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榮:《鄉謠》
《鄉謠》記錄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一個對未來茫然無知的農民二祥幾十年的命運起伏,折射了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遷以及處於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在歷史變化過程中的茫然與無奈。
張一弓:《遠去的驛站》
張一弓從一個孩童的經歷和視角,寫出了戰火紛飛的年代裡,「我」的大舅、父親以及姨夫為核心的三個家族所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懿翎:《把綿羊和山羊分開》
這部小說裡,有燃燒的激情、快意的幽默、尖銳的反諷、高貴的蔑視、溫柔的憐憫、有趣的知識、豐饒的意味以及會呼吸的語言。
它的出現不僅為知青文學寫作增添了新異的樣態,而且還將改變中國女性寫作甚至中國當代小說寫作的風格結構。
紅柯:《西去的騎手》
這是一部有關英雄和血性的史詩式長篇。金戈鐵馬,碧血黃沙中,有凝重的歷史,有浪漫的情懷,更有生命的真諦和靈魂不死的傳說。
宗璞:《東藏記》
宗璞以她細密從容的敘述方式,建立起優美溫婉的語言風格。眾多的人物命運和世相心態,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細節中緩緩展開,伏有大氣磅礴的布局。宗璞筆下的戰爭沒有刀光劍影,卻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創痕,並具有一種柔性的書卷氣息。
閻連科:《日光流年》
這部寫新中國農村的力作系閻連科歷時三載三易其稿寫就的,鮮活的語言、大膽的意識、詩性的想像,將農村生活描繪得栩栩如生,深入骨髓,備受文壇內外讚譽,是繼《白鹿原》之後的當代文壇描寫農村的又一典範之作。
李洱:《花腔》
《花腔》以尋找主人公葛任為基本線索,以破解葛任的生死之謎為結構中心,描寫了葛任短短一生的生活境遇、政治追求及愛情經歷,講述了個人在歷史動蕩中的命運。
作品體現了當代文學的智慧,具有罕見的鄭重態度,將在讀者心中留下持久回聲。
賈平凹:《懷念狼》
獵人、記者、爛頭在為商州尚存的十五隻狼拍照存檔的差途中,血光之災比比皆是,妖夭奇遇倏然叢生,詭事異象迭出不窮……
上帝把顛覆一塊文學樣板的策源地給予賈平凹之時,已經洞察到這位小說英雄會縱情高歌地開拓文學的疆域,將一部奇書傳到人間。
麥家:《解密》
這是一部令人驚異而又很有大家風範的長篇小說,青年詩人麥家所開創的「新智力小說」的道路,給人耳目一新之感。主人公是從事破解密碼的特殊職業者,他有著天賦極高的智商,孤僻冷漠的性格,以及幽深莫測的奇幻命運……
莫言:《檀香刑》
《檀香刑》是莫言潛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長篇小說。在這部神品妙構的小說中,莫言活龍活現地講述了發生在「高密東北鄉」的一場可歌可泣的兵荒馬亂的運動,一樁駭人聽聞的酷刑,一段驚心動魄的愛情。
熊召政:《張居正》
張居正,是明萬曆年間曾因厲行改革而彪炳史冊的一位傳奇人物。拯朱明王朝將傾之廈,使萬曆時期成為明王朝最為富庶的時代。其主事時聲勢顯赫,炙手可熱,聖眷優渥,無與倫比,但隆葬歸天之際,即遭人非議之時,結果家產盡抄,罪及子孫。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入圍作品名單
據「新浪讀書」報導,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入圍作品共23部。本表按照得票多少排列,其中莫言《檀香刑》全票入選。相關人士稱名單正式公布還需要一段時間。
1.莫言《檀香刑》
2.宗璞《東藏記》
3.熊召政《張居正》
