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社科論壇|山東城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模式研討會召開

2020-12-14 齊魯晚報網

12月12日,由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社會科學院、大眾報業集團、山東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承辦的山東社科論壇——山東城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模式研討會在濟南舉行。論壇採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劉致福出席論壇並講話,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副校(院)長魯慶波作了致辭,山東社會科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楊金衛,大眾報業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編輯鄭立波,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張偉紅,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副校(院)長司強參加論壇。張偉紅、楊金衛、司強分別主持開幕式、主旨報告、主題發言,司強作了總結講話。

劉致福在講話中指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既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城鄉治理體系建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黨建引領城鄉治理一體化推進,深入推進城鄉治理轉型,大力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空間結構,加快推動城鄉治理重心下移,努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推進基層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持續推進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信息化支撐,推動城鄉治理體系取得了明顯成效,形成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經驗模式。城鄉治理體系是市域縣域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和「郡縣治天下安」的戰略地位,事關頂層設計落地落實,事關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事關長治久安。廣大社科工作者要認真學習研究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系統論述,旗幟鮮明唱響「制度頌」,在深入闡釋「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等重大問題」上實現新作為;要深入研究我省城鄉治理模式的基本狀況、發展潛力等,結合區域協調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等重點工作,聚焦城鄉社會治理模式完善、提升基層組織治理領導能力、提升社會群體治理協同能力、推進自治法治德治有機統一等重要問題,努力在研究推進山東城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模式創新上取得新成效;要結合新冠疫情突發的新特點新趨勢,深入研究提升組織力、提高戰鬥力、增強免疫力的新思路新舉措,探索具有山東特色的現代化治理新路徑;要在宣傳普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措施成效上下功夫,切實解讀好黨和國家的制度要求,及時把政策利好傳播到尋常百姓家,引導全社會形成合力共建、共創未來的良好局面,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魯慶波在致辭中指出,舉辦這次研討會是全省社科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擔當之為,也是服務山東「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務實之舉。山東在城鄉基層社會治理方面進行了大量具有探索性、創造性的工作,積累了很多先進典型和經驗做法,山東生動而鮮活的實踐,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的典型意義與樣本意義。結合山東實際,及時對各種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進行總結和提煉,不斷推進位度創新和城鄉治理能力建設,是社科人義不容辭的責任。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狠抓科學研究和智庫建設,策劃和推出了一批高質量研究成果,為省委省政府提供了重要決策參考。在工作中主打「合作牌」,加強與名校大院大所和著名學者聯繫溝通,合作成立研究機構、調研基地,合作開展課題研究、舉辦高端論壇,各項合作成果豐碩、成效明顯。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張翼以《十四五規劃與中國未來的現代化趨勢》為題作了主旨報告。報告對什麼是現代化、十九屆五中全會聚焦現代化、未來15年現代化的主要趨勢、城鎮化與從業人員結構的變化、教育擴張、社會階層結構的快速轉型、人口老齡化趨勢、共同富裕與收入差距縮小趨勢、科技是第二階段現代化實現的重要變量等問題做了深入闡發,提出了現代化可分為以工業化和智能化、數位化、網絡化為顯著特徵的兩個階段,現代化是惠及14億人口、和平發展、共同富裕、四個全面建設、兩個文明一起抓的現代化,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決定著其他方面的現代化等觀點。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二級教授、傑出學者特聘教授何豔玲以《社會治理創新重新定義治理》為題作了主旨報告。報告從國家目標驅動下的治理任務設計、治理任務變遷中的政治與社會關係調整、社會治理創新中的治理新特質三個方面,分析了市場化、城市化、全球化、網際網路化對社會治理的深刻影響,闡釋了改革進程的三個階段性劃分,總結了市場經濟、和諧社會、政黨建設與社會治理的關係及其發展歷程,指出了社會治理創新中十個方面的治理新特質,認為秩序、分權、體制是影響服務、分工、技術的關鍵因素。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社教研部社會制度比較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向春玲認為,創新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員管理機制,創新黨聯繫群眾、服務群眾機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從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願望和維護好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出發,圍繞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社會治理任務,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佃利認為,在從城鄉二元對立到融合發展的背景下,破解社會治理難題應堅持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理念。在城鄉關係演進過程中,城鄉物質空間不斷被打破重建,社會關係也因此再生產,應從空間視角出發重新審視共同體的建構路徑。城鄉融合發展中的共同體建設要把握市域、鎮街、社區三個層面的治理共同體,強化實踐功能、理論功能、戰略功能,解決城鄉流動難題、多元參與難題、社會聯結難題,注意管理效應、自治效應、規模效應,探求治理與空間互塑的共同體可持續發展路徑。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專職研究員賀東航認為,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建立的農村治理體系對於深化理解「黨的全面領導」下的農村治理邏輯變化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啟示,也可以提供一系列可供操作的實踐原則。當前,推進黨和國家監察體制建設,其中之一就是將村級權力主體納入黨和國家監察體系之中,以實現對村級責任主體監督的全覆蓋。

山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增福認為,提升城鄉治理能力與水平需要運用系統思維。系統觀念是馬克思主義重要的思維方式和科學的方法論。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需要系統觀念的方法論原則。在提升城鄉治理能力和建構治理體系現代化進程中,應該從系統觀念與系統思維出發,在學理上加強研究,在實踐中推進。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辦公室副主任黃相懷認為,基層治理的關鍵就是加強黨的領導;必須處理好黨的領導與基層群眾自治之間的關係,堅持和加強黨對城鄉基層工作的領導;全面提高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把基層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廓清農村基層政治生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淨化基層政治生態。

