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姓氏將申報「世界記憶遺產」,「罕見姓氏」被熱議

2020-12-14 騰訊網

首屆中華姓氏申遺大會對接世界遺產大會這一國際平臺,將公益性論壇與文化、藝術、旅遊產業相結合,將推動中華姓氏文化走向世界的大舞臺。推動中華姓氏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將進一步推動和規範中華姓氏文化的傳承傳播活動。

昨日

一條有關姓氏的新聞

衝上了微博熱搜

這條消息

來自在福州召開的

首屆中華姓氏申遺大會

據媒體報導,首屆中華姓氏申遺大會7日在福州舉行,來自海內外姓氏文化專家和姓氏組織代表共兩百餘人與會,共同倡導傳承和保護中華姓氏文化,推動中華姓氏申報「世界記憶遺產」。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將於2020年在福州舉辦。中國科學院姓氏文化研究專家袁義達認為,首屆中華姓氏申遺大會對接世界遺產大會這一國際平臺,將公益性論壇與文化、藝術、旅遊產業相結合,將推動中華姓氏文化走向世界的大舞臺。推動中華姓氏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將進一步推動和規範中華姓氏文化的傳承傳播活動。

當天下午,《姓氏辭海》編撰工程、《姓氏影像》拍攝工程等中華姓氏申遺十大工程也啟動。

這項人人都在參與的「大工程」

迅速引發了網友圍觀

大呼「這個可以有」

在@人民日報 的微博評論區

網友們也「沸騰」了起來

紛紛打卡「自報家門」的同時

還開啟了尋找本家的互贊模式

除此之外

有關「罕見姓氏」的話題

也再次被大家熱議

事實上

對於擁有稀有姓氏

是怎樣一種體驗的大討論

早已有之

先來看看這些姓氏你都能念對嗎?

比如:乜(niè)、丌(qí)、庹(tǔo)、舄(xì)、奭(shì)、燮(xiè)、爨(cuàn)、啜(chuài )。

另外你還見過哪些罕見的姓氏?

再來看看擁有稀有姓氏是怎樣一種體驗?

擁有一個特別的姓氏很方便,拿外賣拿快遞從來不弄錯。

有些難寫的字也從來寫不錯。

當然,也有令人「尷尬」的場面。

姓虎,

你們一定以為是這樣的

但是,在雲南四川一些地方,這個字在做姓氏的時候讀作——

māo

其實

中國的姓氏文化淵源流長

每一個姓氏都有其

獨特而又豐富的文化內涵

今年1月

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

發布了2018年新「百家姓」

據統計

全國在用姓氏共計6150個

傳統意義上的「百家姓」

佔全國戶籍人口總量的近85%

快來看看你的姓氏排行第幾?

罕見嗎?

