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爾維爾顯然是一個偉大的作家|博爾赫斯

2021-02-08 博爾赫斯


《最後的對話Ⅰ》,2018
En Dialogo I

博爾赫斯×費拉裡 著 陳東飈 譯
新經典文化|新星出版社


梅爾維爾顯然是一個偉大的作家

《康拉德,梅爾維爾與海》節選

Conrad, Melville y el mar




費拉裡:在詞源裡有一種明暗對比。


博爾赫斯:確實是,明暗對比,極好的觀點。


呃,我是在很久以前——大致是在我發現《神曲》的時候——發現那另一本偉大的書:《白鯨》的。


其實,我相信這本書在出版後有一段時間是不為人知的。我有一套版本很老的——並且極好的——《大英百科全書》——1912年——第十一版;其中有一段,不是很長,是講赫爾曼·梅爾維爾的,這一段把他描述成了旅行小說的作者。並且,在其他小說中間,在涉及他的航行的小說中間,就有《白鯨》,但並沒有與別的區別開來;它跟其他的一起列在一個書目裡面——並未指出《白鯨》遠不止是旅行的故事,而更是一本有關大海的書。



Moby Dick
The Lakeside Press,1930


這是一本涉及,不妨說,某種根本事物的書。有人說,那其實是一場對抗惡的戰鬥,但卻是以一種錯誤的方式展開的——或許是亞哈船長的方式。但奇怪的是他將這種瘋狂強加到了全體船員頭上,捕鯨船上的所有人頭上。


而赫爾曼·梅爾維爾就當過捕鯨人——對那種生活有親身的了解,而且非常非常深——。儘管他來自一個New England(新英格蘭)的大家族,卻當過捕鯨人。他在很多故事裡說起過,例如,智利,說起過智利周邊的島嶼;總之,他了解大海。


我想要再發表一個有關《白鯨》的觀點,我不知道是否已有人指出過,儘管,毫無疑問,所有的話都有人講過了。就是結尾——《白鯨》的最後一頁——重現了,不過是以一種更羅嗦的方式,但丁的「地獄」中那個著名詩章的結尾,在其中提到了尤利西斯。因為在那裡,在最後一節,但丁說大海將他們蓋沒了。而《白鯨》的最後一行,用不同的詞語,說出了完全同樣的意思。


呃,我不知道赫爾曼·梅爾維爾是否銘記著尤利西斯軼事中的那一行;就是說,那艘沉沒的船,那片蓋沒了船的大海——這就寫在《白鯨》的最後一頁,也在「地獄」那一詩章裡,講述尤利西斯軼事的最後一節(我不記得行數了),對我來說,那是《神曲》裡最難忘的部分——。儘管在《神曲》裡又有什麼不是難忘的?


全部都是,但如果我必須選擇一個詩章——沒有任何理由這樣做——我大概會選擇尤利西斯的軼事,它給我的感動或許勝過了保羅和弗朗西斯卡1的軼事……因為在但丁的尤利西斯的命運裡有某種神秘的東西:當然,他置身於陰謀家、騙子相應的那一圈,因為特洛伊木馬的詭計。但可以感覺到這並非真正的原因。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見於《但丁九篇》一書——我在文中說但丁必定感覺到了,他所做的或許是某種禁止人類去做的事,只因他為了文學的目的,必須預見神意在最後審判中作出的判決。


《但丁九篇》Nueve Ensayos Dantescos

貝雅特裡齊最後的微笑 博爾赫斯手稿,1948


他本人,在《神曲》的某一處,說無人能預知上帝的決定。然而,他卻在自己的書中做到了,判決某些人進地獄,某些人進煉獄;又讓另一些人升上天堂。他可能想過,那時候,他所作的事,呃,並非一種褻瀆,但歸根結底,由一個人類來作出這些判決完全是不合法的。因此他在寫下這本書的時候,或許已經觸犯了某種禁忌。正如尤利西斯想要探索北半球,想要在別的星辰指引之下航行一樣,他也是在做某種犯禁之事;並因此而遭受懲罰。因為倘非如此,就不知道他為什麼被懲罰了。


也就是說,我猜想自覺不自覺地,在尤利西斯與但丁之間有一種連繫,一種關聯。而我是經由梅爾維爾領悟到這一切的,他毫無疑問知道但丁,因為朗費羅,在漫長的美國內戰——十九世紀最大的戰爭——期間將但丁的《神曲》譯成了英語。


