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操作!將白茶、紅茶、巖茶洗了再喝,看來這些年錯過了不少好茶

2020-12-18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自從開始接觸茶,洗茶就時常在耳邊縈繞。

去外邊茶莊喝茶,會經常被詢問第一道茶湯喝不喝。

上次,聽到洗茶是和朋友一起喝茶的時候。

朋友最近,身體不舒服,便準備去看望一番。

如今,正處於溫度多變的時節,人體受氣候變化影響大。

便,帶了些老白茶,可以煮茶喝,那樣身體會舒服點。

到達朋友家,坐下後,和朋友聊了一會後。

朋友說,喝點茶,身體會舒服點。

因她身體不適。

於是,我便起身,拿著她備好的茶具,泡茶給她喝。

只注入沸水後,直接出湯,進行分湯。

朋友見了後,出聲說,這第一道茶湯,不是洗茶嗎?可以喝?

自然,可以喝了。

而且,第一道茶湯營養豐富。

在不少人眼中,在喝任何茶時,無論是巖茶、白茶還是紅茶,都需要先洗茶,再衝泡。

實際上,這是對好茶的一種浪費。

《2》

洗茶,為何物?

洗茶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將茶葉洗一洗,再進行衝泡。

很多人,之所以會洗茶,是因為心中有障礙。

認為,茶葉很不衛生乾淨,需要洗一洗,才可放心繼續喝。

所以,在正式泡茶喝之前,都會用沸水,過一遍茶葉,藉助水的作用,將茶葉上的雜質祛除,再進行衝泡喝茶。

這樣做其實,無可厚非,畢竟是要入口的,到我們的肚子裡的,小心謹慎一些自然更好。

但是,茶真的需要洗一洗,才可以繼續喝嗎?

這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在平時喝茶時,是不建議洗茶的。

當然,前提是,在喝好茶前,在喝來路明確的茶。

這樣的茶,茶葉本身,定然是很乾淨的。

從個人的心理,也會更加安心,畢竟知根知底,喝起來也放心。

這是從品質好的茶葉出發,但若是喝一些來路不明的茶,喝一些產區不好的劣質茶。

這樣的茶,洗一洗,可以繼續喝嗎?

並不建議這樣做,劣質茶就算多洗幾遍,也不建議茶友們,繼續飲用了。

例如,像壽眉這樣有葉有梗的茶葉,葉片處於蜷縮的狀態,單靠簡單地洗一洗,很難清洗透徹。

而且,產區不好的茶葉,有些不好的物質,已經深入骨髓了,洗茶,是洗不乾淨的。

此外,還有部分茶友洗茶,是為了在後續的衝泡中,更好更充分地釋放內含物質。

在茶圈內,不少人將洗茶視為溫潤泡。

也就是,在正式的衝泡前,將茶葉喚醒,如此在後續的衝泡中,就可以嘗到滋味更好的茶湯。

實際上,品質好的茶,在衝泡時,並不需要洗茶,不需要被喚醒,這完全是畫蛇添足的步驟。

《3》

六大茶類中,白茶、紅茶、巖茶,完全沒有洗茶的必要。

有位朋友,在平時喝茶,尤其在喝老白茶時,一定要洗茶。

之前,問過他這樣做的原因。

按照原話,他說,老白茶,陳化了那麼多年,喝之前,要讓它醒醒神。

嗯,這樣的說法,咋一聽還挺有道理的,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白茶,不揉捻不殺青,工藝簡樸,內含物質被較為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得益於工藝,白茶是可以長期儲存的一類茶葉。

