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周率用π表示,是一個常數(約等於3.141592654),是代表圓周長和直徑的比值。我們上學的時候,都知道它是一個無理數,也就是無限不循環的小數。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代表圓周率去進行近似計算。而用十位小數3.141592654便足以應付一般計算。即使是工程師或物理學家要進行較精密的計算,充其量也只需取值至小數點後幾百個位。
其實,這個神秘的數字,從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引起的人們的注意。距今兩千五百多年前,自從希臘開始研究「圓面積問題」之後,許多學者便把圓周率視為有趣的問題而熱烈研 究討論。在埃及古蹟出土的《萊因德紙草書》上記載相當於圓周率π=3.1604的圓面積計算問題,由此可知在當時世界文化中心的埃及,認為圓周率為 3.1604。
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開創了人類歷史上通過理論計算圓周率近似值的先河。後來埃及的天文學家託勒密採用與阿基米德相同的方法,計算出更多邊的內接外切正多邊形的周長,發表π的值為3.141552。
公元480年左右,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祖衝之進一步得出精確到小數點後7位的結果,圓周率近似於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的一個數字。
而後來,阿拉伯數學家卡西在15世紀初求得圓周率17位精確小數值,打破祖衝之保持近千年的紀錄。德國數學家魯道夫·范·科伊倫(Ludolph van Ceulen)於1596年將π值算到20位小數值,後又於1610年算到小數後35位數,該數值被用他的名字稱為魯道夫數。
隨著計算機的飛速發展,圓周率的計算也迎來了一個新的時代。1949年時,可以算至小數點後2037位。到了1973年可以算到100萬位,1987算至1億位,到了2002年1萬億位。到了2011年,已經超過了10萬億位。2019年3月14日,在這個非常特殊的日子裡,谷歌宣布圓周率現已到小數點後31.4萬億位。那麼為什麼世界上的科學家們一直熱衷於計算圓周率呢?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其實,人類核算圓周率的前史由來已久,核算機剛被創造不久之後就被拿來核算圓周率,這種做法就被一向沿襲下去,用於查驗超級核算機的功能。別的,核算圓周率還有一個非常單純的意圖,那便是不斷打破世界紀錄,拓寬人類的未知範疇。
雖然,目前圓周率仍然在不斷的計算著,仍然在刷新的他的精度。但是通過全世界的科學家、數學家們的努力,還是從中發現了圓周率的一些秘密,這就給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數字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圓周率「π」的神秘之處!
1、宇宙中任意一個數字都可以在圓周率的小數部分找到,包括你的生日、銀行卡帳號以及你隨手寫下的一串數字。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試一下。
2、π/2=2×2×4×4×6×6×8×8...../3×3×5×5×7×7×9×9...... 這是華理斯在1655年求出一道公式,大家可以驗證一下
3、美國東部時間2012年8月14日下午2時29分,美國的人口數字升至314159265(三億一千四百一十五萬九千二百六十五)人,恰好相當於圓周率(π)的一億倍。
很多人認為圓周率可能是個正規數。至於什麼是正規數,通俗來講就是小數點後每一位出現特指數字的機率是相等的。這就意味著著只要樣本足夠大,那麼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包含在圓周率內。其實圓周率π已經成為了檢驗超級計算機能力的一把標尺,能夠輔助超級計算機的發展。
科學家都認為,圓周率中或許包含著一個密碼,破解後有可能會給人類帶來巨大變化,只不過我們現在還是無從下手。通過對圓周率的研究,我們就可以揭開整個宇宙的真相。當然,宇宙中存在的秘密和圓周率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們目前無法得知,一切可能只是巧合,但或許存在著我們尚未發現的領域。
現在有了超級計算機的幫助,希望未來科學家們能夠早日破解圓周率的奧秘,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同時或許能為我們的宇宙找到神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