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魚類翹嘴紅鮊規模化人工繁殖技術

2020-12-12 吉山花瑤

特色魚類翹嘴紅鮊規模化人工繁殖技術

杜淑玫[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

翹嘴紅鮊(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俗稱白魚、翹白等,隸屬鯉科,鯿鮊亞科,紅鮊屬,是贛江和鄱陽湖水系大型優質經濟魚類和主要漁獲物之一。翹嘴紅鮊肉嫩而味美,深受消費者喜食,市場價長期居高不下,南昌地區個體質量 500~750 g 的商品鮊魚批發價高達 24~28 元/kg,在以草魚為代表的常規魚類市價低迷的情況下,翹嘴紅鮊的人工養殖效益凸顯。尤其是翹嘴紅鮊馴食成功後可集中搶食膨化飼料,對人工飼料的轉化利用率高,適合高密度集約化飼養,且生長快,群體產量高,抗病力強,易起捕和垂釣,近十年來在江西環鄱陽湖地區養殖規模逐年擴大。但因翹嘴紅鮊人工繁殖季節在 6—7月,水花下塘後的苗種培育期只有 120 d 左右,當年育成的冬片魚種規格普遍偏小,一般只有 12~15 cm(100~120 尾/kg),導致當年食用魚養殖很難達到尾體質量 500 g 以上的上市規格,大多介於 250~400 g,商品率不到 30%。而國內商品鮊魚銷售市場的狀況是,個體規格越大,售價越高,個體質量 2 000 g以上的甚至高達 50 元/kg,直接導致繁苗場小規格冬片魚種銷路不暢,而大規格魚種供不應求。南昌市農科院翹嘴紅鮊繁養殖研究技術團隊 2007 年成功實現翹嘴紅鮊規模化人工繁殖後,一直在研究和示範推廣翹嘴紅鮊高產高效養殖配套技術,其中大規格魚種規模化培育就是重點推廣的關鍵技術之一。

十餘年來在南昌縣向塘水產良種基地和德安縣牛角灣魚種場,相繼建成了省級鄱陽湖翹嘴紅鮊良種繁殖場,形成連片培育池面積超過 500×667 m 2 ,年產尾均重 50~100 g 的大規格魚種 150 000 kg,總數量約 250 萬尾的生產規模。現將相關配套技術和近3 年的產量、效益情況報告如下。

1 培育池條件

翹嘴紅鮊性情暴躁,善跳躍衝撞,易受傷致死,故冬片魚種的捕撈、運輸操作比草魚等常規品種要求更嚴格細緻,一是單批次捕撈銷售量不大,一般不超過 2 000 kg,這就要求單個培育池面積宜大不宜小;二是不可用魚簍幹法稱重和運輸,必須用魚桶帶水過稱上車,甚至短距離都要充氧運輸,這就要求大規格魚種培育池鄰近原魚苗池,最好集中連片,靠近公路,便於分塘、運輸和日常管理。大規格魚種培育池面積 3×667~6×667 m 2 ,水深1.5~2.0 m 為宜,淤泥厚度低於 10 cm。要求進排水方便,水質清新無汙染,透明度 30~40 cm,配備 1.5 kW的葉輪式或水車式增氧機 1~2 臺,自動投餌機 1~2臺,連片魚池還需配備應急發電機。冬季苗种放養前15 d,排乾池水,曝曬池底,清除雜草和過多淤泥,按每 667 m 2 用生石灰 75~100 kg 清塘消毒,有效殺滅敵害生物和底泥中的蟲卵、病菌。魚苗下塘前 5~7 d,酌情施用腐熟發酵的有機肥培育天然餌料。

2 苗种放養

2.1 苗種來源

投放的翹嘴紅鮊苗種來源於採用鄱陽湖水系野生親本繁育的子一代(F 1 )。一是夏花拉網分塘後留存在原塘繼續飼養的小規格苗種;二是 7 月專門進行晚期人工繁殖的水花,經專塘高密度培育的小規格魚苗。

2.2 放養時間

最好在春節前後,水溫 5 ℃左右的晴天分塘放養。用夏花網慢慢拉網,進入無結節尼龍網箱中推水隔斷。迅速將體色鮮豔,體質健壯,逆水和應激能力強的苗種帶水過數(過稱)下塘,剩下體色發白,體質瘦弱,逆水和應激能力差的苗種則淘汰。同一口培育池放養的苗種必須規格整齊,原則上體長相差不超過 1.0 cm,否則生長差異太大會導致自相殘殺和成活率降低。培育池距離原塘較近的,用魚桶帶水運至池塘放養,距離較遠的必須充氧運至培育池,水溫差不超過 2 ℃,確保魚苗安全下塘。

