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建臺60年 歷數那些難忘的「第一次」

2020-12-21 央廣網

1958年5月1日19時整,北京上空出現了中國電視節目信號。

北京僅有的50臺電視接收機的屏幕上,出現了一幅以廣播大樓模型為背景圖案、上書「北京電視臺」字樣的電視畫面。新華社為此發出電訊:「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座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前身)已於5月1日開始實驗廣播。」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電視事業。

從這一天開始,第一次電視播音、第一部電視劇播出、第一次直播比賽、第一臺春晚出爐……在六十年的歷史進程中,中央電視臺有過創業的艱辛、探索的曲折,也有成功的輝煌與喜悅,但始終未曾間斷的是央視人一以貫之、孜孜不倦的創新。

今年,中央電視臺迎來了甲子之年,讓我們重溫中國電視發展史上的高光時刻,回顧中央電視臺那些令人難忘的「第一次」。

第一天節目播出

1958年5月1日,「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的前身)第一天節目試驗播出。

第一天節目播出現場

「北京電視臺」第一次播出演職人員合影

第一位電視播音員

1958年9月2日,「北京電視臺」正式播出。沈力成為第一位電視播音員。

沈力

1958年,北京僅有50臺電視機收看「北京電視臺」節目

第一部電視劇

1958年6月15日,「北京電視臺」在演播室內直播了我國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更像是獨幕話劇)。

黑白電視劇《一口菜餅子》全長共20多分鐘

第一次實況轉播體育比賽

1958年6月19日,「北京電視臺」在北京體育館實況轉播了 「八一」男女籃球隊與北京籃球隊的友誼賽。這是中國體育電視史上的第一次實況轉播。

第一部電視報導劇

1958年9月4日,「北京電視臺」播出了反映工人邱財康事跡的電視劇《黨救活了他》。這是我國第一部電視報導劇。

第一次電視實況轉播國慶慶典

1958年10月1日,「北京電視臺」使用我國自己研製生產的第一輛黑白電視轉播車,進行了第一次電視實況轉播國慶慶典。

第一次電視實況轉播國慶慶典

第一個電視教育節目

1959年5月15日,「北京電視臺」和文字改革委員會聯合舉辦《漢語拼音字母教學講座》,這是我國第一個電視教育節目。

「北京電視臺」早期節目單

報導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70年,「北京電視臺」報導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新聞聯播》第一次播出

1976年7月1日,《全國電視新聞聯播節目》第一次播出,該節目是《新聞聯播》的前身。1978年1月1日,《新聞聯播》正式開播。

新聞聯播播音員 李娟

1996年1月1日,《新聞聯播》由錄像播出改為直播,提高了新聞時效,成為當時全國人民獲得新聞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之一。

《新聞聯播》播音員 邢質斌

《新聞聯播》播音員 羅京

正式更名「中央電視臺」

1978年5月1日,「北京電視臺」正式更名為「中央電視臺」。

第一部電視連續劇

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是《敵營十八年》,於1981年播映。這部劇也是中國內地第一部電視連續劇。

第一部合拍片

1979年8月至1981年5月,中央電視臺與日本廣播協會合拍紀錄片《絲綢之路》,這是第一部涉外合拍片。

《天氣預報》第一次播出

1980年7月,中央電視臺第一次播出「天氣預報」節目。

第一個新聞評論欄目

1980年,中央電視臺播出第一個新聞評論性欄目《觀察與思考》。

第一部海外引進的電視劇

1979年,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南斯拉夫電視劇《巧入敵後》成為了中國第一部譯製劇,拉開了中國引進海外(境外)電視劇的序幕。

第一屆春晚

《1983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是中央電視臺第一屆春晚,也是中國電視節目的一個裡程碑。

李谷一成為了春晚正式登臺的第一位歌手

從此,「央視春晚」成為了電視觀眾歡度春節的一個重要形式,成為了老百姓每年除夕夜的視聽盛宴。

第一次直播足球世界盃

1978年6月,阿根廷世界盃,中央電視臺以錄播的形式第一次播出世界盃整場比賽。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央視第一次對世界盃進行了直播,成為了很多中國球迷對於世界盃的最初記憶。自此,世界盃與央視在中國球迷心中深深地捆綁在了一起。

