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很多東西都是從書本上學到的,可是當人們離開教室,投入到繁雜的社會生活中後,讀書便成了人們無暇顧及的事情。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電紙書也許是人類進步的「電梯」,但是這個「電梯」最近卻遇到了很多的發展問題,很多人有了智慧型手機和平板,就不需要購買電紙書了,電紙書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小眾」的市場。那麼,有了大屏智慧型手機電紙書是不是就沒有價值了?
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那麼電紙書真的沒有什麼用嗎?電紙書是如何出現、發展起來的呢?在興起階段,給世界帶來了什麼改變,給人們帶來了什麼體驗呢?
電紙書的起源其實遠比我們想像的要久。索尼在1991年推出了真正意義上的電子閱讀器,相當於Walkman的延伸。這是一個大約1公斤重的設備,採用了摺疊造型,看上去相當厚重。它內置了3.5英寸屏幕,使用磁碟作為存儲介質,隨機附贈了包括百科全書、健康及翻譯類的圖書,大約包括10萬頁文字及3、2萬張圖片。
第一臺電子閱讀器
當然,硬體本身並不便宜,售價約550美元,而額外的磁碟每張在20至50美元之間。較高的價格導致這款設備僅在日本市場獲得了小範圍的成功。
真正的電子書時代於1998年開始,雖然僅有少數幾個實際設備上市。當時,NuvoMedia獲得了老牌書店Barnes & Noble,推出了Rocket eBook。這款電子書看上去像是平裝書的延伸,尺寸並不算便攜,擁有一塊支持背光的單色屏幕,可存儲最多16000頁文字,電池壽命則為17至33小時。
Rocket eBook
至於內容,用戶可以從Barnes & Noble網站下載,甚至還可以通過軟體將HTML網頁加載到設備上。
索尼LIBRIe電子書
2004年,索尼在日本市場推出了搭載電子墨水屏的LIBRIe電子書,這種新型屏幕即便是在陽光下也清晰可見,成為未來電子書的標準配置。此後,索尼又開始在美國市場推出新型電子書,並推出了自家的在線圖書商店及專有格式,但不幸的是上市日期不斷延後,並未獲得巨大成功。
第一代Kindle電子書閱讀器
2007年,亞馬遜也推出了第一代Kindle電子書閱讀器,隨後其它品牌陸續推出同類產品。既保留了電子閱讀的方便快捷,同時又可以擁有閱讀紙質書籍的真實體驗,「像看紙質書一樣來看電子書」的電紙書的推出無疑重新定義了閱讀。
明天,你現在還會用電紙書閱讀嗎?
然而,好景不長,從2011年開始,電紙書的銷售量不斷下滑,2012年後,廠商也陸續退出市場,且公開資料顯示,漢王電紙書在2012年的銷量僅為10萬臺左右,下降幅度極為明顯。此後,雖然Kindle於2013年進入國內市場,可明顯的銷量也在逐年降低。
掌閱iReader電紙書
就在大家都在唱衰電紙書行業的時候,掌閱科技也在8月初推出第一款電紙書產品,有人說,「當你有一部大屏智慧型手機,其實你並不需要電紙書」,事實真的如此嗎?
