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通訊:《又見國樂》在美首演大獲成功
新華網華盛頓12月12日電(記者支林飛 石英珊)中國大型民族樂劇《又見國樂》11日晚在美國華盛頓甘迺迪藝術中心歌劇院成功首演。演出結束後2000多名觀眾起立致敬,鼓掌聲和歡呼聲延續長達10多分鐘。
在運用現代聲光電技術營造出來的夢幻般的中國畫大寫意動態布景中,中央民族樂團的藝術家們獻演了《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陽關三疊》《十面埋伏》等10個中國傳統民族音樂經典曲目。
一批國內頂尖的傳統民族器樂演奏藝術家,包括琵琶演奏家吳玉霞、簫演奏家王次恆、二胡演奏家金玥和阮演奏家馮滿天等,傾情獻藝,精彩絕倫。與傳統音樂會不同,他們不僅是演奏者,還是演員或歌手,呈現了一臺「聽得見」和「看得見」的別開生面的視聽盛宴。
《又見國樂》的演出成功令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席強深感振奮。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由著名導演王潮歌和青年作曲家姜瑩聯合創作的《又見國樂》「是創新的,更是顛覆性的」,其舞臺呈現方式和表演理念堪稱世界文藝舞臺上「真正具有創新意義的優秀作品」。
《又見國樂》在藝術表現形式上是世界獨有的,與西方的歌劇、話劇、交響樂、芭蕾舞或音樂劇等都不同。它打破了常規音樂會中規中矩的表演模式,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融合起來。
「我們把具有歷史厚重感的傳統民族樂器,通過演奏家的表演形式和樂器介紹--包括樂器的歷史背景和演奏家自己的真情實感,用活態化的形式進行展示、表演和推介,」席強說。
席強及其團隊對《又見國樂》在美國的演出成功有著充分的自信和底氣。
自今年7月在北京公演以來,《又見國樂》已在全國12個主要城市演出了30多場,好評如潮。
《又見國樂》把青少年或中年群體重新吸引到音樂廳來,在解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表演面臨的觀眾群體老化問題方面做了「一個最大的成功嘗試」;在繼承傳統文化的重大課題方面,中央民族樂團「做了一個很好的探索,走出了一條很好的傳承之路」。
不滿足於在國內的成功,席強這次帶領130多人的龐大團隊,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克服資金、技術、場地等諸多困難,讓《又見國樂》走出了國門。他說,這是中央民族樂團在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方面進行的一個成功嘗試。
席強說,中央民族樂團曾多次到世界各地去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但這次不一樣,「這次我們是帶著創新的藝術形式走入西方藝術殿堂」。
《又見國樂》除在華盛頓甘迺迪藝術中心進行3天演出外,還將到紐約著名的林肯藝術中心和卡內基音樂廳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