2.3 放養密度

冬季放養的小規格苗種,全長一般為 4~5 cm、6~7 cm 和 8~10 cm,按照培育池條件和預期的養成規格,可以採取不同的放養密度,一般每 667 m 2 放養 12 000~15 000 尾。經過 1 周年精心培育,可分別育成全長 16~18 cm(20~24 尾/kg)、18~20 cm(14~20尾/kg)和 20~22 cm(10~14 尾/kg)。苗種下塘前用20 mg/L 的高錳酸鉀或 3%~5%的食鹽水藥浴消毒8~10 min。為改善水質和控制水草生長,可適量搭配放養尾重 250 g 左右的鰱鱅魚和草魚,總放養量為 50~60 尾/667 m 2 。

3 飼料投餵

翹嘴紅鮊較貪食,最適宜的攝食和生長水溫為25~28 ℃。堅持「四定」投飼原則,根據天氣和水溫變化,魚種吃食和生長情況合理調整,做到少量多餐,科學投喂,確保苗種培育各階段正常攝食生長,提高魚種豐滿度和成活率。苗种放養初期保持 0.8~1.0 m 的水位,利於水溫升高和天然餌料繁殖。3 月份水溫升高到 15 ℃即開始人工馴食,定時手工拋投粉狀配合飼料,經 3~5 d 養成集中到水面搶食的習慣。粉狀配合飼料可用魚種破碎料加魚粉、豆粕粉混合而成,集群攝食後改用投餌機投餵膨化顆粒飼料。4 月水溫 15~20 ℃,每天 9:00-10:00,15:00-16:00,分別投餵粒徑 1 mm,粗蛋白38%~40%的0號膨化飼料,日餌量為1.5%~2%;5—6 月水溫 20~30 ℃,正常情況每天9:00,14:00 和 16:00,分別投餵粒徑1.5 mm,粗蛋白 35%~38%的 1 號膨化飼料,日餌量為 2.5%~4.0%;7—10 月,隨著魚種長大,每天四次投餵粒徑2 mm,粗蛋白 35%的 2 號膨化飼料,日餌量為 4%~5%;11 月以後,隨著水溫下降,翹嘴紅鮊攝食量減少,每天投餵 1~2 次,投飼率 1.0%~1.5%。南昌地區即使到 12 月水溫降到 10 ℃時,還要在晴天少量投喂,降到 8 ℃以下才完全停止投喂,確保魚種體質健壯和安全越冬。培育中後期適當降低配合飼料的粗蛋白含量,既可節約飼料成本,又能夠滿足魚種生長對蛋白質的需求,達到較理想的飼養效果和投入產出比。

4 水質管理

日常管理要堅持早、中、晚巡塘 3 次,觀察水質變化和苗種活動情況,及時採取應對措施。苗种放養初期保持水深 0.8~1.0 m,有利於水溫升高和天然餌料繁殖。隨著天氣變熱,每隔 15~20 d 加注一次新水,每次加水 10~15 cm。為避免直接衝水引起魚種跳躍上岸,造成損傷或死亡,宜將水泵管子深入池中水面下注水入池。高溫季節保持高水位,保持儘可能大的水體空間和水質基本穩定。培育期間翹嘴紅鮊對養殖水質沒有很苛刻要求,保持水體「肥、活、嫩、爽」,透明度 30~40 cm 既可。要求每天下半夜至次日早晨太陽升起前開增氧機 12 h,中午開機1~2 h,確保水體 DO 達到 5 mg/L 以上,不可以長時間低於 3 mg/L。高溫季節保持高水位,每隔 15 d 更換三分之一的池水,加注清新的溝渠水或者深井水。因培育期間大量投餵配合飼料,鰱鱅魚等濾食性魚類放養量又太少,極易導致藍藻暴發引起「水華」,造成水體銨態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富集超標,水色變渾濁,透明度低於 30 cm,池水尤其是下風口散發出腥臭味,要每隔 15~20 d 施放芽孢桿菌等生物製劑改善調節水質,利於有益菌形成優勢種群。