在陳化中,白茶中物質會不斷與氧分子發生反應,生成新物質,形成與新茶時期不一樣的風味。

更加簡單地說,就是白茶在從新茶變成老茶的過程中,其中的物質都是處於很活躍的狀態,完全不需要洗一洗,將其喚醒,直接衝泡出湯,才能有更好的風味。

而且,在存茶的過程中,都按照最標準的方式存茶,密封、乾燥、避光、防潮、無異味等等,每個過程都是乾淨衛生的,如此,也就不需要洗茶了。

前幾天,約他來喝茶,喝的是2016白露餅,直接注入沸水出湯,分湯,示意朋友喝喝看。

只見他喝上一口茶湯,眼睛都睜大了些,像發現了什麼新大陸似的。

他說,沒想到,不洗茶,這茶也很好喝。

那是自然了,好茶,不需要洗,不需要喚醒,每一衝都是精華。

再來說一說巖茶。

巖茶的第一道湯,有「還魂湯」的美稱。

武夷巖茶,素來是以香清甘活著稱。

而且巖茶的製作工藝繁瑣,一款好茶來之不易。

在平時喝好茶時,尤其是喝山產好,工藝好的茶,頭道湯,不容錯過。

要是因為種種理由,錯過了頭湯,著實可惜了。

紅茶,也是一樣。

像小種紅茶和功夫紅茶在製作過程中,均有揉捻。

經過揉捻的茶,內部的細胞壁破裂,內含物質粘附在條索上,在衝泡的過程中,會釋放在湯水中,若是將第一道茶湯捨棄,就大大錯過茶湯的好滋味了。

白茶、紅茶和巖茶都一樣,在喝好茶時,完全沒有洗茶的必要。

《4》

那麼,綠茶、黃茶、黑茶,需要洗茶嗎?

綠茶和黃茶,洗茶,是對好茶的一種浪費。

綠茶經過殺青等工藝,茶葉中的茶多酚含量較高。

也正是因為如此,綠茶喝的就是鮮爽,是清新。

將乾燥的茶葉投入蓋碗中,注入沸水,快速出湯,一杯香氣芬芳的茶湯便呈現在我們面前。

第一道茶湯,香氣馥鬱,鮮香,清麗,是不容錯過的。

平時喝綠茶,很多人都是用玻璃杯泡。

在衝泡前,都會用沸水衝洗一遍,這個步驟,不僅繁瑣複雜,還會破壞好茶的真滋味。

在茶葉的品質有保障的時候,將茶葉洗一洗,將第一衝茶湯捨棄,很是可惜。

而且,綠茶作為喝鮮的茶,不建議進行長期存放。

如今,市面上,大部分的綠茶外包裝上,保質期都寫著12-18個月。

不過,綠茶還是建議在一年內喝完。

不長期存放的茶葉,這般鮮美的茶,自然是不需要洗茶的,洗茶只會浪費它的美妙之處。

黃茶與綠茶,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它們兩者之間的工藝相差不多,黃茶多了悶黃這個步驟,也是喝鮮,同樣不建議長存。