歡迎前往留言區打卡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姜晶晶

製圖:劉湘雅

監製:童曙泉

編輯:姜晶晶

相關焦點

  • 中華姓氏將申報「世界記憶遺產
    中新網福州11月7日電 (記者 龍敏)首屆中華姓氏申遺大會7日在福州舉行,來自海內外姓氏文化專家和姓氏組織代表共兩百餘人與會,共同倡導傳承和保護中華姓氏文化,推動中華姓氏申報「世界記憶遺產」。 福建省委統戰部原副部長、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原會長遊嘉瑞在致辭中指出,中華姓氏文化維繫著中華民族強烈的祖根情懷和血脈之情,是中華民族子孫尋根溯源的「活化石」和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遊嘉瑞認為,福建作為中華姓氏文化的重要發展地,承載著獨特而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 中華姓氏將申報世界記憶遺產
    中華姓氏將申報世界記憶遺產  《中華姓氏辭海》目前已整理2萬餘姓氏  姓氏學,作為一門傳統古老的學科,是血緣尋根的一種重要文化依據。11月7日,首屆中華姓氏申遺大會在福建福州舉辦。據了解,本次活動由中國世界遺產主題文化博覽會組委會、福建省朱子文化發展促進會和福建省開閩姓氏文化研究院等共同舉辦,以傳承中華文化、弘揚中國精神為主題,開展申請世界記憶遺產的活動。本次活動由海內外兩百餘參會代表參會,將打造包括《姓氏辭海》《姓氏影像》拍攝工程等五大工程,其中,涵蓋所有中華姓氏的《中華姓氏辭海》正在編撰中,預計三至五年完成。
  • 中華姓氏將申報世界記憶遺產 已整理2萬餘姓氏
    姓氏學,作為一門傳統古老的學科,是血緣尋根的一種重要文化依據。11月7日,首屆中華姓氏申遺大會在福建福州舉辦。據了解,本次活動由中國世界遺產主題文化博覽會組委會、福建省朱子文化發展促進會和福建省開閩姓氏文化研究院等共同舉辦,以傳承中華文化、弘揚中國精神為主題,開展申請世界記憶遺產的活動。
  • 中華姓氏申遺:百家姓文化對接世界舞臺
    下一步百家姓會積極將百家姓文委會工作與申遺工作對接,積極與各分會銜接,推動共同參與申遺工作,逐步打造中華族譜大觀,建立百家姓氏文化產業小鎮,深入推動姓氏文化的弘揚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世界遺產,主要包括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三類,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及自然景觀。
  • 開閩姓氏文化園落戶福州 助力中華姓氏申遺
    &nbsp&nbsp&nbsp&nbsp中新社福州1月20日電 (記者 龍敏)開閩姓氏文化園20日正式落戶福州市三坊七巷,將聚焦「傳承姓氏文化、弘揚福建精神、助力姓氏申遺」,邀請全球福建華僑華人組織、宗親組織以及姓氏文化研究專家共同參與,建成一座海內外開閩族裔的尋根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
  • 【印尼《訊報》】聚焦開閩姓氏文化園落戶福州 助力中華姓氏申遺
    2020年01月29日 10:40:08 來源:中新網福建 開閩姓氏文化園20日正式落戶福州市三坊七巷,將聚焦「傳承姓氏文化、弘揚福建精神、助力姓氏申遺」,邀請全球福建華僑華人組織、宗親組織以及姓氏文化研究專家共同參與,建成一座海內外開閩族裔的尋根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
  • 「中華姓氏要申遺」上熱搜!華僑華人回國尋親關鍵全靠它……
    昨天,一條有關中華姓氏的新聞,登上微博熱搜——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截圖 據報導,首屆中華姓氏申遺大會於11月7日在福州舉行,來自海內外姓氏文化專家和姓氏組織代表共兩百餘人與會,共同倡導傳承和保護中華姓氏文化,推動中華姓氏申報「世界記憶遺產」。
  • 最全的中國姓氏英文譯法,趕緊來對照一下
    英語口語此生能遇見你,已然幸福得一塌糊塗Jimmy s Note吉米老師前言:中華姓氏馬上就要申報世界記憶遺產了,你的姓氏罕見嗎?你知道英文裡中國姓氏的標準拼寫到底是什麼嗎?今天吉米老師整理了很多中國姓氏的英文翻譯,快來學習吧~中國姓的地道翻譯11月7日,首屆中華姓氏申遺大會在福州順利舉行,來自海內外姓氏文化專家和姓氏組織代表共兩百餘人與會,共同倡導傳承和保護中華姓氏文化,推動中華姓氏申報「世界記憶遺產」。
  • 世界智慧財產權日關注:傳承中華文明,助力姓氏申遺
    此後,中國科學院姓氏文化專家、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室主任、中華姓氏申遺大會總顧問、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義達教授蒞臨百家姓文委會進行交流考察。2020年,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擬在福建召開,將促進中華姓氏申遺取得跨越式發展。中華姓氏申遺,得到眾多文化權威機構與媒體的廣泛關注。為此,《百家姓文化》專訪了百家姓文委會會長、中華姓氏申遺名譽主任趙俊林先生。
  • 快看看最全中國姓氏英文譯法~
