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的「家譜」揭示了神秘的克拉肯星系

2021-01-18 網易

2021-01-08 09:34:11 來源: 天文在線

舉報

  一組天文學家通過人工神經網絡模擬環繞銀河系狀星系運行的球狀星團,利用數據和軟體模擬出的銀河系的五次星系合併。利用這些信息,天文學家們正在計劃建立一個「家族樹」來描述銀河系的碰撞歷史。

  

  銀河系在其漫長的壽命中與其他多個星系相撞合併,但拼湊其歷史卻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一項對環繞銀河系的密集星團的新分析為我們提供了最完整的銀河合併歷史。在這些數據中,有110億年前發生的一個未知合併事件,它完全改變了我們銀河系的形狀。天文學家將這個歸於銀河系的星系命名為克拉肯星系。

  

  有爭議的星團叫做球狀星團,通常被認為是早期宇宙的「化石」。球狀星團非常密集,大約由10萬到100萬顆古老的恆星組成,有些恆星的壽命幾乎和宇宙本身一樣古老。在任何球狀星團中,它的所有恆星都從同一氣體雲中同時形成,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利用它們的化學成分來確定它們的起源。

  

  但這只是謎題的一部分。銀河系大約有150個球狀星團,我們可以算出並重建它們的軌道運動,它們的當前形狀(有些撕裂成長長的星流),也有助於拼湊它們的來源。

  

  這就是一組天文學家現在所做的,他們用人工神經網絡來模擬圍繞類銀河系的球狀星團。這些模擬叫做E-MOSAICS,可以模擬球狀星團從形成到演化到破壞的整個壽命。

  德國海德堡大學的天文學家迪德裡克·克魯伊森說:「將球狀星團的特性與其宿主星系合併歷史聯繫起來的挑戰一直存在,星系組裝是一個極其混亂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球狀星團的軌道將完全重新洗牌。」

  「我們在模擬實驗中對算法進行了數萬次測試,並驚訝於它能僅使用球狀星系群,就能夠準確地重建模擬星系的合併歷史。」

  

  下一步是為軟體提供真實數據。近年來,蓋亞衛星一直努力在在時空中繪製高精度和細節的銀河系地圖。這給了我們有關星系物體位置和運動最準確的數據,也讓我們發現了銀河系有趣的奧秘。

  利用蓋亞數據,研究小組根據球狀星團的軌道運動對其進行了分組。這是因為銀河系周圍軌道相似的星團被認為來自同一地方。也就是說,銀河系在過去的某個時刻就存在了。

  

  (克魯伊森等人,皇家天文學會月報,2020年)

  這些數據由團隊的軟體處理後,結果與五次星系碰撞非常吻合。

  其中四個星系都是已知的:蓋亞恩科拉多斯星系,也叫蓋亞香腸,大約在90億年前被銀河系吞噬;赫爾米星流,來自大約100億年前的合併;紅杉星系,大約90億年前與銀河系合併;還有射手座矮星系,它曾多次穿過銀河係數十億年。

  

  第五個事件是由最近發現的一組「低能量」球狀星團拼湊而成的。根據該軟體的分析,這些星團與該研究小組稱作克拉肯星系的碰撞相匹配,雖然該屬性以前未知但卻是極為重要的存在。

  克魯伊森說:「與克拉肯的碰撞一定是銀河系有史以來最重要的合併。」

  「以前,人們認為最大的碰撞事件發生是和90億年前的蓋亞恩科拉多斯星系(又蓋亞香腸)相撞。然而,與克拉肯的合併發生在110億年前,當時銀河系的重量減輕了四倍。因此,與克拉肯的碰撞一定真正改變了銀河系當時的樣子。」

  

  利用這些信息,研究小組整理了一份「家族樹」,描述了銀河系最新的碰撞歷史——與包含1億顆恆星的星系發生了五次重大碰撞,這些碰撞發生在60億至110億年前;還有大約15項較小的與包含超過1000萬顆恆星的星系合併的事件。

