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客家公園 「伯公祈福塔」閃耀夜空(圖)

2020-12-19 臺灣頻道

原標題:臺北市客家公園 「伯公祈福塔」閃耀夜空(圖)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北市客家公園「歡樂祈福城」是臺灣首創,以客家節慶與客莊生活設計的客家燈節,本月17日晚間亮燈前,將於15日晚間6點30分先舉行試燈,高5公尺的主燈「伯公祈福塔」,以及百年技藝「百子千孫燈」屆時都會閃耀夜空。

  臺北市客委會主委劉佳鈞表示,歡樂祈福城以客家人的守護神伯公為主燈概念,結合家庭、事業、健康、愛情、財富及子嗣設計6大祈福區以及5大情境布置區。

  6祈福區包括百子千孫區、平安廊道區、吉星高照區、永浴愛河區、財源廣進區,以及早生貴子區。每區都有特別的客家文化或故事,獲益客家意象打造燈座。其中,百子千孫燈區內,民眾可欣賞到客家百子圖,以及重達100公斤的百子千孫燈。

  而5大情境區則取材燈籠、油紙傘、花布、?子、鬥笠及藍衫等客家生活常見元素,如柿事如意、客家宗祠、張燈結彩、漫步傘海與摘星森林等主題。

相關焦點

  • 廣東客家文學的現代性
    粵讀□古遠清作為「圍龍屋」的講古佬,客家的民俗從幼年起就在謝友祥腦海中,打下深深的文化烙印,而客家山歌從小學始,他就耳濡目染、耳熟能詳。這位並不年輕的文學新手,是帶有地域文化尤其是具有梅州地區客家文化印記的學者兼作家。
  • 2019奧林匹克公園音樂季將於9月5日至8日舉行
    原標題:2019奧林匹克公園音樂季將於9月5日至8日舉行 8月6日,2019奧林匹克公園音樂季新聞發布會暨票務預售啟動儀式在國家體育館新聞發布廳舉辦。 北京演藝集團首席演出官、音樂季總導演周濤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本屆音樂會將於2019年9月5日至8日在國家體育館南廣場舉辦為期四天的主題演出,包括「經典交響之夜」、「紅樓夢古典之夜
  • 客家人才知道的「伯公樹」是哪路神仙!
    在客家地區,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四處可見一塊石碑或木牌,樹幹上貼一張紅紙,地上插著幾炷香的場景。或在村口一棵高大濃密的樹下有一個矮小的土神龕。其實,這就是客家人供奉的守護神——伯公。「伯公」掌管一村或幾戶人家,或一小片農田。自古我國以農立國,有了土地才能生長農作物,有農作物才能吃飽,人們對土地產生感恩之心,因此把土地視為神明來崇拜。逢年過節,大家都給各處伯公上香、敬茶,辦三牲、果品敬祀。而在「伯公」的後方,通常都伴有一棵大樹,樹的高大與濃密,顯示出「伯公」的靈氣,這棵大樹就稱為「伯公樹」。
  • 古代乞巧節:婦女穿針引線 望秋月拜「七姐」(圖)
    原標題:古代乞巧節:婦女穿針引線 望秋月拜「七姐」(圖)   文/廣州日報記者申卉、何瑞琪 通訊員田禾   圖/廣州日報記者王維宣   昨晚,「2015·乞巧文化惠民演出暨第十一屆廣州乞巧文化節」在廣州天河珠村七夕文化廣場拉開大幕。大型音詩畫《巧景·情緣》拉開乞巧文化畫卷。同夜,廣州乞巧賽藝會頒獎和天河十大「最美家庭」新鮮出爐。近千名來賓遊客在珠村迎接七夕的到來。
  • 拜會下杭溪「伯公」——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馬鋪鄉
    冬至到下杭溪拜會「伯公」。下杭溪自然村隸屬寶洞行政村,與寶洞村同宗同源。下杭溪有數十戶人家,幾百口人。下杭溪羅氏是清朝乾隆年間由龍境遷居下杭溪。下杭溪屬雲霄羅氏第七世「百歲公」派下,百歲公曾被漳州府邀請為「漳州橋」落成剪彩。寶洞村山澗水匯集在一處就是下杭溪,上世紀七十年代建峰頭水庫,下杭溪成了峰頭水庫一個灣,下杭溪村靠著「大浸崬」依著「峰頭水庫」。
  • 梅州客家民俗歷史悠久生生不息,彰顯民眾祈福心理
    梅州客家人敬畏天地 心中崇敬社公 彰顯民眾祈福之風長盛不衰曾祥裕 曾海亮曾祥裕風水團隊行至客都梅州,處處感受到客家文化氣息「社公」的崇拜信仰與梅州客家人的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是梅州客家最為普及和最為崇拜的神靈之一。「社公廟」在粵東客家地區遍地開花,梅州當地更是多見,街頭巷尾、村口河口都能看到社公廟的存在。
  • 潮汕伯公拜豬腳
    伯公,民間多以「伯爺」或「伯爺公」稱之,頗有親切感。而「土地爺」、「土地神」,則是從他的職位級別上來說。差不多可以說,土地神,是中國道家神仙系統中級別最低的一級官員,是上天派到地面上掌管某個小範圍的小官吏,等同於一個「保長」或者「裡長」,都是屬於貼近底層的「農村幹部」。
  • 尋烏客家方言中的同義詞
    客家語,簡稱客語,在非正式場合又稱客話、客家話等,在部分地區還稱涯話、新民話、廣東話(或土廣東話)、懷遠話、惠州話(廣西等地)等,修遠則稱之為美麗的神話,是漢藏語系下漢語族內一種聲調語言。王東在《客家學:研究中國歷史與文化的新視角》中說客家方言群「不是由某次移民運動一次性地形成的,而是在長期的歷史歲月裡,經過多次移民運動的醞釀、積澱和動態作用而最後形成的。」
