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陳橋街道:傳承最美「中國藍」 提升文化軟實力

2020-12-12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12月10日南通訊(記者 曹敏 通訊員 石唯)12月9日,在南通崇川區陳橋街道的「南通艾藍染色技藝保護基地」,記者現場觀摩了艾藍染色技藝,領略了「中國藍」的獨特魅力。

「南通是世界藍草名品——蓼藍的源產地和歷史主產區,當地的種藍制靛曾被列為明清兩朝土貢特產,南通素有『藍染之鄉』的美譽。」艾藍種植及染色專家、基地創始人姜平告訴記者,由於歷史原因,南通民間種藍制靛染色技藝斷失已達半個多世紀。十餘年前,在當時的南通市港閘區陳橋街道,發現了最後一處未被歷史完全湮沒的「粉藍布」祖傳村莊,追訪到少數年近百歲的藍染老藝人,這為當地搶救、復活這一中華民族傳統技藝瑰寶提供了可能和機遇。

「南通艾藍染色技藝保護基地」創立於2016年,2019年基地已擴大藍草種植面積達70畝,篩選培育適宜當地生長的優質藍草3大類計6個優良品種,掌握了「種藍制靛」與「小缸青」藍染的基本技藝,正在當地老藝人的指導下恢復傳統「粉藍布」染色技藝這一傑出的民間工藝絕活。也因此「艾藍染藝項目」 2017年成功入選當地市級非遺公示名錄,藍染作品首次亮相2017第二屆南通文創設計大展並一舉奪魁榮獲金獎。2018年中央電視臺一套「家有傳家寶」欄目《藍靛花布美人間》,採訪並播放「艾藍染藝」基地的藍草種植和田間染色畫面。今年7月,艾藍染色技藝基地獲「南通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稱號。目前,基地傳承研習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後續還將開展國家級非遺和申請國家地理標識。

除了艾藍染藝是陳橋街道的文化IP,運河文化也是當地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當地的集成村十八裡河口自古為長江口岸水路交通要津,歷史上發揮著淮鹽外輸的水上樞紐功能。在河口,唐東海徐夫人墓誌的出土揭開了南通千年建城之謎,將南通建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又向前推了半個多世紀。如今,十八裡河口已成為通揚運河境域唯一保留千年運河風貌的古運鹽河口岸,被納入南通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規劃予以保護和利用,通揚運河博物館建設也將加快推進。

一個街道的發展,經濟建設是基礎硬實力,文化建設是關鍵軟實力。「未來具有地標性文化特徵的通揚運河博物館、鹽文化體驗館,南通藍印花布等具有南通非遺文化的產業園,籌拍《十八裡河口》影視作品等,進一步挖掘弘揚傳統文化,為高質量建設『花園陳橋』而努力。」陳橋街道黨工委書記顧紅菊還告訴記者,即將啟動的南通非遺產業園,藍印花布將作為領銜項目,而陳橋蓼蘭種植基地和艾藍染色技藝館,將與南通藍印花布館的產業化緊密結合,促進南通藍印花布更加生態綠色優質,能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12月9日 ,在南通崇川區陳橋街道的「南通艾藍染色技藝保護基地」 ,記者現場觀摩了艾藍染色技藝,領略了「中國藍」的獨特魅力。「未來具有地標性文化特徵的通揚運河博物館、鹽文化體驗館,南通藍印花布等具有南通非遺文化的產業園,籌拍《十八裡河口》影視作品等,進一步挖掘弘揚傳統文化,為高質量建設『花園陳橋』而努力。」陳橋街道黨工委書記顧紅菊還告訴記者,即將啟動的南通非遺產業園,藍印花布將作為領銜項目,而陳橋蓼蘭種植基地和艾藍染色技藝館,將與南通藍印花布館的產業化緊密結合,促進南通藍印花布更加生態綠色優質,能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12月9日 ,在南通崇川區陳橋街道的「南通艾藍染色技...

