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開始「抖音追劇」:話題劇《三十而已》的40億秘訣

2020-12-18 娛樂獨角獸

文 | Mia

今天,是否也是被林有有和許幻山氣吐血的一天?

昨日#張萌:林有有這樣的角色我不會演#和#三十而已編劇回應大結局爭議#話題登上熱搜,編劇張英姬在採訪中提到,「林有有是喪失了所有尊嚴離開的,顧佳不是替許幻山還債,煙花公司顧佳也是公司創始人,顧佳是需要承擔責任的」,並強調「《三十而已》不是爽劇」,今日,#林有有 工具人#話題登上微博熱搜,這個角色的人物邏輯合理性再度遭到質疑。上一次引發全民聲討的類似角色設置大概還要追溯到「凌玲和洪世賢」。

大部分怒火中燒表示要把林有有、許幻山做成煙花炸碎上天的網友,幾乎都是把自己自動代入了「顧佳」的情景當中。大婆教、打小三不打老公等東亞複雜文化語境下形成的特定婚戀家庭觀念,被電視劇這一通俗文化形式呈現後,再度引發劇集以外的衍生社會話題熱議。

不可否認的是,在現實色彩方面有一定進步的「話題劇」已經成為當前都市女性題材劇的爆款通用公式,「短視頻追劇」的碎片化傳播方式更為其推波助瀾,而邏輯的崩壞、人設的前後不一致等劇情合理性變得相對無關緊要,網絡洶湧情緒需要一個「靶子」作為宣洩出口,林有有以及劇中的「全員渣男陳養魚、許放炮、梁有財」扮演著「靶子」的角色,讓女性觀眾們代入現實中對自己老公的不滿,正是在一場場情緒狂歡中,成就了年度現象級電視劇《三十而已》的40億播放量,237個微博熱搜。

當咪蒙手法應用於劇本寫作:話題劇成爆款奧義

「咪蒙不僅是公號,而且是網際網路產品……寫作是有方法的,爆款是可以複製的,是用戶需求和自我表達之間的交集……咪蒙的一篇文章要從50個選題裡面選一個,四級採訪,5小時的互動式寫作,然後要取100個標題,同時拿到5000人群裡投票,最後再給一篇文章做1萬字的數據分析報告,這就是公式。」

曾經創造多篇文章達到千萬點擊量紀錄的咪蒙,在2018新榜大會上分享過自己的爆款方法論。她認為「流量高度集中了,觀點就是引爆點。做內容的時候一定要想好,給大家一個在朋友圈分享的理由」。

無論是《致賤人》還是《致LOW逼》,都將話題性、刺激社會情緒等手法運用到了極致,也因此招致永久封禁的反噬。儘管多次釋放復出信號依然未能成功復出,但咪蒙並沒有徹底消亡:咪蒙式販賣焦慮創作手法仍然存在於近幾年來「話題劇」的製造當中。

作為國產現實題材中的一大細分類型,關注社會問題、並與社會熱點議題形成互文、產生互動的「話題劇」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北京人在紐約》的移民話題,《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家暴話題等等,趙寶剛的「青春三部曲」聚焦於奮鬥主題,明確提出話題劇概念,在採訪中表示「現在很多話題劇都是對社會現象的快速再現,不能走入內心。」此後,編劇六六也憑藉對話題劇的打造而迅速成名,例如聚焦住房話題的《蝸居》,聚焦醫患關係話題的《心術》等。

將話題劇進一步發揚光大的,是近年來的幾部話題先行的現象級都市劇。從「處女情結」「重男輕女吸血家庭」話題引發熱議的《歡樂頌》,到「極品原生家庭」話題引發關注的《都挺好》,再到自「顧佳背香奈兒合影被裁掉、買愛馬仕包打入太太圈」的階層話題引發全民熱議,自此開始出圈之路的《三十而已》,創造「顧學」「淨身出海」等網絡新梗,後期主要討論度集中在了極度「綠茶」的人物林有有以及三位渣男身上,與咪蒙手法何其一致:從用戶情感需求出發,人物設置是極端化、漫畫化的,情緒重於邏輯,能夠引發觀眾在社交媒體上自發二次傳播創作從而出圈。其內容創作公式也儼然能夠被複製:精準瞄中社會痛點,將情緒到極致,當大批微博熱搜話題、豆瓣小組關鍵詞在一部劇中集體批發,總有一個能夠擊中目標群體。

不同於需要費心發掘傳播的其他劇集,話題劇在破圈層營銷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在播出初期甚至籌備之際即已自帶話題效應,引發關注,此後隨著話題不斷發酵,越來越多的非目標受眾加入觀眾之列,成功實現「議程設置」,最大程度吸引泛受眾注意力,擴大收視範圍。

