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雲岡石窟 青年責無旁貸--山西青年報2020年05月18日02版:要聞...

2020-12-17 山西青年報

保護雲岡石窟 青年責無旁貸

  本報記者 呂漢富
  
   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岡石窟考察時強調,雲岡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好雲岡石窟,不僅具有中國意義,而且具有世界意義。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
  
  年輕力量傳承前人匠心
  
   習近平此次來到雲岡石窟考察時,雲岡石窟研究院可移動文物修復室副主任、雲岡石窟團支部書記董凱正在浙江大學為雲岡石窟第十二窟3D列印作品的展覽做最後的補色工作。「我們工作人員雖遠在他鄉,但看到各大媒體報導總書記來到雲岡,心裡真是無比激動,真心想如果當時在雲岡該有多好,就可以親眼見證這一歷史時刻。」董凱在接受《山西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說。
   董凱在雲岡石窟研究院主要從事文物保護修復及3D列印複製窟的上色工作。董凱對習近平總書記談到的「文化自信」印象深刻,作為文物工作者應該牢記總書記強調的「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要愛惜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文化遺產的背後,承載著歷史的發展脈絡,承載著文化自信,彰顯著文明的無限魅力。董凱的工作就是在保護著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雲岡石窟的重要講話精神,讓雲岡石窟研究院的青年團員感到自豪,也感受到了自身的責任和使命。董凱說:「我們準備在杭州展覽的雲岡石窟使用第十二窟3D列印作品,就是在列印作品上像古人繪製石窟一樣繪製十二窟,讓大家更真切地體驗雲岡石窟的魅力。」
   董凱告訴記者:「我們的繪製團隊都是雲岡的年輕力量,今後我們將繼續努力,將這份匠心精神順著前人的足跡一直延續下去,努力創造無愧於雲岡事業、無愧於歷史的青春業績。」
  
