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中國強大了,從日本追索回國多件國寶級文物

2020-09-15 春秋老師聊歷史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列強多次入侵中國,瘋狂掠奪中國的各種文物珍寶,造成了不少文物流落海外。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中國人發奮圖強,迅速崛起成為世界強國。幾十年來,中國收回了許多流落在西方的文物。有些國家為了表示友好,也將曾經掠奪的文物歸還。

2020年9月12日,湖北省博物館舉行了一場從日本追索回國的珍貴文物展:「華章重現——曾世家文物特展」。

湖北省博物館這次展出的青銅器,含2019年年從日本索回的曾伯克父青銅組器8件,分「始封江漢」、「漢東大國」、「左右楚王」、「華章重現」四個單元,呈現西周早期到戰國中期的曾國青銅文化面貌。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的4件國寶級文物


一,【曾伯克父鼎】


曾伯克父鼎2019年從日本索回,是春秋早期青銅器。

這是中國在國際文物市場成功制止非法交易、通過跨國追索回歸祖國的價值最高的一批文物。

曾伯克父青銅組器組合完整,製作精美,銘文豐富,為書寫曾國歷史補充了重要的新佐證,填補了出土曾國文物的重要缺環。

本件上腹飾重環紋,其下有一周凸稜,下腹部素麵無紋。器底有煙炱痕跡。器內壁鑄有銘文45字:

「伯克父甘婁乃執幹戈,用伐我仇敵,乃得吉金,用自作寶鼎,用享於皇考,用賜眉壽黃耇,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享」。

意為:

伯克父甘婁用討伐仇敵所得的吉金製作了此鼎,用以祭祀祖先,祈求長壽。

二、【曾伯克父甗(yǎn)】


曾伯克父甗(yǎn)2019年從日本索回,是春秋早期青銅器。

本件甑、鬲分體。上部為甑,附耳,口沿下及底部以竊曲紋裝飾。下部為鬲,附耳與器身有連接梗,三足作象首形。器底有煙炱痕跡。

內壁鑄有銘文16字:

「唯曾伯克父甘婁乃用作旅甗,子孫永寶」。

三、【曾仲父壺】


曾仲斿父壺1966年京山蘇家壟出土,是春秋早期青銅器。

曾仲斿父壺出土兩件。器形厚重,呈橢方形。

壺蓋飾一周以鏤空環帶紋裝飾的蓮瓣,蓋外壁飾竊曲紋。頸部設龍首耳,下附懸環。

壺身飾三周環帶紋,間以竊曲紋和空帶。

圈足以垂鱗紋為飾。壺身長頸垂腹,是典型的春秋早期形制。

壺冠及頸內壁鑄有銘文12字:

「曾仲父用吉金自作寶尊壺」。

環帶紋裝飾雖也為春秋早期所流行,但一般施加在圓壺上,作為方壺裝飾較為罕見。

四、【蟠龍蓋罍(léi)】


蟠龍蓋罍(léi)2013年湖北省隨州葉家山111號墓出土,是西周早期青銅器。

本件圓蓋隆起,蓋頂有一圓雕蟠龍,蓋面飾雲雷紋。

肩兩側各有一獸首形半環耳,耳銜圓環。

肩部立有圓雕牛首,左右各飾一組相對的卷尾龍紋。

腹部以大獸面紋為飾。

下腹有一獸首鋬。圈足前後各飾一組相對的夔龍紋。

右邊玻璃容器裡為出土時從蟠龍蓋罍裡取出的液體,推測為酒,酒精已揮發。 

這種帶有高浮雕裝飾的罍只見於周文化邊緣地區,如四川彭縣竹瓦街和遼寧喀左等地。

相關焦點

  • 從日本追索回國的珍貴文物首現省博
    9月12日,「華章重現——曾世家文物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幕,展覽精選了葉家山、蘇家壟、文峰塔等重要曾國遺址近年出土的青銅器,含去年從日本索回的曾伯克父青銅組器8件,分「始封江漢」「漢東大國」「左右楚王」「華章重現」四個單元,呈現西周早期到戰國中期的曾國青銅文化面貌。
  • 歷經25年 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8日訊(記者李冬陽) 2020年11月18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召開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從發布會獲悉,1995年流失英國的一批中國文物經過持續25年的跨國文物追索,最後一部分68件近日終於回到祖國懷抱。國家文物局在官方網站開設專題網頁,向公眾在線展示此次追索回國的文物、追索過程。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背後
    洞見計劃【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背後】國家文物局日前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的有關情況。一個講了25年的跨國文物追索的中國故事,終於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1995年2月,英國警方向我駐英使館通報,在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國家文物局初步鑑定為我禁止出境文物。
  • 歷時10個月,68件流失英國25年的文物成功追索回國了!
    國家文物局11月18日召開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了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有關情況。據介紹,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
    【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國家文物局今天通報,經過持續25年的跨國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已成功歸國。1995年2月,英國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經多方努力,10月19日,68件文物回到祖國!這些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
    關強介紹,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中國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經國家文物局組織鑑定,整批文物器型較為豐富,品相較好,精品較多,一些文物具有重要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
    ,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國家文物局立即組織重啟追索機制,擬定追索方案,組織專家鑑定,形成追索清單,基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向英方發出追索函,代表中國政府正式提出返還要求。7月29日,中國駐英使館公使銜參贊於芃帶隊赴英方倉庫現場清點,國家文物局最終認定追索文物共68件,倫敦大都會警察局同意全部歸還。
  • 重磅: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流失的國寶級文物清單一覽
    #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國家文物局今天通報,經過持續25年的跨國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已成功歸國。1995年2月,英國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經多方努力,10月19日,68件文物回到祖國!這些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
  • 日本拍賣中國流失文物被叫停 中國將追索撤拍文物
    日本拍賣中國流失文物被叫停 中國將追索撤拍文物 原標題: 部分本次撤拍的中國流失文物日本某拍賣公司原計劃10月底拍賣數件中國流失文物一事,已被國家文物局發函叫停。目前這些文物已撤拍。國家文物局表示,對於任何確認為非法流失的中國文物,將保留追索的權利。
  • 流失英國25年,68件中國文物追索回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8日訊 (記者 張雪)國家文物局11月18日召開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有關情況。他介紹,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
  • 68件流失英國25年的走私文物追索回國
    【68件流失英國25年的走私文物追索回國 】今天上午,國家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表示,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經國家文物局組織鑑定,整批文物器型較為豐富,品相較好,精品較多,一些文物具有重要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 68件流失英國25年中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
    央廣網北京11月18日消息(記者丁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國家文物局1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流失英國多年的68件中國文物已於近日回國。據了解,這批文物器型較為豐富,品相較好,具有重要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而回歸的背後,更是一段長達25年的跨國追索返還之路。
  • 68件流失英國25年的走私文物成功追索回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今天上午,國家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表示,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關強介紹,經國家文物局組織鑑定,整批文物器型較為豐富,品相較好,精品較多,一些文物具有重要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 曾伯克父青銅器群追索回國後在湖北展出
    新華社武漢9月12日電(記者喻珮)12日,位於武漢東湖之畔的湖北省博物館迎來疫後恢復開放的第一個大型文物特展——「華章重現——曾世家文物特展」。去年從日本成功追索回國的曾伯克父青銅組器首次「回家」在湖北參展,豐富精美的出土文物,揭示了未為史書所載的曾國700餘年的歷史,讓觀眾更好地領略荊楚文化的獨特魅力。「華章重現——曾世家文物特展」精選了湖北葉家山、蘇家壟、文峰塔等重要曾國遺址出土青銅器,共分「始封江漢」「漢東大國」「左右楚王」「華章重現」四個單元,共計62件組文物集中呈現西周早期到戰國中期的曾國青銅文化面貌。
  • 唐三彩七星盤、宋代青白瓷……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
    唐三彩七星盤、宋代青白瓷、元明石雕馬、元末明初青瓷梅瓶……10月20日,流失英國的68件中國文物在經過25年的追索之後,終於回到祖國懷抱。今日上午,國家文物局舉行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此次文物成功追索回國有關情況,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文物返還辦公室主任鄧超一同回答記者提問。
  • 建國以來我國艱難的流失文物追索之路
    虎鎣(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尋寶初試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大致可以分為兩類1955年,前東德總理格羅提渥(Otto Grotewohl)向中國歸還了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搶走的3冊《永樂大典》和10面義和團旗幟。五十年代,前蘇聯也分三次向中國歸還了共計64冊《永樂大典》。同時間,多位華人華僑也主動將自己收藏的大量文物捐獻回國。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
    國家文物局供圖,馬孝辰攝2020年1月,倫敦大都會警察局聯繫我駐英使館,告知因購買人去向不明,且扣押時間超過追訴期,該批涉案文物被界定為無主物,主動提出希望將該批文物歸還中國政府。國家文物局立即組織重啟追索機制,擬定追索方案,向英方發出追索函,代表中國政府正式提出返還要求。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
    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國家文物局今天通報,經過持續25年的跨國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已成功歸國。1995年2月,英國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經多方努力,10月19日,68件文物回到祖國!這些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追索回國
    國家文物局供圖,首都博物館羅徵攝人民網北京11月18日電(韋衍行) 唐三彩七星盤、宋代青白瓷、元明石雕馬、元末明初青瓷梅瓶……10月20日,流失英國的68件中國文物在經過25年的追索之後,終於回到祖國懷抱。今日上午,國家文物局舉行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此次文物成功追索回國有關情況,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文物返還辦公室主任鄧超一同回答記者提問。
  • 中國成功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
    中國成功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新華網11月18日,國家文物局新聞發布會現場展示追索回的流失文物照片。國家文物局1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克服疫情的不利影響,近期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