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籤出合法有效的電子合同?看這篇就夠了!

2020-12-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最近被「諾亞財富34億踩雷」的新聞刷屏了,報案、否認、甩鍋,一波三折,如今演繹成了羅生門。承興造假,京東否認,諾亞報案。如何通過技術方案的設計在風險發生時為業務提供強有力的舉證支持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其中電子合同的有效性是我們一直在討論的重點問題。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金融科技的發展,合同通過電子化籤署逐漸被大家接受。但是受限制於國內《電子籤名法》採用了技術折中的立法模式,法律法規僅從功能性和效果上的角度上提出了要求。

如何界定電子籤名、數據電文及電子合同的有效性涉及較為複雜的技術知識,司法實踐中對於技術路徑審查的相關經驗並不多,存在著對「電子籤名製作數據」、「電子籤名」、「數字籤名」、「用戶密碼」等專業概念的認知偏差,對如何籤出一份合法有效的電子合同則比較模糊。

針對於此,我也與很多的法務同學、電子合同服務商進行過交流,整理了下我在交流中的感受,分享出來拋磚引玉,歡迎砸我。

一、電子合同是被法律認可的合同形式

首先我們得確認電子合同是合法有效的,這是這篇文章的基礎。

對於這一點,在《合同法》以及《電子籤名法》中都有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第十一條: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簡而言之:電子合同屬於合同的一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籤名法》

第十三條 電子籤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籤名:

  1. 電子籤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籤名時,屬於電子籤名人專有;
  2. 籤署時電子籤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籤名人控制;
  3. 籤署後對電子籤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4. 籤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當事人也可以選擇使用符合其約定的可靠的條件的電子籤名;

第十四條 可靠的電子籤名與手寫籤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簡而言之:《電子籤名法》規定了可靠的電子籤名的有效性以及可靠的電子籤名的要素:專有、專控、不可篡改。

(當然,《電子籤名法》中也規定了一些不適用電子籤名的情況:涉及婚姻、收養、繼承等人身關係的;涉及停止供水、供電、供氣等公用事業服務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不適用電子文書的其他情形。這些不在我們本次討論範圍之內。)

合同的成立在傳統合同書中一般通過籤字或者蓋章的方式來體現,在電子合同中簽字蓋章的行為被可靠的電子籤名所代替《電子籤名法》第十四條[1]。

二、先從技術層面來說

本質上電子合同的成立生效沒有跳出傳統合同的要件要求,這些要求我們不在此做討論。

既然是「可靠的電子籤名」與手寫籤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那麼我們只需要能在業務中能夠證明符合相關要素即可。市面上的一些第三方電子合同服務商都有符合相關規定(至少是能經得起推敲)的產品方案(畢竟人家賺的就是這份錢)。

但第三方服務商的標準產品開發需要最大程度的降低其自身的風險,一般情況下會將籤署合同的整個過程至於其可控範圍內,其產品流程並不一定適合我們的業務系統交互需求甚至可能與業務系統相衝突。

因此部分過程需要業務系統自己完成,業務系統在風險發生時需要承擔一定舉證責任(不得不說,某些服務商的方案對於業務系統侵入性太大,很難接受啊)。

我們先對電子合同籤署的生命流程進行拆解:

實名認證步驟,一般分為個人實名和企業實名。(不討論線下核驗的方式)

個人實名的方案很多:生物識別、銀行卡驗證、手機號實名認證……一般目前最保險的是掃臉認證活體檢測,最好將活體的視頻保存下來,以便舉證。

企業實名,目前用的最多的營業執照、銀行帳戶小額打款、法人身份證來驗證。

這裡順便我說一句,我只看到一家供應商可以提供法人姓名+身份證號的認證信息,不知道市面上還有沒有其他的服務商可以有此類服務提供(不是根據法人身份證對信息做二要素驗證,而是根據工商註冊信息對提供的法人姓名和身份證號做驗證)。

意願認證上,方式有很多。目前大部分第三方電子合同服務商都採用雲託管數字證書模式,在意願認證上針對個人一般採用簡訊驗證碼、人臉識別等來作為籤署人意願表達的行為;針對企業一般通過向企業授權人發送簡訊驗證碼、識別授權人人臉等方式或者採用 Ukey 來作為意願表達。

