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電影節將走向何方?|卡洛·夏特裡安|柏林電影節|克裡斯蒂娜...

2020-12-05 騰訊網

作者 |Neil Young,來源《視與聽》

翻譯 |簫韶以隨

柏林電影節的新任藝術總監卡洛·夏特裡安(Carlo Chatrian)和論壇單元總監克裡斯蒂娜·諾德(Cristina Nord)向我們介紹了是什麼引導和啟發了他們進行電影節策展,以及他們希望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節之一帶來什麼。

卡洛·夏特裡安

今年的柏林國際電影節有兩個重要的新面孔的到來:卡洛·夏特裡安—洛迦諾電影節(Locarno)的前任主席,繼任於迪特·考斯裡克(Dieter Kosslick)—他從2002年至2019年一直擔任柏林電影節的藝術總監。

在前衛的論壇單元,克裡斯蒂娜·諾德如今遵循著論壇單元創始人Erika 、 Ulrich Gregor(1971-2001)和 Christoph Terhechte(2001-2018)的腳步。我們在第70屆柏林電影節前夕與他們交談。

柏林電影節藝術總監 卡洛·夏特裡安

Q:今年您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引入了「遇見」(Encounters)單元,這是又一個競賽單元。你怎麼看待競爭日益激烈,這是許多電影創作者們原則上仍然感到不滿意的地方?

A:老實說,許多電影創作者們更願意在競爭中被選中而不是被淘汰。我的理解是,如果你參加一個有競賽的電影節,那你將無法避免競爭。競賽仍然是增加電影曝光率的最佳工具,這最終是電影創作者們感興趣的。

Q:您已經組建了一支強大的新策展團隊,其中包括來自洛迦諾電影節的幾位同事。您認為藝術總監在他們的策展中傳達個人的「視角」有多重要?在像柏林電影節這樣的大事中,這樣的事情現實可行嗎?

A:我對強加我的視角並不是特別感興趣,我更感興趣的是擴展我的視野和我對電影的看法。在這方面,電影是必不可少的,而我與策展人們的對話也是如此。這些交流開闢了新的視角,使我能夠更好地塑造我應邀主辦的多面的電影節,並將其傳達給全世界。

Q:您增加了「遇見」作為第二個競賽單元,這似乎會使柏林電影節的結構更接近於其他歐洲主流電影節的結構。我們能否將其與坎城電影節的「注目」單元、威尼斯電影節的「地平線」單元和洛迦諾電影節的「新生代電影人」單元相提並論呢?

A:很難將柏林電影節與威尼斯電影節或坎城電影節相提並論。比如,「全景」單元和論壇單元與「威尼斯日」和「導演雙周」有很大不同。在最後的單元就像是盒子,你需要它們來搬運你的東西,但重要的是盒子內部的東西。

潘禮德(Rithy Panh)的《輻射》在2020年柏林電影節競賽中公映

Q:說到電影節單元和影片類型,潘禮德(Rithy Panh)的《輻射》(Irradiated)是今年唯一一部競爭金熊獎的紀錄片。

A:潘禮德在這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趣的是,他超越了傳統紀錄片的概念。這部電影是不受任何敘事束縛的影像日記。從某種意義上說,它不是一部紀錄片,因為這些圖像被用作符號和情感的催化劑。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部紀錄片,一切都是真實的,導演「記錄」了他的悲傷和他處理悲傷的方式。

但是,還有其他電影模糊了劇情片和紀錄片之間的界限-即使這種區別對如今的我來說意義不大-例如伊利亞·赫爾扎諾夫斯基(Ilya Khrzhanovsky)的《列夫·朗道》(DAU. Natasha)或者阿貝爾·費拉拉(Abel Ferrara)的《西伯利亞》(Siberia),使用了專業演員、布景和劇本對白等劇情片元素,達到了與潘禮德的作品非常相似的效果。

Q:但是,這兩部電影明顯不同於《海上火焰》,《珍珠鈕扣》和《別碰我》,它們更符合紀錄片傳統,並在它們各自參賽的年代受到柏林電影節評委的青睞。一部以上的紀錄片爭奪金熊獎、金棕櫚獎或金獅獎仍然是罕見的。

