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與城市創新--廣東當代雕塑學術邀請展」於2020年11月27日下午在廣東33小鎮華南美術館3樓正式開幕。
「公共藝術與城市創新--廣東當代雕塑學術邀請展」開幕儀式現場
此次展覽由華南美術館攜手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東城街道辦事處、廣州市雕塑學會、廣州市美術家協會主辦。由東莞市文化館、東城街道宣傳教育文體旅遊辦公室、東城文化服務中心、東莞市文化館東城分館、碧桂園廣東33小鎮協辦。《雅居生活》雜誌、築夢空間作為支持單位。
出席開幕式的嘉賓有(嘉賓排名不分先後):東城文化服務中心主任黃惠伶女士,廣東省文藝批評家協會秘書長譚暢女士,廣東珠江電影院製片廠鄭華導演,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陳歡迎博士,廣州市雕塑學會副會長何錦華、梁永標,廣州元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項目總經理李冬女士,東莞市秦漢雕塑有限公司張總,裕達建工集團總裁陳石先生及夫人,綠洲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詠虹女士,蒲公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藝術總監何家榮,HERE!雜誌主編林賢斌,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陳國輝,以及碧桂園廣東33小鎮副總經理陳輝源。
此次展覽特邀七位雕塑家,分別為陳經毅、程一峰、關振華、何錦華、李超、梁建創、梁永標,共展出30餘件雕塑作品,策展團隊為陳國輝 、張秋怡 、淡靖舒、茹秋霞。這七位藝術家的作品自成風格,擁有自己的形式語言,他們的作品觀念突出、造型獨特,具有視覺衝擊力的作品,並巧妙地將藝術作品融入到時代與個人理念中,展覽呈現了公共藝術的開放、共享、交流的精神與價值。
在我們的生活的城市中,雕塑作為公共藝術的一部分,以直覺的視覺、觸覺形態存在於公眾的生活,在裝點城市的同時提升城市品位,期待生活在鋼筋水泥叢林的都市快節奏生活中的公眾能通過觀看好作品得到審美。
碧桂園廣東33小鎮副總經理林輝源
林輝源致辭:此次展覽與廣州市雕塑學會攜手舉辦,邀請了七位優秀的雕塑家,這些作品能給我們的城市帶來獨具特色的風貌,成為公共空間的標誌,雕塑藝術凝結著文化、自然、歷史 ,希望大家能享受這一場華南美術館與廣州市雕塑家學會聯手帶來的公共藝術雕塑作品的視覺盛宴。在此我謹代表碧桂園廣東33小鎮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與衷心的感謝,並祝願本次展覽取得圓滿成功。
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陳國輝
陳國輝發言:今年華南美術館總共舉辦了20多場展覽,今天是今年24場展覽裡的倒數第二場。在疫情期間,我們還是堅持把展覽活動做了起來,因為華南美術館從2018年運行到現在將近兩年時間,在業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通過活動的樣式,作為33小鎮的一個品牌推廣,接下來我們可能也有更多的對接。今天帶來的雕塑展覽是華南美術館第二場的雕塑展覽。第一場是去年李超、程一峰的雙人展,而這場我們與廣州市雕塑學會聯手,選擇了七位有實力的中青年雕塑家參加,且展品均為雕塑家們的經典作品。
這次「公共藝術與城市創新」展因為一些原因就沒法走到公共空間裡去,我認為公共藝術涉及到城市創新和發展,未來發展的動力是熱門的話題,雕塑作為其中的參與公共藝術的必不可少的一個藝術樣式,它一直發揮著強有力的作用。
參展藝術家何錦華(左一)
何錦華認為展示純粹的作品是一種感謝,藝術家的作品到地方展示自己是一種緣分。
展覽現場
陳經毅作品:《花兒》銅 高60cm
程一峰作品:《2019年No.5》40.5x39x22.5cm 黃銅
關振華作品:《消隱- 3》 高 37cm 玻璃鋼著色
何錦華作品:《Not me》樹脂,大漆著色
李超作品:《序山水》83x59x7.5cm 緬甸木蓮
梁永標作品:《華麗的皮囊》50cm直徑 304不鏽鋼、樹脂、K金箔
梁建創作品:《落下的葉子》80x60x30cm樹脂仿銅
展訊
公共藝術與城市創新--廣東當代雕塑學術邀請展
展覽時間2020.11.27-2021.03.01
開幕時間2020.11.27 下午3:33
活動地點
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碧桂園廣東33小鎮6棟華南美術館3樓展廳
主辦單位
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東城街道辦事處、廣州市雕塑學會 、廣州市美術家協會、華南美術館
協辦單位
東莞市文化館、東城街道宣傳教育文體旅遊辦公室 、東城文化服務中心、東莞市文化館東城分館、碧桂園廣東33小鎮
支持單位《雅居生活》雜誌、築夢空間
策展團隊陳國輝 、張秋怡 、淡靖舒、茹秋霞
參展藝術家:(按照姓氏拼音排序)陳經毅、程一峰、關振華、何錦華、李超、梁建創、梁永標
【素材來源:香曉穎、Chesrr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