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活動中,
他帶著膏方走來了!
秋風漸起,
寒意愈濃,
轉眼又到了秋冬養生的最佳時機。
3日上午,「傳承岐黃仁術 聚力健康番禺」2019年番禺區中醫院第三屆膏方節暨番禺區中醫藥大型義診活動在大夫山太極廣場順利舉行。
膏方免費嘗試
雖然已是第三屆,但今年的活動依然熱度不減。據統計,半天的義診活動服務市民7000多人次。
不少街坊駐足觀看,拿出手機拍下每一個精彩瞬間。活動現場擺設了28個帳篷,不僅有膏方嘗試,治未病(體質辨識、健康諮詢),義診諮詢(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針灸科、康復科),還有量血壓、測血糖、移動醫療推廣等便民服務。
市民不僅可以和中醫名家面對面問診,免費嘗試適合自己的膏方,還能領取養生湯包等禮品。膏方試嘗受熱捧,口感和味道都挺好的,還有養生功能,確實不錯。
為了讓市民更深入了解膏方,現場不僅能試嘗膏方,還可以了解膏方製作全過程以及膏方的功效。
名醫義診人氣旺
記者在現場看到義診區、展板區、互動區人頭攢動,除了大夫山的遊客之外,還有部分市民慕名而來。
體質辨識區排起長龍,火罐、藥物罐等中醫療法受到街坊歡迎。
平時一號難求的萬志成教授也來到現場,望聞問切,一個都不能少,仔細問診,對症開方。
住在南沙的韓小姐一家上一屆已經參加了活動。這次,她把家人和朋友也帶到現場。據韓小姐介紹,她兒子最近咳嗽了,吃了一個星期醫生開的膏方,現在咳嗽症狀明顯好轉。韓小姐的丈夫是印度人,他也到現場找義診專家諮詢。韓小姐的丈夫表示,中醫歷史源遠流長,中醫療效好。
中醫歷史源遠流長,不少外國人都感興趣,前來走走看看。此外,今年活動除了看醫生,還能動腦筋。主辦方新增了中草藥猜謎環節,答對即能領取養生湯包、養生茶包等豐富獎品。
膏方節成中醫藥文化載體
番禺區中醫院副院長馮耀華表示,每年一次的膏方節,已經成為番禺區中醫養生文化的盛宴,也成為市民了解中醫藥、體驗中醫藥的重要載體。
番禺區中醫藥學會名譽會長萬志成表示,這次膏方節和義診活動的舉辦,傳承和發揚了中醫文化。區中醫院在膏方製作和運用方面獨具特色和優勢,膏方在治未病、治療慢性病、保健養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番禺區中醫藥學會會長鄔志堅表示,三年來,區中醫院在繼承和發揚古法製作膏方的基礎上,注重創新和發展,不斷改進膏方製作工藝及優化配方,使膏方的質量和口感越來越好。目前,區中醫院膏方品種已達30多種,適合各種體質人群和專科患者。而且,中醫專家會根據患者個體情況,開出適合每一位患者的個性化膏方,膏方療效更為顯著。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通訊員 王俏瑜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 肖桂來 通訊員 郭曉峰、何進欣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碧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