A: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們此前沒有規定只要一部紀錄片進入主競賽,現在的陣容是選拔工作的結果。即使在「遇見」單元中,我們也只有兩部紀錄片。在柏林電影節的特別展映單元有更多的傳統紀錄片,我們覺得在這裡他們表現得最好。也許就是在2020年,也許我們需要進行更好地探索。如你所知,我作為總監的背景與紀錄片有很大關係。我們跟進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紀錄片項目,但尚未準備就緒。

我想強調「金熊獎」入圍影片包括一些想挑戰傳統劇情片概念的作品,這與我有關。當然,我們也歡迎更多的紀錄片參與競爭。

阿貝爾·費拉拉(Abel Ferrara)的《西伯利亞》(Siberia)也入圍了2020年柏林電影節主競賽

Q: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你覺得在多大程度上你可以自由地對電影節的整體結構進行創新?

A:我沒有得到任何指導,也沒有受到藝術上的限制。但是從一開始我們就說這是一個過渡年。這是一個周年紀念版,事實上,我們能夠擁有一系列由有強烈個人風格的導演、電影人創作的作者電影是很重要的。

另一方面,我們在「遇見」單元開設了一個展示影片的空間,否則這些作品可能在電影節其他單元中找不到一席之地。電影節結束後,我們將一起看看是否有進一步改變的餘地和需要。自由的概念不僅適用於結構,還涉及你看電影和思考電影的方式。

論壇單元總監 克裡斯蒂娜·諾德

克裡斯蒂娜·諾德(Cristina Nord)

Q:今年的論壇單元將通過完全復刻1917年第一屆論壇的所有展覽策劃來慶祝五十周年的紀念。當然論壇單元也會展映那些有冒險精神的新作品。回顧過去,我們看到國際社會一直關注政治參與。這是對1968年後國際氣候的一種特定反應,還是當前的電影現狀可以提供類似程度的參與度、憤怒和能量?

A:我們在周年紀念展映中放映的許多電影中所展示的政治能量,顯然是20世紀60年代末時代精神的結果。例如,在威廉·克萊因(William Klein)的電影《Eldridge Cleaver》中,前衛技術與鼓動手段的結合便是這一特定歷史時刻的特徵,而且很難在當代電影中找到類似的東西。如果你找到了它,它可能會過時,因為社會特定的政治環境需要並創造特定的美學方法。

Q:但是,希望能從中吸取一些教訓。

A:我的印象是,我們正再次生活在動蕩的時代中,因為我們在過去幾十年中目睹的政治、社會和文化進步,包括婦女在社會中的作用以及種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態度的不可接受性,目前正在遭受攻擊。這是一種強烈的反彈,在全球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因此,隨著周年紀念展映的到來,我們可以假設:看這些電影,我們或許能夠重新發現當時行之有效的策略,並相應地調整它們,以幫助我們應對新的挑戰。

威廉·克萊因(William Klein)的《Eldridge Cleaver》、《黑豹》(1970年)在1971年論壇單元的周年紀念中重映

Q:你已經為你的第一次策展組建了一個強大的策展團隊。你給予他們多大的自主權?在多大程度上你覺得需要向團隊傳授某些標準或某種精神?

A:選片是一個協作過程。它需要不同的視角、背景和人際網絡。如果我和我觀點一致的人一起工作,那我就是個傻瓜。

在委員會中,我們傾向於一起做出決定。如果一部電影不能使所有人滿意,我們會一直討論它直到提出解決方案。在極少數情況下,我可能會偏離這條規則。如果我認為這部電影對我們的展映非常重要,那麼即使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我也有權邀請它。

Q:您曾在許多電影節中擔任策展人或記者。是什麼最大程度的啟發或影響您策劃您的第一個論壇單元?