  這份「家族樹」應該成為持續和未來的努力的基礎,以了解改變銀河歷史的史詩事件。

  克魯伊森說:「現已鑑定出五個以上的原始星系碎片,藉助已有的望遠鏡和即將推出的望遠鏡,應該有可能找到所有的星系。」

  該研究已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作者: MICHELLE STARR

  FY: 小蜜蜂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克拉肯星系事件是已知最大規模的碰撞,對銀河系的形成,至關重要
    克拉肯星系碰撞是已知最大規模的碰撞近日,研究人員們使用人工智慧來匹配不同的星團的年齡、運動和化學成分,試圖解開有關銀河系發生碰撞過程中的謎題。他們研究了歷史上的五次大型星系碰撞(每次涉及1億顆恆星或更多),其中還包括一次發生在100多億年前碰撞,而100多億年前的這次碰撞也是銀河系歷史上最大的星系碰撞,這個星系被稱為克拉肯星系。
  • 110億年前,銀河系與克拉肯星系相撞,成就了今天的銀河系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中不僅發現了土衛六、黑洞、暗物質,同時還發現今天的銀河系竟然是在110億年前,與克拉肯星系相撞,才成就今天的銀河系,宇宙中的大碰撞並不多見,但是大碰撞只要發生必定又會不一樣的發現。宇宙曾經經歷過大爆炸,而大爆炸殘留下太多值得人類研究的東西。生命是因為大爆炸嗎?
  • 銀河系「族譜」揭示了神秘的海怪星系的命運
    在其漫長的生命歷程中,銀河系曾與多個其他星系發生碰撞和合併,但拼湊其歷史卻是一項艱苦的任務。 一項對環繞銀河系的密集星團的最新分析,為我們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星系合併史。在這些數據中有一個以前不為人知的合併事件,發生在110億年前,它完全改變了我們星系的形狀。
  • 科學家在銀河系外發現神秘「幽靈」星系
    科學家發現,一個巨大的星系潛藏在銀河系的邊緣地帶。由於它十分暗淡,不容易被偵測到,科學家稱其為神秘的「幽靈」星系。但相較於銀河系四周已知的其它衛星矮星系,Ant 2顯得十分巨大。它就像環繞銀河系的大麥哲倫星系(Large Magellanic Cloud)那麼大,或相當於銀河系的三分之一。而Ant 2發出很少的光,這讓它成為更罕見的星系。與大麥哲倫星系相比,Ant 2的亮度暗了1萬倍。
  • 揭開星系「幽靈」的神秘面紗,那會是銀河系的最終宿命嗎?
    如果你仔細觀察天空中的這張詭異的圖像,你會看到一個星系幽靈——它是預示「銀河系未來」的幽靈這是一個「星系吞噬星系」的世界——通常理解為字面意思在宇宙的惡劣環境中,星系間經常發生碰撞,在融合成一個星系之前,它們在10億到20億年的時間裡慢慢吞噬著對方。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了這個可怕的星系活動過程,為夜空中這張幽靈般的臉揭開了神秘面紗,同時,正如一位科學家警告的那樣,這也揭示了我們銀河系未來的命運。
  • 幽靈星系?星系大碰撞?新銀河系地圖將為暗物質探測提供新線索
    歐洲航天局蓋亞號太空飛行器拍攝的銀河及其周圍星系的全景圖。蓋亞詳細的三維星圖揭示了銀河系內部和周圍的隱藏結構,為我們了解銀河系的歷史和暗物質的性質提供了新的線索。蓋亞的主要任務是跟蹤10多億顆恆星的位置、運動、亮度和顏色,其主要目的是創建一個動態的銀河系三維地圖,這個地圖將成為未來幾代銀河系製圖的標準。但隨著該任務去年4月發布的最新數據目錄,天文學家還在利用蓋亞的精確測繪來推斷出更多關於神秘暗物質的性質。
  • 專家發現藏在銀河系深處的星系化石?或來自銀河系吞噬的河外星系
