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在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漭水鎮,嘉賓在祭茶祈福儀式上講話。 記者 李任滋 攝
3月29日,在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漭水鎮,茶工在炒茶。記者 李任滋 攝
3月29日,在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漭水鎮,國資商城的工作人員在對古樹茶進行現場檢測。記者 李任滋 攝
素有「千年茶鄉」之稱的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29日舉辦「古樹茶尋茶之旅「主題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茶友尋古茶、品佳茗,同時參加古茶樹認養保護拍賣活動,大力推介昌寧茶鄉獨特的古樹茶資源。
活動主辦方雲南國資商城負責人廖斌表示,昌寧擁有豐富和獨特的古樹茶資源,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雲南的特色農產品先產品化,再品牌化。
「這次尋茶之旅我們選定了40株古茶樹,讓大家直觀感受歷史的滄桑,從而認識到保護古茶樹,就是保護茶文化和茶歷史。」廖斌說。
昌寧漭水位於瀾滄江茶產區的源頭,被譽為「滄江茶源」,這裡孕育了雲南最多的野生古茶樹。目前發現的古茶樹群有25個,野生型古茶樹約10509株,樹齡較大的已超過千年。
在古茶樹現場舉行的認養拍賣活動上,一顆被譽為「瀾滄美人」的古茶樹以10.5萬元認養一年的價格花落一位北京的常女士。「這個活動很有意義,在一年的認養周期裡,我和這株古茶樹結緣是特別榮幸的一件事,感謝國資商城為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接下來我還將繼續委託國資商城幫我全程監管採制『瀾滄美人』的過程。」常女士說。
國資商城平臺運營負責人劉成祥說:「這些上千年的古茶樹,除了每年為我們提供上好的茶葉,也是非常珍貴的自然物種遺產。」
劉成祥表示,我們發現好多古樹因為長期無人看管,大部分樹根已經裸露,我們希望通過此趟尋茶之旅,讓更多的人注意到這些古茶樹,讓更多的人來保護這些古茶樹。通過此次古樹茶統一認養銷售活動,我們將順勢打造首個上行產品標杆品牌——「漭江紅」昌寧紅茶,開闢茶葉產業扶貧新路徑。
「未來的目標是在雲南打造多個像『漭江紅』一樣的品牌,提升當地農產品30%的品牌附加值,讓全省129個縣都有國資商城的上行品牌。」劉成祥說。
雲南省國有資本運營商城管理有限公司是由雲南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牽頭組建市場化運營實體公司,旨在以實現「農民得實惠、脫貧見實效」為目標,全力打造放心的農產銷多元化生活電商平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