A:我是一群藝術家、電影人、演員、音樂家、DJ,學者和作家中的一員,我們與布魯塞爾的Beursschouwburg及開羅的歌德學院合作,成立了一個名為Tashweesh的女權主義藝術節,橫跨開羅、貝魯特、突尼西亞和布魯塞爾。

它包括藝術的、話語的、理論的和激進的方法,是一次非常深刻的,有時是矛盾的,甚至是痛苦的經歷。我學到了很多關於白人特權,象徵主義,侵佔和權力失衡的知識,以及如何以透明和富有成效的方式處理這些問題……儘管這並不總是可能的,這就是為什麼有時會感到痛苦的原因。

當這個藝術節於2018年10月在布魯塞爾舉行時,看到這麼多的有色人種參加,真是令人難以置信。這不是通常的人群,當你目睹這樣的事情時,你會問自己為什麼通常參加文化活動的觀眾都是白人和中產階級。為什麼我們會有一種文化的概念或電影風格的概念,迎合了某一群體的需要和敏感性?我們如何發展新的品質觀念,讓更多的人感到被吸引?我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但我肯定是在關注它們。

來自古巴的Irene Gutiérrez導演的《Entre perro y lobo》將在2020年的論壇單元展映

Q:在論壇單元展映的35部電影中有28部是全球首映。對於電影人來說,有像鹿特丹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全新的「遇見」單元那樣誘人的選擇時,更不用說堅持下去未來在坎城電影節上的前景了,你要想能找到這麼多有價值的全新電影,有什麼挑戰呢?

A:論壇單元的一個優點是它的良好聲譽和悠久的傳統,這無疑是一個吸引許多電影人的因素。人們知道誰是在論壇單元上開始他們的職業生涯的,哪些電影在成為經典之前就在我們的單元放映過,他們會發現加入這個單元是很誘人的。

對我們有利的另一點是,我們為更多具有散文性和實驗性的電影,為自我反省的電影提供了天然的棲息地,而不是忘記那些具有政治意識的電影,這些意識不是通過陳述而是通過審美決定來表達的。

