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自從開始接觸茶,洗茶就時常在耳邊縈繞。
去外邊茶莊喝茶,會經常被詢問第一道茶湯喝不喝。
上次,聽到洗茶是和朋友一起喝茶的時候。
朋友最近,身體不舒服,便準備去看望一番。
如今,正處於溫度多變的時節,人體受氣候變化影響大。
便,帶了些老白茶,可以煮茶喝,那樣身體會舒服點。
到達朋友家,坐下後,和朋友聊了一會後。
朋友說,喝點茶,身體會舒服點。
因她身體不適。
於是,我便起身,拿著她備好的茶具,泡茶給她喝。
只注入沸水後,直接出湯,進行分湯。
朋友見了後,出聲說,這第一道茶湯,不是洗茶嗎?可以喝?
自然,可以喝了。
而且,第一道茶湯營養豐富。
在不少人眼中,在喝任何茶時,無論是巖茶、白茶還是紅茶,都需要先洗茶,再衝泡。
實際上,這是對好茶的一種浪費。
《2》
洗茶,為何物?
洗茶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將茶葉洗一洗,再進行衝泡。
很多人,之所以會洗茶,是因為心中有障礙。
認為,茶葉很不衛生乾淨,需要洗一洗,才可放心繼續喝。
所以,在正式泡茶喝之前,都會用沸水,過一遍茶葉,藉助水的作用,將茶葉上的雜質祛除,再進行衝泡喝茶。
這樣做其實,無可厚非,畢竟是要入口的,到我們的肚子裡的,小心謹慎一些自然更好。
但是,茶真的需要洗一洗,才可以繼續喝嗎?
這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在平時喝茶時,是不建議洗茶的。
當然,前提是,在喝好茶前,在喝來路明確的茶。
這樣的茶,茶葉本身,定然是很乾淨的。
從個人的心理,也會更加安心,畢竟知根知底,喝起來也放心。
這是從品質好的茶葉出發,但若是喝一些來路不明的茶,喝一些產區不好的劣質茶。
這樣的茶,洗一洗,可以繼續喝嗎?
並不建議這樣做,劣質茶就算多洗幾遍,也不建議茶友們,繼續飲用了。
例如,像壽眉這樣有葉有梗的茶葉,葉片處於蜷縮的狀態,單靠簡單地洗一洗,很難清洗透徹。
而且,產區不好的茶葉,有些不好的物質,已經深入骨髓了,洗茶,是洗不乾淨的。
此外,還有部分茶友洗茶,是為了在後續的衝泡中,更好更充分地釋放內含物質。
在茶圈內,不少人將洗茶視為溫潤泡。
也就是,在正式的衝泡前,將茶葉喚醒,如此在後續的衝泡中,就可以嘗到滋味更好的茶湯。
實際上,品質好的茶,在衝泡時,並不需要洗茶,不需要被喚醒,這完全是畫蛇添足的步驟。
《3》
六大茶類中,白茶、紅茶、巖茶,完全沒有洗茶的必要。
有位朋友,在平時喝茶,尤其在喝老白茶時,一定要洗茶。
之前,問過他這樣做的原因。
按照原話,他說,老白茶,陳化了那麼多年,喝之前,要讓它醒醒神。
嗯,這樣的說法,咋一聽還挺有道理的,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白茶,不揉捻不殺青,工藝簡樸,內含物質被較為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得益於工藝,白茶是可以長期儲存的一類茶葉。
在陳化中,白茶中物質會不斷與氧分子發生反應,生成新物質,形成與新茶時期不一樣的風味。
更加簡單地說,就是白茶在從新茶變成老茶的過程中,其中的物質都是處於很活躍的狀態,完全不需要洗一洗,將其喚醒,直接衝泡出湯,才能有更好的風味。
