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外表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性格和脾氣,而喜歡讀書的女人就最好了,因為喜歡讀書的媽媽不會有一些惡習,再不濟,她也能在家裡營造一種書香的氛圍,讓孩子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喜歡讀書的孩子,即使將來不會很成功,也至少會成為一個有素養的人。
01
楊絳是我國著名作家錢鍾書的妻子,而她本身也是一位著名的學者。她從小到大,都是讀得比較好的學校,後來更是上了清華和牛津。
小時候,楊絳很淘氣,不太喜歡學習。但由於楊絳的父親學識淵博,說話通情達理,在報紙上發表了很多文章。所以楊絳非常欽佩父親,問他寫作有什麼奧秘。
楊爸爸說:「哪有什麼秘訣?不過是多讀書,讀好書罷了。」
楊絳的母親是個家庭主婦,平日操勞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但她非常喜歡看書,一得空的時候,總是饒有興趣地讀古典文學和現代小說。
受父母的影響,楊絳逐漸變得非常喜歡讀書,學他們的樣,找家裡的藏書出來讀,讀書多了便喜歡上了讀書。
都說父母才是自己兒女的人生導師,有什麼樣的父母,大抵就會有什麼樣的兒女。
楊絳的女兒錢媛也深受父母的影響。她小時候喜歡讀書,後來,她成為北京師範大學的英語教授,她學貫中西,在學術上成績斐然。
對於女兒錢瑗,楊絳夫婦從不示訓,而是注重言傳身教。有一次,錢瑗在學外語時,遇到一個很難的詞,翻了三本書也未能翻到。她不得不向父親求助,但爸爸就是不告訴她,讓她繼續找答案,最後終於讓她找到了。
事實證明,這種教育方法是正確有效的,能夠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時候,楊絳的父親問她:「阿季,我三天不讓你讀書,你會怎麼樣?」楊絳說:「不好過」。
爸爸又問:「一個星期呢?」楊絳說:「簡直白活了」。楊絳就是這樣,愛書如痴的女子,也正因為這樣,她遇見了錢鍾書,成就了一段愛情佳話。
愛讀書的丈夫娶了愛讀書的妻子,培養了愛讀書的孩子,於人於己都是大有裨益的事。
02
愛讀書的妻子,也可以成為丈夫事業上的好幫手,亞洲最富有的女性龔如心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上世紀60年代末,龔如心和丈夫王德輝開始了創業,他們共同創辦了一家公司。
龔如心在上海長大,曾就讀於上海女子師範大學。在當時,也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子,但她為了更好地幫助丈夫,專門跑去學英語。他們做的是貿易生意,少不了要和外國人打交道,學習英語是必要的。
後來,她更是惡補企業管理、財務等方面的知識,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潛力,主動把握市場趨勢,與丈夫共同決策,逐步形成了自己公司獨特的經營管理模式,公司規模也越來越大,資本實力也越來越雄厚。
龔如心的丈夫在商場裡縱橫多年,來自美色的誘惑不計其數。然而,他始終不為所動,一直對龔如心一心一意。也有人說,龔如心之所以一直一直得蒙眷寵,是因為她在婚姻和事業上一直在為丈夫謀劃,和丈夫一起進退。
一個願與丈夫分擔左右、共同成長的女人,當然能成為婚姻感情和生活的贏家。龔如心以自己的態度活成了別人眼中的一道風景。一個愛讀書、愛學習的女人,不僅能旺自己,也能旺身邊的人。
03
記得董卿在電視節目中曾談到了她的兒子,她說:「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要做什麼樣的人。」
董卿本身也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人。她的父母畢業於復旦大學,小時候的每個暑假,父母都會給董卿開列一張書單。於是,讀書成為董卿童年的一項娛樂活動,也是一門必修課。
被書香薰陶的董卿不僅成了一個很成功的女人,還很懂得如何教育兒子。
讀書和高學歷一直以來都是是女人的加分項,而教師也一直是婚戀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群體。為什麼?因為整天和書打交道的女人,能負擔得起整個民族的未來。
追夢路上,讓靈魂發光,寫接地氣有溫度的文字,願給更多的人帶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