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圖(星盤)上的宮位,也叫後天宮,在預測佔星學裡,它們司掌著家庭、婚戀、子女、父母、事業、財富、疾厄等人生領域;但在心理佔星學裡,它們的司掌面向就會依心理研究領域進行劃分。
雖然現代心理學誕生於19世紀末期,但心理涉及的種種概念如人格、情緒、性格、氣質、能力(智力)等,早在希臘化時期就已經被本命佔星學所吸納。
我會陸續用12篇文章總結一下12個宮位在心理領域的司掌面向。
本文先聊聊第1宮吧。
01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評估,第1宮是星圖上極其重要的心理宮位。
這種重要性來自於上升系列即上升星座+上升主星相+上升點星相——這些星相預示著盤主如何面對人生目標和現實成就。
>>>我拿上升處女來舉個例子。
上升處女的盤主喜歡細緻地安排人生,按自己規劃好的秩序去推進自己的各種人生計劃,譬如到了明年6月份必須要拿到會計師的資格證書,或者是兒子在3年後的中考中必須要進入A和B這兩所學校中的一所…
上升處女的盤主有一種獨特的精明,他們的計劃大多有時間和步驟,以確保人生的各個時段都「有用」和「能達到成果」。
上升處女對人生的態度是審慎且嚴謹的,這也表現在當他們面臨社會角色變化時採取的精細考量上。譬如,某位上升處女的盤主在上司換人前,就會開始認真思考新上司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哪些方面的改變,這些改變是否會打破該盤主一直以來習慣的(規定)秩序,即是否會對自己職場角色和業務內容產生破壞性的影響…一旦這種破壞性的影響成真,那麼,盤主並不會立刻想著去適應新的環境,而是會先渴望回到之前的、自己規劃好的秩序裡去。
02
第1宮的原生能量來自白羊座,這是個司掌著行動的星座。因此,第1宮的重要性還在於——它是一個評估心理驅動力和盤主行動力的宮位。我們可以通過上升系列和第1宮內的落星及其他相關星相來推進這種評估。
>>>譬如,當太陽、火星、金星落入第1宮時,盤主的心理驅動力偏向以現實目標和現實成就為主,主觀能動性和主動性都非常強。可當海王星落入第1宮時,盤主的心理驅動力以自己的感受為主,主觀性強,可主觀能動性卻會拖後腿,盤主在行動遇阻後很容易出現驅動力退行,被無力感和無奈的情緒所困擾,日趨被動。
03
我需要額外地強調一下,第1宮的上升系列是觀察自我的重要星群。
雖然不同的心理學派對自我這個概念有不同的解釋,但弗洛伊德的解釋更適合此時提到的自我。
>>>弗洛伊德的經典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構成。
本我的成分是人類的原始衝動和本能欲望;本我一旦產生了需求,就會尋求立即滿足,完全不考慮現實情況是否允許。顯然,本我奉行的是「快樂」原則。
然而,本我的各種需求往往都會受到現實條件的幹擾甚至是阻撓,說白了,就是本我的需求常常無法被立刻滿足。於是,本我就分化出了自我,由自我負責處理現實的限制並學習如何在現實中讓本我的需求獲得滿足。可見,自我奉行的是「現實」原則和「可行性」原則。
至於超我,其功能有兩個,一是阻止本我過於衝動,尤其是那些具有性和攻擊本能的衝動;二是監督自我的工作。超我對自我的監督由理想和良心來實現——理想的標準是「為善",規定了自我該做什麼;良心的標準是「止惡",規定了自我不該做什麼。所以,超我受到「社會道德"和「社會責任"的支配。
——好吧,我的意思是:上升系列的星群就司掌著同時接受本我和超我施壓的這個自我。上升星群對自我的描述豐富且複雜。我們可以從中看出:
1...每個人的自我對本我和超我的親和度各不相同。有些盤主的自我更親近本我欲望,有些盤主的自我則更遵從超我理想。但,我們得承認:這些自我都是獨特的,譬如上升雙魚界定的自我跟上升摩羯界定的自我就有著極大的差異。
2...每個人的自我不得不在本我欲望與超我理想的壓力夾縫裡謀生存、求發展。所以,自我並非一成不變,而且,不同的自我都會運作出不同的心理防禦機制。
原創:沈靈星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