這裡多說一句:如果你採用 ukey 來做鑑權,需要考慮一點就是籤署時使用的數字證書是否為 ukey 裡存儲的數字證書。如果不是(極大概率不是)一定要注意證據鏈完整的問題,因為本質上還是雲託管數字證書來完成籤署。

至於合同生成和司法舉證,去找第三方服務商吧,如果這些事情都要自己做,那你就是自己在做一個電子合同平臺了。

三、舉證能力的一些思考

其實技術上沒有難點,主要在舉證問題上有一些思考:

1. 如何證明已經進行完善的實名信息

一般來說,我們做實名都是調用第三方數據接口,我們需要儘量保證調用記錄的完整性及可查性。在出現電子合同有效性問題時可以提供我方已經進行應盡的實名義務,並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到了對用戶的實名認證。

針對企業實名,要至少核驗包括包括企業名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最好對法人姓名及身份證號進行核驗,同時應對經辦人進行個人實名核驗,以及企業核心隱私數據的核驗,例如對公銀行打款、開具指定金額發票等核驗方式;

也可通過電子認證服務機構頒發的數字證書進行實名核驗(這一點某 CA 的一個服務可以實現通過全國大部分(小)銀行發放的 ukey進行實名認證,不過大行很少)。

這裡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我們在選擇第三方數據服務商的時候一定要主要選擇政府權威部門的資料庫或者取得政府權威部門授權或認可的電子資料庫(比如國政通……國政通麻煩廣告費結下)

2. 在意願認證上儘可能多的收集籤署時的信息。

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除通過簡訊驗證碼、人臉識別或 ukey 認證等方式完成用戶意願認證外,管理系統還應該儘可能的收集用戶在籤署時的IP 地址、操作設備 MAC 地址、作業系統信息等可以佐證是用戶自身操作的信息。

3. 自動籤署(或者說代籤署)是否有效。

目前大部分系統對接第三方電子合同服務商的時候為了不讓電子合同系統侵入業務系統都採用了各家服務商提供的「自動籤署」方案(這一點我要吐槽下拉,各家差不多都有這樣的接口,但是在使用上並沒有很好的給用戶說明。)

首先,我們要說的是《電子籤名法》第十三條裡提到的「籤署時電子籤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籤名人控制」這一項規定是對電子籤名過程中電子籤名製作數據歸誰控制的要求。這裡所規定的控制是指一種實質上的控制,即基於電子籤名人的自由意志而對電子籤名製作數據的控制。

在電子籤名人實施電子籤名行為的過程中,無論是電子籤名人自己實施籤名行為,還是委託他人代為實施籤名行為,只要電子籤名人擁有實質上的控制權,則其所實施的籤名行為,滿足本法此項規定的要求。(這段話不是我說的,是全國人大關於《電子籤名法》的釋法[2]

在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網際網路金融個體網絡借貸電子合同安全規範(徵求意見稿)》第 8 司法舉證要求(d)中也提到「電子籤名人委託他人代為實施籤名行為時,從業機構或第三方電子合同訂立系統服務商提供電子籤名製作數據由電子籤名人控制的證據,包括調用電子籤名製作數據的時間和方式、電子籤名人位置、IP位址、授權及認證方式、授權及認證記錄等;」

所以,自動籤署的方案大家還是可以放心用,只需要你能通過其他方式來證明電子籤名人擁有實質上的控制權即可。

4. 關於舉證責任

關於電子籤名,有一個舉證的坑。

《電子籤名法》第二十八條:電子籤名人或者電子籤名依賴方因依據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提供的電子籤名認證服務從事民事活動遭受損失,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不能證明自己無過錯的,承擔賠償責任。

也就是說,關於電子籤名,舉證責任倒置。即對方提出的侵權事實,電子認證提供者如果予以否認,則應負舉證責任,證明自己沒有過錯。

在司法實踐上,《袁斌與合肥夢川玖貿易有限公司等小額借款合同糾紛二審案件》【案號: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18)京03民終4903號】[3]中,法院也是這樣認定的。

