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觀音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小時候聽到「鐵觀音」還曾以為是觀音菩薩的一個名稱,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聊鐵觀音茶吧。
安溪鐵觀音是我國著名烏龍茶之一,據載,安溪鐵觀音茶起源於清雍正年間,歷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稱,產於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安溪縣境內多山,氣候溫暖,雨量充足,茶樹生長茂盛,品種繁多,冠絕全國。
鐵觀音有著美麗傳說,相傳,雍正年間,安溪有一位叫魏飲的鄉民篤信佛教,每天清晨必以清茶一杯,敬獻於觀音菩薩像前。一夜,他夢見在山崖上有一株透發蘭花香味的茶樹,正想採摘時,一陣狗吠把好夢驚醒。第二天一早他順著夢境,果然在崖石上發現了一株與夢中一摸一樣的茶樹,他將茶樹帶回家,精心培植,因這茶是觀音託夢所得,故名曰「鐵觀音」。
「鐵觀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樹品種名,鐵觀音茶屬於半發酵茶類。鐵觀音獨具「觀音韻」,清香雅韻,衝泡後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香氣馥鬱持久。
鐵觀音茶樹,天性嬌弱,產量不大,便有了「好喝不好栽」的說法,鐵觀音茶也因此更加名貴(鐵觀音茶價格一斤幾十到上千不等)。純種鐵觀音植株為灌木型,樹勢披展,枝條斜生,葉形橢圓,葉緣齒疏而鈍,葉肉肥厚,嫩芽紫紅色,因此有「紅芽歪尾桃」之稱。鐵觀音既是一種珍貴的天然茶飲,又有很好的美容保健功能,含有多種營養和藥效成分。
安溪鐵觀音茶,一年一般可採四期茶,分春茶(穀雨至立夏,產量佔全年總產量的45~50%)、夏茶(夏至至小暑,產量佔25—30%)、署茶(立秋至處暑,產量佔15~20%)、秋茶(秋分至寒露,產量佔10~15%),有的地方氣溫高還能產冬茶。秋茶應該是鐵觀音裡最好的,其次是春茶,夏、暑茶品質較差一些。
鐵觀音茶的採制技術特別,與綠茶採摘幼嫩的芽葉不同, 而是採摘成熟新梢開面六七成2-3葉, 俗稱「開面採」。同一天內採摘的茶葉也分為早青(9點前)、午青(9-14點)和晚青(14點後),其中午青的質量最好。不同區域、不同時間採摘的茶葉都是要分開製作的。
鐵觀音大致可分為清香型,其口感清淡、舌尖略帶微甜,顏色翠綠、湯水清澈;濃香型,其口味醇厚、香氣高長,色澤烏亮、湯色金黃;陳香型,具有「厚、醇、潤、軟」等特點,色澤烏黑,湯水濃鬱。
鐵觀音生長在高山雲霧,屹立在半山石傍,吸食清風,含著甘露,迎合著陽光,屹立在山間。鐵觀音獨特的「觀音韻」曾引無數的文人雅士甘拜其「石榴裙」下,清淡幽雅的茶香也讓很多閒人仰慕而來。正所謂「七泡餘香溪月露,滿心喜樂嶺雲濤」。
鐵觀音雖沒有柳樹的婀娜多姿;沒有松柏的高大挺拔;沒有梅花的傲雪怒放,但它獨特的「觀音韻」卻香飄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