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的余光中,回到母親的裡頭,而人間的這頭,鄉愁卻更為濃烈

2020-12-18 詹愛玉

一首《鄉愁》,把遊弋在外、漂泊異鄉的遊子情,寫的淋漓盡致;再讀《鄉愁》,而鄉愁的您,余光中老先生,己遠行,回到天堂母親的裡頭;可您的詩歌又在耳畔響起……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兩年前,余光中老先生的詩中場景出現在我真實的生活中,「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跪在母親墳前,才真正感受到這詩句蘊含的徹骨傷痛!無法逾越的外頭與裡頭、咫尺與天涯的距離!

《母難日》之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一次在我生命的開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第一次我不會記得是聽你說的,第二次你不會曉得我說也沒用」,躺在裡頭的母親,再也聽不到我的第二次哭聲!而我再也無法聽到母親的聲音,哪怕一句絮叨。

而另一首《母難日》之天國地府,「很想撥一個電話,給久別的母親,只為了再聽一次,一次也好,催眠的磁性母音,但是她住的地方,不知是什麼號碼,何況她已經睡了,不能接我的電話。這裡是長途臺,究竟你要接哪一個國家?我該怎麼回答呢?天國,是什麼字頭?地府,有多少區號……」

想念母親,卻電話無法打通,道路無法到達,科技何等發達,可哪個電話能連接天國與地府?哪座橋梁架起人間與天堂?唯有在餘老先生的詩句中,得以安慰!

