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十古來稀,看14億人口年齡大數據,你預測能活到多少歲?

2020-12-06 高陽基金保險說

人生七十古來稀」意思是:從古至今能活到70歲的數量很少,古稀,自古以來都稀少。這一句話放到今天這個時代,是完全不適用了

用2010年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國13.4億人口,0-14歲人口2.2億,15-65歲人口9.99億,60歲以上人口1.18億,其中65-69歲人口5千多萬。粗劣計算,2010年的時候全國就有5千萬人口年齡超過70歲。如此龐大的數量怎麼也不能用稀少來形容了。其中年齡超過100歲的有27086人,「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這首古詩過20年估計也不適用了

為了更簡潔地反映人口結構,引入了撫養比這個概念。非勞動力人口與勞動力人口之比;非動力人口是指0-14歲和65歲以上人口之和,勞動力人口為15-65歲人口。

計算得出我國2010年總人口撫養比為34.5%,也就是10個勞動力人口撫養3.4個非勞動人口。其中2010年老年人口撫養比為11.9%,2005年為10.7%,2000年為9.9%,可以看出我國的老年人口數量佔比越來越多,到2020年現在,這個比例只會比以前更大。未來勞動力人口的比例會越來越少,養老會成為一個很嚴峻的社會問題,誰來養沒有工作的老人?

目前全球人口趨向老齡化,歐洲國家、亞洲的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出生率越來越低,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隨著科技進步,人的壽命趨向長壽。根據聯合國測算,2000年,全球年齡超過80歲人口有7億,預計2020年規模會達到16.1億,目前數據看來,可以肯定人的壽命會越來越長。

據聯合國發布的《世界衛生報告》中,幾乎所有國家女性平均壽命都高於男性。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日本,女性平均年齡比男性高7歲,美國高出5歲,差距更大的是俄羅斯女性比男性高13歲。全球範圍看,60歲以上人口中男女比例為82:100,而80歲以上人口男女比為:55:100。有此可見,女性遠遠比男性長壽

長壽是福,中國人祝壽常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現在的普通人壽命也有80、90甚至更是長命百歲。長壽的問題解決了,又出現了新的問題,如何養老,老年收入減少,如何安穩幸福地度過人生後40年?穩穩的幸福怎麼握住?