5 魚病防治

採用鄱陽湖水系野生翹嘴紅鮊親本繁育的子一代(F 1 ),性狀優良,抗病力強,培育期間很少發病死亡,要堅持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原則,採取生態和生物方法綜合防治魚病。

5.1 預防措施

徹底清塘消毒,有效殺滅敵害生物和底泥中的蟲卵、病菌等病原體。苗種拉網、運輸和放養要小心帶水操作,避免體表擦傷感染水黴菌。放養時用20 mg/L 的高錳酸鉀或 3%~5%的食鹽溶液藥浴5~10 min。培育期間保持水質清新和水體適當肥度,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 30~40 cm。適量搭配鰱、鱅等濾食性魚類。科學投餵飼料,確保飼料優質和充足,不要時飽時飢。定期添加芽孢桿菌、免疫多糖內服,增強抗應激和抗病能力。翹嘴紅鮊應激反應強烈,天氣突變和外因幹擾都可能引起魚種食慾降低,儘量不要讓管理人員或水鴨子、水牛等下塘驚擾。

5.2 常見病害防治

5.2.1 水黴病 全塘潑灑三氯異氰尿酸 0.4 mg/L消毒水體,次日減半使用。每隔 20 d 用高錳酸鉀2 mg/L 全塘潑灑,不僅消毒水體,還有改善水質,提高光合作用的效果。

5.2.2 車輪蟲病 冬季曝曬池塘,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消毒,殺滅蟲卵。全池潑灑 0.7 mg/L 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殺蟲,第 3 天潑灑 0.4 mg/L 三氯異氰尿酸殺菌消毒。

5.2.3 藍藻「水華」 7—9 月高溫季節,殘餌和魚體排洩物易導致藍藻暴發形成「水華」,不僅厭氧分解大量秏氧,引起浮頭泛塘,還可導致銨態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中毒,要及時清除。防治措施為:起風時在下風口人工撈除。晴天按 0.5 mg/L 潑灑硫酸銅殺滅,24 h 開增氧機,第二天施生物製劑改水。高溫季節每隔 15 d,交替使用 EM 菌、亞硝酸鹽降解劑、益水寶等全池潑灑,降低水體中銨態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等有害物質的含量。

6 產量和效益

南昌縣向塘水產良種基地和德安縣牛角灣魚種場十多年來的生產實踐表明,當年繁殖培育的翹嘴紅鮊常規冬片魚種只有 120 d 左右的培育期,育成規格一般為 12~15 cm(80~100 尾/kg),平均單產300~400 kg/667 m 2 。而大規格魚種從年初放養到年底起捕銷售,實際生長期長達 8 個多月,育成規格可達 18~22 cm(50~100 g/尾),成活率90%以上,平均單產 750~800 kg/667 m 2 。根據二個良繁場 2016—2018 年規模化培育數據,規格 50 g 左右的翹嘴紅鮊魚種市場價 24~30 元/kg,每 667 m 2 產值 19 000~22 000 元。扣除每 667 m 2 池塘租金800 元,魚苗費1 200 元,電費和藥品費 300元,飼料費6 700 元(飼料係數 1.5),人工費 2 000 元,每 667 m 2 毛利潤為8 000~10 000 元。

