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又被人稱為文人園,猶如自然、人文知識的百科全書,無所不包。在賞園時,你可曾留意園林裡的各色建築的名字大多出自典故,且都巧妙地將詩詞融入景中!?
丨獅子林-立雪堂
丨蘊含典故:慧可立雪
獅子林,是蘇州唯一一座禪意園林,既為為禪師所建,必然從建築到布局要處處充滿禪意:
園內的「立雪堂」之名,便由「慧可立雪」的禪宗公案而來。傳當年慧可為求達摩傳道,在門外風雪中站了一夜,達摩仍不允,說除非天降赤雪,於是慧可自斷一臂,染紅落雪,得以繼承達摩衣缽,成為禪宗的第二代傳人。天如禪師希望藉此啟發弟子尊師重道、刻苦研習的精神。
宋代又有儒家「程門立雪」之說。程頤是北宋著名的理學家和思想家,一次,楊時和遊酢來求教。時正隆冬,只見程頤正在廳堂閉目養神,其實是佯睡觀察。兩位弟子見此情形,悄然退出在院內雪深一尺中等候直到程頤醒來。題名「立雪」,意為弘揚尊師、求學精神、激勵後人。
丨留園-曲溪樓
丨蘊含典故:曲水流觴
留園中部水池西岸有一座兩層樓大型建築,臨水而築,二層,單簷歇山造,樓只有前半爿,下為過道,狹長,八角門洞之上鑲嵌「曲溪」兩字,為文徵明所書,這就是曲溪樓。
曲溪,即曲水,取自《爾雅》:「山瀆無所通者曰溪,又注川曰溪。」永和九年,東晉書聖王羲之偕親朋文友在浙江紹興蘭亭做曲水流觴遊戲,一揮而就寫下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樓前池岸曲折,「曲溪」之名沿用至今,從這個名稱也能看出園主對書聖的景仰。
丨留園-知樂亭
丨蘊含典故:知魚之樂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相信很多人對這段對話都很熟悉,與之對應的景點在留園內就能找到!
在留園東部有一處「安知吾不知魚之樂」亭,有人簡稱為「知樂亭」。承載的典故就是著名的莊子和惠子在濠水邊的經典對話,一場關於思維模式和價值取向的激烈爭辯。
丨虎丘-點頭石
丨蘊含典故:生公說法,頑石點頭
虎丘,吳中第一名勝。千年劍池,讓虎丘充滿著神秘和傳奇,蘇軾的一句「到蘇州,不遊虎丘乃一憾事!」更讓虎丘的名氣大噪。遊虎丘時,你可曾注意到白蓮池中的點頭石?!
石頭?點頭?聽上去就很神奇的樣子。這裡正是「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成語故的發生地。
相傳晉代高僧竺道生(生公)曾在此說法,稱歹惡之徒也有佛性,也能改惡從善。聽者多不信,官府亦嚴禁百姓來聽經。生公並不氣餒,面石而談,真情愜意,直至頑石點頭。
丨怡園-拜石軒
丨蘊含典故:米芾拜石
怡園東園有有個景點叫拜石軒,此軒北面庭院奇石林立,正是取自「米芾拜石」典故為軒名。
宋朝大書法家米芾愛石成癖,玩石如痴如醉,精於鑑賞。外出時曾見到一塊奇石,他欣喜若狂,繞石三天,搭棚觀賞,不忍離去。因為整日醉心於品賞奇石,以致於荒廢公務,好幾次都遭到彈劾貶官,但他仍然迷石如故,絲毫無悔改之意。這也是」米芾拜石「的由來。
丨拙政園-遠香堂
丨蘊含典故:《愛蓮說》
《愛蓮說》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篇,寥寥百餘字,以菊花比喻隱居之人,以牡丹比喻富貴之人,而以蓮花比喻品德高尚之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成為千古名句。
拙政園鑑於歷代園主的比德思想和價值觀,許多景點都與之有關,尤其是主體建築遠香堂,更是直接取自《愛蓮說》中「香遠益清」之句。廳堂外接天蓮葉無窮碧,詩情畫意。
在封建社會,歷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所以為了顯露出園主的「學富五車」,園林的建築之名多有一定的含義,或蘊藏思想,或取於典故。對於有傳統文化修養的、讀過一些典故詩文的人來說,遊起來會更有興致!你還知道蘇州園林藏著哪些典故?歡迎文末留言~
*部分圖文素材來自蘇州日報、姑蘇晚報、蘇州風景園林、蘇州留園、獅子林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看見蘇州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