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友分享:
剛剛在靜坐的時候,剛開始閉上眼睛腦袋裡邊思緒特別多,覺得太陽穴像是被人使勁按著特別緊,後來意識不斷發出「我」,漸漸地就腦子裡就空了,然後太陽穴也不緊了,然後沉心時覺得自己陷入到了一片黑暗,越來越深,越來越深,但是並不恐懼,能夠看到有一點紅白色的光,同時也感覺不到自己身體的存在,而且也不想睜開眼睛。
心智玩家的點評:
這段分享中,有一個是值得大家學習的方法,還有一個是值得大家注意的問題,所以,這段分享很有價值,謝謝群友的無私分享:
一、值得大家學習的方法:
用意念發出「我」去找「內在意識」,這個方式很好!
我們能感覺到的每個念頭都是有來源的,我們只要順著一個念頭,就能感知到發出這個念頭的源頭:內在意識。
心智玩家在之前的分享中,曾多次推薦過這個方法。從應用的效果上來看,這位網友為我們做了很好的示範。
二、值得大家注意的問題:
這段分享中也表現出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如果不加以注意,在未來,會越來越嚴重,變成大問題!
做「沉心」練習的時候,意識要守住自己,不要跟著心一起沉下去。
從上面這一段分享來看,很明顯,意識跟著心一起沉下去了,在開始練習的時候,有過這樣幾次體驗就可以了,以後再做「沉心」練習的時候,意識不要沉下去,而是要守住!也不要在意「看」到了什麼。
「看」到了什麼都不重要,也不要好奇,守住自己的意識(誠意)比什麼都重要。
大家在「意識內收」以後,要重點體會一下孔子說的「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的真正內涵。
這個「重」是「守、尊貴、無漏、不被誘惑」的狀態,而不是充滿好奇的東看看、西看看。這種「守、尊貴、無漏、不被誘惑」狀態,大家在「意識內收」以後,一定要細細、深入的去體會。
千萬不要養成「內在的外觀」的毛病,開始的時候是小毛病,如果不加以注意,將來出偏,就會變成大毛病。
所以,在「意識內收」以後,要體驗意識的「重、守、尊貴、無漏、不被誘惑」,這是非常重要的。
給新玩家們的導讀連結
在開始了解具體的情況,之前,先把下面這張圖記住。
練習心智系統轉換非常簡單,記住這張圖,就可以了。
一、先了解大致的情況:
下面第二條連結,主要針對「心智玩家學習群」的新玩家,大家要仔細看。
1、「心智玩家」群裡玩什麼?給新入群的朋友們!
2、9月27日「心智玩家」學習群,開群分享
就好比登山,「 往上走、不要 停 」是關鍵,所以,在「心智玩家學習群」裡,我們不做任何理論性的探討,只進行《大學》:「誠意、正心、格物」的踐行與交流,除此之外,一概不討論!
山腳下的討論,往往是熱鬧的,而這樣的熱鬧,對於登山者的目標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所有的疑問,在登山的過程中,都會得到答案!
所以,要做個堅定的篤行者。
二、正式開始練習之前,需要做的轉變
1、學習儒、釋、道之前,先讓自己擁有常人的智慧!因為儒、釋、道本身都是超越常人智慧的大智慧
這篇強烈推薦心智新玩家們,仔細閱讀、認真體會。很多人人生遇到了問題就跑儒、釋、道這裡,這樣的學習是不會有效果的。
儒、釋、道所以追求的是「無我」,可是,很多學習者連個常人社會中的「無私」都做不到,怎麼可能學會「無我」,結果,把自己弄的儒裡儒氣、佛裡佛氣、道裡道氣,來掩蓋自己人生的失意。
所以,常人社會中遇到的問題,先用常人智慧進行解決,先學會「公心」心智模式與「職場」思維模式。
為了新玩家們學習,心智玩家特意做了短視頻《便籤君說》第一季(共7集),發在了新浪微博@便籤君說。
三、誠意的練習
《中庸》之「誠」的真正內涵:只有擁有了強大的內在意識,人才能真正的靜下來
2、如何突破練習「誠意:意識往裡收」的第一階段|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感受外輕內重則貴的生命升華的歷程
3、孔子為什麼那麼注重「禮」?「禮」在心智系統轉換的練習中,究竟起什麼具體的作用?
重點讀第一篇!
四、正心的練習
修心很累,《大學》的「正心」卻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每天看著自己的進步、提升、成長 | 具有實效的心理清理技術
五、格物的練習
「格物」是一種心智調整的技巧,所致的「知」,是一種高級思維狀態
六、如何靜坐、如何分享
心智玩家的「靜坐」與傳統靜坐的區別
真正的「布施」,是不帶一絲私心雜念的、徹底的無私分享!|在心智玩家群裡,我們應該如何分享?
