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苗藝偉
繼太保集團和安聯集團在合資健康險公司方面決意「分手」之後,又一家中方股東對合資保險公司意興闌珊。
12月24日,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信息顯示,中信信託計劃轉讓所持有中德安聯人壽保險的所有股權(49%),轉讓底價為23.44億元。
根據該掛牌公告,中信信託要求意向受讓方應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合法設立並有效存續的企業法人,應具有良好的財務狀況及支付能力,註冊資本不低於人民幣20億元人民幣,並須具有10年以上直接經營保險業務的經驗。
這意味著,如果股權轉讓計劃成功,中德安聯人壽第二大股東或將生變。
對於中信信託此次轉讓股權計劃,會否對公司經營管理產生影響,安聯方面回應界面新聞稱,安聯集團尊重中信信託出於自身戰略和業務發展規劃所作出的決策,會在現有合資協議、公司章程、和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給予相應配合。
安聯集團同時表示,安聯中國控股的開業是安聯集團的重要裡程碑,進一步增強了安聯集團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堅定了安聯集團未來擴大在中國金融市場投資的決心。隨著中國市場的不斷開放,尤其是監管對於外資在壽險公司持股比例的放開,安聯中國控股也正在積極評估本次中德安聯股權交易的機會,從而獲得中德安聯的更多股權。
中德安聯人壽成立於1998年11月,註冊資本20億元人民幣,公司註冊地位於上海自貿區,
由全球最大保險集團之一的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和中國中信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合資組建,其中,安聯保險集團佔股權51%,中信信託佔股權49%,是中國第一家獲準開業的歐洲合資壽險公司。目前,中德安聯在上海、廣東、浙江、四川、江蘇、深圳、北京、山東、青島、湖北設立了10家省級分公司。
伴隨著中國快速發展的保險行業,中德安聯人壽自2013年起開始盈利後,公司已進入連續第七個年度的盈利周期。
據界面新聞記者統計,2016年至2019年,中德安聯人壽營業收入分別為:30億元、43.14億元、54.46億元、64.2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21億元、2.11億元、8.64億元、6.90億元。但在2020年前三個季度,中德安聯人壽淨利潤分別為1.34億元、1.60億元、0.88億元,淨利潤呈現出現明顯下滑趨勢。
得益於中國金融行業對外開放政策,2019年11月,中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安聯(中國)保險控股獲準開業,並接手中德安聯人壽51%股權,接替安聯保險集團成為中德安聯人壽的新股東,德國安聯保險集團依然為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
但正當德國安聯集團對中國人壽保險市場興致勃勃,並不斷增加在中國市場的投資之時,中德安聯的中方股東——中信信託卻顯得意興闌珊。
早在2014年,就有媒體報導,中信信託已經和上海國際集團等多家公司深入談判,準備出讓中德安聯部分股權,但至今都未能達成最終協議。
無獨有偶,除了中信集團,曾與德國安聯保險集團合資成立太保安聯健康險公司的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近期也正在謀劃與德國安聯集團「分手」。
今年11月26日,根據太保安聯健康保險的公告,中國太平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第十次經營管理委員會同意太保集團和太保壽險分別受讓德國安聯保險集團持有的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8%、14.949%股份,交易完成後,德國安聯集團將不再持有太保安聯健康險的任何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