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雲岡石窟 青年責無旁貸
本報記者 呂漢富
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岡石窟考察時強調,雲岡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好雲岡石窟,不僅具有中國意義,而且具有世界意義。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
年輕力量傳承前人匠心
習近平此次來到雲岡石窟考察時,雲岡石窟研究院可移動文物修復室副主任、雲岡石窟團支部書記董凱正在浙江大學為雲岡石窟第十二窟3D列印作品的展覽做最後的補色工作。「我們工作人員雖遠在他鄉,但看到各大媒體報導總書記來到雲岡,心裡真是無比激動,真心想如果當時在雲岡該有多好,就可以親眼見證這一歷史時刻。」董凱在接受《山西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
董凱在雲岡石窟研究院主要從事文物保護修復及3D列印複製窟的上色工作。董凱對習近平總書記談到的「文化自信」印象深刻,作為文物工作者應該牢記總書記強調的「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要愛惜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文化遺產的背後,承載著歷史的發展脈絡,承載著文化自信,彰顯著文明的無限魅力。董凱的工作就是在保護著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雲岡石窟的重要講話精神,讓雲岡石窟研究院的青年團員感到自豪,也感受到了自身的責任和使命。董凱說:「我們準備在杭州展覽的雲岡石窟使用第十二窟3D列印作品,就是在列印作品上像古人繪製石窟一樣繪製十二窟,讓大家更真切地體驗雲岡石窟的魅力。」
董凱告訴記者:「我們的繪製團隊都是雲岡的年輕力量,今後我們將繼續努力,將這份匠心精神順著前人的足跡一直延續下去,努力創造無愧於雲岡事業、無愧於歷史的青春業績。」
攻克難關 文化走向世界
近年來,雲岡石窟不斷「嘗新」,用數位化的高科技手段讓歷經千年的容顏永駐。2017年,雲岡石窟第3窟還「出現」在了山東青島城市傳媒廣場。這是一件來自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與雲岡石窟研究院聯合團隊的藝術作品。這也是全球首次運用3D列印技術實現的大體量、高精度文物複製,將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第3窟西後室原真呈現。三年來,雲岡石窟研究院與浙江大學攻克了數據採集處理、結構設計、分塊列印上色等多項技術難關,古老的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即將邁出「行走」世界的第一步。
雲岡石窟研究院辦公室科員、雲岡石窟團支部副書記王蓓說:「得知總書記來到我們這裡考察,內心無比激動和自豪。總書記提到,要保護第一,在保護的基礎上研究利用好。這對我們研究洞窟音樂、樂舞、樂器的青年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努力地研究洞窟裡的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雲岡石窟。我們將繼續提升雲岡石窟青年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發青年同志在工作崗位上無私奉獻,擔當作為,努力為雲岡石窟青年成長搭建平臺,為雲岡事業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