若是在喝頂好的君山銀針,先進行洗茶這一步驟,對於一款好茶來說,這樣的做法就是浪費了。

故而,無論是綠茶還是黃茶,在喝茶時,都不建議洗茶。

說起黑茶,不少人都認為需要洗一洗,才能喝。

只因它的工藝比較特殊,在製作的過程中,經過了渥堆的這個步驟,藉助溫度和溼度,進行發酵。

對這項工藝心存芥蒂的茶友,在平時喝茶時,都會洗一洗茶。

相比,不發酵的綠茶和輕發酵的黃茶而言,黑茶更加耐泡。

故而,在平時喝茶時,適當洗一洗茶,對茶湯的滋味不會有很大的影響。

但實際上,好品質的茶葉,洗茶,都是多餘的一個步驟。

但出於,心裡的障礙,喝黑茶前,洗一洗倒也無傷大雅。

《5》

都說,水為淨。

就是說,水可以衝刷掉任何汙漬。

但是,這是針對後天,沾染上的。

有的茶葉,生長在很糟糕的環境內,這樣的茶,並不是洗一洗就能變乾淨。

那是印刻在茶葉深處的印記。

當然了,好茶,產區好的茶,工藝好的茶,儲存好的茶。

完全沒有洗茶的必要。

洗茶,只會造成對好茶滋味的浪費。

六大茶類中,只要是好茶,洗茶都大可不必。

喝茶,喝的是舒心。

喝上一杯劣質茶,談何歡愉。

喝茶,定然要選好茶,選優質茶!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綠茶喝新茶?白茶、普洱喝老茶?巖茶、紅茶喝隔年茶?誤會大了
    選茶,喝茶時,與其糾結白茶的年份,過分花心思在攀比年份上。不如多花心思分辨產區好,工藝精的優質白茶,嘗到的茶湯滋味更佳!《4》巖茶要喝隔年陳?當心很多茶放不到第二年!提及武夷巖茶,周亮工前輩曾寫過一句話:「藏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由此,不少喝巖茶的人,認為巖茶要喝隔年陳的才好。其實不然。畢竟,周前輩所處的明末清初時代背景,和現代完全不一樣。
  • 黑茶、綠茶、普洱茶、白茶、紅茶,有些茶喝前請洗一洗!
    不知從何時起,洗茶成了衝泡的必要步驟,不管杯中衝泡的綠茶、白茶還是紅茶、黑茶,要是不洗茶,會讓人覺得:「咦,你怎麼這麼不懂禮儀,怎麼茶都不洗就直接給我喝?」不洗茶,真的就不知禮儀嗎?非也!關於茶喝之前要不要洗茶,一直以來都爭議不斷。有支持洗茶者,認為喝茶必須洗,不洗喝不下。
  • 朋友太熱情,送了好多茶,白茶,巖茶、綠茶、紅茶,怎麼存比較好?
    這些茶,不建議長期存放。 比如,桐木紅茶中的正山小種,喝的就是它的花蜜香,桂圓湯。 若是長期存放的話,就會導致茶湯的滋味有所減弱。 畢竟要是一款紅茶,存個幾年再喝的話,就已經錯過了它的最佳飲用期了。
  • 2019,無論白茶綠茶紅茶普洱茶巖茶,請對自己好一點,喝杯茶吧!
    三九天,喝老白茶時怎麼能錯過煮茶。煮茶,有意境些,可選擇復古的炭火煮茶。準備好一風爐,若干橄欖炭、龍眼炭等,備上一把陶壺,粗陶一類最有意境。備好山泉水,注入粗陶壺中,升起炭火,將水加熱至沸騰狀態。這個過程,屬於慢動作,急不得。
  • 喝綠茶、白茶、紅茶、巖茶、普洱茶時,洗茶能洗去什麼?別浪費了
    從起步,到茶味釋放巔峰,再回歸到尾水的恬淡。整個泡茶過程,有始有終。蓋碗泡茶,沸水衝泡,快速出湯,徹底瀝乾。經多次衝泡後,不論是巖茶紅茶,還是壓得緊緊的餅茶沱茶,一泡好茶到了最終,自然會再次舒展開來。不存在說,非要洗茶一遍,才能更好釋放茶味的說法。2.第一道茶湯不好喝,倒掉也不可惜。按這樣的想法,暴露出不少認知短板。不論綠茶紅茶白茶巖茶,很多茶葉的第一衝茶湯,滋味浸出是最豐富的。
  • 茶,請在最佳飲用期內喝了它,無論白茶,武夷巖茶,普洱茶,紅茶
