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是全球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國之一,曼谷唐人街也成為人們喜愛的去處這裡不僅保存著最為完好的經典唐人街盛景,充滿著濃濃的中華文化,見證著華人移民創業發展的艱辛歷程,是華人為當地社會作出重要貢獻的縮影,而且也是中泰友誼的象徵
永不消失的中華文化
曼谷唐人街是東南亞最繁華的唐人街,可以說與曼谷城同時誕生,至今已有近200年歷史,由三聘街和耀華力路石龍軍路嵩越路及附近的街區組成去過泰國的遊客對這裡並不陌生,走在街上經常聽到潮汕話客家話及粵語等熟悉的鄉音
據說拉瑪一世時,就已經有廣東華僑居住在湄南河西邊的吞武裡一帶,後來拉瑪一世將首都從吞武裡遷到湄南河東邊的曼谷一帶,於是便御賜遷居,並指定湄南河以東一塊新的地段供華僑開發營生這一地段大部分尚未開發,雜草叢生,到處是沼澤和泥塘後經華僑多年開拓墾殖,排水築路,逐漸變成一個生氣蓬勃的居民點到拉瑪三世(1824一1851)時期,來此居住的華僑日益增多,並以三聘街為中心,唐人街不斷拓展和延伸,逐漸形成如今"一街三路"的規模
其中,有著百年歷史耀華力路是曼谷唐人街的核心路段,拉瑪五世下令修建後直到1900年才全部完工在短短不到兩公裡的路上聚集著上千家的華人商鋪,20世紀初期是耀華力路最鼎盛的時期,同時也是當時曼谷最著名的高級商業和娛樂中心如今走在耀華力路上,仿佛置身於上世紀6070年代的香港商業街,在霓虹燈的映射下依稀可以讓人感受到當年的昌盛與繁榮
它雖不是泰國最繁華的商業區,但卻有著自己的特色曼谷金店70%分布在這裡,大大小小有上百家,每個店面的櫃檯裡都堆放著金燦燦的黃金製品,所以又叫做黃金街除了黃金,耀華力路上的另一特色就是美食,"中國大酒店"潮州飯店"等有著中國特色的酒樓隨處可見,菜餚種類繁多,各地風味兼備,廣府菜客家菜潮州菜等應有盡有遊客漫步街頭,還可以品嘗到鮑魚魚丸果條蠔烙蝦餃之類的潮州小吃,以及融合了中泰特色的其他美食耀華力路上,許多店鋪都供奉著福祿壽的畫像,門上還貼著"千古華夏立之禮,萬代炎黃奉於孝"樣式的中國傳統對聯,而且每逢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陽等節日這裡還會有掛花燈遊龍舞獅等活動,讓你身在異國他鄉也能感受到濃濃的中國味
中泰友誼佳話
據《曼谷郵報》在曼谷市內抽樣調查顯示,大部分華人希望自己融入當地主流社會的同時,也保存著中華文化和傳統的生活習俗,尤其是保留使用華文,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華人希望在泰國這個多元民族的社會裡保存自己文化的願望
如今,看似老舊的曼谷唐人街不僅具有商業功能,而且在文化交往方面也承擔著重要的作用,成為積極促進中泰兩國關係發展的良好紐帶今年舉辦的泰國"歡樂春節"文化活動就在耀華力路上舉行,大紅燈籠旗袍臉譜舞龍舞獅等一堆極具中國特色的文化符號充滿著唐人街的每個角落同時,泰國詩琳通公主總理巴育出席開幕式,其中詩琳通公主還品嘗了中國浙江特色美食,並為民眾送去了新年祝福據悉,每年春節泰國王室政府都會在唐人街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詩琳通公主就曾多次來到唐人街
說到這,有人會問為什麼泰國王室和政府會如此重視華人的春節活動?曼谷市政府副常務次長辛拉巴索表示,中國春節是曼谷唐人街重要的慶典活動之一,通過該活動可以增進中國遊客與泰國民眾的友誼,刺激旅遊業和經濟發展
泰國王室除了在唐人街建設之初給予認可,至今,泰國國王和王室成員還曾先後三次巡視唐人街,成為佳話拉瑪五世(1868—1910)首次巡視,到唐人街的佛寺獻袈裟,還在那裡接見華僑華人,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拉瑪八世攜其弟(拉瑪九世)於1946年第二次來此巡視此後,蒲美蓬國王的次女加冕公主詩琳通也仿效拉瑪八世於1982年第三次出巡唐人街,其隆重之勢,盛況空前,街道兩旁聚集了10多萬群眾在只有700多米的道路上,公主走了兩個多小時,街邊商店裡還貼了很多歡迎的對聯,如"公主遊華夏,敦睦邦交國誼,祝中泰友好萬古長青"等曼谷唐人街成為中泰友誼的象徵
此外,泰國政府為了紀念華人在泰國經濟文化發展史上做出的重要貢獻,還在耀華力路上建立了唐人街歷史博物館,講述這條古老唐人街的悠久歷史和中泰兩族人民相互融合的故事
文/《中國東協報導》記者張洪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