在出生率越來越低、老齡化日益嚴重的今天,我們在年輕的時候不得不開始考慮了。

相關焦點

  • 「人生七十古來稀」是真的嗎?古人真的命短?
    有句爛大街的老話,叫做「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說,人這一生啊,活到七十歲,那就古今少有啦!而字面之外是在告誡我們:自古以來,人們要想活到七十歲都是比較稀有的事情,既然如此,我們就該知足與感恩。如果我們只能活到六十歲,那就安慰一下自己吧——畢竟活到七十歲是少有的事情,所以我活個六十也不錯了!
  • 人生七十古來稀,活到70多歲算不算長壽?堅持十步走,有助於長壽
    越缺什麼,人們就越想擁有什麼,為了追求長壽,很多人會通過吃保健品等各種方式來延長壽命。人人都希望長壽,但活到多少歲算長壽?古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七十已經是古稀之年,活到70多歲,算不算長壽?人活到多少歲算長壽?
  • 讀杜甫詩《曲江二首》,人生七十古來稀,是不是覺得年齡有點過時
    記得那些冬天,在南牆底下曬太陽,拿了那些線裝書來讀,每次都要翻到《曲江二首》來,看到這些熟悉的句子,就像有一種老朋友別後重逢的感覺。讀這《曲江二首》,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就好比是一個尺度,每當身邊的熟人朋友去世,我在哀痛的同時,總要拿出來給他們量一量,看誰已經超過了詩人杜甫的這個標準。
  • 毛主席墨跡:「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毛主席墨跡:「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毛主席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局部二句詩大意是:到處都欠著酒債,也是尋常之事,如果人能活到70歲,也算很稀奇了
  • 都知道「人生七十古來稀」,卻不知上一句更灑脫,讀懂才算活明白
    過了70,身體雖大不如前,但人生的境界卻該是最高的,看透人情冷暖,遵從己心,畢竟又有句話叫做「人生七十古來稀」。 「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世人皆知,但不少人都不知上一句有多苦,可謂字字都是淚,但真的讀懂了才算是活明白了。
  • 古人講「人生七十古來稀」,上句被後人遺忘,怕教壞小孩不被提及
    當浮華落幕人生已至暮年,最令人渴望的就是健康和長壽。據數據調查顯示,現代人平均壽命可以高達75—90歲。如果按照人活百年的說法來看,基本上就要實現這個目標了。但是生活在古代社會的老百姓,能夠活到50歲就已經是幸運。一般情況下,他們的平均壽命只有45歲左右,能夠活到50歲或者70歲的人,不僅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而且也受到了上天眷顧。
  • 杜甫喝酒的理由:人生七十古來稀
    在最近的聯考中,古代詩歌閱讀題涉及到杜甫的一首《曲江二首》(其二)。在做題之餘,我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在這首詩中,杜甫為喝酒找到了一個「高大上」的理由,即「人生七十古來稀」。為了方便理解,先把原文呈上: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
  • 「人生七十古來稀」出自杜甫的詩,前面還有一句,道盡人生的艱辛
    中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以及人生經歷,為我們留下來了不少經典的作品,比如「人生七十古來稀」便是其中之一。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話,但是卻不知道,這句話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杜甫。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 預期壽命大數據揭示半數國人可活到80歲,你能達到嗎?
    長壽夢想用一句歌詞概括就是: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這句唱出了我們的心聲,可現在還不能實現。雖然還活不到五百歲,但相比古代人生七十古來稀,現代人活八九十較多見。這是經濟和醫學發展共同推動的結果。相對於群體活到八九十,大家更關心的是自己能活多久!可是自己的壽命能精確估計嗎?不能!因為壽命影響因素太多。遺傳,民族,地域,年齡,性別,環境,壓力,經濟收入,生活方式,身體狀況和醫療資源以及運氣等都對壽命有影響。
  • 「人生七十古來稀」,出自杜甫的這首詩,很少有人知道
    「人生七十古來稀」,古人的壽命普遍不長,活到七十歲的人不多見。人生苦短,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這短暫的人生旅途,應該如何度過?大詩人杜甫告訴我們,快樂一天是一天,不快樂一天也是一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註:曲江:在西安城南,為遊覽勝地。
  • 世人只知道「人生七十古來稀」,卻不知上一句有多苦,字字都是淚
    有人認為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壯年時,也就是40不惑時,但我卻認為最難的是「七十而從心所欲」。過了70,身體雖大不如前,但人生的境界卻該是最高的,看透人情冷暖,遵從己心,畢竟又有句話叫做「人生七十古來稀」。「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世人皆知,但不少人都不知上一句有多苦,可謂字字都是淚,但真的讀懂了才算是活明白了。
  • 「人生七十古來稀」的上一句,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