相關焦點

  • 翹嘴紅鮊的養殖技術!喜歡的趕緊收藏起來吧!
    因此,開展翹嘴紅鮊生物學特徵、人工繁殖、胚胎發育、池塘養殖技術、網箱成魚養殖技術及用藥注意要點的研究,對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新品種開發利用、保護天然野生翹嘴紅鮊資源都十分有益。翹嘴紅鮊的生活習性二十世紀七十年開始,我國主要把它當作有害的兇猛魚類來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在水庫限制它種群發展。
  • 翹嘴紅鮊(白魚)有哪些習性,如何釣?
    翹嘴紅鮊,學名: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 1871) ,又稱「翹嘴鮊」、「白魚」、「大白魚」、「白絲」、「鯮魚」、「噘嘴鰱子」等。鯉科紅鮊屬的一種魚類。體型較大,體細長,側扁,呈柳葉形。頭背面平直,頭後背部隆起。
  • 想創業該如何高效養殖翹嘴紅鮊!這幾個技術教給你!
    翹嘴紅鮊 ,俗稱「白魚」「白花」「白條」等,是長江流域優質經濟魚類之一,在我國各大主要水系都有分布,由於長期的過度植撈和水域環境變化影響,其天然資源量越來越少。
  • 養魚問答時間,翹嘴紅鮊生物學特性以及池塘養殖特點,快來看一看
    作為翹嘴紅鮊魚類養殖戶新手的你,是不是還在為養殖翹嘴紅鮊而感到煩惱?作為有著資深養魚經驗的小編想告訴你,如果想要更好的養殖,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了解翹嘴紅鮊的生物學特性,其次要了解技術要點,那麼就快來看看吧!
  • 尾巴是紅色的,肉白而細嫩,翹嘴紅鮊該如何垂釣?從六個方面說明
    一、翹嘴鮊簡介翹嘴鮊(Culter alburnus)屬鯉形目,鯉科,鮊亞科,鮊屬。俗稱:大白魚、翹殼、翹嘴白魚、翹嘴鮊。英文名:Topmouth culter 。該魚生活於水體的上、中層,野生鮊魚以肉食食性為主。我國的五大水系皆有其存在,大致有七個品種:尾巴是紅色的被稱為翹嘴紅鮊,尾巴呈青色的稱之為青梢鮊,除此還有蒙古紅鮊(俗稱駝子鮊)、紅鰭鮊、尖頭紅鮊等通稱為翹嘴鮊。它們平時多生活在流水及大水體的中上層,遊泳迅速,善跳躍。以小魚為食,是一種兇猛性魚類。
  • 翹嘴紅鮊上線啦,在家門口就能嘗鮮!
    翹嘴紅鮊上線啦,在家門口就能嘗鮮! 小編作為一枚吃貨 對每一道魚肉大餐簡直沒有一點抵抗力 尤其是咱們望城的翹嘴紅鮊
  • 如何垂釣翹嘴鮊?此魚遊動迅速,吃鉤兇猛
    翹嘴鮊是釣魚人喜歡的魚種,廣東地區俗稱長江和順,長江中遊俗稱翹白、白魚,長江下遊俗稱太湖白魚。我特意查閱了相關資料,翹嘴類有好幾種:其中二十世紀七十年開始,我國把翹嘴鮊當作有害的兇猛魚類來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在水庫限制其種群發展。
  • 愛吃泥鰍和小魚蝦的翹嘴魚(翹嘴紅鮊)藏身點有幾個?找到不難!
    翹嘴魚(學名翹嘴紅鮊)是一種性情兇猛的肉食性魚類,雖然它看起來鱗片純潔亮白人畜無害,但是別被它美麗的外表給騙了!一個池塘只要放幾條翹嘴魚進去,基本上小魚小小還有泥鰍的數量就會大大減少,很多釣翹嘴的釣魚大軍,甚至用泥鰍直接打窩垂釣,一個晚上釣個上百斤也不在話下。
  • 英雄榮耀站:她體型修長,貌美如花尋味千龍湖的翹嘴紅鮊
    就是水中白富美Quadra Kill她能開胃健脾、潤肌膚,你會對她一見傾情她是中國「四大名魚」之首,古代正德皇帝的御用珍饈PentaKill她是長沙十大區域品牌,其名《望城鮊魚》她叫千龍湖翹嘴紅鮊,你也可以叫她翹俏 人物小傳千龍湖2800畝湖面,碧波蕩漾、魚躍飛鳥千龍湖翹嘴紅鮊生長其中千龍人祖祖輩輩守護著這片湖水, 所以千龍人最會划船捕魚
  • 這種「紅鮊魚」遊速快,搶食猛,釣起來是很容易的事