    科學家們相信,這個古老星系的殘骸大約佔了銀河系球狀星團的三分之一——這個區域由星雲、氣體和塵埃組成。星系化石通常位於銀河系的邊緣。然而,目前的這個星系化石是在宇宙深處發現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形成的天體,或者是銀河系吞噬自河外星系的天體。
  • 銀河系的11個迷人事實:出現神秘空泡充滿有毒油脂
    有一些小型星系圍繞著銀河系運轉,有時甚至與銀河系碰撞據歐洲南方天文臺介紹,當16世紀的葡萄牙探險家麥哲倫向南半球遠航的時候,他和他的船員們成為第一批記錄了夜空中有環狀恆星群的歐洲人。這些恆星群其實環繞著銀河系的小星系,正如圍繞恆星運轉的行星,它們被命名為大麥哲倫星系和小麥哲倫星系。
  • 隱藏在銀河系外的神秘「幽靈」星系現身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非常微弱的「幽靈」星系隱藏在銀河系的圓盤後面。這顆被稱為「Antila 2」(或「Ant 2」)的星體的亮度大約比銀河系另一顆已知衛星暗1萬倍,被認為是一個矮星系。這個發現是由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的,他們從歐空局的蓋亞(Gaia)衛星上搜索數據,以尋找在這類星系中經常看到的古老、缺乏金屬的恆星。第一作者託瑞巴(Gabriel Torrealba)說,這是一個幽靈星系。
  • 仙女座星系被巨大氣體暈籠罩!與銀河系的碰撞可能已經開始了
    與銀河系的碰撞可能已經開始了說起距離銀河系最近的大型星系,那麼首先要提到的就是仙女星系,與銀河系一樣,仙女座也屬於旋渦星系,但是它的體型要大得多,擁用上萬億顆恆星。根據觀測推斷仙女星系與銀河系相距約250萬光年,而且兩者正在不斷的靠近,預計將在三十幾億年後發生碰撞,最終合併成一個更為龐大的星系,太陽繫到時是否會遭遇毀滅性的影響,還是個未知數。
  • 「罪惡」的銀河系!研究表明銀河系已經吞噬了許多較小的星系!
    我們生存在銀河系裡,為這個家園感到自豪,但是大部人不知道的是,我們的銀河系誕生於暴力之中,目前科學家們仍在拼進全力希望拼湊出銀河系曾經在宇宙犯罪現場的場景!但是對我們來說,銀河系很美。而偌大的銀河系軀殼就這樣形成!今年,科學家利用100億年前,銀河系「吞噬」了附近一個較小的星系。這是非常緩慢的過程,並且規模空前巨大,從人類的角度看,它發生得非常緩慢,但是在宇宙尺度上卻宛如一瞬!這已經不是銀河系第一次同其他星系合併。科學家認為,銀河系在歷史上已經吞噬了很多其他較小的星系。
  • 仙女星系吞噬了一個星系,還在不斷靠近銀河系,我們要怎麼辦?
    我們地球所在太陽系,只是銀河係數千億恆星中一個普通的行星系,太陽系的直徑算上奧爾特雲,大約在2光年左右,但是整個銀河系的直徑卻達到了10萬光年。銀河系雖然看起來與世無爭,是一個在不斷旋轉的「芭蕾舞者」,但是其實銀河系也受到了制約,這個制約就是本星系團,銀河系的同伴仙女星系也在其中,而且銀河系正在遭受仙女星系的威脅。仙女星系不像它的名字那樣翩然出塵,它的「手段」可是讓科學家們都覺得非常厲害。其實銀河系曾經和仙女星系還有另一個星系,是快樂的「三姐弟」,但是有一天,仙女星系悄悄靠近了「二第」M32星系。
  • 秋夜星空最美麗的天體,仙女座大星系,銀河系最近的鄰居
    圖解:透過仙女星系盤狀結構看到的背景星系團。幸好:在大氣層之上,可以看到距離最近的星系,只有遠離擁擠的中心地帶,哈勃空間望遠鏡才能解決獨立的,銀河系之外的星系的問題。圖片致謝:美國航空航天局,歐洲航天局,T.M.Brown網站,這是在仙女星系圖像中一個恆星較為密集的小區域。
  • 研究:銀河系仍在經受著「幽靈星系」帶來的影響