    而在小陳茶事裡,列位看官們放心聊茶事即可。在喝茶中,也暗藏機遇的玄機。一款巖茶,買來時茶香張揚,湯水清潤,回甘生津,「香清甘活」等巖骨花香的特徵樣樣具備,十足十的好茶,喝過後沒有不拍手稱讚的。但放了一年半載,這茶的味道卻悄然變了樣。歲月是把殺豬刀。
  • 梅子味老白茶、酸醋味老巖茶、酸味紅茶,它們是香餑餑還是變質茶
    他在存白茶和巖茶時發現存到最後,茶葉喝起來都會帶些酸味。然後他想知道,在茶葉沒有存壞變質下,老白茶、老巖茶會不會出酸味?以及茶葉發酸有分好的酸,和不好的酸嗎?說來話長,不過可以肯定一點。存茶路漫漫,一旦茶葉存出酸味,不管是任何茶,都是存壞變質的表現!《2》老白茶、老巖茶為什麼會出酸味?
  • 喝茶是喝香氣好,還是滋味好?看看綠茶,紅茶,白茶,巖茶怎麼說
    若有若無,若隱若現,恰到好處,唇齒留香,吐氣如蘭……邂逅一杯好茶,能讓人由內而外的放鬆。於是就有朋友打趣式的總結,綠茶喝香,紅茶喝醇,白茶喝鮮。不過,最近幾年流行的肉桂(巖茶),它主要是喝什麼啊?六大茶類裡,紅茶的發酵程度略重。提到紅茶的風味特點 ,不少茶友想到的關鍵詞在於醇厚二字,茶湯飽滿,湯感柔滑,清甜爽口。而那些喝起來沒內容的,滋味感單薄, 寡而無味的紅茶,往往內質積累有問題。紅茶的茶湯,注重醇厚感。
  • 正月初一,你的第一杯茶是什麼?白茶、紅茶、武夷巖茶還是普洱茶
    在我們福建地區,到親戚朋友家裡,少不了要坐下來喝泡茶,敘敘舊。時間不必太長,但一泡茶的功夫總是要有的。這時候,新年的第一泡茶就顯得特別講究。若是到村姑陳家作客,有三種茶必備,一是紅茶,二是白茶,三是武夷巖茶。這三種,可是福建地區的特色茶品,且不同茶類的選擇,都有講究。
  • 白茶、紅茶、巖茶、普洱茶,誰需要洗茶?
    《3》喝茶時,不管是綠茶,紅茶,白茶,巖茶等。它們是否都需要洗茶?還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官方給出的標準裡,審評一款茶葉時,所謂的「洗茶」概念是不存在的。反而是要像破案那樣,不錯過任何一絲細節,從茶湯的香氣滋味入手,找出一款茶的優點與不足,才是試茶的目的。客觀來看一款茶要不要洗,和茶葉的種類無關,而與品質有關聯。
  • 綠茶、紅茶、普洱茶、白茶、武夷巖茶,哪些茶第二年還能喝?
    經過眾多茶友的共同測試,這綠茶,趁早喝完為好,建議一年內喝完。且喝過綠茶的人都知道,最好能保存在冰箱當中,以保證綠茶的鮮爽度。若是第二年綠茶還沒喝完,茶葉會變黃,原有的鮮爽感會消失,影響茶葉的味道,最後只能扔進垃圾桶。
  • 好茶,是有共性的,無論綠茶、紅茶、黑茶、白茶、武夷巖茶!
    其實不難,好茶,是有共性的,喝得舒服!下面就來從香氣、湯色、口感、葉底等四個方面來分析,好茶,有什麼共性?《2》茶香舒適,無雜味!悠悠茶香,為喝茶的過程帶來了不少樂趣。若是存茶不當情況下,再好的茶,若是變質生出了異味,那也難以再歸入好茶之列。大部分茶葉在製作完成後,都十分乾爽酥脆,如紅茶、綠茶、白茶、武夷巖茶等。若是受潮之後,在氧化變質之後,會生出水味、酸味、朽味等刺激的氣味。
  • 聽說綠茶用玻璃杯衝泡,白茶、紅茶、巖茶用蓋碗?
    《1》好茶配好器。中國最早提到「茶具」一詞是西漢《僮約》中記載的「烹茶盡具,酺已蓋藏」。從把茶當湯喝到細啜慢品這個過程中,不同的飲茶方式有著相應的器具。漢代煮茶用的茶器是釜,煮的時候往裡面加入各種調料。唐代喝茶講究情調,已經不滿足架口鍋燒開水直接將茶葉一鍋亂煮的方法。