七、關於內思、意識影像、以及欲神意識、識神意識、元神意識的區別
讓自己的思維「鶴立雞群」!|學會用「內思」思考
強化「意識影像」的感受|學會用「內思」思維之:「內思」基本功
3、原創時代,如何才能擁有原創思維?|欲神、識神、元神思維的特點與作用|我們為什麼要學會「內思」?
4、把聽到的,還原成:意識影像|學會用「內思」思維之:聽
解讀 《大學》 相關連結:
1、 我們以往對《大學》的認識,都是錯的!| 徹底還原《大學》、徹底認識孔子
2、 講了兩千多年的「禮」,卻不知道孔子的「禮」是做什麼用的
3、 你可知道,格物致知的「知",是誰在「知」?
4、 把【孔子學問】變成【心智功夫】的秘訣:慎獨
5、 「格物」再解 ,何為「物」?如何「格」?
6、 視而不見,才能洞悉本質 | 慎獨的方向與目標
7、 《大學》的秘中之秘:在慎獨中,作什麼?
8、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甚意思?|不要再黑孔子了!中華源頭文化的偉大遠超想像
9、千萬別把大乘的《心經》讀小了|還原孔子、讀懂《心經》
10、《大學》:完全意義上的大乘與普度眾生,比佛經更具佛學意義
解讀 《中庸》 相關連結:
1、《中庸》究竟是什麼意思?
2、還原《中庸》的本來面目,必須運用虛擬實境(VR)技術的語 言
3、君子固窮?孔子如果真是教人守窮的,後世還會有儒學、儒家嗎? | 君子與小人,追求人生成功的兩類人
4、孔子的難題,也許海派文化能解決!| 現代人學習《中庸之道》應該從哪裡入手?
5、無人機時代,讓東、西方傳統文化的無奈不再無奈
6、為何是隱惡,而不是除惡?《中庸》裡的領導力、洞察力的秘訣!
7、用想像力獲得人生成功,跟著愛因斯坦學會《中庸》
8、熬過這一段「在黑夜中的攀巖」,人生從此不再黑暗!
傾聽生命的旋律、感應命運的節奏——《中庸之道》的本質
打開智慧之門:儒、釋、道、耶、藝『真正入門』的鑰匙
11、真正讓父母感到安心,讓親戚安靜的,是你成熟、穩重的態度與言行舉止| 孔子說的「君子、小人」究竟是什麼意思?
12、身體,是我們的學生;打坐,是給身體上課|體悟孔子「南方、北方之強」
13、學會真正儒、釋、道的捷徑——『打坐』
14、上帝負責創造世界,中國人負責世界的正確打開方式
15、孔子怕什麼?孔子為什麼總是那麼循規蹈矩、謹小慎微?清明話生死
16、「做事的狀態」比「怎麼做事」更重要!|孔子的驕傲被誤讀成了謙虛
17、「道」究竟是什麼?孔子「人不可以為道」才能讓人重新獲得競爭優勢!
18、孔子告訴我們,如何走入人生的高分通道
19、還原「君子之道,闢如行遠必自邇,闢如登高必自卑」的真正內涵!|在這個急吼吼的世界裡,定力,才是真正的智力!
20、人為啥會怕鬼?又為啥要拜神?
21、人生不想栽跟頭、就得學會「栽」:人生成功的攻略
22、未來中國人立足世界,就在一個「孝」字|用「思維結構圖」、「便籤思考法」解讀孔子的「孝」
23、現代人都能學會「內思」的路徑:淡化欲神反應,強化識神思維,最終用元神「看」
解讀 《論語》 相關連結:
你可知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真正含義?
孔子三十而立的「立」,真正站進了「命運高分通道」的門內
當個「不惑」的明君|學會感知、守護、信賴自己的元神意識
「人往高處走」的最佳策略:君子固窮。別怕!這話真不是讓人守窮的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被誤讀兩千多年|從「關係」思考方式入手,學會「內思」
人為什麼會極端?|人與完美世界,只隔著一個「內思」|「學而不思」真會搞死人的!
找回「中國人失落數千年」的生命狀態
「學而時習之……」蘊含著,人類文明進一步發展的鑰匙
《文明的足跡》相關連結
1、 告別哲學——當人類文明步入重疊結構世界,哲學將完成歷史使命
近階段系列文章連結:
孔子收學費嗎?
中華傳統文化的「禮」,是為人類文明保存的火種!
佛祖「戒、定、慧」VS 孔子「禮、定、智」:孔子的學生為什麼多是「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