相關焦點

  • 多家媒體聚焦南通這個地方……
    攝影:許叢軍 近年來,南通市崇川區陳橋街道著力打造「文化陳橋」品牌,把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作為推動街道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有效載體
  • 崇川區陳橋街道:挖掘深耕傳統文化 高質量建設關鍵軟實力
    南通正是憑籍「種藍制靛」傳統和「小缸青」靛染技藝絕活,贏得中國「藍染之鄉」的讚譽。南通民間艾藍染色技藝是生活在江海大地上的歷代祖先留給後人的一份極其珍貴文化遺產,是南通千年農耕文明創造的具有歷史影響力的著名地方品牌,是3000年中華藍染文化與藍染技藝的傑出代表,更是南通市崇川區陳橋街道歷史文化的豐碩成果和驕傲。
  • 崇川區陳橋街道:挖掘深耕傳統文化 高質量建設關鍵軟實力
    南通正是憑籍「種藍制靛」傳統和「小缸青」靛染技藝絕活,贏得中國「藍染之鄉」的讚譽。南通民間艾藍染色技藝是生活在江海大地上的歷代祖先留給後人的一份極其珍貴文化遺產,是南通千年農耕文明創造的具有歷史影響力的著名地方品牌,是3000年中華藍染文化與藍染技藝的傑出代表,更是南通市崇川區陳橋街道歷史文化的豐碩成果和驕傲。
  • 千年「中國藍」 成南通非遺「網紅」
    9日,記者走進位於陳橋街道的南通艾藍染色技藝傳承基地,探訪「種藍制靛」這一流傳千年的民間工藝絕活。「太美了,遠遠看去簡直就是一幅水墨山水畫。」將雪白的棉質圍巾用棉線細細紮起,浸入由蓼藍製成的純植物染料中,經過浸泡、清洗、還原,靚麗的「中國藍」在白色圍巾上做出了一幅美麗的畫,浸泡次數越多、顏色越濃。
  • 李子柒來看過的南通「小缸青」,扛起中國藍染復興的時代大旗
    當地種植的小藍(又名蓼藍、吳藍),是世界五大藍草中最優質品種。據《通州志》及地方史記載,通州自古以「種藍制靛」和「小缸青」技藝聞名全國,當地出產的「土靛」即藍靛、靛青,成為明、清兩朝歷代宮廷欽定貢品。乾隆年間聞名大江南北的「小缸青」、「如皋青」染色技藝,也是出自如皋與陳橋一帶。
  • 南通和平橋街道開展「文化尋根」系列活動之走進南通風箏博物館
    中國江蘇網12月21日南通訊(通訊員 穆輝穎)日前,南通市和平橋街道「文化尋根」系列活動之走進南通風箏博物館在北濠東村社區舉行。來自崇川國際學校的美國友人mike與當地居民一起參觀了風箏博物館並現場體驗風箏製作。
  • 崇川跨江融合產業對接懇談會在崇川舉行
    劉浩在致辭中表示,百年前,張謇在南通崇川興辦實業,發展教育和公益事業,南通成為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之一。南通與上海、蘇南僅一江之隔,張謇當初以開路先鋒之勢,開啟了南通跨江融合的篇章,百年之後,南通提出了「三個全方位」,全方位融入蘇南、全方位對接上海成為南通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最迫切的期待。
  • 「愛心大篷車」開到戶外工作者身邊 南通崇川e起行將「微力量...
    12月15日,南通市崇川區e起行愛心大篷車「裝滿」來自社會愛心企業、單位的8萬餘元愛心物資出發,駛向新崇川16個街道,為寒冬裡的環衛工人、外賣小哥、交警、工人等一線工作者送上溫暖。 據統計,在短短一周時間裡,位於崇川區的南通天勤財務代理有限公司、南通醋酸纖維有限公司、91家紡網、南通移動崇川分公司學田支局、南通麗康木製品有限公司、南通瀚梵貿易有限公司、南通淘寶城、學田街道工會委員會等企業、單位捐來了保暖冬被、防寒手套等物資,折合人民幣8萬餘元。
  • 同心頌祖國,奮鬥新時代,南通崇川舉辦民族民俗對外文化交流活動
    9月30日,在一首聲情並茂的詩朗誦中,南通市崇川區「我們的節日•中秋」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暨「同心頌祖國 奮鬥新時代」第十二屆民族民俗文化節拉開帷幕,多樣的民族民俗活動展示了各族兒女「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美好願景。
  • 通州從此屬吾鄉——韓國著名愛國詩人金滄江紀念館在南通崇川開館
    1月6日,金滄江紀念館在江蘇南通市崇川區開館,南通市委常委、崇川區委書記劉浩,韓國駐滬總領館領事金瑟琪,金滄江曾孫金桂生,南通市外辦副主任侯豔秋,崇川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偉明,區人大副主任俞建偉,區政府副區長成媛媛等參加活動,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異鄉結文友、崇川遇知音。金滄江是韓國史學家、愛國詩人,是韓國李朝後期的四大文豪之一。
  • 南通崇川(臺北)聯盈青創中心交流懇談會成功舉行
    日前,南通崇川(臺北)聯盈青創中心交流懇談會在臺北成功舉行。南通市崇川區委副書記、區長陳俊,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南通臺協會會長劉璟芳,全國臺企聯常務副秘書長、聯盈創客園董事長鄭榮文,臺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副秘書長柯建斌,中華文創展拓交流協會理事長鮑亮名等出席會議。
  • 南通崇川:唱響國際民族大團結 共赴奮鬥新時代徵程
    南通市民宗局副局長張錦炎致辭 丁從容攝南通市民宗局副局長張錦炎在致辭時表示,新中國成立71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各方面取得輝煌成就,人民安居樂業,祖國欣欣向榮,各族兒女和諧發展,我們為之歡欣鼓舞
