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名2020級清華大學機械專業考研上岸學長的考研總結,學長的本科是某雙非一本院校,2020年考研一戰上岸清華大學機械工程,複習時長不到五個月。如果這個開頭能夠吸引到你,那就帶著好奇繼續看下去吧。另外,或許有些同學與我同屆,甚至比我更大,這裡我就佔個便宜,自稱一句學長吧。
看了開頭,相信大家有許多想了解的內容,我也有許多話想說。只希望我能夠把話說得清楚明白吧。這篇文章我想還是按照科目劃分,分別總結一下初試各科的備考經歷。不過在這之前我還是想花些篇幅,寫一些更加重要的東西。
一、撥開雲霧,看到更遠的風景
這個話題我總覺得表述起來不那麼容易,只好儘量把我的思想表達出來,如果對你有所啟迪,不勝榮幸。
說到考研,諸位的動機是什麼呢?為了更容易找工作還是隨大流呢?開篇就提到動機的重要性,是因為動機基本決定了你能夠在這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發掘出多少潛能。(其實我認為每個人潛能空間確實不同,發掘難度也有所區別,這挺複雜的。但是單說動機這一個因素,確實能給你帶來很大的潛能發掘力。)在建立動機這一點上,每人都有差異,但我希望諸位能夠在開闊的視野中尋找動機,也就是更多地思考人生追求,而不是被眼前的雲霧迷了雙眼。
拿我來說,以清華為目標考研究生,就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爬上更高的山峰看看風景,不願意活在狹隘的小世界裡,困在溼黏的沼澤裡,度過碌碌無為的一生。其實清華不是我唯一的選擇,甚至考研也不是,它只是一條看起來比較寬敞的大路罷了,但如果我走起這條大路來總是摔跤,我完全不介意走走小路試試,只要最後能走到目的地就好。如果我一戰二戰三戰都沒順利考上,我也會另謀出路,屆時如何選擇便平衡利弊得失就好,但我必將繼續尋找能夠讓我這短暫人生有所作為的領域,因為我的追求未變,今日依舊。
如果可以,我真的不希望同學們是為了考研而考研,為了學習而學習,人生應當有所追求。考研是方式、通道、手段,但絕不是目的,學習的漫途要走一生,是絕對沒有終點一說的。如果諸位能有這等覺悟,調整好心態,就會發現,青春的陽光明媚得耀眼,目光也變得堅定。撥開眼前的雲霧,看清腳下的大道,堅定地邁開步子,腳下的路是多麼寬敞動人。
二、初試複習經驗
好了,寫了這麼多有的沒的,不管你有沒有感悟,我還是要寫些複習方法的。前面的內容算作道的話,複習方法只能算是術的層面,術法萬變,大道不變,各人的複習方法不同,我就自己的經驗做些總結,請諸位各取所需,僅供參考。
首先是英語和數學,我考的是數學一+英語一,這兩門課是最早開始準備的。當年的7月底8月初我才開始備戰考研,最初的時間也都是花在這兩門課上。先說英語吧,我的英語考了70分+,相對其它科目來說算是不錯吧。英語的複習非常簡單,基本上你只需要做兩件事:背單詞和做真題。英語模擬題是沒必要做的,因為歷年真題足夠練習了,英語也不是靠刷題提升的科目。英語單詞我用的是戀戀有詞,詞彙量已經夠了。把戀戀有詞翻了四五遍,最後還是有一些詞記不住,我想最後沒有幾個同學能完全把單詞背清楚吧,最關鍵的是常考詞彙要明晰。關於做真題這件事,不用過早,不把戀戀有詞翻個兩遍就去做真題,不僅做題速度慢,浪費時間,而且錯的多,還容易搞壞心態,總而言之不划算。建議諸位前期要沉住氣背單詞,真題可以晚點刷。
再說說數學。關於數學的輔導書,建議在李永樂的複習全書和張宇高數18講系列中選擇一套使用就可以了,這兩套資料用的人都很多,但是殊途同歸,選擇一套書學習就可以了,這也包括使用對應的練習題,比如我用的是李永樂的複習全書,練習題就買了李永樂的330和660,當然最後真題也是不能少的。我當時只是線代有一章看書不太懂。所以用什麼方法學習並不重要,這種方法適不適合你才是最重要的。
關於考研政治,雖然政治複習得比較晚,但我還是把精講精練翻了兩遍。在看第一遍的時候,跟著做1000題對應章節的練習作為鞏固。然後把往年真題的選擇題刷一遍。考前把自己的錯題看一看,最後背了肖四就上戰場了。政治六十多分還算一般吧。
最後是專業課,每個學校的風格不同,諸位自己找方法吧。最好還是在考研文庫找個對口的直系學長學姐,這樣你的複習就不用再摸瞎了。清華的機械專業課考機械原理和機械設計。我買了清華對應的教材,把書看了兩遍,課後習題做了一兩遍,然後把網上找來的瑣碎真題看了一下。因為網上清華的專業課真題都是回憶版,很多題目都不完整,只能簡單判斷一下考的是哪些知識點,從而有所偏重的複習。清華的905機械設計基礎包括填空題、簡答題、計算題和設計題,填空題和簡答題都是比較單一的知識點,計算題和設計題也是比較基礎的題目,不會出現非常怪癖的題型,在這一點上不用過分擔心。清華的出題風格是非常重視基礎的,所有的知識點都在書上,關鍵是能不能把課本吃透。也不需要做什麼模擬題,目前我沒有了解到什麼老師能押準清華的題目,也可能是考清華的學生比較少,市場不夠大吧。不過倒是可以找知點學派學長學姐一對一的幫你抓下考點。作為學生要做的就是把課本看透,書上例題吃透,在此基礎上,按照往年題目的側重點,有的放矢地看書就可以了,其實按照這種方式,不用搞題海戰術也是挺不錯的。不過也絕對不要小看這門課,往年考到100分以上就是不錯的成績了,可見這門課是相當有難度的。
術法萬變,複習的方法各有千秋,一家之言也不具有普適性,我更希望諸位能夠調整好備考的心態,清晰自己的長遠目標,做好眼下的事,這樣才能走向人生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