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華人世界,蘇州都是一個美好的名字,是一座令人嚮往的城市。
從蘇州站出來,在它的南廣場我便被震懾住了。寬闊的廣場中央立著範仲淹巨大的雕像,底座上刻著他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在雕像背後是平靜的蘇州護城河,河對岸是蘇州古城的平門。夜色清涼,只此一處便將蘇州的古代和現代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把蘇州的美強烈的渲染出來。
我沿著這段護城河,然後過去在城牆下整整走了一圈,才打車去客棧。蘇州的美好,在這段短暫的時光裡便已得到確認。
第二天早上去拙政園,連著蘇州園林博物館和忠王府。
江南的城市,都溫潤清澈,富庶文藝。一座被人們譽為天堂的城市,必定是生活富足,環境優美,文脈深厚。一路之上,蘇州就給人以這種深刻的印象。
蘇州園林博物館是貝聿銘先生的作品,享有很高的聲譽。外表看上去很有現代的立體感,而仔細一看,那黑白的簡單勾勒卻似江南煙雨中的粉牆黛瓦,果然有高明之處。
再往前走,便是忠王府。不知何故,忠王府沒有開放。太平天國時期,李秀成經略江南,蘇州是他的大本營。只是忠王府尚未完全修繕,蘇州便已失陷。李鴻章接手蘇州後,將忠王府改為江蘇巡撫衙門,得以一直保存下來。
拙政園毗鄰忠王府,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並稱四大名園,佔地78畝,也是蘇州如今保存最大的古典園林。
既如此,拙政園必定是庭院闊大,亭臺樓閣,軒榭廊坊,無所不有。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鬱的江南水鄉特色。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築精美,各具特色。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江南地區傳統民居多進的格局。
拙政園始建於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四百多年來,拙政園幾度分合,或為「私人」宅園,或做「金屋」藏嬌,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許多引人探幽訪勝的遺蹟和典故,也間接反映出這座城市的曲折歷史。
可以說,紫禁城是皇家的宮殿,那拙政園就是富豪的宮殿。
蘇州園林眾多,獨遊拙政園,非它為名園之首,而是我與其主人心意相通。
「拙政園」得名蓋因晉朝《閒居賦》的一段話:「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
我以前用QQ的時候,一個網絡名就是「晴耕雨讀」,也是取「晴耕雨讀,拙者之為政也」之意。
個人之政,當晴耕雨讀,逍遙自得。
社稷之政當用拙政,勤政,正政,文武之政。而不是急政,巧政,庸政,桀紂之政。
蘇州的美,在它的城池樓閣,在它的山水園林。拙政園,便是探尋欣賞蘇州之美的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