  • 南通崇川美術館和範揚等藝術家藝術館開館
    &nbsp&nbsp&nbsp&nbsp新華網南京6月28日電(記者蔣芳)崇川美術館和範揚等五位南通籍藝術家藝術館28日在南通集中開館。&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崇川區認真貫徹落實全市推動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工作會議的要求,全力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項目建設,佔地525畝的狼山藝術家創作基地就是其中的重點項目之一。
  • 點亮夜經濟 南通崇川書記區長帶頭「嗨」
    南通市委常委、崇川區委書記劉浩和崇川區區長錢鎖梅走進市中心繁華街區,看演出、吃龍蝦、喝啤酒、逛商場,帶頭體驗當地熱火朝天的夜經濟。19時,「夜崇川·歡樂嗨」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當地人氣最旺的南大街商圈火熱開幕。龍蝦、啤酒、特色美食以及精彩的文藝節目吸引了大量市民前來。「5、4、3、2、1,開搶!」
  • 構建文化軟實力提升的中國話語
    文化軟實力的理論建設應當如何緊扣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總命題和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新課題?什麼是中國軟實力的主要源泉?如何增強、傳播和運用軟實力?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實踐展開應當關注哪些關鍵領域?文化天然地等同於軟實力嗎?所有的文化都可以轉化成為軟實力嗎?如何理解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等在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中的重要作用?
  • 南通崇川:翰墨飄香書盛世,丹青溢彩譜華章
    中國江蘇網1月5日南通訊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營造濃鬱的藝術氛圍,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大力推動全區群眾性藝術活動的持續開展,充分展示人民群眾的創作成果,日前,由南通市崇川區文化藝術中心、崇川區任港街道辦事處、崇川區虹橋街道辦事處聯合主辦,崇川美術館承辦的「翰墨飄香」崇川區優秀群文書畫展在崇川美術館開幕了
  • 相約七夕佳節,弘揚傳統文化,南通舉辦「我們的節日」主題文藝匯演
    活動主題「七夕慶乞巧•魁星耀崇川」,由南通市委宣傳部、南通市文明辦主辦,崇川區委宣傳部、崇川區文明辦、崇川經濟開發區承辦,旨在展現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和時代特色,引導廣大群眾在積極參與中體驗節日習俗、展現中國精神、增進文化自信,煥發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更好凝聚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建設「強富美高」新南通的精神力量。
  • 南通崇川:196個協商議事室花開遍地 「有事好商量」讓基層治理提質...
    街道邀請政協委員、部門代表、群眾代表等就「截汙納管工程該怎麼做」建言獻策,經過討論,大家達成共識。8月底,工程順利竣工,居民對工程建設過程很滿意,三條河的水質也有了明顯提升。這一模式不僅解決了幸福新居的難題,還將推廣至幸福新城、幸福佳苑兩個小區。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由眾人商量」在崇川區已經成為常態。
  • 劉浩:全面提高中心城區首位度,再創一個輝煌的熱血崇川
    年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南通,兩個點位均在崇川,稱讚南通發展是「滄桑巨變」,殷殷寄語讓崇川上下備受鼓舞。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亦是高起點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之年。聚焦「提高中心城區首位度、經濟總量全省市轄區排名升兩位」目標要求,劉浩表示,崇川區將緊緊圍繞核心競爭力提升,持續增強核心引領力、核心支撐力、核心吸引力、核心供給力,全力推動「強富美高」新崇川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果,為南通爭當全省「兩爭一前列」排頭兵、再來一次高質量發展的「滄桑巨變」作出更大貢獻。
  • 讓書香氤氳「文明品質城」南通濠濱夏夜書市「開張」
    揚子晚報訊(記者 郭小川 通訊員 石唯)21日晚,文脈悠悠、燈火璀璨的南通濠河畔,濃濃書香瀰漫開來。當晚,第二屆南通濠濱夏夜書市「開張」。連續3天,當地9家實體書店向市民推出數千種優秀圖書,推動全民閱讀成為城市最美的風景,讓書香助力南通主城區崇川「文明品質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