從閱讀的層次來說,閱讀有深淺之分;但是從閱讀的目的來看,閱讀並無崇高或卑賤之分。碎片化閱讀的目的是消遣娛樂目的的有效閱讀方式。著名作家王蒙說「當代青年人要堅持傳統閱讀,堅持經典閱讀,不能把自己的頭腦充斥一大堆的碎片化信息,還要有系統和深度。」
閱讀有深淺之分
相對於手機和平板閱讀來說,電紙書閱讀是深度閱讀,而手機和平板是輔助閱讀。對於電紙書來說,閱讀就是它全部的功能和使命,而對於手機來說,閱讀只是一個輔助的功能,它還有通話、上網、玩遊戲其他主要功能。
對於電紙書來說,閱讀就是它全部的功能和使命
手機的誘惑實在太多
用手機閱讀主要是淺閱讀,而且會更迅速地耗盡我們的精力。因為在使用手機閱讀的時候,需要不斷地過濾掉超連結及其它可能的幹擾,我們會變得疲憊。不斷變化地屏幕、排版、顏色和對比度令我們的眼睛感到疲乏。
用手機來讀報讀新聞都沒問題,但是你很難抱著它深閱讀
在手機屏幕上,人們傾向於瀏覽和檢索,尋找關鍵詞,以一種不那麼逐行逐句的、更具選擇性的方式閱讀。手機似乎會鼓勵更多的略讀行為:相比有序地逐頁翻動,當滾動屏幕時我們傾向於讀得更快(但不深入)。在聯網的狀態下,手機閱讀的略讀傾向尤為明顯。用手機來讀報讀新聞都沒問題,但是你很難抱著它深閱讀。
電紙書閱讀是深度閱讀
從閱讀的結果來看,深閱讀和淺閱讀都是有價值的,但是在價值上兩者差別是很大的。用手機和平板這種碎片化閱讀的最大的弊端在於:不利於學術研究,構建精神高地。一方面,研究學問講究的是真實性,碎片化式淺閱讀很容易斷章取義,以為看到的是真的,但如果不放在整體上來看,看到的很可能是片面的幻象,或者是經過「修辭」的真實,成就為真實的「泡沫」;另一方面,碎片化式淺閱讀,看到的往往是別人推薦出來的信息,但這樣的碎片化信息上不通天下不接地,缺乏應有的精氣神,甚至遠遠背離事實的原貌。
電紙書
電紙書深度閱讀
每個人構築自己精神家園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但最好的方法無過於深度閱讀。唯有靜下心來,沉浸在白紙黑字之間,我們的精神家園才能慢慢植下深根。
電紙書非常適合用作全神貫注的深閱讀,閱讀者傾向於集中注意力緊跟文字內容,因此更接近於人們傳統的閱讀習慣,這是用手機閱讀所不能比的。
電紙書相比手機來說具有更好的護眼功能,這是E-ink領先手機的看家本領,以E-ink電子墨水技術為核心的電紙書採用無背光結束,而電子墨水的顯示本身也更加接近化學反應,產生的效果更接近傳統紙張,這種需要在良好光源下才能閱讀的屏幕雖然顯得老套,但是對人眼的刺激非常小,領閱讀者更加舒適。
電紙書有著媲美紙質閱讀的體驗
電紙書E-ink屏幕顯示黑白文字接近紙質印刷
E-ink屏幕非常適合用來顯示黑白文字,顯示的文字非常有質感,與普通的液晶平板屏幕顯示的文字相比,更接近紙質印刷。如上圖和下圖的對比,可以明顯的看出兩者的顯示差別。
手機顯示效果無法和真實紙張相比
手機強光下屏幕幾乎看不清
而手機和平板採用液晶屏幕,必須依賴背光技術,使對眼睛的刺激感非常強烈,即使再怎麼改進也無法改善,或許現在效果還可以接受,也適合在一些惡劣環境下顯示,但是就看書而言卻非常不適合,尤其是年紀較小的中小學生們,特別容易提高近視發病率,可以說用手機看書就是為了效果而犧牲眼睛健康。
電紙書自然光線下可視角度
電紙書夜晚的可視角度
電紙書夜晚的可視角度
電紙書卻沒有這樣的問題,顯示效果較液晶的「點」更接近傳統印刷中「面」的概念,長時間看書也不會很累,特別適合正在長身體的少男少女和長時間看書的網友,也就是說選擇電子書的根本是選擇健康用眼的生活方式,是電子時代替代液晶屏幕的選擇。
電紙書在戶外光線強的條件下依然顯示清晰
電紙書在戶外光線強的條件下依然顯示清晰