    自從在嘉陵江釣獲紅鮊魚,使我鬥志高昂,一直念念不忘紅鮊魚那咬鉤時給我的快感和溜魚的刺激,於是,個人單刀赴會,再到老地方與紅鮊魚過過招。吃完晚飯,一溜煙駕車來到江邊,打下兩支磯竿(串鉤),不到5分鐘,一支竿大點頭,心想紅鮊魚接招了,一揚竿,中啦!
  • 釣翹嘴之類的浮魚用什麼餌料最好?
    【導讀】翹嘴魚屬於中、上層大型淡水魚,是以活魚為主食的兇猛肉食性魚類,小魚以浮遊生物和水生昆蟲為主食。中文學名:翹嘴紅鮊別稱:翹嘴巴、翹鮊子等等魚餌:水生昆蟲,小魚小蝦,蛆蟲,小白條人工餵養魚餌:人工飼料,蠶蛹粉、花生麩、黃豆餅等等釣性:手杆釣浮,四季均可路亞釣法擬餌
  • 撞擊靈魂鮮美的食物——蛋白翹嘴魚
    今天大表哥要給大家介紹的一道美食是蛋白翹魚嘴,翹嘴魚學名翹嘴紅鮊,體型較大,體細長,側扁,呈柳葉形。頭背面平直,頭後背部隆起。 翹嘴紅鮊屬中、上層大型淡水經濟魚類,行動迅猛,善於跳躍,性情暴躁,容易受驚。
  • 翹嘴魚(噘嘴鰱子)都藏在什麼地方,如何找到它們
    翹嘴魚又稱「翹嘴鮊」、「白魚」、「大白魚」、「白絲」、「鯮魚」、「噘嘴鰱子」等,野生噘嘴鰱子是以活魚為主食的兇猛肉食性魚類,苗期以浮遊生物及水生昆蟲為主食,50克以上主要吞食小魚小蝦,也吞食少量幼嫩植物,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還有經濟價值。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找他們那?
  • 簡單聊聊翹嘴魚和白條魚的區別,也來燒一條翹嘴魚嘗嘗
    說到魚類大家很可能都不陌生,畢竟多少魚類也是家中餐桌上的美味,可是對有的長相差不多的魚未必都能分清區別出來,比如白條魚和翹嘴魚,乍看兩種魚還真是相似,不太熟悉魚類的還真分不出哪是白條魚哪是翹嘴魚。不妨從他們的各自體型、生長習性、食物對象和營養價值來看看它倆不同點。
  • 瀘縣向瀨溪河增殖放流14萬尾中華倒刺䰾、翹嘴紅鮊
    人民網成都12月28日電 今日,四川瀘縣瀨溪河增殖放流活動舉行,再次向瀨溪河放流價值13.16萬元中華倒刺䰾、翹嘴紅鮊共14萬尾。早在今年1月26日,瀘縣就投入種苗資金12萬元向瀨溪河放流胭脂魚1.5萬尾,白鰱魚種20000斤,鱅魚魚種2000斤。
  • 冬季釣翹嘴紅鮊要用什麼專屬餌料?釣魚老炮悉心教學
    翹嘴屬於掠食性魚類,其脾氣暴躁,掠食兇猛,一般活動在水域中上層。它分布廣泛,一般江河湖泊、堰塘水庫都有它的蹤跡。它食性較雜,以葷食為主,但有時也會食些植物類素餌。在水中它喜歡追捕小魚小蝦或落水的昆蟲,有時也以水中的素餌為食。翹嘴食量較大,一年四季都會進食,即使在寒冬臘月,只要找準釣位同樣收穫頗豐。
  • 贛江魚兒知多少 曾經有118種魚 鯉科魚類居多
    其中,不少是中國江河平原區的特產魚類,如青魚、草魚、鰱、鱅、鱤、鯿、魴、紅鰭鮊、紅鮊屬、銀鯝、黃尾鯝、細鱗斜頜鯝及銀飄魚等。  那時候,贛江流域有漁業隊250多個,漁業人口22600多人,佔全省漁業人口27%。大小船隻4000多隻,佔全省28%。贛江就像是龍王爺的國庫,漁民們用刺網、絲網、浮網、大圍網、撈子網捕魚,只要一收網,網上到處是銀光閃閃的魚兒在跳躍。
  • 美豔珊瑚規模化人工繁育技術取得突破
    王祝華「珊瑚有性繁殖的技術難點主要在獲取健康受精卵這一環節,這對精子、卵子的質量,水質、水溫、水流都有很高的要求。經過培育,基地已經有大量珊瑚排卵,共獲取健康浮浪幼蟲40萬個左右。據介紹,這是國內首次完成A屬(Acropora)造礁珊瑚在與外界隔離的人工循環水環境下,經過2年多的無性繁殖,從珊瑚小斷枝上,培育成長為直徑20CM的母體,再到人工可控環境下排精排卵,進行有性繁殖的全過程。有性繁殖還可以通過雜交,定向選育出耐高溫、抗逆性強、抵抗寄生蟲、生長迅速、顏色豔麗的新品種,是非常有前景的產學研方向。
  • 這種小翹嘴魚長不大嗎?很多釣魚人分不清楚,有人叫它撅嘴鰱
    這種小翹嘴魚長不大嗎?很多釣魚人分不清楚,有人叫它撅嘴鰱 原標題:這種小翹嘴魚長不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