山東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張紅鳳認為,應該從產業提升、城市群發展、生態保護、大循環雙循環相結合等多點並舉,協同推進山東高質量發展;緊抓全球產業鏈重構新機遇,推動山東產業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著力優化黃河流域空間組織格局;以「生態保護」為引領,實施「水、土地、資本、產業」四點突破;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本次論壇共收到來自全國高校、黨校(行政學院)、科研院所和實際工作部門的專家學者投稿280餘篇,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社會科學院等部門單位的130多名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與會研討,本次論壇還面向全省黨校系統進行連線直播。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山東城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模式研討會召開
    12月12日,由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社會科學院、大眾報業集團、山東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承辦的山東社科論壇——山東城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模式研討會在濟南舉行。  論壇採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
  • 「山東社科論壇——精緻城市建設研討會」在威海召開
    12月12日—13日,以"精緻 幸福 現代化" 為主題的「山東社科論壇——精緻城市建設研討會」在威海召開。研討會由山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大眾報業集團(大眾日報社)、中共威海市委宣傳部主辦,威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大眾日報融媒傳播有限公司承辦。
  • 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黃波 楊安 趙菡摘要:黨的十九大提出構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其重心和難點均在基層。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也是平安中國建設的重中之重。
  • 中國城鄉社區治理經驗學術研討會在紹興召開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11日電12月9日至10日,「中國城鄉社區治理經驗學術研討會」在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召開。此次研討會由民政部研究基地東北大學城鄉社區建設研究院主辦,紹興市越城區委區政府承辦。會議旨在總結各地基層治理創新經驗,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言獻策。紹興市越城區區委常委、組織部長應堯剛與東北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楊明同志分别致開幕辭。
  • 論壇丨從兩個圖譜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核心提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在黨的歷史上首次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大會的鮮明主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僅使中國模式的制度圖譜日趨系統,而且使中國現代化的路徑圖譜愈加完整。綜觀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制度圖譜的結構,其特點清晰可見:借用恩格斯的「合力論」,可以把13項制度視為創造歷史的互相交錯的力量。
  • 講座預告|姜曉萍:城鄉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
    講座主題:城鄉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途經時間:11月25日上午10:00--12:00主講人:姜曉萍教授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書記,四川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長,城鄉基層社會治理研究院院長。
  • 第六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高峰論壇舉行
    第六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高峰論壇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 本網記者明海英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明海英 通訊員張夢杜志章)5月11日,由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國家治理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主辦,由國際信息研究學會中國分會、《中國社會科學》編輯部、《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部協辦的第六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高峰論壇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
  • 第二屆「新時代文化創新論壇」順利召開
    為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全會提出的「十四五」期間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以及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推動新時代文化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呼應文化高質量發展需求,建構中國文化產業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與話語體系,第二屆「新時代文化創新論壇」於11月28日以網絡視頻會議形式成功召開
  • 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歷史方位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從黨的十九大確立的戰略目標和重大任務出發,重點在「堅持和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對教育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明確了提高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總體方向和任務重點,具有前瞻性、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意義
  • 六大體系推進海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本網訊 1月8日,記者從在福建廈門召開的2018年全國海事工作會議上獲悉,邁進新時代,海事系統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通過構建從嚴管黨治黨、安全治理、公共服務、依法行政、支撐保障和國際合作六大體系,全面推進海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安全可靠、綠色高效、高度智能、開放融合、世界領先、人民滿意,有效支撐交通強國建設
  • 從兩個圖譜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具體化和升級版,是推進新時代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定星盤、指南針、行動令和願景圖,是中國之治宏觀頂層設計的歷史豐碑。
  • 南寧市城管執法局: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精神,推動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住建部自2016年11月起,集中開展全國城管執法隊伍「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專項行動。
  • 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防控風險社會
    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防控風險社會 2020年05月12日 15:4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魯傑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京e論壇暨《法律適用》「京e杯」徵文頒獎
    劉貴祥專委出席「網絡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京e論壇暨《法律適用》「京e杯」徵文頒獎
  • 高小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研究員高小平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  【編者按】:11月14日10時,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研究員高小平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加強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為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當代中國正在形成的新話語體系
    中國理應而且能夠提出超越西方又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建構既具中國特色又具世界普遍性的話語體系。國家治理的提出,吹響了「源於中國而屬於世界」的當代政治文明話語體系建設的號角。我們在傳統「四個現代化」基礎上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表明中國正在形成自己的話語體系。
  • 於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為智庫發展提供了舞臺
    原標題:於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第一,國家治理體系、能力的現代化,為智庫發展提供了舞臺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我們黨首次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概念。「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概念是全面有效協調社會關係的概念,涉及到如何進行更好的權力配置、提高政府自身的執政水平。
  • 推進國家公共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國家公共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又進一步提出統籌發展與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 陳宏:弘揚抗疫精神 釋放改革效能 實現醫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積極推進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11月20-21日,由人民日報社、清華大學指導,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等聯合主辦的「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第七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年會暨2020應急管理峰會」在北京人民日報社開幕。
  • 《法律適用》「京e杯」網絡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點擊上方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獲取更多精彩內容~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不斷推進網際網路司法進程,明確網絡空間交易規則、行為規範和權利邊界,完善網際網路司法裁判規則體系,有效發揮依法治網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