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以有無鋒刃來說,可分為利器與鈍器,利器有刃,如刀槍劍戟,傷人見血。鈍器無刃,如鞭鐧錘棒,主要依靠擊打力量使人深受內傷,喪失戰鬥力。擊打類兵器殺傷力猶在利刃之上,馬未都先生在《觀復嘟嘟》中稱,如果電影《老炮兒》結尾時張學軍不是握一把武士刀,而是拎一把方稜竹節烏金錘,估計湖對面那幫人聞風喪膽。
擊打類兵器到底有多牛,又牛在何處呢?口說無憑,筆者依據隋唐十八條好漢戰例事跡,做以分析說明。
說到「十八」,這真是個文史、小說中常見的有趣數字,比如十八層地獄,十八羅漢、十八般武藝、十八般兵器、降龍十八掌、少林十八銅人陣,不勝枚舉。原因或是因為《周易》中六代表陰爻,九代表陽爻,九是陽數之極,所以很多著名的數字都取九的倍數,比如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取經八十一難、梁山水泊一百零八將,數不勝數。
隋唐十八條好漢,是《說唐》、《興唐傳》諸多小說、評書中的人物,只提到了第一到十一、十六、十八條好漢(共13人)。為人物更全,戰例更多,對比更明顯,本文採用的是單田芳 (微博)老師經典評書《隋唐演義》中的說法。為了更加直觀,筆者採用圖表來加以說明。
從上表可見,隋唐十八條好漢中,使用利器的有9人(其中宇文成都與伍天錫用钂,钂屬利器,但較為沉重,也可作為擊打類兵器使用)。使用鈍器的有6人,還有3人屬於全能,利器(戳刺類)與鈍器(擊打類)同時使用(熊闊海、秦瓊、敬德),不過以鈍器為主。武力排名前三甲中,使用擊打類兵器的佔2人,前十名中,使用擊打類兵器的佔5人。涉及到兵器有錘、棍、棒、杵、鐧、鞭、槊共7種。還不夠牛嗎,那麼看每條好漢具體事跡。
虎頭雙鐧
九條使用擊打類兵器的好漢當中,除了呼羅國王事跡無顯,秦勇名聲較弱之外,哪一個不是事跡顯赫,名聲響噹噹的牛人?其中兩人還牛的夠可以都成了神,歷史中武將成神的,除了關王爺、嶽王爺之外,算來算去也就只有秦瓊和敬德了!
竹節鋼鞭
歷史演義與古代兵器,一直是筆者熱愛的兩個方面。猶記得兒時常常與朋友爭論李元霸與嶽雲、銀槍羅成與雙槍陸文龍,究竟誰更厲害。說到底,以上分析,只不過是筆者根據歷史演義的推論之作,表達的是對於擊打類兵器的熱愛。每一部歷史演義中,對兵器的偏好都不一樣,比如《楊家將演義》中自然是槍佔上風。由隋唐諸位好漢的兵器,可見做《說唐》、《興唐》的老先生,對於擊打類兵器的偏愛與我並無二致。
錘、鞭、鐧應該是擊打類兵器中最有名的三種。用錘的武將群體我最喜歡的是嶽飛麾下的四猛八大錘,聽起來就無比威風。雙鞭呼延灼是梁山五虎將之一,威名赫赫。八賢王趙德芳的先皇御賜金鐧,上打昏君下打奸臣,滿朝文武誰不懼怕三分?馬未都先生說:一般情況下,桌上如果擺一刀再擺一錘,兩個人打起來,外行人一定是伸手抽刀,內行人一定伸手拿錘,此言不虛!
♞若您對刀劍感興趣也可加龍泉鑄劍師鄭師傅的私人微信號:LQZJSZ☜長按左邊字母複製
♞若您想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可鎖定我們的微信公眾號:LBQYJS ☜長按左邊字母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