    現在我們正常生活到70歲以上,但古代的平均預期壽命只有30或40歲。因為長壽的人很少,所以人們更加渴望。在古代,有許多與年齡有關的俗語。例如,孔子曾經說過:"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說:"當一個人活到七十歲時 ,這意味著您已經生活了很長時間。這是很不容易的,現在只要您不違反規定,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
  • 在我國,能夠活到72歲的人群比例有多少?今天可算知道了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萌神偉偉,今天我們的科普內容是:在我國,能夠活到72歲的人群比例有多少?中國的目前人們平均壽命是72歲,如果能活過72歲就很賺了。那麼,在我國能夠活到72歲的人群比例有多少呢?在古代,人的平均壽命只有四十歲左右,而形容一個老者古稀,那是非常難得的,所以就有人來70古來稀的說法。由於古代戰亂,醫學水平不高以及營養跟不上,人們普遍壽命都短。
  • 俗語:人生七十古來稀,上半句少有人知,因怕教壞小孩而不被提及
    俗語:人生七十古來稀,上半句少有人知,因怕教壞小孩而不被提及俗語千千萬,但是能讓大家掛在嘴邊的也只是寥寥,而且有很多,也只是記得不甚完整。比如「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有誰知道它的前面一句是什麼呢?這句話的意思不難理解,就是說能活到七十歲的人是很稀少的。隨著醫療條件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人們的生存環境已經不像古時那麼惡劣,所以能活到七十歲也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在古代,能活到七十歲,那絕對算是長壽。孔子也曾言: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古人常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什麼意思?為何上半句無人提及?
    它不僅影射了一個時代的人文風情,也蘊含著眾人的價值追求,比如今天所說的這句詩:「人生七十古來稀」,眾人對這句話耳熟能詳,但它的上半句卻鮮有人知。上半句是什麼?為何無人願意提及?「人生七十古來稀」上句是「酒債尋常行處有」,這句話給人一種及時行樂的感覺,封建時期生產力低下、生活水平較差,一些人飲酒作樂、借酒消愁,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唐朝的詩人大多喜歡喝小酒、吟小詩,酒不僅能帶給他們「止疼消愁」的作用,還能幫打發充斥著無奈的時光。
  • 一頓飯一塊磚,讓你了解人生七十古來稀的真正原因!不可思議!
    一頓飯一塊磚,讓你了解人生七十古來稀的真正原因!不可思議!我們要贍養父母,這一點想必大家一定是同意的,我們不管在什麼時候,都不能忘了這一點,而且我們現在都想著自己的父母能夠活很長的時間,但是古代人卻不完全這麼想得,我們都知道一句話「老而不死是為賊」,這本來是教導人的一句話,簡單來說就是要讓老人給年輕人做一個榜樣,不管是從哪兒些方面,但是卻被一些人給誤讀了。
  • 俗語「人生七十古來稀」,上一句十人九不知,因4個字人不願提及
    俗語「人生七十古來稀」,另外一句是杜甫有感而發,你知道嗎?文/婉清中國文化底蘊積澱極深,雖說日日背著唐詩宋詞研讀百家精華,但卻也沒有大成精通。今日我們要說的俗語「人生七十古來稀」,其實也大有來頭,出自於詩聖杜甫的《曲江二首》,是一句七言律詩。關於這句俗語其實早已眾所皆知,日常生活也比較耳熟。此句意思是說人能夠活到七十歲其實自古以來就是很少見的,因為背後這個意思所以在老人口中常能夠聽聞。的確從古至今,能夠活至70歲是件不容易的事,即便現在有很多人在70歲也過得艱難。
  • 古代的年齡稱呼你知道嗎?0到140歲都有,看看你是什麼階段
    人生七十古來稀,是古人對於年齡的一種看法,因為古人的壽命普遍不長,能活到七十的已經很稀有了,所以古稀就成了古人對於七十歲的一種稱呼。其實在古代,人們對於年齡一般不用具體的數字來表示,而是會用不同的別稱來指代不同的年齡階段,從一個人出生到最終離世,其年齡跨度最高可到140歲,因為能活到140歲的人是非常少的,別說以前了,就連現在也是一樣。下面咱們就來具體看一看古人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稱呼,看看你是屬於哪一個階段。
  • 到2050年,中國人口會有多少?聯合國大膽預測並公開這組數據
    相對於老式思想,現代的年輕人想法更為活躍,婚姻觀念也有變化,老一輩的人更加看重的是穩定的家庭,認為成家立業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年輕人則認為婚姻不是目標,是在一個成熟的人能擔當起一定責任後進行的選擇,在成長的過程中,能遇到一起變優秀的人更好,如果不能,提升自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遠比被婚姻捆綁帶來的壓力更為實際,這兩種思想導致了中國人口的劇變。
  • 耄耋之年是多少歲 古代年齡的介紹
    年齡的叫法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一直以來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那麼對於耄耋之年是多少歲呢?相信對於這個問題大家也很想知道答案,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耄耋之年是多少歲,通過對於古代年齡知識的學習使我們更好的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古代年齡的介紹都有哪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