The Divine Comedy
Houghton Mifflin ,1906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英譯


我是最先讀到朗費羅的譯本,之後,最終,才敢於閱讀義大利語版的……我原來的想法極其錯誤,認為義大利語和西班牙是極其不同的。是的,口語的確不同;但閱讀卻並非如此。此外,應該以必要的慢速來閱讀這本書,而《神曲》的各個版本都十分出色。因此,如果不理解一行詩句的話也可參閱注釋。


在最好的版本裡,可以說,都是一行一注,兩者都無法理解是非常少見的(兩人都笑了)。呃,天吶,我們已經稍稍偏離梅爾維爾了,但梅爾維爾顯然是一個偉大的作家,尤其是他的《白鯨》,還有他的故事也一樣。


幾年前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出版了一本最佳故事的書。當然,書名起得很商業。遴選者——每一篇故事——是四位阿根廷作家。曼努埃爾·穆希卡·拉伊內斯2,埃爾內斯託·薩巴託3,我相信是胡利奧·科塔薩爾,還有我進行了此項合作。


薩巴託選了梅爾維爾的故事「巴特比」4;我選的是霍桑的故事「韋克菲爾德」6。然後有人選了,我相信,坡的一篇故事。也就是說,有三位北美作家。而穆希卡·拉伊內斯選了一篇日本或中國的故事,我不記得了。它們發表在一個單行本裡,其中登載了我們的肖像,我們選擇這個故事所包含的理由;這本書,總之,取得了相當的成功,呈現了四篇絕妙的故事。

費拉裡:當然,一個極好的主意。


博爾赫斯:是的,一個出版方面的好主意,是的。



1、Paolo Malatesta(約1246-1285)為義大利裡米尼(Rimini)城主馬拉泰斯塔(Malatesta da Verucchio)的第三子;Francesca da Ravenna(1255-1285)是拉文納(Ravenna)城主奎多(Guido da Polenta)的女兒,被嫁予馬拉泰斯塔的長子喬瓦尼(Giovanni Malatesta,?-1304)。兩人因私通而被喬瓦尼殺死。
2、Manuel Mujica Lainez(1910-1984),阿根廷小說家,散文家,藝術批評家。
3、Ernesto Sábato(1911-2011),阿根廷作家,畫家,物理學家。
4、梅爾維爾:《代書人巴特爾比:一則華爾街故事》(Bartleby, the Scrivener: A Story of Wall Street)。



我猜想自覺不自覺地,在尤利西斯與但丁之間有一種連繫,一種關聯。而我是經由梅爾維爾領悟到這一切的,他毫無疑問知道但丁,因為朗費羅,在漫長的美國內戰——十九世紀最大的戰爭——期間將但丁的《神曲》譯成了英語。




