娘,覺得是「鴛鴦」的合適人選。
只見這個姑娘臉龐圓潤,皮膚白淨,特別具有古典美,這個姑娘就是於潔。
於潔是北京化工廠實驗室的工人,去面試時,由於不放心,怕是遇到壞人,便叫上自己的幾個男同事一起去了。
來到指定的房間,於潔便要求試戲,但不知道該如何做。於是,選人導演便拿了一本連環畫《紅樓夢》,翻到「寶玉挨打」的畫面,玉釧給寶玉餵藥的情節,來啟發於潔。
完成試戲後,於潔趕緊離開,並告訴同事,他們不是騙子,真是《紅樓夢》劇組的。
當然,這事於潔也沒放心上,覺得自己演戲沒希望。但是過了幾個月,她收到劇組來信,她被選上了,順利進入了劇組第一期演員培訓班。
原本周嶺和潘欣欣相中於潔,認為她能演「鴛鴦」。通過這段試戲,導演覺得於潔演「玉釧」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於是,於潔就成了「玉釧」的扮演者,而「鴛鴦」最終由鄭錚扮演。
《紅樓夢》中,玉釧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在87版《紅樓夢》中,於潔也並不特別耀眼,但她卻是紅樓劇組海選第一人,是整個劇組選古典美的標準。
之後,選角導演陸陸續續選了一批又一一批演員進組,都是以於潔這樣的「古典美」為標準。
至此,於潔成為87版《紅樓夢》劇組「海選」第一人,也成為新中國成立後,影視界「海選」演員的第一人,這是個記錄。
所以我們看到的經典四大名著之所以經典,那是多少因素聚集在裡面,多麼難呢,背後的故事更是鮮為人知!
我們在看這些經典電視劇的時候,了解一下他們拍攝的背景,了解一下這些幕後的故事,這樣電視劇看起來更有味道。
87版《紅樓夢》王扶林導演,因為有陳曉旭,歐陽奮強,張莉,鄧婕等主演的精彩表演,三十年來,經久不衰,經歷時代和大眾考驗,成為「不可逾越的經典」。
有人曾這樣形容87版的《紅樓夢》:
「這部《紅樓夢》拍得奇,不知道哪裡來的一群少男少女,戲拍完後又不知散去了何處。除了少數幾人仍在影壇活躍,大多數竟似從來沒有過一般,消失得無影無痕,仿佛他們的出現只是為了演活這本奇書,讓人可敬又可嘆!」
看紅樓,不僅是看故事,也是看人生,看生活。紅樓背後的那些故事,也一樣是可嘆可看。
這裡向大家分享這本《1987,我們的紅樓夢》,這本書由87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中飾演賈寶玉的歐陽奮強編寫。
本書是對87版《紅樓夢》播出30周年的一次紀念總結,有當年拍攝戲裡戲外的點滴故事,採寫了100多位劇組人員,講述該劇籌備、拍攝的細枝末節、來龍去脈,講述紅樓演員的人生故事。
有全國海選、集中培訓、正式開拍,多情公子和大觀園中的姐妹在鏡頭外,有競爭也有友愛。包含了這些青年男女脫下鳳冠霞帔,走出紅樓,踏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
除了演員,作者也將筆觸聚焦於王扶林導演,以及配音、作曲、演唱、服化道等幕後人員。王導的氣魄與才華,幕後人員的通力協作,都是《紅樓夢》得以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書中圖片大多來自演員珍藏,有很多都是首次公開,設計師用原照片電分調圖,忠實還原《紅樓夢》的古典美,再現80年代中國的顏值擔當。
30周年之際,作者攜手當年參與電視劇拍攝的所有主要創作人員和演員,以第一手的資料與讀者共同完成這場盛大的文化集體回憶。
不到一頓火鍋的錢,就可以看到這些紅樓背後的故事了。
喜歡紅樓,想要進一步了解購買的朋友們,點擊下面連結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