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
莫奈的作品能拍賣出上億美元
但唯獨有一幅畫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
如今它來到了上海
外灘又要開始「排隊」了!這次人們要看的不是浦江兩岸的風景,而是一副畫。
沉寂了近9個月,上海終於在疫情後迎來了重磅藝術大師——印象派開山鼻祖克勞德·莫奈。
莫奈的作品,近年在國際拍賣場上屢屢拍出天價。去年一副《乾草堆》拍出1.1億美元,再次刷新莫奈作品新高。
《乾草堆》
但相比這些在藏家手中流傳的天價作品,有一副畫作對於莫奈和整個印象派的意義都要重要許多,絕非金錢可以衡量。
那就是莫奈1872年的作品《日出·印象》。這幅畫標誌著印象派的起源,是現代藝術真正的開山之作,被法國人民奉為國寶。
昨天在黃浦江畔的Bund One Art Museum,「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開幕,包括9件莫奈真跡在內,共47幅印象派和當代作品亮相魔都。
正在上海展出的《日出·印象》
作為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日出·印象》幾乎從不「出國」展出,這次在疫情中歷經艱難首次來到中國,意義更是非凡。
得知《日出·印象》空降上海,昨天下午展覽開幕前,在中山東一路一號門前就排起了長隊。
01
這幅畫,是印象派的起點
《日出·印象》是法國人民引以為傲的國寶,自1940年入庫以來,一直都被珍藏在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鮮少「外借」。
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的藝術愛好者遠赴巴黎,只為一睹它的真容。
這幅畫作,為什麼有那麼重要的意義?僅僅因為他的作者是莫奈嗎?
《日出·印象》 1872
事實上,在近150年前,這幅《日出·印象》剛問世時,曾飽受評論家的口誅筆伐。
《日出·印象》描繪的是法國勒阿弗爾港日出時的海景。莫奈5歲時,和家人一起搬到了這座海濱小城,在這裡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克勞德·莫奈
1872年,莫奈回到勒阿弗爾,在凌晨的港口等待日出。
一輪紅日從濃霧氤氳的水面上緩緩升起,晨光灑入海面泛起粼粼波光;兩艘小船在視線中穿過,遠處的工廠煙囪冒著煙,露出朦朧的輪廓,在水霧和朝光中交織、模糊……
莫奈用隨性的筆觸,記錄下這個美妙而日常的畫面,也記錄了自己作為一個工業革命初期,期待全新美學革命的青年畫家的興奮、好奇和狂喜。他將這幅畫命名為《日出·印象》
1874年4月15日,莫奈和他的畫傢伙伴們在巴黎舉辦了一場「無名畫家展覽協會」畫展,這些同伴中包括日後名震畫壇的雷諾瓦、畢沙羅、德加等人,當然在那個時候他們還是默默無名的青年畫家。
克勞德·莫奈
那場展覽中,莫奈的這幅《日出·印象》卻被點名批評。來自《喧噪》周刊的記者路易·勒魯瓦,同時也是一位觀念極為保守的藝術評論家,他給予這幅畫非常刻薄的評價:
「這幅畫模糊地、令人難受地呈現在人們面前,證明了作者的無知,是對美與真實的否定,只能給人一種印象。」
正是這句話,讓「印象派」之名響徹整個巴黎。莫奈和朋友們欣然收下了這句嘲諷,將自己的風格定義為「印象主義」。
這種摒棄傳統的畫風,強烈衝擊了精緻、真實的學院派審美,讓當時的藝術愛好者有了全新的視覺體驗,意識到了朦朧之美的魅力。
在此之後,印象派逐漸成為風靡全球的世界性畫派,把自然界的光與色的變化作為繪畫的核心。《日出·印象》成為了這場「革命」的起點,莫奈被公認為印象派大師。
02
在家門口感受莫奈的光影魅力
此次上海特展,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共帶來了9件莫奈畫作。
在窺見《日出·印象》真容之前,我們會先從莫奈的其他幾副作品中,窺見印象主義繪畫的魅力。
《亞蒙岬口,清晨印象》