同咪蒙的爆款文一樣,話題劇中也不乏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引發情緒共鳴的「金句」,當中不少臺詞被注入了一定的真實性、現實色彩,例如滬漂王漫妮的那句「我來這座城市八年了,我擁有的只是個飲水泵,負擔不起的是帶它們一起搬家,永遠沒有辦法在這個城市紮下根來」,或是顧佳那句「顧佳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均引發一線城市白領、年輕媽媽們的集體共情。

相應地,下遊市場偏好也在反過來推動上遊內容產出傾向:策劃C小姐向記者表示,最近拿到的項目書「都是變著法的講述中年危機和女性焦慮,重男輕女、事業與家庭的平衡、渣男出軌、大齡恨嫁……」一名編劇則表示:「所有做得好的女性劇,都會相對將男性形象塑造得比較差勁,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可以預計的是,在既定爆款公式和上述話題劇取得成績的激勵下,未來或將有更多的類似話題劇產出

「短視頻追劇」為情緒狂歡推波助瀾:碎片化的利與弊

「我在抖音、小紅書上追完了這部劇。」伴隨著《三十而已》刷屏,越來越多的觀眾表示「氣得看不下去,只能靠短視頻了解劇情」,顧佳打耳光、三人面談等高能場面被頻繁轉發。

作為「倍速追劇」的進化版本,過往 「短視頻追劇」一般存在於劇情注水的情況下,這次《三十而已》的「短視頻追劇」新現象一方面說明了人設極致化、後部分情節不合理設置招致了一定程度上的觀眾反感,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劇集在密集製造情緒爆點「名場面」、碎片化傳播層面的成功。截至發稿前,該劇在獨播平臺騰訊視頻上的播放量已經突破43.8億,在抖音上相關話題閱讀量破154.1億次,在小紅書上瀏覽量破4.3億次。

如果說抖音的影視營銷能力已經被一再證明,女性用戶佔比近90%的小紅書則是《三十而已》發掘的新營銷陣地,作為一部時裝劇,劇集中對富豪太太圈層生活等有不少描述,與小紅書用戶關注點相符,為女性群像劇帶來了新的營銷啟示:小紅書或許是下一個女性向影視內容營銷寶地。

於用戶而言,「短視頻追劇」可謂省時省心,直接篩選關鍵信息並參與傳播討論,如同維生素濃縮藥丸之於蔬菜水果,點燃了這場情緒狂歡盛宴,進一步提升劇集熱度,但與此同時非官方發布的「短視頻劇透」也帶來了版權歸屬爭議等一系列問題。

短視頻開始從宣發引流輔助手段轉變為主要觀看方式,意味著習慣於短視頻娛樂的市場,變得越來越浮躁。反過來看,過於追求「短視頻追劇」式營銷也在佔據正劇的播放時長,倒逼內容創作者以碎片化傳播優勢最大化為導向,過於追求「高能」場面,而忽略了人物弧光與情節的合理走向。

「我們也懂影視製作者的難處,但是已經手握爆款,在業內有一定話語權的編劇,難道不應當有更多的藝術追求嗎?」一名觀眾反問道。過於追逐話題噱頭,以及淺層次追求矛盾最大化「爽點」的碎片化傳播,則透支著正片熱度,失之深度,以及更多剖析追問現實問題的可能性。

在《三十而已》和《乘風破浪的姐姐》同時熱播,「姐學」盛行的背景下,30+女性成為今年電視劇市場和綜藝市場的年度關鍵詞,固然不可謂之毫無進步,但年齡焦慮和職場家庭平衡的焦慮依然藏在「獨立自我」的價值主張背後,流量狂歡過後,能否對意識形態產生更多積極影響?內容製作者還需深思和努力。

