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復工復產之後,4月7日我市10.27萬名初三、高三年級學生開始返校學習,本周是大家返校的第三周,複課以來,小班化教學下的師生們還適應嗎?記者通過採訪了解到,返校學習第三周,儘管戴著口罩上課有點辛苦,但是大傢伙的學習勁頭更足了。
在鶴湖學校,老師正利用「一體機+釘釘」在A班上課
老師:戴口罩上課 再辛苦也要堅持
由於目前還處於疫情防控的關鍵期,記者在市內的幾所學校看到,學生進校門測體溫、學校防疫工作一個不落。但是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師生們開始發現,戴著口罩上課有點難熬。
一節課45分鐘,全程戴口罩,老師一堂課下來,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很喘。「對我們的肺活量是一個大的考驗,特別是上個禮拜,天氣很熱,有時候覺得喘不過氣!」鶴湖學校9年級組長徐曉錫表示,戴口罩上課很辛苦,但是老師要給學生做好榜樣。「有時候兩節課上下來,很熱很悶,實在受不了,我們就到教室外摘下口罩透透氣。」
「有些同學堅持不了,把口罩摘了,我就提醒他們一定要戴好。」金安高級中學高三老師王建說,在學校的時候,老師必須全程戴口罩。
不僅如此,老師批改作業的時候更是全副武裝:戴口罩、手套,做好手部消毒。「我們改作業的時候,儘量減少說話,專心改,不能把學生的作業本弄髒,改作業前後我們都要用手部消毒液做好消毒工作。」徐曉錫說。
學校:創新開啟「一體機+釘釘」同屏授課方式
為了加強疫情防控,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4月7日初三、高三學生返校學習之後,各校都將所有大於55人的教學班級進行拆分,分成A、B兩個班級實行小班化教學,同時,每個教室都實行單人單桌,左右間距達1米。
一個大班變成兩個小班,怎麼上課?對此,各校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學校採取的是A、B兩班各上20分鐘的形式;有的則每個班都上滿45分鐘,這樣一來,老師的課程量都翻了一倍。但是實際操作下來,老師們都反映,前一種方式下,課堂效率低、進度差、難以完成正常的教學進度;後一種方式下,一名老師一天少則4節課、多則8節課,太疲憊,身體吃不消。
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和進度、給老師減負,各校也給出了不同的反應。「A、B班分別上滿45分鐘,對老師來說負擔太重了,所以在開學後的第二周我們嘗試了『一體機+釘釘』同屏授課的方式,相對來說要好一些。」同文中學高三年級級長湯勝晚所說的這種同屏授課方式,鶴湖學校也正在採用。
「我們每個班分成A、B兩個班,比如我在A班上課,利用一體機和釘釘,就能同步將我的板書和聲音傳遞到B班的一體機上,這樣一來,我每個班都可以上滿45分鐘。我一般在A班上完一節課,下一節課我就會去B班上,這時候A班就聽一體機的課。」徐曉錫說。
鶴湖學校中教處主任熊裡校告訴記者,考慮到學生的課堂紀律、上課的自覺性,當老師在A班上課時,會配備一名老師在B班陪讀,維護課堂秩序,督促學生做好筆記、認真聽課。
學生:上課積極性高多了
經歷了超長寒假、57天網課,重新返回課堂,讓學生們都興奮不已。不少老師反映,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積極,學習勁頭這麼足的學生。
湯勝晚從教快30年了,他告訴記者,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把學生都憋壞了,加上離高考時間所剩不多,大家都非常珍惜僅剩的和老師、同學相處的時間。「課堂效果很明顯能看得出來,上課積極性高多了,課上說話的人也少了。」
對此,王建也有同感。「課堂紀律好了很多,這應該是我有史以來碰到的最認真的一批學生了,上課表現好,作業也是。」
「不是這次疫情,我都體會不到坐在教室裡上課的時光是這麼寶貴。剛開學時,課間我和同學一直聊疫情期間的趣事。」高三學生何夢昕說,還剩兩個多月的時間,她會倍加珍惜。
高三學生張夢易說疫情讓她和同學、老師短暫分別,重回課堂的感覺讓她倍感親切和喜悅,接下來的備考時間,她會更加努力。
來源: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孔穎(學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