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玉泉寺舉行演通法師榮膺方丈升座法會
諸山長老為演通法師授法具
中佛協副秘書長、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為演通法師送位
中佛協副會長、福建鼓山湧泉寺方丈普法法師為演通法師送座
玉泉寺新任方丈演通法師升座說法
升座慶典上,各位領導致賀辭
玉泉寺新任方丈演通法師致答謝辭
現場觀禮的嘉賓信眾
慈善捐贈
合影留念
佛教資訊浙江訊 2015年10月11日,淨土五祖少康大師道場浙江建德梅城鎮烏龍山的玉泉寺演通法師升座法會隆重舉行。
上午八點半,演通法師法駕至山門,諸山長老大德和玉泉寺兩序大眾合十恭迎,中國佛教會副會長、福建鼓山湧泉寺方丈普法法師為演通法師搭衣,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為演通法師掛珠,浙江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月真法師為演通法師授具,杭州徑山萬壽寺方丈戒興法師為演通法師授缽,杭州淨慈寺方丈戒清法師為演通法師授錫杖,杭州永福寺方丈念順法師為演通法師授佛塵,杭州法淨寺住持惟塵法師為演通法師授如意。
授法具儀式結束後,群山間鐘鼓齊鳴,儀仗莊嚴鮮明。在晉院牌的引導下,在諸山大德和觀禮嘉賓信眾的簇擁下,演通法師手捧如意,緩步走入玉泉寺山門,順著蜿蜒的山路一路拾級而上,來到了「福」字照壁前。在天王殿前的,由上而下的千階道上,恭迎演通法師的居士信眾排成了整整齊齊的兩列,從此修行路上有了導師,解脫有望,西方淨土無數蓮臺,人皆有份,大家恭敬合十,佛號不斷。
天王殿中彌勒含笑,韋陀尊天,威風凜凜,演通法師拈香說法,展禮三拜。觀音閣前,蓮池海會,瀑布如練,鐘鼓相望,清揚渾厚,共響雲霄。演通法師在觀音座前說法禮拜,發願慈航普渡。
在大雄寶殿內,泉寺兩序大眾合十恭迎,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為演通法師送位。法堂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福建鼓山湧泉寺方丈普法法師為演通法師送座,演通法師升法座,三秉拂塵,演音說法,升座法會正式圓滿。
隨後,在大雄寶殿前舉行了盛大的升座慶典,各級領導、大德先後致辭祝賀。慶典儀式首先恭請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杭州靈隱寺方丈光泉法師宣讀中國佛教協會發來的賀電。
浙江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月真法師代表省佛協致賀辭時表示,淨土宗十三位祖師中就有七位出自杭州,烏龍山玉泉寺是五祖少康大師創建的道場,在佛教史上有著重要 的地位和影響。多年來,玉泉寺在演通法師的主持下,寺院管理、僧團建設、慈善活動和對外交流取得了顯著成效,尤其是對寺院進行了重建,殿宇恢宏,成為了浙 西的一座重要寺院,重興玉泉,聖地重光,得到社會各界讚嘆,令眾生歡喜,眾望所歸。經玉泉寺兩序大眾推舉、浙江省佛協批准,演通法師榮膺玉泉寺重建後的首 任方丈,是建德佛教的一大善緣,相信玉泉寺一定能在演通大和尚的帶領下,貫徹國家宗教政策,挖掘優秀佛教文化,發揚慈悲濟世傳統,踐行人間佛教思想,為建 德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佛教會副會長、福建鼓山湧泉寺方丈普法法師在致辭中希望,今後玉泉寺能在演通法師的帶領下,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提高寺院僧眾的整體素質,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引導信眾,樹立正信正行,為建德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作出新的貢獻。
杭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宗局書記、局長楊志剛代表市委統戰部和民宗局致賀辭時表示,玉泉寺自唐代以來,高僧輩出,確立了淨土宗在江浙佛教發展中的歷史 地位,為吳越佛教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演通法師住持玉泉以來,堅持愛國愛教,教風端正,管理有序,佛教各項工作穩步推進,2013年,玉泉寺被評為全國五 星級和諧寺院,成為杭州地區獲此殊榮的兩座佛教寺院之一。希望演通法師升座後,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團結帶領建德佛教界同仁和信教群眾,正言正行,大力弘 揚佛教優良傳統,把玉泉寺打造成清淨莊嚴、道風淳正的模範叢林。
建德市委副書記周徐胤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辭時表示,演通法師愛國愛教,信仰堅定,年輕有為,恪盡職守,潛心研修,得到全寺僧眾的擁護。在他的帶領下,玉泉寺形成了寺院建築與寺院山水、佛門名僧與文化名寺、佛教習俗與人民生活相結合的獨特文化。
演通法師感謝當地政府和玉泉寺四眾的信任,表示將不負眾望,帶領玉泉寺兩序大眾,堅持佛教愛國愛教傳統,引領信眾正信正行,利生弘法,共建一方佛國淨土,為莊嚴國土、普渡眾生作出新的貢獻。
慶典現場還進行了慈善捐贈,演通法師還現場向建德市梅城鎮、壽昌鎮等鄉鎮的敬老院捐贈人民幣十萬元,表達玉泉寺對孤寡老的關心。
附:玉泉寺,位於浙江建德梅城鎮北烏龍山南麓,始建於唐貞元年,距今1200多年,背山而立,南北雙塔屹立兩側,猶如佛祖座前的長明燈,地理位置優渥,是杭 州市重點寺院,浙西佛國,為佛教淨土宗五祖少康所建。演通法師,於2000年出家,2002年受具足戒,2003年任玉泉寺監院,畢業於杭州佛學院研究生班,現任建德市佛教協會會長、建德市政協常委。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