  • 【客家俗諺說解】 神仙老虎狗
    【客家俗諺說解】 輕骨頭【客家俗諺說解】 天上雷公,地下舅公【客家俗諺說解】 坳上伯公兩頭食【客家俗諺說解】 贏到礱糠輸掉米【客家俗諺說解】 矮凳仔會逕死人【客家俗諺說解】 矮子上樓開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論壇頁面
  • 客家文化:在遷徙中傳承
    無論是從二門對聯上寫的「出入有儀宜進步,往來無禮莫登堂」,還是正殿神門楹聯上「聖恩廣播千村樂、母德宏施萬姓安」的句子,都能看出沙欄嚇的客家村民對天后宮裡供奉的海神以及自己信仰的崇敬和虔誠。    天后宮的右方,吊著一個銅鐘和一面大鼓。當信眾焚燒金銀衣紙時,廟祝便敲鐘打鼓通知海神娘娘以表酬謝。
  • 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放試運營
    記者日前從青海省文化旅遊廳獲悉:青海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局部開放試運營。  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黃河上遊地區發掘的新石器時代齊家文化為主的大型聚落遺址,因保留了4000多年前地震、黃河大洪水以及山洪襲擊的多重災難遺跡,真實再現出一個史前村落的災變場景,被稱為「東方龐貝」。此前曾出土的一碗麵條狀遺物,被稱為「人類第一碗麵條」。2013年12月,國家文物局將喇家遺址列入第二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2014年正式啟動建設。
  • 臺灣客家桐趣遊 桐花漫舞 體驗客家風情
    這是一趟以探尋臺灣客家文化為主的旅行團──「臺灣客家桐趣遊」,由星洲日報大北馬丶星洲電子報及檳州客家公會舉辦,而選擇在5月份出發,也是希望能碰上油桐花漫山遍野盛開的花景。在8天旅程中一路陪伴我們的導遊小範,一開始就向大家講述臺灣歷史及現況,當然也不忘盡責地向我們介紹臺灣客家人。
  • 青海將建喇家遺址公園 保護「東方龐貝」
    原標題:青海將建喇家遺址公園 保護「東方龐貝」  原標題:青海首建遺址公園 保護「東方龐貝」   國家文物局最近公布,青海喇家考古遺址公園被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對這一「國寶級」史前災難遺址進行保護研究、展示利用。建成後,這將成為青海省第一個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
  • 昔日垃圾場變公園 2.5億改造32處渣土堆
    「等這個月底,路修好了、驛站完工了,公園就能完全投入使用了。」施工人員告訴記者,現在有些居民已經迫不及待地來公園散步、鍛煉了。 正在公園裡散步的附近居民張大爺對此深有感觸,「就在一年前,這裡還是渣土堆,一出門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垃圾堆,擱在誰心裡能好受?現在好了,你看看,幾個月功夫就變了個樣,路通了,路燈亮了,出門不遠就是公園,推開窗戶就能看見綠地,聞見花香……」 「老百姓的幸福其實很簡單。」張大爺告訴記者,就因為這個公園,他的一個好朋友也在他所居住的小區買了房子。
  • 香港海洋公園大熊貓盈盈樂樂首次成功自然交配
    人民網成都4月7日電 (朱虹)據香港海洋公園消息,同為14歲的雌性大熊貓「盈盈」和雄性大熊貓「樂樂」在3月下旬出現發情行為,於4月6日早上9點成功完成自然交配,這是兩隻大熊貓自2010年開始嘗試自然交配以來首次成功,期盼今年能為香港帶來大熊貓「添丁」的好消息。 自今年3月下旬起,大熊貓「盈盈」出現戲水行為,而「樂樂」則開始標記氣味及嗅探「盈盈」的氣味。
  • 贛州市省級非遺項目——定南客家吉祥童帽製作技藝
    定南客家吉祥童帽,是江西贛州定南縣客家兒童逢年過節必戴的吉祥童帽,是當地客家人表達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吉祥如意美好祝願獨特的穿戴文化形式,更是充分展示家族富貴、外婆精巧手藝的吉祥物。吉祥童帽豐富多彩,有「虎頭帽、蓮花帽、半堂鈴帽、全堂鈴帽」等20多種,帽上的每個圖案都積聚「吉祥」內涵,而「定南客家吉祥童帽製作技藝」卻以製作複雜而著稱,傳承至今已450多年歷史,成為了定南客家民間傳統文化的一枝獨秀。
  • 陽宅八局九宮圖
    巽局九宮圖兌六白金煞 氣乾五黃土關 煞坎九紫火洩 氣坤一白水生 氣木中 宮艮七赤金煞 氣離八白土死 氣巽三碧木旺 氣震二黑土死 氣離局九宮圖火中 宮震七赤金死 氣坤六白金死 氣離四綠木生 氣巽八白土洩 氣坤局九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