相關焦點

  • 騰訊視頻年度指數出爐:《三十而已》成「劇王」,數據「實錘」追劇...
    妹子愛追劇,這幾乎已經是大家約定俗成的一個看法,但事實上未必如此!12月19日,作為國內三家頭部視頻網站之一的騰訊視頻發布了2020年的年度指數報告,其中的電視劇篇就有數據明確顯示,今年電視劇頻道的男性觀眾佔比就要高出女性達6.4個百分點。
  • 當下最火的年度女性話題大劇,伊對邀您一起觀看《三十而已》!
    要問當下最熱門的電視劇是什麼,年度女性話題大劇《三十而已》無疑是最近的話題中心。一經播出就引爆全網,在騰訊視頻上線26小時破1億、兩天破2億,現已衝破20億大關,同時,截至28號, #三十而已#微博話題就已生成45.3億次閱讀、158.6萬次討論 ,在抖音相關話題總播放量超20億,坐穩豆瓣、貓眼、骨朵各大推劇榜單Top1,當之無愧是今年最炙手可熱的IP之一。
  • 彼億-《三十而已》憑什麼常住在熱搜榜?
    截止到8月3日,光「#三十而已#」這一個話題的被討論次數就達到了460萬次,閱讀次數高達169.2億,另外還有超過40多個閱讀人數過億的話題。要知道《三十而已》這部劇並沒有任何流量明星加持,連佟麗婭都不看好而辭演「顧佳」這一角色。甚至當《三十而已》和《二十不惑》一同上線時,大部分網友都還認為《三十而已》的收視率一定比不過《二十不惑》。
  • 微博刷關鍵詞、短視頻看名場面……年輕人追劇花樣多、速度快
    對此,不少網友感慨:「快餐時代,連年輕人的追劇速度也變快了。」追不追劇不重要熱搜、小視頻都能「劇透」「許幻山沒有心」、「許幻山反對顧佳搞事業」、「許幻山改手機密碼」、「許幻山出軌」、「許幻山開始嫌棄顧佳」、「許幻山時間管理大師」,這一組微博熱搜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男人出軌的全過程。
  • 看過《三十而已》劇荒了?石原裡美最新日劇上線,網友:接著追劇
    看過《三十而已》劇荒了?石原裡美最新日劇上線,網友:接著追劇最近,剛剛刷過《三十而已》的大結局,雖然看得意難平,但是劇本畢竟結束了。很多網友可能有一樣的感受,接下來一段時間,估計會陷入劇荒的階段。但是,不要著急,日本這邊最新上映了一部日劇《灰姑娘藥劑師》,和國內的《三十而已》一樣,都是再次刷新了女性職場觀,引發了很多網友粉絲的關注和討論。如圖所示,這部日劇也同樣是當紅的漫畫改編,由日本著名女星石原裡美出演劇中的女主角藥劑師葵綠。
  • 景甜被許幻山氣到變形,真情實感在追劇
    #景甜被許幻山氣到變形#,真情實感在追劇要說2020年至今最火的一部劇是什麼,恐怕要數《三十而已》了,該劇上線不久的,便引發出諸多討論熱點話題。這不又有一位演藝圈大姐姐,因為追劇追上頭了,還在微博發文「被你氣到變形!」,這位大姐姐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演員景甜。29日晚21點44分,景甜微博發文:「許幻山,被你氣到變形!@演員李澤鋒 謝謝顧佳,在你身上學習了新的「消防」知識,下次遇到,一定用上!
  • 《從結婚開始戀愛》收官 反套路甜寵劇引發全民追劇熱
    作為一部女總裁追愛男醫生的甜寵劇,《從結婚開始戀愛》自10月29日在芒果tv上線後,憑藉先婚後愛的新穎設定、甜度爆表的名場面、歡樂又勵志的現實劇情,脫穎而出,引爆全網。播出期間,《從結婚開始戀愛》芒果TV站內播放量第一,強勢佔據百度、貓眼、Vlinkage、骨朵、雲合、德塔文等平臺榜單前三甲。
  • 別光熱搜追劇了,來看看古人都看什麼「劇」吧
    最近你在追什麼劇呢?在現代社會,追劇已然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項日常娛樂活動。而近年來,隨著網絡的發展,碎片化追劇、熱搜追劇更是成為一種趨向。作為今年的熱播劇之一的《三十而已》,整部劇播了22天,相關話題就超過了160+熱搜,平均下來每天有七個熱搜。有網友直接吐槽,《三十而已》這是住在了熱搜上吧?
  • 上熱搜150條,日均5-7條,《三十而已》到底打著什麼算盤?
    《三十而已》的劇本像是一臺生產熱搜的劇本處理器,被輸入了所有可能爆熱搜的元素,得到一切故事都為「爆紅」、「出圈」和「上熱搜」的輸出。而這樣的全民追劇狂歡,流量之大,無疑為出品方變現為了貨真價實的收益和財務報表上好看的數字。
  • 2020年播放量最高的劇,《三十而已》72億還行,榜首才是真王者!
    2020年播放量「最高」的劇,《三十而已》72億還行,榜首才是真王者!NO.5《以家人之名》年播放量:51.9億《以家人之名》是一部青春甜寵劇,簡單來說就是「童養夫」的故事。NO.4《清平樂》年播放量:52.4億《清平樂》是由王凱和江疏影領銜主演的古裝傳奇劇,最讓小編印象深刻的還是王凱在劇中的古裝扮相,實在是太帥了。本以為王凱現代裝已經夠帥了,沒想到古裝扮相更像是一個翩翩公子,一舉一動都讓人心動不已。在2020年播放量「最高」的劇排行當中,《清平樂》憑藉52.4億的播放量位居第4。