而且,在存茶的過程中,都按照最標準的方式存茶,密封、乾燥、避光、防潮、無異味等等,每個過程都是乾淨衛生的,如此,也就不需要洗茶了。
前幾天,約他來喝茶,喝的是2016白露餅,直接注入沸水出湯,分湯,示意朋友喝喝看。
只見他喝上一口茶湯,眼睛都睜大了些,像發現了什麼新大陸似的。
他說,沒想到,不洗茶,這茶也很好喝。
那是自然了,好茶,不需要洗,不需要喚醒,每一衝都是精華。
再來說一說巖茶。
巖茶的第一道湯,有「還魂湯」的美稱。
武夷巖茶,素來是以香清甘活著稱。
而且巖茶的製作工藝繁瑣,一款好茶來之不易。
在平時喝好茶時,尤其是喝山產好,工藝好的茶,頭道湯,不容錯過。
要是因為種種理由,錯過了頭湯,著實可惜了。
紅茶,也是一樣。
像小種紅茶和功夫紅茶在製作過程中,均有揉捻。
經過揉捻的茶,內部的細胞壁破裂,內含物質粘附在條索上,在衝泡的過程中,會釋放在湯水中,若是將第一道茶湯捨棄,就大大錯過茶湯的好滋味了。
白茶、紅茶和巖茶都一樣,在喝好茶時,完全沒有洗茶的必要。
《4》
那麼,綠茶、黃茶、黑茶,需要洗茶嗎?
綠茶和黃茶,洗茶,是對好茶的一種浪費。
綠茶經過殺青等工藝,茶葉中的茶多酚含量較高。
也正是因為如此,綠茶喝的就是鮮爽,是清新。
將乾燥的茶葉投入蓋碗中,注入沸水,快速出湯,一杯香氣芬芳的茶湯便呈現在我們面前。
第一道茶湯,香氣馥鬱,鮮香,清麗,是不容錯過的。
平時喝綠茶,很多人都是用玻璃杯泡。
在衝泡前,都會用沸水衝洗一遍,這個步驟,不僅繁瑣複雜,還會破壞好茶的真滋味。
在茶葉的品質有保障的時候,將茶葉洗一洗,將第一衝茶湯捨棄,很是可惜。
而且,綠茶作為喝鮮的茶,不建議進行長期存放。
如今,市面上,大部分的綠茶外包裝上,保質期都寫著12-18個月。
不過,綠茶還是建議在一年內喝完。
不長期存放的茶葉,這般鮮美的茶,自然是不需要洗茶的,洗茶只會浪費它的美妙之處。
黃茶與綠茶,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它們兩者之間的工藝相差不多,黃茶多了悶黃這個步驟,也是喝鮮,同樣不建議長存。
若是在喝頂好的君山銀針,先進行洗茶這一步驟,對於一款好茶來說,這樣的做法就是浪費了。
故而,無論是綠茶還是黃茶,在喝茶時,都不建議洗茶。
說起黑茶,不少人都認為需要洗一洗,才能喝。
只因它的工藝比較特殊,在製作的過程中,經過了渥堆的這個步驟,藉助溫度和溼度,進行發酵。
對這項工藝心存芥蒂的茶友,在平時喝茶時,都會洗一洗茶。
相比,不發酵的綠茶和輕發酵的黃茶而言,黑茶更加耐泡。
故而,在平時喝茶時,適當洗一洗茶,對茶湯的滋味不會有很大的影響。
但實際上,好品質的茶葉,洗茶,都是多餘的一個步驟。
但出於,心裡的障礙,喝黑茶前,洗一洗倒也無傷大雅。
《5》
都說,水為淨。
就是說,水可以衝刷掉任何汙漬。
但是,這是針對後天,沾染上的。
有的茶葉,生長在很糟糕的環境內,這樣的茶,並不是洗一洗就能變乾淨。
那是印刻在茶葉深處的印記。
當然了,好茶,產區好的茶,工藝好的茶,儲存好的茶。
完全沒有洗茶的必要。
洗茶,只會造成對好茶滋味的浪費。
六大茶類中,只要是好茶,洗茶都大可不必。
喝茶,喝的是舒心。
喝上一杯劣質茶,談何歡愉。
喝茶,定然要選好茶,選優質茶!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