與手機相比,電紙書的靜態解析度和可視角度都是最高的,長時間看下來不傷眼睛,也不太受強環境光影響,太陽光下一樣能看。用電紙書看4個小時眼睛也不會太難受,但是你用手機和iPad看書看4個小時,眼睛就會非常難受,而且手機誘惑太大,有遊戲,有社交網絡,得多大定力才能堅持上時間看書呢,這一點大家自己就可以感受下。
正所謂內容為王,不管是手機來閱讀也好,電紙書閱讀也好,最核心的還是閱讀內容。消費者除了要求電紙書本身存儲的內容豐富之外,還希望能從資源平臺上下載最新、最快的內容。而內容資源的競爭,最終要歸結到知識版權的保護上,而在這一點上,電紙書有著更強的優勢。
電紙書內容資源豐富
事實上,電紙書只是一個硬體載體,對於用戶來說,喜歡閱讀的另一個魅力在於能夠隨時隨地以更加便宜快捷的方式獲取自己喜歡的電子書。如果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電子書閱讀器上有很多的籤約版權資源,豐富的圖書資源才能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
iReader支持聯網下載電子書
最近幾年來,由於受到平板電腦的衝擊,電紙書的生產廠家也都普遍開發了電紙書的網絡功能,比如掌閱iReader電紙書就支持聯網,讀者可以根據個人需要下載與添加電子數據,並構建自己的分類索引。
iReader支持聯網下載電子書
掌閱書城
掌閱iReader電紙書收錄了暢銷、生活、文學等類別的優質圖書數字版權42萬冊,年發行圖書15億冊,書籍日更新1億字。通過雲端服務,iReader可與掌閱全平臺內容互通,實時更新進度,實現多屏無縫閱讀。
根據個人興趣推薦
圖書資源涵蓋廣
電紙書可以下載精裝版
電紙書可以下載正版圖書,排版精美,無錯別字
如果,你是個專業的閱讀用戶,對於閱讀內容有明確的要求,諸如:專業文獻、科學資料、數據文檔、圖紙表格。更大尺寸與多格式支持支持的電子書閱讀器更符合你需要。
電紙書的續航能力是手機不能比的,一款簡單的鋰離子電池就可以提供電紙書6000頁的翻頁能力和超過15天的續航時間,遠遠強於手機,長時間看書的網友在使用電子書後即可以節約充電的次數,降低電池的損耗,同時也能擺脫手機看書一天一充甚至半天一充的麻煩事。
電紙書續航時間長,不用頻繁充電
比如,掌閱iReader電紙書配備1500mAh的電池,通過SSCE智能節電技術,以及E-INK電子紙出色的節電效果,可以實現高達35天的待機續航時間,可連續閱讀65小時,這對於如今逐漸增長的碎片化閱讀來說,待機時間綽綽有餘。
帶著電紙書出去玩一圈,回來還有電!
電紙書閱讀
可以說,電子紙的最大優點不是省電,而是「超」省電,電子紙張自身並不發光,它是通過反射環境光達到顯示目的,由於其顯示原理和傳統印刷品幾乎相同,人眼的視感如紙張印刷品,所以稱呼為電子紙。
電紙書
電紙書是長時間閱讀和消遣的好辦法
所以即使有了手機,再買臺電紙書作為專用的看書工具也是完全可以的,看書就應該用專用的工具,而當手機看完電影沒電後,還能看書解悶,是長時間閱讀和消遣的好辦法,也是經常遠足的用戶一個不錯的選擇。
總結
適合購買電紙書:
每天閱讀時間高於2小時;
希望獲得最佳閱讀體驗;
喜歡閱讀並想要靜心閱讀的;
書蟲。
想要獲得最佳閱讀體驗,還是需要電紙書
綜合來看,對於那些追求紙質體驗的書友來說,電紙書是無以倫比的。對愛讀書的人經常需要讀大塊頭長篇作品的人來說,電紙書在閱讀體驗上無疑要比手機平板強上很多,電紙書的超長續航時間、強光下無障礙閱讀、像真的紙張一樣的顯示效果,都是普通手機和平板無法比擬的優勢。
電紙書的價值大嗎?
閱讀當然創造價值,這個差異化是電紙書安身立命的法寶。 閱讀的價值,在於它收穫的是智慧、意志、力量、胸懷、氣節和活力。電紙書就是挖掘這些價值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