莫奈善於運用外光技法,表現自然光下景物的瞬間變化。在通往展廳中心的一路上,都能看到此次展出的不少作品中,這位藝術大師對於光影的絕妙運用。
《沃勒贊港風光》
《帆船,夜晚印象》
《倫敦查令十字橋,霧中煙雲印象》
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一副特別的《特魯維爾海濱》,畫面中的女子是莫奈的妻子卡米耶。
《特魯維爾海濱》
這幅畫創作於1870年,30歲的莫奈與23歲的卡米耶完婚,在特魯維爾度蜜月。期間在特魯維爾的沙灘上,莫奈完成了一系列以妻子為模特的人物風景畫。
《海灘上的卡米耶》
在越來越強烈的期待中,隨著人群走過漫長通道,最終本次展覽的主角《日出·印象》終於出現在整個展廳的C位。
相比在電腦屏幕上觀看這幅遙遠的經典,如今零距離欣賞《日出·印象》,你才能真實感受到大師筆觸的每一個細節。
看著這幅朦朧的畫面,外灘君仿佛隨著作者的視線穿越回了148年前的勒阿弗爾港口,眼見太陽升起,聽見遠處的汽笛船鳴。工業革命的大機器時代來臨,港口對岸工廠黑煙冒起,和水霧光影在畫面中相映交織。
《日出·印象》真跡並不是本場展覽的終點。這次主辦方還展出了莫奈的一些私藏,以此為我們剖析這位大師的藝術心路歷程。
莫奈的藝術風格受到東方藝術的很大影響。在他職業生涯早期,他甚至將自己的一些畫作稱為「中國畫」,可見其對東方藝術興趣之濃厚。
痴迷於此的莫奈熱衷於收藏亞洲藝術家的作品,其中包括葛飾北齋、北尾政美的版畫。這次展覽中,還展出了莫奈的漫畫書收藏,作者正是這些他所崇拜的東方藝術名家。
在一個特製的小展廳內,我們還看到了《日出·印象》的另一個維度——這裡打破了常規畫展的表現形式,採用投影打造出沉浸式的體驗展區,從視覺、聽覺和空間體驗,全感官傳遞《日出·印象》背後的創作故事。
為了表現莫奈經典作品對於當代藝術的影響力,此次還展出了24件法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包括抽象畫派大師維琪·科隆貝特、具像畫派大師拉熱爾·弗朗格等人以莫奈作品為原點的創造。
維琪·科隆貝特 《日出》#1427-19
拉熱爾·弗朗格 《日出·印象2019》
拉熱爾·弗朗格 《破碎的風景畫系列》
03
在疫情後找到「日出」的希望
你可能想像不到,這樣一場重磅的《日出·印象》中國首展,背後是一次曲折的「救場」過程。
主辦方透露,原先他們計劃在今年3月舉辦一場名為「莫奈與印象派大師」的展覽,由於疫情不得不推遲到明年,「突然間就無展可辦了。」
與此同時,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因疫情閉館,平時擁躉無數的莫奈真跡,忽然就沒人看了。
「其實2014年舉辦莫奈展覽時,我們就希望能把《日出·印象》帶到上海。這次馬摩丹閉館,館方終於同意了我們的外借請求,這才有了這場展覽。」
由於疫情原因,國際航班受到很大影響,莫奈真跡在運輸上也面臨許多障礙。
「比如航班問題,有些客機班次停了,我們就靠貨機運過來;館方的押運員也因為無法入境,我們只能委託航空公司增加人力照看。」
法國駐上海總領事紀博偉感慨道,這幅《日出·印象》一般情況是不會出國的,這次來到上海,就象徵著和畫面中的日出一樣,充滿著對未來的希望。
如今,國內的藝術愛好者們想必無法想往常一樣,到國外大牌博物館親眼目睹大師真跡。好在還有許多人正在努力嘗試,讓更多的大師作品來到我們面前。
近距離欣賞這些歷經歲月滄桑的傑作,感受大師的一筆一畫,這份感動絕非是看畫冊或明信片可比的。這也正是此次莫奈特展的珍貴之處。
展覽信息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
展覽日期:2020.9.17—2021.1.3
展覽時間:10:00—18:00(17:30停止入場)
展覽地點:Bund One Art Museum
上海市中山東一路1號3樓
文、圖/Cardi C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原標題:《莫奈真跡轟動上海,一副畫讓外灘排起長龍》
閱讀原文