當然,只要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能夠證明自己對於電子籤名人或者電子籤名依賴方所遭受的損失沒有過錯,就不承擔責任。而對於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來講,只要能夠證明其所提供的服務完全是嚴格按照本法和符合國家規定並向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備案的電子認證業務規則實施的,則應能夠證明沒有過錯。(《電子籤名法釋義 法律責任》[4]

5. 電子籤名無效的法律後果

電子籤名無效僅僅表示該電子籤名並非當事人真實意願的表達,並不必然影響當事人之間的部分關係(比如債權債務關係、勞動關係)的成立。

如果能夠從其他方面來證明當事人之間存在相關關係,法院大概率上會要求侵權方承擔民事責任。但一些合同上具體規定可能無法予以認定。

比如上邊提到的《袁斌與合肥夢川玖貿易有限公司等小額借款合同糾紛二審案件》中,法院雖然認定電子籤名無效,但是從實名認證信息、操作記錄等方面認定借款合同有效。

6. 一定要用數字籤名麼?

其實這一點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網際網路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5]已經明確指出:「當事人提交的電子數據,通過電子籤名、可信時間戳、哈希值校驗、區塊鏈等證據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術手段或者通過電子取證存證平臺認證,能夠證明其真實性的,網際網路法院應當確認。」

最後多說一句,如果有錢花一點錢找服務商做個證據保全系統或者直接和司法鑑定中心、公證處之類的合作,畢竟法官不是開發小哥,你跟他講技術遠不如公證處或者司法鑑定中心的一個章子管用。

四、我為了寫這篇東西,翻了多少材料

  1. 《電子籤名法》:這個就不用說了,自己百度就好了;
  2. 詳細的研究了各家服務商的材料(至少 Top3 的PPT 和接口文檔我都比對了好幾遍,其他一些的 PPT 我也都又翻了一遍)
  3. 《GB∕T36298-2018 電子合同訂立流程規範》:商務部18 年新搞的推薦標準,至少目前各家服務商的 PPT 中我還沒看到把這個拿出來寫。有想要 PDF 的可以找我,不過也是圖片掃描版的。
  4. 《網際網路金融 個體網絡借貸電子合同安全規範(徵求意見稿)》:這個不說了,都是當年的存貨。(我不說當年我收集了中互金以及各地區的P2P 的規定、措施等等材料,畢竟當年也算家大業大。)
  5. 《JR/T 0118-2015 金融電子認證規範》:這個簡單學習了下。
  6. 法律實踐,說白了就是判例。一個在做法務的小夥伴跟我說,你問我不如去看判例……這裡安利下「無訟」這個平臺比文書網好用多了。

#References#

[1]《電子籤名法》第十四條:可靠的電子籤名與手寫籤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2]全國人大關於《電子籤名法》的釋法:http://t.cn/AiYEl4bm

[3]《袁斌與合肥夢川玖貿易有限公司等小額借款合同糾紛二審案件》【案號: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18)京03民終4903號】:http://t.cn/AiYEOrYd

[4]《電子籤名法釋義 法律責任》:http://t.cn/AiYElv5w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網際網路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http://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116981.html

#相關閱讀#

互金業務中經常提到的電子合同,到底是個啥?