    據外媒報導,去年,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幽靈」星系,取名Antlia 2,該星系環繞銀河系運行。現在,由羅切斯特大學展開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這個奇異的星系可能與一場突襲後迅事件速撤離的宇宙有關,該事件使得銀河系出現了一個搖擺不定的星系盤。
  • 脈衝星加速度的測量揭示了銀河系隱藏的秘密
    眾所周知,由於神秘的暗能量,宇宙的膨脹正在加速。在星系中,恆星也會經歷加速,儘管這是由於暗物質和恆星密度的某種組合所致。在一項即將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快報》上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現在已經獲得了對我們母星系銀河系中平均加速度的首次直接測量。
  • 銀河系和仙女星系相撞會怎樣?科學家通過R5519星系看到了結局
    那麼如果是兩個星系的碰撞,會引發什麼呢?這個問題對於現代人類來說,或許有些難以回答,但事實上,這可能是未來銀河系的結局,如果那個時候我們人類還在,那麼我們將會面對這麼一場曠世景象,一個直徑範圍大約達到22萬光年的超大星系,以每秒高達300公裡的速度,像銀河系飛馳而來,以大撞小,從概率上來說,兩者撞擊的可能性極大。
  • 仙女座星系可能從銀河系偷取我們的太陽系
    科學家表示,當銀河系與其鄰居仙女座在幾十億年內合併時,我們的太陽系可能會從郊區啟動到我們銀河系的內部。哈佛 - 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TJ Cox和Avi Loeb的新計算表明,太陽及其行星將被排放到合併星系的外圍的可能性很小。
  • 銀河系已「死亡」數十億年 實為殭屍星系
    多數誕生恆星的星系是盤狀星系或者類似銀河系的螺旋狀星系,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星系,它們具有非常獨特的形態結構,這些超大質量橢圓星系看上去像球狀或者足球外形,它們並不是非常活躍,失去了氣體供給,因此停止形成新恆星。該星系內的恆星在非常無序的軌道中運行,這些橢圓星系存在著兩方面的差異——它們不再形成恆星,並且擁有一個獨特的外形。
  • 人類真的永遠都離開不了銀河系?網友:夢想還是可以有的!
    地球在太陽系中就像一粒塵埃一般微不足道,雖然人類已經踏進太空這個領域,但是卻被困在太陽系中,更不用說在銀河系了。那人類是不是真的永遠都離開不了銀河系呢?網友表示:夢想還是可以有的!銀河系是太陽系所在的捧旋星系(中間具有恆星聚集而組成的短棒形狀的螺旋星系),其中包括1000-4000億顆恆星以及大量的星團、星雲還有各種星際氣體以及星際塵埃,這也僅是目前所發現的現狀。從地球的角度去看銀河系的話有就像一個環繞天空的銀白色的環帶,那種畫面十分令人嚮往。而太陽系的總質量則是太陽的2100億倍,屬於本星系群的一種。
  • 三十七億年後仙女星系追尾銀河系,上演宇宙碰撞
    銀河是銀河系的一部分,它由幾千億顆離我們很遠的恆星組成。從銀河系向東北方的天空望去,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紡錘形的橢圓形光斑。這顆星體並非恆星,甚至也不在星系中。在宇宙中,這是另一個星系,它比銀河系還要大,它的名字叫仙女星系。仙星系距地球254萬光年。「仙女星系」就像254萬年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