此外,我們非常喜歡為話語和反思創造一個空間。即使你提到了明顯的競爭,但我的感覺是,我們將能夠提供獨特且廣受讚賞的東西,而電影人將繼續被這點吸引。

相關焦點

  • 女性、政治和新導演:最熱鬧的柏林電影節落幕了
    此次柏林電影節非常遺憾這部電影無法參賽。」電影節評委會主席,法國演員茱麗葉·比諾什今年的柏林片單展現了柏林對「電影小國」的關注,也再一次驗證了柏林對政治題材的興趣。2019年的第69屆柏林電影節,將是主席迪特·科斯裡克最後一次擔任柏林電影節主席。近些年來柏林電影節的風格受他本人影響不小,同時,他也因近二十年來,柏林電影節過於明顯的藝術傾向而受到了一些批評。從明年開始,迪特·科斯裡克的位置將由藝術總監卡洛·查特裡安和常務董事瑪麗埃特·裡森比克組成的兩人團隊接替。
  • 李安x是枝裕和,賈樟柯x霍猛,華語大師們在柏林電影節聊了什麼
    ——李安為了慶祝誕生70周年,今年的柏林電影節增設了一個特別的環節——「傳承中」。這是一個由著名導演邀請一位青年導演進行作品對談的企劃,電影節新藝術總監卡洛·夏特裡安希望藉此傳遞柏林電影節的藝術傳承理念。
  • 第70屆柏林電影節開幕 18部影片角逐「金熊獎」
    新華社柏林2月20日電(記者張毅榮 田穎)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20日開幕。由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當我成為薩林格》為本屆電影節揭幕。影片《當我成為薩林格》改編自美國作家喬安娜·雷科夫的作品,由加拿大導演菲利普·法拉爾多執導。
  • 柏林電影節停頒「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
    本文共756字,預計閱讀時間2分鐘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於當地時間20日晚拉開帷幕,本屆電影節舉辦時間將持續至3月1日。本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舉辦遭遇了不少波折。時間上,今年的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的舉辦時間提前,搶了柏林國際電影節往常的檔期,作為一個藝術影展,柏林電影節無力、也無意與奧斯卡這樣流量黑洞爭鋒,只得挪到二月底。地點上,波茨坦廣場上的Cinestar影院因為場地租賃合同到期被迫關閉。
  • 張藝謀閆妮徵戰柏林電影節 把陝西文化傳到柏林
    張藝謀閆妮徵戰柏林電影節 把陝西文化傳到柏林   本報記者本日隨《團圓》劇組啟程前往柏林,在即將到來的虎年,陝西「老虎隊」張藝謀、王全安、閆妮將一同徵戰第60屆柏林電影節。
  • 柏林電影節官方:《一秒鐘》退出主競賽
    2月11號,張藝謀新片退出柏林電影節引發關注,據電影一秒鐘官微透露,張藝謀新片《一秒鐘》因技術原因,無法在柏林國際電影節放映。據悉,該片由張藝謀和鄒靜聯合創作的劇本,由張譯擔任男一號,講述了膠片時代一代人的回憶與情懷,據悉該片已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並且已開幕,但沒辦法展映應該就是無法評選,為此不少網友覺得惋惜!
  • 湯姆-提克威新片將揭幕柏林電影節(圖)
    《跨國銀行》電影海報   10年前憑藉《羅拉快跑》蜚聲國際影壇的德國導演湯姆·提克威首部好萊塢製作電影《跨國銀行》(The International)將揭幕明年2月5日開幕的第59屆柏林電影節。本屆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評委會主席將由英國女星蒂爾達·斯文頓擔任。  第59屆柏林電影節將於明年2月5日至15日舉行,電影節組委會日前宣布,開幕片已選定為德國名導湯姆·提克威的新片《跨國銀行》。
  • 聚焦中國作家,賈樟柯新片將亮相柏林電影節
    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組委會近日公布開幕式出席嘉賓名單。坎城電影節藝術總監蒂耶裡·福茂、威尼斯電影節藝術總監阿爾貝託·巴貝拉,葆拉·貝爾、丹尼爾·布魯爾、尼娜·霍斯、賈樟柯等嘉賓將亮相開幕儀式。本屆柏林電影節將於當地時間2月20日-3月1日舉行。
  • 柏林電影節:最佳男女演員獎合二為一
    2019年,中國電影《地久天長》主演王景春和詠梅,在當年的柏林電影節分獲「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成就一段佳話。然而,這一情景恐難再現柏林電影節——今後,同一影片的男女主演可能要為同一獎項展開競爭了。
  • 柏林電影節因疫情改為線上 6月初補辦迷你電影節
    網易娛樂12月17日報導  據外媒報導,下一屆(2021年)柏林電影節將因德國的疫情狀況而徹底改變形式,原定明年2月11日-2月21日實體舉行,現正在試圖改為在3月初以虛擬形式做一個競賽部分,同時進行線上版的歐洲電影市場
  • 抗議和被抗議——柏林電影節政治簡史 | 鳳凰副刊
    1932年威尼斯電影節成立,是墨索裡尼需要它充當法西斯政權的宣傳工具;而1930年代末坎城電影節的籌劃,則是民主政權對威尼斯的回應。如今三大電影節中最政治的柏林,當初成立的政治動機,其實反不如另外兩家直接。早期的柏林電影節恐怕比坎城更「藝術」——法國新浪潮正式亮相在柏林而不是坎城,夏布羅爾、戈達爾最初獲得成功都是在柏林。
  • 《孔雀》入圍柏林電影節消息被證實(圖)