餘老先生走了,去天堂母親的那頭;人間的鄉愁,在海峽兩岸同胞的這頭,更為濃烈,無限蔓延……

相關焦點

  • 《鄉愁》:余光中,淚如泉湧,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鄉愁》:余光中,淚如泉湧,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這是余光中先生的《鄉愁》。這首現代詩表達作者對家人和故鄉的思念與不舍,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多少人為之感慨,多少老人,看得老淚縱橫,唏噓不已,多少青年,愁腸百結,仿佛看見了他緊蹙的眉頭,捏著一張泛黃的郵票,遙望遠方。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 《鄉愁》:余光中,鄉愁是遠眺,我在臺灣,母親在大陸
    《鄉愁》:余光中,鄉愁是遠眺,我在臺灣,母親在大陸連接臺海最有名的詩,就是余光中的詩《鄉愁》,每到佳節倍思親,總會有人提起這首詩,簡單,直接,卻觸動了我們的心弦,那就是思念,深入骨髓的思念,我在臺灣,母親在大陸,這份思念,輕輕一碰,就淚如泉湧
  • 余光中:《鄉愁》
    作者:余光中 朗誦:陳鐸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 余光中《鄉愁》原文 詩人余光中代表作鄉愁被傳頌至今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2月14日報導,臺灣著名詩人,《鄉愁》作者余光中今日在高雄醫院病逝,享年90歲。  報導說,余光中日前已傳出疑似中風住院院,肺部感染,後轉進加護病房住院檢查,今日(14日)傳出逝世消息。
  • 余光中:流淌在血液裡的鄉愁
    鄉愁是那間回不去的老屋子;是離家時的那條小路;是媽媽在風中揮動的手臂;是詩人到老改不了的鄉音 ;是夕陽裡嫋嫋的炊煙;是夏日裡清閒的納涼;是兒時看得見的一抹青山 ……小時候,鄉愁是一句深情地囑咐,我在聽者,母親在說著。長大後,鄉愁是離別的路口,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輪故鄉的明月,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 余光中《鄉愁》賞析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呵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當時由於政治原因,臺灣和大陸長時間的隔絕,致使余光中多年沒有回過大陸。他一直思念親人,渴望祖國的統一和親人的團聚。在強烈的思鄉之情中,詩人在臺北廈1門街的舊居內寫下了這首詩。
  • 再見,鄉愁!再見,余光中!
    點擊右上角「 查看公眾號 」開啟「 置頂公眾號 」,就再也不會錯過我們啦~據臺灣東森新聞、臺灣中時電子報等媒體報導,臺灣著名詩人、《鄉愁》作者余光中先生今日辭世,享年90歲。余光中是知名文學家、詩人、散文家。他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臺。余光中從事文學創作超過半個世紀,馳譽海內外,一首《鄉愁》在全球華人世界引發強烈共鳴。
  • 《鄉愁》:而未來,鄉愁是一道長長的橋梁,你來這頭,我去那頭!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2011年余光中在華南理工大學講學時,曾在千餘學生面前親自朗讀了自己為《鄉愁》續寫的第五段:而未來,鄉愁是一道長長的橋梁,你來這頭,我去那頭!
  • 余光中去世: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這次他和母親在一起了……
    在見面會上,余光中說,自己已經多次回到祖國大陸,已經不再寫「鄉愁」類的詩了,而是寫一些回鄉感受的詩歌和文章。新華社 資料圖▲著名文學家、詩人、散文家余光中在臺北舉行《太陽點名》與《粉絲與知音》兩本新書的籤書會。
  • 經典朗讀 | 余光中:《鄉愁》
    ▲ 關注普通話學習App,了解普通話考試報名信息/學習乾貨寫不出開頭了一起來欣賞吧余光中經典詩歌朗讀分享的版本來自陳鐸▼▲視頻來自騰訊,版權歸原製作電視臺所有,僅作個人學習交流用鄉愁 · 余光中>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 「大陸是母親,臺灣是妻子」---余光中的鄉愁(圖)
    我慢慢意識到,我的鄉愁應該是對包括地理、歷史和文化在內的整個中國的眷戀……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鶴髮童顏的余光中在接受來自祖國大陸的記者採訪時,又一次忘情地吟唱起他作於30年前的《鄉愁》。  由於余光中15年前從香港返臺後「背棄臺北」而「轉居高雄」,記者初抵臺北欲尋訪這位名播兩岸的詩人的計劃受到困擾。
  • 任冬梅:「鄉愁詩人」余光中
    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9歲時因戰亂而逃離故鄉南京,母親把幼小的余光中用扁擔挑在肩上一路逃到常州,後來又輾轉避難於重慶。在巴山蜀水深處,余光中度過了中學時代。余光中從12歲開始跟從父親和舅舅學習古文,《諫太宗十思疏》、《留侯論》、《赤壁賦》、《秋風賦》、《阿房宮賦》這些經典文章他都特別喜歡。當時的四川戰火籠罩,交通封鎖,反倒是海的那邊,遙不可及,自由遼闊,充滿魅力。
  • 鄉愁余光中原文鄉愁全文完整版 閩籍詩人余光中生平簡介
    余光中《鄉愁》原文全文完整版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呀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呵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余光中《鄉愁》解讀該如何理解余光中的《鄉愁》  《鄉愁》是詩人余光中漂泊異鄉,遊弋於海外回歸中國後所作的一首現代詩
  • 【夜讀】再見,鄉愁!再見,余光中!
    據臺灣東森新聞、臺灣中時電子報等媒體報導,臺灣著名詩人、《鄉愁》作者余光中先生今日辭世,享年90歲。余光中是知名文學家、詩人、散文家。他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臺。余光中從事文學創作超過半個世紀,馳譽海內外,一首《鄉愁》在全球華人世界引發強烈共鳴。今天,江報君請來悅音傳媒創始人,CEO,製片人周明為大家朗讀余光中先生的《鄉愁》,寄託我們的哀思,祝餘老先生一路走好!
  • 《鄉愁》(余光中)朗誦:方明
    《鄉愁》(余光中)朗誦:方明 2014-08-06 16:23:00  來源:央廣網  說兩句  分享到:   今天推出:《鄉愁》(作者:余光中 朗誦:方明)  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 緬懷大師余光中 《鄉愁》的那頭是永恆的紀念
    余光中1928年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壽春,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1950年5月赴臺灣。在創作《鄉愁》的時候,他已經離開祖國大陸20多年。上個世紀80年代,四川詩壇著名詩人流沙河先生將余光中先生的詩歌介紹到大陸,尤其是《鄉愁》膾炙人口。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 「詩比人先回鄉」,余光中的「鄉愁」在哪裡?
    &nbsp&nbsp&nbsp&nbsp「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一頭,大陸在那頭。」
  • 賞析余光中的《鄉愁》
    余光中是臺灣著名的詩人。其詩《鄉愁》用樸實形象的語言,藝術地再現了故鄉之思,親人之戀,故國之情。這樣的情感何以能達到較高的境界,引起人們的感情共鳴呢?下面將從兩方面加以賞析。詩人將「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用鄉愁聯繫起來,形成「這頭(外頭)——鄉愁——那頭(裡頭)」的新奇結構,給人以美的視覺享受。每一詩節的詩句稍有變化,以及「這頭——那頭」的反覆詠嘆,便產生了一種情感的距離。如小時候的離家思母;長大後的新婚別妻,都表達了思鄉之情。
  • 《鄉愁》(作者:余光中)朗誦:方明
    今天推出:《鄉愁》(作者:余光中 朗誦:方明)  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 《鄉愁》:淺析余光中筆下的鄉愁與現實生活的聯繫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