正在解說足球比賽的央視體育解說員 宋世雄

第一次播放NBA比賽

1986年,中央電視臺《賽場縱橫》節目播出了1985年NBA總決賽洛杉磯湖人隊與凱爾特人隊的第六場比賽錄像,這是中國球迷第一次在電視上比較完整地看到NBA的比賽。中國籃球迷們驚呼:「原來,籃球可以這樣打!」1994年,中央電視臺首次直播了NBA總決賽。

「彩電大樓」正式啟用

1988年3月15日,中央電視臺啟用彩電大樓。

第一次將四大名著搬上熒幕

《西遊記》(1986年、 1988 年、 2000 年)

《紅樓夢》(1987 年)

《三國演義》(1994年)

《水滸傳》(1998 年)

第一個中外聯合製作的綜藝欄目

1990年,中央電視臺播出第一個中外聯合製作的大型綜藝欄目《正大綜藝》。

節目由「世界真奇妙」、「五花八門」、「名歌金曲」三部分構成,以世界各地的旅遊文化為切入點,通過猜謎的形式向觀眾介紹世界各地的風光、習俗、名勝。

《東方時空》第一次播出

《東方時空》欄目開辦於1993年5月1日,這個雜誌型新聞節目播出伊始就產生了廣泛影響,它的播出讓國人第一次直觀而深刻地體會到了電視報導的影響力。業內認為電視的實質性改革開始啟動,是以《東方時空》為標誌的,被譽為「開創了中國電視改革的先河」。

《東方時空》獲得成功後不久,《焦點訪談》於1994年4月1日開播。《焦點訪談》以深度報導為主、以輿論監督見長,播出後不久,受到了上至黨和國家領導人、下至普通百姓的廣泛關注,成為中國電視新聞評論的標杆性節目。

第一次舉行廣告招標

1994年,中央電視臺第一次舉行廣告招標。

第一次向世界提供直播信號的重大報導

1997年,第一次向世界提供直播信號的重大報導——香港回歸祖國報導。

第一次現場直播國際熱點新聞

1998年,第一次現場直播報導國際熱點新聞事件——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機。

第一次電視直播攀登珠峰

2003年,為紀念人類首次成功攀登珠穆朗瑪峰 50 周年,中央電視臺第一次進行了登珠峰電視直播。

首次直播攀登珠峰

央視新聞第一條 「微博」

2012年11月1日,「央視新聞」正式登陸新浪微博。

自2012年11月起,「央視新聞」先後開通微博、微信、客戶端和央視新聞移動網等新媒體平臺,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堅持權威性和公信力,使「央視新聞」新媒體迅速發展成為主流媒體與網際網路用戶融合互動的重要平臺。

「央視新聞」首次對時政新聞伴隨式直播報導

2012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太行山區看望貧困村民。央視新聞微博首次以「微直播」方式同步播發系列報導。

外宣旗艦媒體CGTN開播

2016年12月31日,外宣旗艦媒體CGTN開播。習近平總書記致賀信,為CGTN的發展指出了明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次 央廣播音員為《新聞聯播》配音

2018年3月2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宣布正式成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整合了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三臺資源,旨在講更好的「中國故事」,傳更遠的「中國之聲」。

央廣播音員「獻聲"《新聞聯播》

3月29日,央視《新聞聯播》播出的新聞中,新聞片使用了全新的配音員,聲音出自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首席播音員鄭嵐,這是央廣的播音員第一次為《新聞聯播》配音,釋放了明確的「融合」信號。2018年4月1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正式揭牌。

首次以「總臺呼號」亮相

2018年4月,博鰲亞洲論壇報導期間,中央電視臺、央廣和國廣記者、主持人首次以「總臺呼號」亮相,實現「一個話筒、一個呼號、一個聲音」,形成「1+1+1>3」的整合態勢。

第一次《新聞聯播》出現手語播報員

2018年9月14日上午,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為了播報這條新聞,當晚的《新聞聯播》第一次出現了手語播報員,以方便廣大有需要的殘疾人朋友收看,第一時間將大會的信息傳遞出去。