——博爾赫斯|陳東飈 譯

— Reading and Rereading —


🦑


陳東飈 翻譯及其他



題圖:博爾赫斯和薩瓦託
1975/2/13 No 499 Gente雜誌



關於博爾赫斯的一切

歡迎關注、投稿

borges824博爾赫斯找到我們

閱讀原文看🐳《白鯨》是一本十分原創的書|博爾赫斯

相關焦點

  • 著名美國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
    著名的美國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寫了「白鯨記」和其他幾部海上冒險小說,然後在他的文學生涯後期轉向詩歌。赫爾曼·梅爾維爾在1819年出生於紐約市。他於1839年開始在幾艘船上擔任船員,他的經歷催生了他早期成功的小說《泰比》(1846)和《奧莫》(1847)的問世。
  • 博爾赫斯是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嗎?
    博爾赫斯對迷宮、鏡子、象棋遊戲和偵探小說的運用創造了一幅複雜的知識景觀,然而他的語言很清晰,帶有諷刺的意味。 他用簡單的語言呈現了最奇妙的場景,引誘我們進入他看似無限的想像力的岔路。 網絡作家威廉·吉普森描述了首次閱讀博爾赫斯的《特隆,烏克巴爾,奧比斯·特蒂烏斯》時的感受,這本書圍繞著一個似乎不存在的國家的段落。
  • 西川談博爾赫斯等拉美作家:陽光又邪門……
    7月27日,展覽舉辦第三場學術講座「南美之南:三個詩人的故事」,詩人西川通過三位當代拉美詩人——阿根廷的博爾赫斯、胡安·赫爾曼以及智利的波拉尼奧的詩歌寫作,為聽眾構建出一個鮮活生動、富有歷史感的「南美之南」藝術文學場景。
  • 谷歌Doodle紀念作家博爾赫斯誕辰112周年
    【PConline 資訊】8月24日消息,今日Google再度更新了首頁的Doodle圖片,以紀念阿根廷作家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誕辰112周年。Google的幾個字母與Doodle的圖案融為一體,就連拄杖遠望的博爾赫斯都演化為了Google字母中的一員。
  • 梅爾維爾的失敗與成功
    梅爾維爾誕辰 今天是美國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赫爾曼·梅爾維爾201歲誕辰。 1819年的今天,梅爾維爾出生在美國紐約曼哈頓一個幸福的中產家庭。
  • 文藝青年必讀博爾赫斯
    這當然就是文學的魅力所在,傑出的作家就像一隻鳥,能夠在文學史的天空永遠翱翔,並在地面投下它飛翔的身影。在不同的場合,我仍然能夠聽到人們在談論博爾赫斯。我不止一次聽到一個說法:不讀博爾赫斯的人,甚至沒有資格充當文學青年。人們常常把馬爾克斯和博爾赫斯放到一起來談。奇怪的是,這兩個同時代的拉美作家似乎從不談論對方。除了都在使用西班牙語寫作之外,你甚至很難找到他們的共同之處。
  • Google Doodle:赫爾曼·梅爾維爾《白鯨記》出版 161 周年
    《白鯨記》這部小說日後被認為是美國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在第一年竟然只賣出5本,這部史詩之作在當時非但沒有引起轟動,並惹來許多的非議,使他十分失望。
  • 外國文學史上的今天 | 梅爾維爾的失敗與成功
    梅爾維爾誕辰今天是美國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赫爾曼·梅爾維爾201歲誕辰。1819年的今天,梅爾維爾出生在美國紐約曼哈頓一個幸福的中產家庭。父親是個商人,從事進口貿易;母親是美國獨立戰爭中的一位英雄甘斯沃特將軍的女兒,見多識廣,喜歡給他講故事。但在他十一歲那年,父親經商遭受失敗。兩年後,梅爾維爾永遠地失去了父親,家道從此中落。
  • 布魯姆《短篇小說家與作品》,談論三十九位西方作家
    他的這部文論集《短篇小說家與作品》,共談論了三十九位西方作家及其短篇小說。從時間來看,這些作家均屬於十九和二十這兩個世紀;從地域來看,則是以英美為主,另外還有俄國、法國、德國、義大利以及拉美地區的。事實上,當中不少作家並非以短篇小說而知名,包括喬伊斯。從這些散亂的文章(類似讀書筆記)中,不難發現,布魯姆有兩個觀點是念念不忘地貫穿全書提及的。
  • 赫爾曼•梅爾維爾 | 沒有亞哈式的偏熱症,或許就沒有《白鯨》這部巨著
    梅爾維爾在書中多次論述「人類的偉大不過是疾病而已。瘋狂也包含著野心和欲望。」一場驚心動魄的殊死搏殺之後,亞哈船長以及他的船員們和兇猛聰明的白鯨莫比•迪克雙方同歸於盡了,亞哈的瘋狂更多的是一種暴力復仇的權力欲望在驅使。在命運的終點,老亞哈的退縮是不是真正的清醒已經不再重要,他已無路可退。
  • 梅爾維爾精華名句14個,讓你5分鐘讀懂名著《白鯨》!
    ——赫爾曼·梅爾維爾一,關於作家梅爾維爾是19世紀美國最偉大的小說家、散文家和詩人之一,與納撒尼爾·霍桑齊名,梅爾維爾生前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在20世紀二十年代聲名鵲起,被普遍認為是美國文學的巔峰人物之一。