    新快報訊前天網上一條「《孔雀》被柏林電影節拒之門外」的消息被廣為轉載,顧長衛的很多朋友都打電話表示安慰,可實際上影展組委會發給《孔雀》的邀請函已經傳到了公司。  而為了能夠讓這部被業內一致看好的影片在柏林有所斬獲,對國際各大電影節有豐富人脈的臺灣資深影人焦雄屏被聘為影片顧問,助《孔雀》一臂之力。
  • 第65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影展常客篇-第65屆柏林電影節主...
    第65屆柏林電影節將於北京時間2月5日24時左右開幕,本次入圍主競賽單元的電影導演們,除了姜文這樣為國內觀眾所熟識者之外,還有不少雖然名氣不大,但卻已經在國際影壇上馳騁多年。倘若你翻看下他們的履歷,興許還能記起在某一年,原來你也看過他(她)的某一部作品。
  • 電影大師阿倫·雷奈攜新作登場柏林電影節
    梁朝偉(右後)面帶微笑隨評委團亮相  當地時間2月6日晚(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第64屆柏林電影節在德國柏林開幕。作為中國電影人的福地,本屆柏林電影節有多部華語電影入圍主競賽單元和參加展映。其中,寧浩的《無人區》、婁燁的《推拿》以及刁亦男的《白日焰火》都將參加最高獎項金熊獎的角逐。此外,繼王家衛擔任上屆柏林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後,梁朝偉也作為華語電影的代表擔任本屆電影節的評委會成員,他抵達柏林後出席了組委會舉行的評委見面會。在昨日曝光的評委合影中,梁朝偉面帶微笑,神態溫文。
  • 老片《英雄》頂替《一秒鐘》將在柏林電影節展映
    >網易娛樂2月12日報導 11日,據@電影一秒鐘 官微透露,張藝謀新片《一秒鐘》因技術原因無法在柏林電影節放映據綜藝的最新消息,柏林電影節消息人士透露,張藝謀2002年的電影《英雄》將在2月15日放映,以填補《一秒鐘》退出後留下的空缺。據悉,《一秒鐘》國內已拿到龍標。至於檔期,張藝謀曾在微博之夜透露計劃今年下半年上映,目前還未定檔。該片由張譯、範偉、唐孜悅、餘皚磊等主演,講述物質精神匱乏的1970年代,沒趕上電影場次的張九聲與流浪兒小吉林因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聚焦一代人的膠片情懷。
  • 柏林電影節動態:傑瑞米·艾恩斯擔任評審團主席
    1905電影網訊隨著舉辦時間的臨近,第70屆柏林電影節的各項準備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近日,柏林電影節組委會宣布,傑瑞米·艾恩斯將擔任主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作為英國最傑出的演員之一,傑瑞米·艾恩斯,能擔任本屆柏林電影節的評委會評審團主席,算是實至名歸。艾恩斯1948年9月19日出生於英國,他在多塞特一所寄宿學校裡過度了四年的光陰,在此期間,他參演了幾部學校劇,同時還是學校樂隊的成員。他早先立志當一名獸醫,可後來讀了大量戲劇書籍,認為舞臺更適合於他。之後,他進入英國布裡斯託老威克戲劇學院,並積累了豐富的表演經驗。
  • 柏林電影節開幕 阿倫·雷奈攜新片再爭金熊獎
    北京時間2月7日零時,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在柏林當地拉開帷幕。電影節期間,將有近400部電影輪番上映。今年柏林電影節共有13部華語電影參展,堪稱「華語片的大年」,開幕式紅毯上,中國影人梁朝偉與眾評委的亮相及90後中國藝人黃璐的出席,在助燃紅毯氣氛的同時,也開啟了華語影片的本次柏林之旅。  紅毯上熠熠生輝  本屆柏林電影節的開幕式由女星安克·恩戈爾克主持。
  • 柏林電影節王景春詠梅獲獎 附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完整獲獎名單
    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舉行閉幕式暨頒獎典禮紅毯,中國演員王景春憑藉王小帥導演的《地久天長》獲得最佳男演員,詠梅憑藉《地久天長》 獲得最佳女演員。附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完整獲獎名單,快來看看吧!《地久天長》劇情介紹講什麼?
  • 2018柏林電影節,打動我的卻是這些亞洲電影人
    這段時間忙著過春節的影迷們,估計都錯過了件影壇大事:那就是第68屆柏林電影節已經在2月15日「靜悄悄」地舉辦了。將於當地時間2月25日閉幕的本屆柏林電影節,目前為止亮點不斷。而[犬之島]除了是韋斯安德森繼[布達佩斯大飯店]之後第二部柏林電影節開幕影片,更是入圍了今年柏林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本屆柏林電影節共有24部影片入圍主競賽單元,其中有19部影片角逐金熊獎和銀熊獎,其餘5部不參與獎項評選。
  • 三部電影入圍柏林電影節,賈樟柯:電影與文學都從故鄉出發
    1月29日,2020年柏林電影節正式公布主競賽單元和特別展映單元入圍影片。主競賽中,蔡明亮和李康生新作《日子》成華語片獨苗。賈樟柯新作《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入圍特別展映。據悉,柏林國際電影節將在2020年2月20日至3月1日期間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