  • 一語道破,綠茶、紅茶、白茶、普洱茶、巖茶,什麼時候才適合喝?
    將上面的文字發給在武夷山做茶多年的老友後,他很快就回過了消息。「他喝的是什麼巖茶,紅茶要褪火兩三年?」「還是說,這人根本沒喝茶。」平心而論,那段話裡邊真假摻半。有的真,有的假。並且與實際不符,缺漏明顯的地方,確實不少。下面就來細細道來,一款茶究竟該什麼時候喝?《2》第一種,趁早嘗鮮型需要及時飲用為好的茶,羅列起來有不少。
  • 紅茶加牛奶、煮老白茶加陳皮、溫水泡巖茶,三種喝茶方式耽誤好茶
    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茶,滋味風採不一。不過並非全世界的人,喝茶的風格都相同。英國人愛喝紅茶,這三百多年來形成的飲茶習慣,已逐漸滲透進他們的日常生活裡。早餐喝紅茶,下午喝紅茶,晚上還是泡紅茶。
  • 不管是綠茶、白茶、紅茶,還是巖茶、普洱茶?不受潮可以長期存?
    那就是說,什麼茶只要不受潮都可以存? 按這邏輯理解,可不太對。 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不分狀況,將所有的茶都用於久存。 那麼很有可能,會白白的將不少好茶存壞。 茶分六大類,種種各不同。
  • 除了普洱茶、黑茶,綠茶、武夷巖茶、紅茶、白茶有醒茶的必要嗎?
    《2》普洱茶、黑茶,醒茶如何操作?多數喝普洱茶的朋友,必然會準備一個紫砂罐,還會有多種型號。一種是圓柱體,容量大,用於存放普洱茶茶餅,這些茶餅一餅一餅地堆疊好,像搭積木一樣。如衝泡紅茶、武夷巖茶、白茶時,都可以用110毫升的白瓷蓋碗。在正式衝泡前,先用沸水燙洗一遍。在沸水燙洗後,蓋碗吸熱帶有熱量,此時將茶投入其中。武夷巖茶,投茶8克。紅茶、白茶5克。投茶後,不要著急馬上注水。
  • 除了白茶、黑茶,綠茶、紅茶、鐵觀音、巖茶,能不能存放很多年?
    那麼,煙燻工藝的紅茶,是否會有特殊呢?也沒有。紅茶也不是長期存放的典範。網絡流傳,紅茶可以存兩三年再喝。若是沒有發黴,沒有變質,的確能入口,只是這個時間段喝它,已經錯過了紅茶的黃金期,此時喝紅茶,它的醇厚感在下降,原本蜜薯香氣也逐漸變弱,與適飲期內的紅茶相比,是天淵之別。紅茶,最好是在半年到一年內喝完它,此時才是它的風華正茂,蜜薯香、松煙香、桂圓香才能發揮地淋漓盡致。而清香型的烏龍茶,也不適合長期存。
  • 福鼎白茶的這三十年,熬過了普洱、巖茶、綠茶、紅茶,自始方興!
    再比如,武夷山的巖茶大師,也學著白茶的簡單工藝——萎凋和烘乾,用巖茶裡茶青顏色最淺、最接近白色、品種香為藥香的白雞冠(四大名叢之一,武夷山土生土長的古老茶樹品種),加工製作成「武夷白」。再再比如,遠處西南的四川茶,也有制茶師採下它的芽頭,按白茶萎凋和烘乾的工藝,製作成類似白毫銀針等級的茶,放在小罐子裡販賣。
  • 不論普洱茶、白茶、巖茶、紅茶,符合這三種特質,才算得上好茶
    《2》好茶,都出自於好產區。這一點,六大茶類殊途同歸。不論是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還是普洱茶,都講究「正山」、「核心產區」、「高山茶」。……這些,和太姥山高山茶區、武夷山核心產區以及桐木關的生態環境,如出一轍。你看,好茶的成名之路,都這麼相像。高山雲霧出好茶,不僅適合太姥山高山茶,也適用於三坑兩澗的巖茶、桐木關的紅茶,更適用於老班章茶和易武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