    中華姓氏馬上就要申報世界記憶遺產了,你的姓氏罕見嗎?你知道英文裡中國姓氏的標準拼寫到底是什麼嗎?今天就一起來學習下中國姓氏的英文翻譯吧~中國姓的地道翻譯11月7日,首屆中華姓氏申遺大會在福州順利舉行,來自海內外姓氏文化專家和姓氏組織代表共兩百餘人與會,共同倡導傳承和保護中華姓氏文化,推動中華姓氏申報「世界記憶遺產」。
  • 中華姓氏申遺 姓氏圖騰文化高峰論壇在廈門舉行
    圖文供稿:傅德露攝 影:趙正恩 姓氏是中華文明的活化石,從倉頡造字開始,如符號般凝練的姓氏圖騰抽象於萬物,具有深厚的內涵與聯想力,對應著各姓氏的來源。,是中國和世界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祝活動收穫豐碩成果、中華姓氏申遺圓滿成功!」
  • 中華姓氏申遺 姓氏圖騰文化高峰論壇在廈門舉行
    2020年5月24日,以「傳承圖騰文化,弘揚中國精神,助力姓氏申遺」為主題的首屆中華姓氏申遺姓氏圖騰文化高峰論壇暨玉鷺鷹家文化藝術展在廈門海絲藝術品中心隆重舉行。本次活動是重慶百家姓文化交流協會、中華姓氏申遺大會組委會、福建省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福建省開閩姓氏文化研究院、廈門佰翔海絲盛業國際藝術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主辦。
  • 略談中國姓氏文化遺產、圖騰與傳承
    文:袁義達為傳承中華文化、助力姓氏申遺,中華姓氏申遺大會組委會、福建省開閩姓氏文化研究院、重慶百家姓文化交流協會、廈門市姓氏源流研究會和福建省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生態文明發展委員會將於2020年5月23日-25日在廈門舉辦「2020中華姓氏圖騰文化論壇暨中華姓氏家文化藝術展」。
  • 略談中國姓氏文化遺產、圖騰與傳承
    文:袁義達 為傳承中華文化、助力姓氏申遺,中華姓氏申遺大會組委會、福建省開閩姓氏文化研究院、重慶百家姓文化交流協會、廈門市姓氏源流研究會和福建省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生態文明發展委員會將於2020年5月23日-25日在廈門舉辦「2020中華姓氏圖騰文化論壇暨中華姓氏家文化藝術展
  • 「尋根」圖網絡大熱 中華姓氏起源地河南受關注
    導讀:近日一張河南旅遊體驗網網友自製的「中華姓氏起源」地圖又一次成為了網絡的熱點。地圖上對於中華民族主要姓氏起源地進行了準確的標註,引發了人們對於「老家」的關注。找到自己的姓氏起源,回「家」尋根迅速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
  • 筆畫最少的姓為「一」 姓氏的20個冷知識你知道嗎
    作者:袁秀月  11月7日,首屆中華姓氏申遺大會在福州舉行,兩百餘名專家代表與會,推動中華姓氏申報「世界記憶遺產」。  你想過,有一天自己的姓氏也能申遺嗎?關于姓氏,你真的了解嗎?  小新為你整理了20個關于姓氏的冷門知識,快來看看吧。
  • 廣東最「雜」的村,全村有140個姓氏,被譽為中華姓氏第一村!
    在小鎮中,最令人驚奇的是這裡的姓氏文化。在4萬多人的佗城鎮,竟然有著179個姓氏。其中,佗城鎮鎮政府所在佗城村,雖然人口僅有2000人,但卻有著140個不同的姓氏,就姓氏而言可謂是廣東乃至全國最「雜」的地方了,因此佗城村也被譽為「中華姓氏第一村」。
  • 筆畫最少的姓為「一」 姓氏的20個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作者:袁秀月11月7日,首屆中華姓氏申遺大會在福州舉行,兩百餘名專家代表與會,推動中華姓氏申報「世界記憶遺產」。你想過,有一天自己的姓氏也能申遺嗎?關于姓氏,你真的了解嗎?小新為你整理了20個關于姓氏的冷門知識,快來看看吧。1、中國有23813個姓氏,目前在用姓氏共計6150個。
  • 首屆中華姓氏圖騰文化論壇暨中華姓氏申遺·王鷺鷹家文化藝術展在...
    本次活動由福建省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福建省開閩姓氏文化研究院、廈門佰翔海絲盛業國際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和重慶百家姓文化交流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來自海內外姓氏文化、雕塑藝術領域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活動。中華姓氏文化學者袁義達、聶振強,中國臺灣致公黨主席陳柏光等專家學者高度肯定了中華姓氏圖騰文化研究的當代意義。
  • 我的一篇關于姓氏傳說的文章反響強烈,中國罕見姓氏值得研究
    8月4日,我在百家號發表《河北趙縣新河村有一罕見姓氏季讀音(gui)電腦詞庫裡都沒有這個字》後,網友紛紛留言,對中國罕見姓氏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我介紹的這個姓氏在全國是唯一的,電腦詞庫裡沒有,《新華字典》裡也查不到,更久遠的《康熙字典》中有此字,專指姓氏,即天下一季(gui)家。趙縣人常玉田先生留言:」天下一季家,車輪埋葬法。不旺也不絕,綿延千世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