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遊客到果園採摘鮮桃
人民網霍邱8月8日電(汪瑞華 李國銀)「丘崗貧瘠水如油,四季耕種望天收;汗滴禾下投血本,換來眉鎖一空秋。」說起霍邱縣的彭塔鄉,一首掛在當地村民口中的打油詩形象描述了當年景象。
彭塔鄉地處丘崗區,土地缺水,多年來種田只能靠天收,即便再好的光景,畝產也僅有400多元。按照村民邱傳兵的話說,收益還不夠種子、化肥和農藥的成本錢。
今年52歲的邱傳兵是彭塔鄉金古堆村本地桃農,自從2010年將家裡13.5畝花生玉米地流轉之後,加入了黃桃種植的大營。他告訴記者:「過去種花生玉米,天旱效益低,碰上年成不好的時候還得貼錢。」
採訪中了解到,種植黃桃之前,邱傳兵靠種傳統農作物養家,孩子在外務工,日子過得捉襟見肘,是種植黃桃改變了他的生活。
由於為人憨厚幹活踏實,邱傳兵如今在安徽金古堆綠色農業有限責任公司不僅當上了產業工人,還帶領著幾十人一起種植黃桃。「以前是『窮忙』,現在忙著也開心。」邱傳兵言簡意賅的話語裡,是對生活的信心和知足。
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搞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效節水農林業是丘崗地區發展的必由之路。2010年,安徽金古堆綠色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落戶彭塔鄉,流轉土地3200畝種植黃桃、冬棗等經濟作物,目前,首批栽種的500畝黃桃已經進入盛果期。
在村民的指引下,記者來到彭塔鄉金古堆村的桃園,沁人的果香撲鼻而來,只見滿眼的桃樹上,點綴著淡淡粉黃,個個即將成熟的黃桃,迎著夏日裡的微風,不時向前來採摘的遊客彎腰示意,似乎在歡迎著大家的到來。
技術員在查看黃桃成熟度
「全村的黃桃種植面積達1000餘畝,其中500畝已經進入掛果期,按照每畝地50株黃桃樹計算,預計今年產值可達100萬斤以上。」望著漫地遍野綴滿枝頭的黃桃,安徽金古堆綠色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馬飛高興地給記者算起了豐收帳。
黃桃從栽種樹苗到掛果採摘大概需要3年,在這期間,從種植到施肥,再到修剪和採摘,桃園長期用工量在50人左右,有效解決了周邊村民的就業問題。目前,一期已經全面掛果的黃桃,正在推向市場。
「雖然前段日子持續高溫,對桃園產量會有一定影響,但比起過去種植傳統作物,還是要強出好幾倍。」馬飛告訴記者,由於我們的黃桃翠香可口,品質極佳,近年來的價格也是一路看漲,今年的黃桃幾乎都是走訂單銷售,只有少部分鮮桃由顧客上門體驗採摘。
短短幾年間,在馬飛的示範帶動下,彭塔鄉掀起了黃桃種植熱。統計顯示,目前,安徽金古堆綠色農業有限責任公司流轉的土地,涉及九個村民組248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3戶192人,流轉土地332畝。按照每畝土地租金600元計算,戶均增收3174.6元。截至2016年,通過黃桃種植培育,21戶貧困戶90人摘掉貧困帽子。
(責編:胡磊、馬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