  攻克難關 文化走向世界
  
   近年來,雲岡石窟不斷「嘗新」,用數位化的高科技手段讓歷經千年的容顏永駐。2017年,雲岡石窟第3窟還「出現」在了山東青島城市傳媒廣場。這是一件來自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與雲岡石窟研究院聯合團隊的藝術作品。這也是全球首次運用3D列印技術實現的大體量、高精度文物複製,將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第3窟西後室原真呈現。三年來,雲岡石窟研究院與浙江大學攻克了數據採集處理、結構設計、分塊列印上色等多項技術難關,古老的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即將邁出「行走」世界的第一步。
   雲岡石窟研究院辦公室科員、雲岡石窟團支部副書記王蓓說:「得知總書記來到我們這裡考察,內心無比激動和自豪。總書記提到,要保護第一,在保護的基礎上研究利用好。這對我們研究洞窟音樂、樂舞、樂器的青年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努力地研究洞窟裡的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雲岡石窟。我們將繼續提升雲岡石窟青年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發青年同志在工作崗位上無私奉獻,擔當作為,努力為雲岡石窟青年成長搭建平臺,為雲岡事業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吳官屯石窟魯班窯石窟併入雲岡石窟--山西青年報2019年11月01日12...
    吳官屯石窟魯班窯石窟併入雲岡石窟   日前,國務院發布《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核定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的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計762處,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共計50處。
  • 山西雲岡石窟的傳承保護與開發利用之路
    原標題:為歷史文脈留下時代印記 ——山西雲岡石窟的傳承保護與開發利用之路 雲岡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好雲岡石窟,不僅具有中國意義,更具有世界意義。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岡石窟考察時強調,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
  • 山西遊學丨雲岡石窟研究院研修班第一期招生通知
    著重於北魏考古和雲岡石窟考古研究,合著出版發掘報告《大同南郊北魏墓群》《中國飲食器具發展史》;擔任《中國大同雕塑全集-寺觀雕塑卷》副主編,並撰寫圖版說明;編撰叢書《山西歷史文化叢書·大同博物館藏品選萃》,翻譯日本學者長廣敏雄《雲岡日記》,發表《從北魏平城考古成果看雲岡石窟的開鑿》等論文30餘篇。
  • 【珍貴】 《雲岡石窟》畫冊1973年版
    《雲岡石窟》畫冊1973年版1973年3月, 山西雲岡石窟文物保管所編、 文物出版社出版《雲岡石窟》畫冊(32開、30頁、銅版紙)。封面「雲岡石窟」為郭沫若先生題字,書內圖版26幅,選取了雲岡石窟中部分洞窟的精華圖片,圖版後附有第1~20窟的簡要說明文字。
  • 「雲岡石窟全景漫遊」最新版上線啦--山西青年報2020年04月29日16...
    「雲岡石窟全景漫遊」最新版上線啦   今年春節期間,不少遊客通過雲岡石窟全景漫遊平臺遊覽景區,實現了足不出戶遊雲岡。為進一步滿足遊客瀏覽需求,雲岡石窟數位化室於3月份開始重新對全景漫遊進行設計編排,新版漫遊平臺近日成功上線。   據悉,從2016年上線至今,雲岡石窟全景漫遊累計點擊量達156.1萬次,今年1月、2月閉園期間,點擊量增長了2.04萬次,有力提升了雲岡文化影響力。
  • 雲岡石窟:堅定不移把保護放在第一位
    中國文物報見習記者 何文娟5月26日上午8點,記者一行人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雲岡石窟研究院,見到了數位石窟保護工作者。提及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雲岡考察的場景,他們「激動、忐忑、興奮,心情久久難以平靜」。記者也被他們的話語深深感染,期待值劇增。
  • 雲岡石窟第十八窟「搬走」了
    如今,這套原理被應用在了著名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的保護上。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裡的武周山南麓,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是佛教藝術東傳中國後第一次由一個民族用一個朝代雕鑿而成的具有皇家風範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視為公元5世紀中西文化融合的歷史豐碑。
  • 《雲岡石窟全集》:保存雲岡石窟影像譜系的權威檔案
    《雲岡石窟全集》:保存雲岡石窟影像譜系的權威檔案 2020年05月14日 18:2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鬍子軒 吳愛瑋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可移動3D列印雲岡石窟「音樂窟」亮相--山西青年報2020年06月16日...
    走進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的展廳,仿佛踏入1500多公裡外的雲岡石窟「音樂窟」。6月12日,1∶1複製的雲岡石窟 「音樂窟」在浙江大學正式落成,這是首例可移動3D列印複製洞窟。   依託高精度數位化技術和3D列印技術,複製窟精確再現了「音樂窟」的石窟形制、精美造像,以及千餘年來風化造成的細微痕跡。該複製窟作為「魏風堂堂:雲岡石窟的百年記憶和再現」特展的重要部分,將通過線下、線上的方式開放參觀。
  • 雲岡石窟研究院研修班第一期即將滿員!國慶節第二期火熱招募中……
    第二期(10月02日—05日)也開始火熱招募啦,歡迎大家來諮詢……為了更好地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深入挖掘雲岡石窟的文化內涵,雲岡石窟研究院研修班第一期即日起面向全國招募文化愛好者,進行古建築、佛造像、壁畫
  • 雲岡石窟:保護研究並重 活化文化遺產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書寫山西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雲岡石窟:保護研究並重 活化文化遺產雲岡石窟開鑿於北魏時期,距今將近1600年,是我國三大石窟之一。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在雲岡石窟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和利用等作出重要指示,大同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進一步加強對雲岡石窟的保護,建強建好雲岡學研究平臺,統籌推進雲岡學學科學院建設,深入挖掘雲岡文化遺產資源,推動雲岡學走向世界。
  • 石窟寺保護|加大雲岡石窟保護力度 探索文物保護利用新模式
    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雲岡石窟時指出,「雲岡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好雲岡石窟,不僅具有中國意義,而且具有世界意義;雲岡石窟是人類文明瑰寶,要堅持保護第一,要在保護的基礎上研究好、利用好」。2020年雲岡石窟共上報文物保護項目16個,其中《吳官屯石窟搶險加固工程》《雲岡石窟第3窟搶險加固工程二期》已完成立項申報工作;《雲岡石窟第5窟及羅漢堂周邊洞窟搶險加固及防排水工程勘察設計方案》《雲岡石窟第3窟搶險加固工程二期設計方案》《1-3窟崖壁危巖體及崖頂防排水工程勘察設計方案》等項目完成上報工作。
  • 中國三大石窟,山西雲岡石窟,卻有著「帝王的石窟」美稱
    我們今天要說一說咱們國家的三大石窟,雖然身在國內,但是名聲早已傳到國外,更是吸引了數不勝數的外國友人來欣賞。這三大石窟都坐落與我國的北方地區。河南省洛陽市的龍門石窟、甘肅省敦煌市的莫高窟、山西省大同市的雲岡石窟。由於莫高窟內的許多歷史文物被大量盜取,造成了大量文物的流失。於是在1961年的時候,莫高窟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 雲岡石窟進行日常保養 (1/5)
    5月13日,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第11—13窟的維護保養工作,針對粉塵、裂隙、空鼓、分離等問題進行有效治理。
  • 雲岡石窟有大事發生……
    2020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遺產日主題是「文物賦彩全面小康」。為了切實做好今年雲岡石窟景區遺產日宣傳工作,雲岡石窟研究院將舉辦線上和線下系列活動,同時於其他媒體平臺進行直播。1600年的人類文明瑰寶,穿越時間的距離,感受雲岡石窟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
  • 大美山西-雲岡石窟藝術的聖地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武周川北岸以西16公裡的武周山麓。石窟依山開鑿,從東到西綿延一公裡。有45個主要洞窟,1100多個小龕和51000多個雕像。它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點讚丨雲岡石窟16年做出「獨一份」的山西標準
    山西日報新媒體綜合報導:「山西共有石窟文物400餘處,從此在三維雷射掃描和近景攝影測量技術上,都有了統一的規程和方法了……」11月11日,山西省文物標準化委員會公布,由雲岡石窟研究院主持編寫的《石窟寺文物三維雷射掃描數位化採集技術規程》和《石窟寺文物近景攝影測量三維數位化採集技術規程
  • 雲岡石窟是怎樣一步步成為雲岡石窟大景區的?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就高度重視雲岡石窟保護工作,組建了專門的保護機構,面對當時洞窟裂縫縱橫、坍塌嚴重、石雕風化剝落的情況,多次組織專家進行勘察、發掘、研究和維修保護。特別是1973年秋周恩來總理陪同法國總統蓬皮杜參觀雲岡石窟時,對雲岡石窟的維修保護還作出重要指示。
  • 數位化技術讓雲岡石窟「活起來」行走世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9月28日,中國石窟寺文物數位化保護研討會暨雲岡石窟行走世界發布會在杭州舉行。全體與會專家代表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參觀了雲岡石窟第12窟1:1複製窟。
  • 山西大同除了雲岡石窟之外,還有哪些美景美食不可負?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裡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裡。雲岡石窟存有主要洞窟45個,現存大小窟龕254個,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餘尊,堪稱中華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代表了公元5世紀世界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雲岡石窟開鑿於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是北魏王朝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之後精心打造的皇家佛教聖地,歷時近70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