4.賈平凹《懷念狼》
5.張潔《無字》
6.孫惠芬《歇馬山莊》
7.李銳《銀城故事》
8.紅柯《西去的騎手》
9.徐貴祥《歷史的天空》
10.鐵凝《大浴女》
11.朱秀海《音樂會》
12.成一《白銀谷》
13.麥家《解密》
14.張一弓《遠去的驛站》
15.雪漠《大漠祭》
16.懿翎《把綿羊和山羊分開》
17.葉廣岑《採桑子》
18.黃國榮《鄉謠》
19.尤鳳偉《中國1957》
20.李洱《花腔》
21.王蒙《活動變人形》
22.周大新《第二十幕》
23.閻連科《日光流年》
長篇小說與茅盾文學獎
背景
據新浪讀書消息,第六屆茅盾文學獎推薦書目業已產生。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遴選出的23部作品將作為推薦書目報送評獎委員會。據了解,徵集參評作品的通知發出後,茅盾文學獎評獎辦公室共收到中國作協各團體會員以及許多文藝出版社和大型文學期刊推薦來的作品155部。審讀組成員由熟悉長篇小說創作的評論家、作家和編輯家共23人組成。審讀組構成特別注意增加京外專家的比例,來自京外的審讀組成員超過了審讀組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圍繞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的評獎過程,各種猜測和評議不絕於耳。從最初的「增加京外評委比例」、「頒獎地點有望變更」到最近南方某媒體披露的「評審過程內幕重重」、「評委名單遭質疑」,評獎本身一直是大眾關心的新聞熱點。
連結
茅盾文學獎是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推動社會主義文學的發展而設立的,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是我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茅盾文學獎迄今已評過五屆。此次評獎前,中國作協主席團對原有的評獎條例做了修訂。
歷屆茅盾文學獎獲獎名單
●第一屆
《東方》魏巍
《李自成》姚雪垠
《將軍吟》莫應豐
《冬天裡的春天》李國文
《芙蓉鎮》古華
●第二屆
《黃河東流去》李準
《沉重的翅膀》張潔
《鐘鼓樓》劉心武
●第三屆
《少年天子》凌力
《平凡的世界》路遙
《都市風流》孫力餘小惠
《第二個太陽》劉白羽
《穆斯林的葬禮》霍達
《浴血羅霄》蕭克
●第四屆
《白鹿原》陳忠實
《戰爭和人》王火
《白門柳》劉斯奮
《騷動之秋》劉玉民
●第五屆
《抉擇》張平
《塵埃落定》阿來
《長恨歌》王安憶
《茶人三部曲》王旭烽
聲音
評選的局限性
有人建議,茅盾文學獎評選,最好要拉開時間的距離,只評前兩三年的作品,當年出版的作品不能參評,讓作品受到時間和讀者的檢驗。
作家王躍文則認為,今年入圍茅盾文學獎的23部作品,沒有一部是關注現實的,這是茅盾文學獎的一個遺憾。作為一個有良知和責任感的作家,他非常注重作品的現實性和人文關懷。對於他的小說未能入圍茅盾文學獎,他感到很坦然。
一些作家談到,茅盾文學獎跟諾貝爾文學獎一樣,也只是一個文學的獎項而已,不必太當回事。茅盾文學獎不可能囊括所有優秀的文學作品,事實上,某些獲獎作品也存在著藝術上的缺陷。
浙江文學院創作研究室主任洪治綱曾對歷屆茅盾文學獎做了比較深入的研究。洪治綱認為,歷屆獲獎作品雖有幾部水準相當高的,但總的看來也有局限性,主要在四個方面:對小說敘事的史詩性過於片面地強調;對現實主義作品過分地偏愛;對敘事文本的藝術價值失去必要的關注;對小說在人的精神內層上的探索、特別是在人性的卑微幽暗面上的揭示沒有給予合理的承認。著名作家殘雪近年來創作頗豐,她的影響是世界性的。殘雪恰恰注重人的精神內層上的探索和對卑微人性的深刻揭示。按洪治綱的分析來看,殘雪遠離茅盾文學獎,應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