砥礪奮進一甲子

不忘初心再出發

相關焦點

  • 【2018遴選公文寫作】習近平致信祝賀中央電視臺建臺暨新中國
    【2018遴選公文寫作】習近平致信祝賀中央電視臺建臺暨新中國由北京公遴選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18中央遴選公文寫作,中央遴選公文寫作,遴選公文寫作,的內容請關注北京公遴選考試網/中央公遴選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公遴選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中央電視臺第一次電視節目播出
    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的前身)設在北京市復興門外護城河畔的廣播大廈中,播放室是由一個大約五六十平方米的辦公室改建的,房間的一角為導演間和音響控制臺。就在這個簡陋的地方,播出了中國第一次電視節目。這次播出從晚上7點05分開始,內容有新聞、舞蹈,記錄和科教影片等,時間為兩個多小時。雖說第一次播出的時間不長,節目比起現在顯得粗糙,但這卻是中國電視事業上的重要一步,也是可喜的一步。
  • 李娟見證央視歷史 中央電視臺的第一次呼號
    本周王小丫的「老師們」來到《開心辭典》面對面接受小丫的拷問,中央電視臺的第一聲呼號—李娟、第一位播音員—沈力及《話說長江》的主持人—陳鐸,這三位在我國電視廣播事業中的「老前輩」,在面對面答題的同時將帶來更多關於中國電視成長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 獻禮建臺三十五周年  職工書畫展今日開展
    在這碩果纍纍的季節裡,迎來了我們鄭州電視臺建臺35周年大喜日子。為慶祝建臺35周年,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集中展示我臺幹部職工蓬勃向上的嶄新精神風貌和良好藝術修養,豐富大家的文化生活,由臺工會、團委和臺書畫藝術研究會共同組織舉辦的職工書畫展今日開展。
  • 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
    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2012年6月重磅推出創新欄目《大手牽小手》,這是為全國三億六千萬少年兒童敞開的央視大門,是頂尖少兒藝術團體的展示平臺,是校園文化藝術絢麗的舞臺,藝術家大手牽小手,與孩子同臺表演,助推你夢想。那些偏遠地區、貧困卻有藝術天分的孩子圓夢北京,延續著少兒頻道「走、轉、改」的愛心連結。
  • [視頻]中央電視臺2008年元旦雙語晚會今晚直播
    進入[新聞60分]>>    CCTV.com消息(新聞60分):中央電視臺一年一度的2008年元旦雙語晚會將於今天晚上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英文國際頻道並機向全球直播。
  • 中央電視臺
    (5月29日)●中央電視臺—1(綜合頻道)20:05 連續劇:知青(1、2)●中央電視臺—2(財經頻道)18:43 生財有道 19:18 消費主張20:00 經濟與法●中央電視臺—3(綜藝頻道)17:59 動物傳奇18:30 天天把歌唱
  • 中央電視臺 -安青網
    中央電視臺 2012-02-16 10:46:57   來源:大江晚報
  • 李谷一《鄉戀》(2009年中央電視臺元旦晚會)
    2009央視元旦晚會2009年央視「春天旋律」元旦晚會上,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演唱成名曲《鄉戀》,與觀眾重溫上世紀80年代的難忘記憶。(2008年12月31日晚直播)春天旋律 2009年中央電視臺元旦晚會 第一部分1、賀新年 演唱:張峻寧等2、祝酒歌 演唱:劉和剛 3、迎接一個迷人的春天 朗誦:徐濤4、鄉戀 演唱:李谷一
  • 你還記得中央電視臺推出的那些電視劇主導的恐懼嗎?
    你還記得中央電視臺推出的那些電視劇主導的恐懼嗎?近年來,電視劇開始大行其道,如《想見你》《我們與惡的距離》等,節奏快,懸念大。但你還記得中央電視臺推出的那些又臭又長的電視劇嗎?《再見阿郎》2003年《再見阿郎》登陸央視,關注的是阿郎如何憑藉勇氣和智慧獲得成功的奮鬥。大陸版的這部戲,75集,故事曲折離奇,但當時並沒有感覺遲鈍。當時這齣戲很受歡迎,我的小孩也不例外。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魯健簡歷(圖)
    星座:天秤座  血型:B  民族:漢  畢業學校:北京廣播學院碩士  業餘愛好:足球、遊泳、看武俠小說  最喜歡的顏色:黑、白、灰、黃、藍  最喜歡的水果:很多  最喜歡的食品:辣的  最喜歡的服飾:舒適  最喜歡的書:古典小說、武俠小說  最難忘的事
  • 上海電視臺之頻道回憶