  • 與博爾赫斯重逢 慢讀年度好書之《博爾赫斯全集》
    正是因為《作家們的作家:豪·路·博爾赫斯談創作》這本書,博爾赫斯在中國有了「作家們的作家」這樣的稱號。 「博爾赫斯遺孀考慮的不是獲利,而是讓中國讀者認識和了解這樣一個作家。阿根廷有一個『博爾赫斯文學獎』,短篇小說一等獎就是5萬美元。」  林一安擔任了這次全集的主編工作,王永年則承擔了主要翻譯工作,林一安本人則翻譯了《序言集以及序言之序言》,並對其他全部內容進行了編輯和校訂。「這一套譯本當時在國內受到很大重視,這一版在我看來是及格了的。」
  • 博爾赫斯最後的聲音:他晚年也關注著美國
    浙江24小時客戶端-錢江晚報通訊員 博爾赫斯與費拉裡「一個作家最糟糕的下場就是成為經典。到這個地步,他就死了。」《最後的對話》是拉美文壇泰鬥博爾赫斯生前最後的、也是最大規模的對談錄,對話者是同為拉美文學名家的費拉裡。
  • 赫爾曼·梅爾維爾:美國文學的巔峰人物
    赫爾曼·梅爾維爾(1819-1891),十九世紀美國最偉大的小說家、散文家和詩人之一,象徵主義文學大師、哲學家和詩人。梅爾維爾以極其敏銳的目光關注著自己生活的時代及其社會變遷,他一生潦倒不得意,作品在當時大多也不受歡迎。
  • 外媒盤點:被諾獎遺忘的偉大作家們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0月8日報導,從1901年瑞典學院開始負責評選工作以來,很多作家獲得獎項當屬實至名歸,但也有很多偉大的作家被遺忘。1.村上春樹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一直在等待他的諾貝爾文學獎。
  • 外媒盤點:被諾獎遺忘的偉大作家們
    參考消息網10月12日報導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0月8日報導,從1901年瑞典學院開始負責評選工作以來,很多作家獲得獎項當屬實至名歸,但也有很多偉大的作家被遺忘。1.村上春樹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一直在等待他的諾貝爾文學獎。雖然他贏得了無數讀者的真心,但卻無法獲得瑞典學院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的認可。或許有人認為村上春樹多年陪跑諾獎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笑話。但對大多數人而言,村上春樹就像一位值得尊敬的馬拉松選手。雖然長跑的過程充滿艱辛,但有恆心的選手必將抵達終點。
  • 博爾赫斯與春秋筆法
    博爾赫斯   博爾赫斯的小說文本可能是最晦澀難解的。如果說殘雪的小說是夢幻寫作或自動寫作,博爾赫斯則穿梭往返於夢幻與現實之間,創造了一個打通哲學與文學、歷史與現實、生命與死亡的神秘世界。他堪稱最典型的書齋作家或學者作家,很幸運地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一生都埋首書中,沉迷思考。瀏覽七卷本的他的全集,我驚奇地發現,他對經典作家的閱讀,不僅量大面寬,還獨具隻眼,寫下了他的閱讀隨筆或評論。而且,與他的實驗小說的艱深相映成趣的是,文學批評的文字平易從容,表述精準、簡約,顯示出如秋夜星空般的清朗寧靜和深邃,冬日暖陽一般的寬容氣度。
  •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博爾赫斯
    兒玉講,晚年博爾赫斯雙目失明,行動依靠一把拐杖,而這把拐杖就是從唐人街買的。博爾赫斯曾經告訴夫人,希望死之前去摸一摸長城的磚。後來浙江文藝出版社邀請兒玉來中國,專程帶她到長城觀光,間接滿足了這個願望。博爾赫斯為什麼偉大1999年趙德明出訪阿根廷,專程去拜訪博爾赫斯長期的合作者——作家比奧伊·卡薩雷斯。
  • 博爾赫斯的中國想像
    邰科祥在西方現代作家中與中國文化有緣的人不在少數,但是從熱愛和痴迷的程度上來說恐怕沒有一個人可以與阿根廷的博爾赫斯相比。就像我們對遙遠的拉丁美洲滿懷著好奇一樣,博爾赫斯對中國也滿懷著幻想。他在中國作家的作品中或介紹中國的文字中看到的都是阿根廷所沒有的東西。他在給《聊齋志異》寫的序中,這樣寫道:「這是夢幻的王國,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夢魘的畫廊和迷宮。
  • 【梅爾維爾誕辰200年】6個我們今天仍要讀《白鯨》的理由
    一幅刻畫抹香鯨被捕鯨者捕殺的木刻畫,1870年 圖片來源:Bildagentur-online/Universal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赫爾曼·梅爾維爾寫下了英語小說史上最偉大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