#專欄作家#

張小璋,公眾號:張小璋的碎碎念(ID:SylvainZhang),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野蠻生長的產品經理,專注於網際網路金融領域。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合同形式合法有效
    在實際生活中,合同的訂立是指兩方以上當事人通過協商而於互相之間建立合同關係的行為。那麼,什麼樣的合同形式在法律上才合法有效?合同訂立過程中必須遵循哪些原則?接下來就是由小編帶來什麼樣的合同形式合法有效的有關知識,以供大家參考借鑑。
  • 電子印章、電子證書、電子籤名分不清?看這篇文就夠了
    電子印章並不是實體印章的圖像化,而是數據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於識別籤名人身份並表明籤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據。電子印章實際上是一串能夠識別出蓋章人身份的電子數據密鑰。2019年4月26日,《國務院關於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第九條:電子印章與實物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加蓋電子印章的電子材料合法有效。五、問題來了,所有用章場合都可以使用電子章嗎?
  • 合同籤訂逐步電子化,線上簽約如何確保有效?
    數據電文形式的電子合同是完全符合法律要求的,故網上簽訂合同合法且有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籤名法》第三條規定:民事活動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單證等文書,當事人約定使用電子籤名、數據電文的文書,不得僅因為其採用電子籤名、數據電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同時第十四條規定:可靠的電子籤名與手寫籤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 合同造假、被替換……看電子合同如何解決這些難題
    合同造假、被替換……看電子合同如何解決這些難題合同造假、印章造假、合同替換、內容篡改,這些都是在籤署合同時容易遇到的問題。雖然許多企業在合同管理上傾注了很多人力,但只要一點疏忽,還是很難防止合同造假的。
  • 電子合同籤署中電子籤名的運用及風險防範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已從春節前持續至今,企業雖然已陸續復工,但絕大多數都採取了遠程線上辦公的工作模式,這對企業運行的協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電子合同作為辦公流程數位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出現了新一輪的增長需求。那麼,電子合同該如何籤訂才合法有效?電子合同中的電子籤名的真實性、合法性如何確認?如何在電子合同籤署和電子籤名使用中規避風險?
  • 租房合同怎麼寫才合法
    在租房過程中,籤訂房屋租賃合同是很重要的一步。只有籤訂了正規的房屋租賃合同,你與房東的租賃關係才是合法有效的。那麼租房合同怎麼寫才合法呢?1、租房合同中要寫明出租人和承租人的信息,還要寫明房屋信息。在租房合同中將這些情況寫明,能有效避免後續出現糾紛。2、租房合同中要寫明房屋的產權情況。一要寫清租賃的房屋是何種產權,產權人是誰。二要寫明出租人與產權人的關係,以及出租人是否得到產權人的委託來出租住房。三還應寫上住房用途說明,例如住房是用於承租人自住還是允許承租人與他人合住。
  • 格式合同有效嗎
    格式合同又稱為附和合同、定式合同,它是當事人為重複使用而預先擬訂並在訂立合同的時候,沒有與對方協商的條款,從形式來看上,格式合同是指採用格式條款的形式訂立的合同,那麼格式合同有效嗎?接下來小編就來為大家解答。
  • 電子合同法律服務升級 上上籤合同終身安全構築競爭壁壘
    隨著電子籤約的加速普及,企業對合同數據的安全要求日益嚴格。近日,億歐智庫發布的《2020年全球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發展報告》中指出,當前社會已進入電子證據時代,以電子籤約為核心技術和法律基礎的電子合同成為電子證據的主要表現形式;隨著電子籤約發展到2.0階段,客戶更加看重合同數據的安全管理。
  • 在線英語教育機構阿卡索引入法大大,電子合同助力行業降本增效
    而隨著國家相關部門密集出臺的監管政策,合規合法成為了在線教育機構當下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此背景下,國內在線少兒英語教育機構阿卡索引入了法大大電子合同,提昇平臺與學員購課相關協議籤署的安全性、合規性,為雙方合法權益提供法律保障。
  • 周大福如何應用法大大電子合同?|視頻文字稿
    本文為法大大「解密企業數位化轉型秘籍」系列訪談視頻《數智大咖談》第1期:《周大福如何應用法大大電子合同?》的鏡像文字稿。字數1292,預計閱讀3分鐘。 #數智大咖談 周大福如何應用法大大電子合同?
  • 各種合同調包計,電子合同系統都能幫您1秒識破