    8月2日,上海電臺臺長苗力沉、副臺長陳浩天聯名向中共上海市委報告,申請籌建上海電視臺,後於10月22日致函中央廣播事業局,申報電視頻率,並提出自己動手設計製造電視發射設備。1958年3月,中共上海市委正式批准籌建上海電視臺,開播初期隸屬於上海電臺。同年4月,上海電視臺籌建組建立,並選定南京東路新永安大樓為臺址。
  • 《中央電視臺影視城全國少兒藝術人才選拔》總決賽搶先看!
    由中央電視臺影視城主辦、中央電視臺大風車藝術團、北京非常有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的第十五屆《中央電視臺影視城全國少兒藝術人才選拔》活動一經推出,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這一中央電視臺權威賽事走過風風雨雨十幾載、打造中華童星,為青少年藝術教育提供最廣闊的舞臺。
  • 中央電視臺簡介
    中國中央電視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電視臺,1958年5月1日試播,9月2日正式播出。初名北京電視臺,1978年5月1日更名為中央電視臺,英文簡稱CCTV。轉自搜狐  中央電視臺是中國重要的新聞輿論機構,是黨、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喉舌,是中國重要的思想文化陣地,發揮著傳播新聞、社會教育、文化娛樂、信息服務等多種功能,是全國公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中國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轉自搜狐  改革開放以來,中央電視臺發展迅猛,日新月異。
  • 因為窮,這家電視臺成了全世界最奇葩的電視臺|東京電視臺|日本|...
    接下來,請和胖編一起來感受下那些年東京電視臺的清奇畫風。我們都知道,日本是個多地震國家。每次當日本發生地震時,當宅男宅女們被晃動的地面和其他電視臺的播報嚇到時,東京電視臺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安慰他們:別慌!看部動畫片緩解一下。
  • 朝鮮電視臺重新開播中朝友誼節目 播放數部紀錄片、電影
    本月初,朝鮮中央電視臺連續播放了數部與中國相關的紀錄片和電影作品。4月3日,朝鮮中央電視臺時隔4年半,重新播放了朝鮮已故領導人金日成與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國領導人舉行首腦會談的紀錄片。紀錄片共44分鐘,按照時間順序展示了從1953年到1991年間金日成與中國歷屆領導人的十幾次會面,表示金日成為中朝友好歷史作出不朽貢獻,要世代繼承發揚傳統的中朝友誼。幾天後,朝鮮中央電視臺4月8日播放了已故領導人金正日於1983年6月第一次訪華的紀錄片。
  • 中央電視臺公開招聘駐地方英語出鏡記者
    作為中央電視臺全面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最新舉措,從2011年4月22日開始,中央電視臺面向全國公開招聘30名優秀英語電視新聞人才,作為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央電視臺地方報導站點英語出鏡記者。  此次招聘的英語出鏡記者,僅限從本省優秀英語人才中遴選。
  • 中國國際衛視攜社會各界 在北京共慶建黨百年 建臺兩年
    2020年12臺13日,中國國際衛視在「北京宋莊基地多功能演播廳」,舉行了後疫情時代莊重而熱烈的慶典活動,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慶祝中國國際衛視建臺兩年。原定80人的會場,竟走進了近160人,近乎一半的人都持久的站在空地,這一盛景給大雪紛飛的北京帶來了盛夏般濃烈的氣氛。中宣部等領導代表到會祝賀。
  • 精彩央視 與你相伴——2016中央電視臺暑期優質節目重磅來襲
    精彩央視 與你相伴——2016中央電視臺暑期優質節目重磅來襲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6年07月19日 09:43 A-A+ 精彩央視 與你相伴這個暑期,中央電視臺為觀眾帶來怎樣的精彩?7月19日,「精彩央視 與你相伴 難忘的暑期 共同的記憶——中央電視臺暑期亮點說明會」在梅地亞中心成功舉辦,由此正式拉開央視暑期檔大幕。
  • 第一次寫歌就上了中央電視臺 《信中國》主題曲詞作家是個重慶人
    說創作最打動人的,是泛黃的信紙定格了初心△鄧永祥3月9日,中央電視臺2018大型人文藝術類節目《信中國》在CCTV-1震撼首播。鄧永祥說,他們這一代人是寫過信的,1921年至今,近百年歷史,如果那些書信仍在,早已被歲月染黃,留下斑駁痕跡。「那種畫面感,一下子就出來了!」「紙已泛黃,墨仍飄香……」 便這樣流淌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