  • 看一部劇只需要 5 天時間!看「三十而已」觀後感?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眾所周知追劇這個兩個字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 可能平時上班的時候沒什麼時間追劇,然而晚上呢又看不多打一會就要睡覺了,因為熬夜太晚對明天的工作狀態還有影響,大多數人都會利用法定假日準備一堆好吃的,賴在被窩裡
  • 在快手、抖音裡追劇
    如果你覺得還不過癮,沒關係,快手和抖音裡,創作連續短劇的人,正變得越來越多。家庭倫理、古風玄幻、懸疑推理、都市愛情以及鄉村生活,「連續短劇」涉獵範圍變得越來越廣。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不會拍的。有些劇看起來有些無釐頭,也很雷同。
  • 今年夏天最火的五部劇,《琉璃》在榜,愛追劇的你一定都看過
    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涼,這個夏天已經快進入了尾聲,不過這個夏天絕對是追劇者的天堂,國產劇質量在逐漸提升,這個夏天就誕生了很多質量比較高的電視劇。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一下今年夏天最火的五部劇,如果你愛追劇,那麼你絕對不容錯過。1.
  • 《我憑本事單身》本周甜蜜收官 熱點話題劇成績喜人
    以熱點話題「單身」為故事背景,聚焦新時代年輕人情感關係的青春甜寵劇《我憑本事單身》本周迎來收官。該劇憑藉暖萌治癒的畫風、全員高顏值的新人陣容、充滿「注孤生」氣質的人物設定以及極具話題性的情節設置,開播以來便受到廣大年輕觀眾的喜愛與追捧。
  • 男版《三十而已》來襲!陣容豪華堪稱頂流,這部劇收視率穩了
    但不管是哪一種,這部《三十而已》真的很成功,這種以大女主劇為主題的電視劇真的不缺市場,那麼如果是以大男主劇為題材呢?會不會像《三十而已》一樣獲得非常耀眼的成績呢?
  • 老劇「翻紅」啟示錄
    8.8億次播放,甚至連主演朱時茂都親自作出回應。面對老劇翻紅,我們至少應該思考幾個問題: 當前觀眾看老劇,究竟在看些什麼?是故事誘人還是情懷「作祟」?觀眾熱衷老劇的心理背後,潛藏著哪些秘密?這些秘密,又能否被影視創作者應用到新劇之上? 老劇新追:熱搜、短視頻、版權劇三位一體 老劇好,風景舊曾諳。
  • 一些好用的看劇app
    現在看劇主要就是使用愛奇藝優酷騰訊這些App。目前《三十而已》在熱播,討論度也很高,但是這部劇我只愛cut,不想看全部,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跟我一樣,那麼我們今天盤點一下還可以在哪些平臺上看劇,來躲避熱劇包圍圈。
  • 熱播劇屢「洩」不止 騰訊視頻「創收」道阻且長
    8月3日晚間,騰訊視頻正式啟動「超前點播」前,《三十而已》的大結局送審樣片已在網絡平臺遭到曝光。熱播劇《三十而已》漸入尾聲,顧佳、鍾曉芹、王漫妮三個女人在劇集中的命運走向備受關注。
  • 今年氣死人不償命的爆款劇,一部比一部糟心,只有它追得最輕鬆
    今年,對於廣大的追劇迷來說,應該是十分難忘的一年,因為出了幾部高質量,高人氣,高話題度的三高爆款劇。但這些爆款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氣死人不償命。《三叉戟》圖片所以,當《三叉戟》播出的時候,苗苗並未在第一時間開始追劇,因為,劇中演員沒有一個是苗苗的菜。然而,無意中在網上看到有關《三叉戟》的小視頻,一下子就被吸引了,當下就找出視頻觀看了起來。
  • 12月跨年劇大戰拉開,正劇pk話題劇,「年度劇王」花落誰家?
    主演列表中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辛柏青各個都是演技扛把子,大IP、大成本、大製作、一堆好演員,剛播出就被打上了「年度劇王」的標籤。不過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該劇很快高開低走,本該是史詩大作,卻用40多集的篇幅胡編亂造了一套「嫪毐傳」「趙姬傳」,正史變野史,口碑直線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