    ③ 沒蓋騎縫章內頁被換  騎縫章是許多紙質籤署場景中常見的防篡改方式,但是蓋章工作量太大,有時圖快、忘了蓋,萬一後籤署的一方將合同內頁抽走或者調換,對先蓋章的一方很不利。  企業該如何識別與防範此類調包?
  • 電子籤名怎麼籤才有效?
    第一次接觸電子籤名的企業或個人,往往不太清楚,電子籤名怎麼籤才有效,電子籤名的籤署流程又是怎樣的,第三方電子籤名平臺如何確保電子籤名的法律效力。下面小編將在下文為您詳細講解。電子合同的籤署並不同於紙質合同,不需要列印、也不需要手寫籤字蓋章。雖然全流程線上操作,但其中涉及到的角色還是挺多的,要想使得電子籤名有效,這些角色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比如第三方電子籤名平臺與CA機構需對用戶的身份進行認證,第三方電子籤名平臺還需提供可靠的電子籤名技術,來確保電子籤名的有效性。
  • 如何認定同一天籤訂的兩份內容不同的勞動合同哪份有效?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同一天籤訂了兩份內容不同的勞動合同,如何認定哪份有效?王某原系北京某合資公司員工,1995年入職該公司,並與公司於2005年12月籤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法院經過審理,認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同一天籤訂的兩份勞動合同中,只有一份屬於合法的勞動合同,在無法認定哪份勞動合同籤訂的時間最新的情況下,優先適用勞動保障完善、各方面待遇充分的勞動合同有利於維護勞動關係的持續發展,也有利於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判決認定有車費報銷條款的勞動合同有效,合資公司應當承擔支付拖欠車費的責任。
  • 奇宏電子(深圳)攜手上上籤電子籤約 電子合同助力員工高效入職
    ,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引入電子勞動合同幫助提升勞動合同籤署效率。上上籤電子籤約應用場景奇宏電子員工數量龐大,傳統的勞動合同日積月累下來,成本持續攀升,而且管理存檔工作繁雜,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同時奇宏電子在入職高峰時,需要批量籤署勞動合同,如果無法有效識別籤署人身份,存在冒籤、代籤的風險。引入上上籤電子籤約之後,奇宏電子運用合同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完美地解決以上問題。
  • 8大電子印章常見問題,看這裡!
    Q:萬一電子合同籤錯了怎麼辦?在契約鎖平臺能撤回嗎?A:看情況,如果雙方還沒完成籤署,處於一方發起階段,是可以撤回的。如果雙方已經籤署完成封存,合同無法撤回,也不能刪除,而且這些歷史文件都會保留在電子印章系統。但是,雙方可以進行商議,達成共識後作廢合同即可。4、文件問題Q:契約鎖可以給電子文件添加水印嗎?
  • 《民法典》首次明確規定電子合同的訂立、履行規則
    彌補了司法實踐中因《合同法》中未對電子合同有關事項作具體規定,而存在的爭議問題,尤其為當前盛行的「網購」爭端提供了有效的「電子合同」法律依據…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作為新中國歷史上首個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
  • 女兒為得贈與財產起訴後媽,法院認定贈與合同合法有效
    父親與母親籤訂了一份《贈與房產協議》,將一家鋪面贈與女兒,因父親再婚後死亡,後媽不願意進行財產分割,女兒與後媽之間產生矛盾,為得到這部分贈與財產,女兒把後媽告上了法庭。為當初籤訂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原被告及其代理人在法庭上唇槍舌戰、針鋒相對。
  • 保險行業的契約鎖電子籤章應用場景:印章統一管、合同在線籤
    隨著「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逐漸規範化,合法、有效的電子籤章產品正在逐步成為各大保險公司規範在線投保業務的重要籤約工具。「電子保單」逐步成為保險業務發展新常態:2019年12月,銀保監會發布《電子保單業務規範》,提出電子保單與其內容或其摘要內容一致的紙質保險憑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解決了行業電子保單應用不便與公信力不足的問題,推動電子保單大規模應用。
  • 電子印章常見問題看這裡,契約鎖為您在線答疑
    Q:萬一電子合同籤錯了怎麼辦?在契約鎖平臺能撤回嗎?A:看情況,如果雙方還沒完成籤署,處於一方發起階段,是可以撤回的。如果雙方已經籤署完成封存,合同無法撤回,也不能刪除,而且這些歷史文件都會保留在契約鎖系統。但是,雙方可以進行商議,達成共識後作廢合同即可。
  • 雲南省在全國率先實現電子勞動合同「全程網辦」
    近日雲南省官渡區電子勞動合同服務平臺與雲南省公共就業服務平臺開放數據共享接口成功並上線運行至此雲南省電子勞動合同與就業失業登記、養老、工傷、失業等網上大廳業務辦理實現了無縫對接目標此舉標誌著雲南勞動合同信息進入「無紙化」傳輸軌道,在全國率先開啟了雲南省電子勞動合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